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乐学境界

2016-03-09刘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乐学境界语文

教了28年语文,一直在思考、探索,该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言语智慧与人生启迪。新课程背景下,我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与现状出发,从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视角,提出了“追求乐学境界”的教学主张,力图将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和现代教育思想相融通,在反思性教育实践与常规性教育实践的动态平衡中,建构具有民族文化风格,又具有现代追求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

“追求乐学境界”教学主张的提出,是立足本土、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其一,它源于孔子教育思想。孔子是非常注重“乐学”的。《论语》开宗明义就是《学而第一》,论述学习的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一开始就被提高到教育教学至高无上的位置,成为孔子教育哲学的本源性基础。孔子又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三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和情感、态度、意志等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乐之”包容了“知之”与“好之”,不仅“好学”“会学”,还以“学”本身为目的,以“学”本身为快乐,使学习成为一种生命的享受。孔子更是以“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来表述心态,强烈地抒发自己对“乐学”的钟情,表达自己的人生诉求。语文教学“追求乐学境界”是对孔子教育智慧的学习与借鉴,是对中国教育传统价值的皈依,具有历史文化的色彩。其二,它揭示了教学的本质。我国古代汉语中,从字的构成上看,“教”字就来源于“学”字。《学记》中提出了“教学相长”。宋人蔡沈对此作注:“学,教也……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说明教与学不可分,教学即学习。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即教学生学”,用崔允漷教授的话来解读,“‘教是为了学,意义就在于明白地告诉人们,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即为了学生更想学、更会学以及学得更好”,因而,“学既是教的出发点,也是教的归宿。”

教学的核心不仅是学习,还应该是快乐地学习,就像斯宾塞说的那样,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可以使儿童把学习看作一种游戏,看作一种消遣,假如我们把学习当成一件光荣的、快乐的和消遣的事情,假如不使他们因为忽略了求学就受到责备或惩罚,他们是会自己要求受教的”。(洛克《教育漫话》)语文教学“追求乐学境界”,回答了“教学是什么”这一原点问题,提炼了教的行为的本质特征,就是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激发他们主动、快乐地学习。其三,它针对当下教学存在的问题。虽然新课改已有十余年,但不可否认,陈旧的教育观念、落后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呈现出了“满堂灌”或是“机械练”“琐碎问”的教学方式,课堂枯燥晦涩、高耗低效,“被动上课”“他主学习”扭曲着学生稚嫩的身心,也扭曲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即使有些看上去很“热闹”的课堂,但因为缺少对学生“学”的研究,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学习”,所以仍是教师在唱主角,学生仍是在被动地学习,只不过这“唱”得更加巧妙,“被动”得更加时髦,教师已做的太多而隐藏得更深,学生为自己做的太少却在积极地配合,课堂只是虚伪的活力、肤浅的精彩。语文教学“追求乐学境界”就是力图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回归教学本质,去寻求解决问题

的路径,以“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何谓“乐学境界”?中国文化是特别强调理想和境界的,境界就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状态。在美学理论中,“境界”是一种审美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冯契在分析境界时说:“境界是主客观的统一,是精神享用着的、在其中生活着、自由活动着的领域,它体现了人的精神所达到的造诣、水平,”境界是渐而升华的动态过程。我以为,“乐学境界”是由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而激发的主体精神力量的高扬,学生与学习本身完全相融,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震撼,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审美的满足,学习的动力系统得到彻底激活,并对新的学习充满向往,激发起更强烈的审美企盼。“乐学境界”的内涵可概括为“三性”:主体性、体验性、过程性。“主体性”:学生是主人,课堂是儿童真实的生活,学习是自主意识下的积极建构,发展是成就儿童完整的生命。“体验性”:让学习伴随积极的情感体验,让日常经验升华为审美经验,让快乐和幸福引领儿童的成长。“过程性”:指向学习本身,注重经历学习的过程而非只关注结果;指向深层次的快乐,在“乐”与“苦”的相融相生中,不断走向意境更高远的“大乐”;指向终身学习,使“乐学”成为“尝试”与“积累”的过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创造“机会”。“乐学境界”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在传统价值和现实意义观照下的,对语文教学本质及其教育终极价值的一种追求,一种诠释。

语文的“乐学境界”中有“景”,那是一篇篇镌刻着人类追求文明的烙印,蕴藏着人类文化的精粹,散发着经典魅力的锦绣华章;“乐学境界”中有“情”,那是自由、和谐氤氲着师生,让他们贴近、倾听、对话,彼此为自己寻到了一个真善美的意义世界,使自己的人生获得了“爱”的延伸;“乐学境界”中有“道”,那是通过快乐地探索和激动的顿悟,学生拥有了个性的语文学习方法,对学习建构起了自己的理解。“景”“情”“道”在学生的审美体验中统摄、聚合、交融,给学生带来学习的“高峰体验”,并引领他们不断地追求、努力地攀登。

“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更主动、更快乐、更高效地学习语文,它有着以下基本理念。

以儿童为主体。从孔子的“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著名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思想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学习的主动权是交给学生的。卢梭的“把儿童看作儿童”,让我对这个“人”有了更基本更丰富的“童年概念”。“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学习,认同每一个儿童都潜藏着学习的可能性,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要全身心地呼唤着语文中的儿童,虔诚地让儿童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人,义无反顾地将“教语文”还位于“学语文”。教师努力创设儿童要学的条件,总是把教学的逻辑起点建筑在对儿童的认识上,从儿童的立场解读文本,从儿童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为儿童的发展选好教学内容,为儿童的亲历设计教学过程,为儿童体验学习的成功而多元评价。以儿童为主体,是“追求乐学境界”语文教学的根本旨归。

以学习为核心。孔子一生志于教学,他的教育智慧关涉学习,直抵教育的核心。“教育是一种令人钦佩的事情,然而需要时刻铭记在心的是:值得学的东西是教不出来的”。(王尔德语)当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点来构造教育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当教育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的时候,教育才是良好的。“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追求知识的智者和思想者。教师在研究语文学科特点、把握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更会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创设学生渴望学习的条件,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的过程,在“想学、会学、学好”中理解、积累、运用,提高语文素养。

以课程为载体。孔子一直是以大课堂的理念组织教学活动的,课内的问难、论辩;课外的演习、周游列国的历练等,给学生思考和探索以丰富的空间,充分表现出“对话学习”的学习传统。“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即是以“对话中心”的课程为载体,使教师、学生、家长等在平等对话中结成“学习共同体”。课堂上,教师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会根据“学

讲坛

程”调整课程计划或设计新的教学活动,以参与者和活动伙伴的角色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对话和互动,在彼此的交互作用中自然产生新的目标与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始终把解放学生作为课程的一个目标,不断地去发现学习、行动和想象的更多复杂性,进而去更准确地设计课程,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经验,建构自己的语文课程意义和感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同时,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学记》),注重语文教材的开发,关注课外阅读的展开,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建构必修、选修、拓展等多维课程体系等,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学生处处学语文、时时学语文。

以解决问题为方式。生活的全部在本质上都是解决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早已认识到问题对学习的价值,指出质疑是学习的源头。建构主义教学的主要范型“抛锚式教学”,也强调了教学要让学生在探究事件、解决问题中自主地理解事件、建构意义。当学生有问题意识,能对教师、同伴、书本、课堂说“不”,才会有真正的自主学习。问题意识,这是学生认识世界、关爱世界的起点,唯有如此,他们才真正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乐学境界”,一个切身于他们心灵思索的,充满着“问题”的世界,他们才会既有对世界的探究之心,又有对世界的思想之域。“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教学基于学生的问题,基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并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引领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见,“带着更多问题,而非更多答案去生活”。(柏拉图语)

以激励为动力。孔子是善于正面表扬、激励学生的,这是他让学生持续乐学的重要途径。据专家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陶西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是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可以产生强大的动力,促进学生更有效、更快乐地学习。“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中的“激励”,一定和课堂教学氛围相关联,和谐、平等、民主、合作,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让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一定和教师的“期望效应”相关联,相信“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对学生充分尊重、满怀信任;一定和因材施教相关联,并伴随着教师真诚而灵动的表扬、奖赏或批评、惩罚等方式,针对“这一个”,及时反馈、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引发更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和动机。

以快乐为价值。《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谈论志向时,孔子赞成曾点的想法:“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第十一》)在孔子看来,“暮春三月,已经穿上春装的时节,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一起到沂水边洗洗澡,到舞雩台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这就是人生的境界、教育的境界,于天地之美中,自然、自由、快乐地体悟生命,拥有一份欣赏美、追求美的生命情怀。“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当下的教学场景中,创造“大自然的从游之乐”,让学生拥有体验知识、思想、文化的快乐和幸福,感受学习的内在价值和愉悦,“既要让学生认识眼前的、自身的、身边的快乐和幸福,还要让学生认识长远的、集体的、人类的快乐和幸福”(彭钢语),并且培养学生维持、欣赏、追求快乐的素养与能力。诚然,这份“快乐”的获得要经历一些挑战与艰难,要付出辛苦与等待,但,这就是“学习”的规律,是“放弃旧我”走向“重塑新我”的应然,是成长的烦恼,“痛”却快乐着,它让学生在丰富的意义和价值中,以自然成长的方式,不断自我超越,生命焕发光彩。

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要遵循一定的基本要求,它们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朱熹语)“愤悱”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表明学习遇到了疑难,“想了但想不明白、要说但说不清楚”,学生有了学习的内在需求,有了探索问题的兴趣,有了积极思维的开端,这是学习前的最佳状态,是教学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善于捕捉、创设这种愤悱状态。或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或是创设情境巧妙设问,或是引导学生积极尝试等等,在学生

讲坛

“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之处“循循善诱”,“开其意”“达其辞”,“当其时”“当其可”地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准确表达、举一反三,使教学随着教师的启发诱导而纵深展开。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语)教师要注重观察、研究学生,深刻而全面地了解他们,准确地掌握他们性格、兴趣、经验储备、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个“针对性”主要体现在“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的分层教学上:目标要分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目标的制定切合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提问要分层,课堂提问设计要使其认知复杂性适合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研究问题的机会,只要与问题的认知层次一致,简单的回答、复杂的回答都应该是正确的;训练要分层,既有体现教学目标“下限要求”的练习,又有体现教学目标“上限要求”的练习,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在练习的数量和深度上自由选择,会做的就不做,想做的可以试试,不会做的可以问人;评价要分层,注重形成性评价,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激励更大的成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是基础,思是核心,行是目的。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激发学生树立学习的志向,“博学而笃志”;点拨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每事问”等,尤其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其次,课堂必须具有思维含量,充满思维张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通过问题探究与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玩索涵养,在质疑、品味、想象、批判中,不仅“求知”,更要“审美”,发现汉语之美、经典之美、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欣赏与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再者,重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讨论、演讲、辩论等语言活动,表演、模拟、演示等操作活动,让学生玩中学、做中学,动脑、动口、动耳、动手、动情,把语文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从现实情境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验证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真正让语文改变生活,丰富人生。

“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语文教学要把握中道,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注重知识逻辑和学生心理逻辑的统一,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注意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从“教”看,要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不随意、不盲目。教师要关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阶段目标,凸显学段特点、落实重点目标;关注课文的具体语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意义,在“册”“篇”“点”的结合中明确课文的文体特点、表达艺术等,从而清晰课时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确保学生“一课一得”。从“学”看,要把握儿童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使教学贴近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的“前结构”,观察、研究他们如何建构自己读写的意义,如何参与读写活动,站在学生的视角,考虑他们学习的难点、疑点,哪里能激活学生思维,哪里能生发出学生的言语欲望,哪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哪里适合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等,适时、适度地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快乐地走进语文世界并发现其对他们的价值。从“语文”看,要把握好语文的本质,遵循语文之道。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应该先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写了什么”,进而理解“怎么写”“为什么写”,并把“话语形式”作为教学的重点;学习语文的规律,讲求在广博的阅读中学会积累,在充分的阅读与写作亲历中学会读写,在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中养成习惯,读读、背背、写写,感悟、积累、运用,由博返约,一以贯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螺旋式发展。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分享经验、激发思考、交流情感、共同创造、一起成长的过程。一方面,要将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教”和“学”共生。“预设”使教师在教学前根据文本、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备教材、备学生;“生成”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 学生的学习状态、条件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对话深入持久地进行。预设使生成有的放矢,生成让预设更观照学习,预设中的生成、生成中的预设,让教和学在互动、开放中共生长。另一方面,将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学”和“学”共生。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独立学习,尊重他们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尊重他们的独

讲坛

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他们对学习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其次,教师要组织有序而高效的合作学习,或是集体讨论某个问题,或是分小组感情朗读、角色表演,或是小组成员共读一本书,或是“小先生”带领大家一道学习等等。而合作的结果则体现语文的学科特征,有时是对问题解决达成共识,有时是彼此分享感悟允许见解不同,有时是体验合作中的互助,学会评议等等。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每人都能自己学,每人都能教他人学、向他人学,并以共享共进的“学”促进教师更智慧的“教”。

“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主张给学生一条行动路线,帮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自主地前行,快乐地前行;主张有一些鲜明的标识,表达着乐学的意义,透发着乐学的情趣,引领着乐学的行动。由此,我提出了乐学五环节:“切问、近思、明辨、践行、自省”。每个环节的行为主体都是学生,它们共同构成了“乐之者”的学习表征,激发着学生的“乐学行动”,使乐学境界的追求可感可触,活力无限。

切问——创设情境 “切问”,一指有的放矢,就切身有关的事发问;二指穷根究底,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解疑为止。《陆稼书先生问学录》中说:“学者不可不好问,问又不可不切。盖宇宙之事,可疑者何限,若泛然而问,非但告者易倦,而问者亦无益,故必切于身心,切于职分,然后问之。”“切问”,学生关注到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和语文世界之问题的存在,有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对于问题的热情,兴趣盎然地提出了问题,并乐观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如,学生养成了预习时在书本上标注“?”的习惯;课堂上,随时打出“?”的手势;作业本上常会留下“?”的痕迹;属于自己的“小问号本”记录着每天看到、想到的问题。学生明确自己到底想知道什么,并能组织好语言,伴随着“?”准确条理地表述出自己的问题……“我敢问”“我爱问”“我善问”,乐在切问中。

“创设情境”,营造“场”。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与真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情境、对话情境、竞赛情境等,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或和学生共同梳理、归纳、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并使问题情境化。教师尊重、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专心地倾听他们的问题,营造探究场,激发每一位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

近思——激发思维 “近思”,即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不徒耳目,必开心意。”(东汉王充)就所见所闻的材料,通过思虑、心意,加以理性的对比、类推、判断,以求得知识理解,深入本质。“近思”,学生的思考有对象:日常生活、文本语境、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有发展:从最初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简单地进行,其后逐渐能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和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最后向以概念为材料的理性过程全面、深入且广泛地进行;有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得到培养。如,预习时,学生能主动勾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查查资料,写写旁注;课堂上,用心地读书,默读、轻声读、诵读、勾画读、感情读,边读边思;学生进入了“思维无禁区”的自由境地,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个性,“会从不同方向想”,多角度思考、反过来思量,“会有自己所想”,怀疑、批判、鉴赏,“会就这样想”,灵感迸发、蓦然领悟,“会尽情地想象”,创造形象、情感共鸣……“我爱思”“我会思”“我深思”,乐在近思中。

“激发思维”,求精思。教师提问恰当,回忆性问题和思考性问题之间比例平衡,更设计一定的开放性问题,将其作为丰富的资源,并为之提供更多的细节、更新的信息、乃至更多的鼓励,引发学生分析、创造与实践能力在课堂的运用。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地思考,尽可能让学生暴露潜意识,将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敏锐地发现学生思考的“兴奋点”,及时点燃,并激发他们再想想、换个角度想、创造性地想象,赞赏他们独特的见解与丰富的想象。

明辨——组织探究 “明辨”,就各自的观点,和教师、和同伴进行真诚地讨论,积极地争辩,互相借鉴、互相吸取、互相补充,来自旁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在交流与合作中,明正事理、择善而从、自省自励,修正、调整自己的见解,超越自己的认识,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有效、更个性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智慧,发展集体的学习智慧。如,学生能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并对同伴说“我同意”“我补充”“我反驳”“我想追问”;会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汇报自己的感悟和困惑,小组总结归纳后在全班交流,共同分析、探讨;出现错误后,不自卑、不回避,虚心请教,明确原因,自觉改正;拥有自己的“学习宝典”,能逐步整理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用文字记录下来……“我对话”“我明白”“我发现”,乐在明辨中。

“组织探究”,重体悟。教师支持学生的探究行为,提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教师组织协作学习并以“伙伴”的角色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朗读、背诵、复述、旁注、练笔等,在博览多作中感悟、熏陶、积累、运用,并及时总结反思,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抓住时机进行学法指导,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在学习经历中有所体悟,积累学习经验。特别是教师要允许并珍视学生的错误,那种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提笔忘字、辞不达意、答非所问、言而无序、手忙脚乱等,智慧地点拨他们在错误中探究,从错误中学习。

践行——善于鼓励 “践行”,运用已经获得的经验,举一反三地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并尝试将学习经验拓展到日常的生活方式中去,改善生活状态。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探究欲望,并对解决新问题有着积极的期待,“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人生“充满着沸腾的理智生活”。(第斯多惠语)如,学生能主动进行课外阅读,背诵经典,增加积累;乐于动笔,坚持写观察记录、日记或是读书笔记;能通过书刊、电视、网络、专家、家长及同伴获取大量信息,会辨别、筛选、加工、整理,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度钻研……“我博学”“我行动”“我坚持”,乐在践行中。

“善于鼓励”,助立志。教师的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还应该能引出学生的最佳表现,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使评价本身成为学生一种有意义的教育经历。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被动等着老师抛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而不仅仅是记住或复述事实;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地解决新问题,而不仅仅是一板一眼地会做习题;鼓励学生监控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跟着老师学习、听着老师评价;鼓励学生“博学”,由教科书去快乐地探究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而不仅仅只是做课堂的主人。

自省——引导反思 “自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斥着不断地全方位地总结反思。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开始,就能明确用怎样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习的目的性、指向性明确。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都能进行反思性思维,促进提升元认知,并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激励,以寻求学习的最佳策略。如,学生能从学习内容、思考过程、情感与态度、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能认真填写调查问卷、课堂引导、自我监督清单、成长日记等,进行自我提问、自我提醒;学生能将自评、同伴评、家长评、教师评结合起来,较全面地了解自己,制定阶段学习目标,并和同伴交流学习体悟,在互享互助中明晰、积累学习经验……“我自评”“我修正”“我再学”,乐在自省中。

“引导反思”,促悟道。教师引导、帮助学生不断地回望自己的学习经历,对学习经验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方法、学习收获进行评估,对学习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分析,以发现自己的位置,提炼学习的方法,积累成长的经验。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我积极参与了么?我运用的这种学习方法为什么有(没有)效果?教师或同学们是怎样学的?我和小组成员合作愉快么?我收获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等等,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整合这些反思,创造机会让大家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在不断地反思中获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从自己的“学习”中学会“学习”。

以上的五个环节,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过程,形成一个学生乐学行动的回路。在指向学生的每个学习环节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和合作,也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乐教活动的组织过程。其次,这里的乐学行动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每一个环节不是孤立的某个阶段,而是互相浸渍、激发,并随着新问题的产生,乐学行动将继续展开。再次,每个学习环节都设计了行动口号,是为了给予适合儿童的“乐学”导向,向他们鲜明生动地展示“乐学”的风貌,推动他们快乐地去追求。最后,这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环节,还可以拓展到课外,拓展到生活中去,最终形成乐学的习惯,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和日常的生活方式。

(刘红,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小语会学术委员,南京市府西街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乐学境界语文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品“境界”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慎独的境界
“人师”的境界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