APP下载

依托教材,培养儿童阅读品质

2016-03-09李丹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漂流记鲁滨逊寓言

李丹

一、 聊聊困惑——关于儿童阅读的品质

其实关于课外阅读,老师、家长都有自己的困惑:来自家长的,读了那么多课外书,怎么语文成绩还是不怎么样?来自老师的,课外阅读听起来很美,可做起来费时费力。课本的学习还来不及呢,哪有时间搞课外阅读指导?

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课外阅读仅仅有数量还不够,还要有质量。如果只是给同学们一份阅读清单,然后依着书单追踪他们读了多少,那么阅读在这儿更像是一场阅兵!那么,怎样才有阅读的质量?那就是:帮助儿童很好地谈论自己阅读过的书,逐步形成阅读的品质。

阅读品质的涵盖面很广,包括:目的性阅读、专注性阅读、联系性阅读等等。在本篇文章里重点讨论的是:运用、巩固课内阅读的方法,建构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体系。可是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儿童不知道怎样谈论自己阅读过的书。这与其说是课外阅读指导不得力,不如说是课内阅读教学没有到位。课外阅读是以课内阅读教学为基础的,两者相辅相成,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 翻翻教材——关于阅读品质的培养

先看课内学习,其实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年级都体现了对课外阅读的关注,渗透了对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儿童阅读品质。

【一年级】听故事,讲故事《小猫钓鱼》;听故事,再演故事《小苹果树请医生》

这样的口语交际,虽然每册只出现了一次,但是并不是说每学期只需要讲一次故事,而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领会编者的意图,在低年级,用好这样的形式,让读故事、讲故事成为常态,在学生心里种下阅读故事的兴趣。因为——时常听故事、讲故事的学生更有机会、也更容易成为一名读者。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读绘本故事就是很好的选择。

【二年级】《狐狸和乌鸦》续编故事

由听故事、讲故事到自己编故事,同学们可以运用想象力来诠释自己对故事或童话人物的理解,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与满足。

【三年级】创编童话故事;《小小读书交流会》

读书交流会的要求不高,是比较简单的交流:什么书,作者,主要写的什么事,读读精彩的语段等。而正是从简单的做法起步,养成读书交流的习惯,逐步丰富交流的内容和形式,拓宽交流的视野,有效推动课外阅读的开展。

【四年级】读书时做记号;《三国演义》片段欣赏

学习读书做记号,就是指导儿童学会写简单的批注,这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这样,老师就能掌握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想想看,如果每看一本课外书籍,都能做上这样的记录,看似简单,却能丰富同学们的见解,更关键的是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再阅读,阅读就有了质量。而名著的片段欣赏,让儿童通过名著中的小故事,认识、了解英雄人物,再结合课文《三顾茅庐》,及早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五六年级】《读书要有选择》《精读与略读》;“我读书,我快乐”——阅读《上下五千年》《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伊索寓言》

侧重读书方法的指导,即:学会选书、运用不同的方式读书,尽可能扩大读书的范围,同时注重读书的质量。这些是显性的引导要求,在教材中,还有很多隐性的关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只是,作为老师,你关注到了吗?扎扎实实带学生们做了吗?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一定会利用教材,利用课内的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方法体系。

三、说来听听——关于课外阅读课内指导

【课例一】《伊索寓言》五年级上册

1. 已有的阅读基础:二年级学过《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课外读过《狼来了》《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相关寓言故事,本课学习理解内容基本没有难度,寓意也明白如话。

2. 阅读的提升点:(1) 异中读同。把不同的寓言故事总结归类,从不同的寓言中读出相似的规律。(2) 同中读异。依托寓言塑造的形象,读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内指导:(1) 课文讲了三个故事,很简单。故事中的主人公各说了一句话,读一读。区分三句话的异同:都是谎话。(自欺的谎话;欺人的谎话;奉承话)(2) 质疑:为什么说谎话?(安慰自己;排遣寂寞;美丽的陷阱,可怕的阴谋)(3) 三则寓言有什么相似之处?(分享关联性)结尾类似(寓言的一般套路:故事+道理);题目类似,以角色命名(伊索寓言的特色);有一个意想不到之处(故事有“看点”)。(4) 说说新想法(阅读的思辨品质)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如果葡萄架上有只麻雀,它说......此时,狐狸会说什么?

·如果狼一直没有来,那牧童的世界将会怎样?

·如果蝉遇到了当初那只乌鸦,它们会说些什么?

……

·如果所有的“如果”都成立,那么,故事最后的寓意又该怎么改写?

我想,这样的课内教学,学生课外再读《伊索寓言》,一定会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建构起“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阅读方法,形成自己的阅读品质。

【课例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六年级上册

课外阅读课内指导根据不同的阶段和目标,可以分为“导读课”“读书交流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教学就属于此类。对这篇教材的定位要准确,理解编者的意图:由一篇文章激发读一本书的兴趣。所以,教材的内容其实质就是一节“名著导读课”。因此,教学的侧重点就不是在理解课文的内容,而是由课文引发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在读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后,进行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形成阅读的品质。

1. 已有的阅读基础: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有部分学生已经读过《鲁滨逊漂流记》,对小说内容比较熟悉。在学习《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时候,教学定位应该在引导学生怎样去阅读一本名著,应该关注哪些要点。

2. 阅读的提升点:读过不代表已经读懂。要读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必须有老师课内的指导和同学之间思想的碰撞。有思考的阅读才是有品质的阅读。

3. 课内指导:(1)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在“我”家的特殊性。(2) 品读课文中介绍的情节,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3) 如何读懂一本小说: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4) 名言引路,课内外联系,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读读课文中引用的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帮我们丰富了对这本书、对鲁滨逊这个人物的理解。《鲁滨逊漂流记》中有好多像这样简简单单,却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的话,在阅读这本书时找一找、想一想。(5) 课后读书交流会。以闯关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分享感悟,学会思辨。① 第一关:漂流足迹我知道(知小说大意);② 第二关:漂流英雄我了解(评主要人物);③ 第三关:漂流价值我来说(品生存价值)。

老师以闯关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特别是对于鲁滨逊漂流的价值的评论,是“安于现状”还是“拼搏进取”?学生的讨论充分展现了个性化的理解和思考。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加深了阅读的体验,形成了阅读的品质。

依托教材,培养儿童阅读品质的方式还有很多。课内用足工夫,总结提炼方法,课外阅读一定是花香满园!

(作者单位: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漂流记鲁滨逊寓言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寓言
漂流记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鲁滨逊漂流记
枧潭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中关于“孤独”的比较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