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文本,深挖教材
2016-03-08傅婷
傅婷
如果把课堂比作舞台,教师由台前走到台后,由主角变成配角,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弱化,相反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这个舞台上不仅是演员更是导演。教师这个导演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戏呢?现在就结合执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感受。
一、寻切入点感知柳
一篇课文在教学中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或“线”,则整节课的教学思路将会变得非常清晰而有序,整节课的课堂效率一定会非常有效。
1.寻文章题眼
读一篇好的文章,常常惊叹作者谋篇布局之巧妙,其精微之处似乎不可用言辞去说明。是否有打开这个“妙”的钥匙呢?有,这就是“文眼”!
读完《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以后,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自己心中的感受,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神奇”一词。确实,“神奇”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在教学时,牢牢扣住“神奇”,引导学生思考:这株柳树究竟“神奇”在哪里?学生在读过课文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概括出:一奇在它自身的外形,二奇在它所生存的环境,三奇在它自身的命运。而这就是作者在描写这株柳树时的一条明线。此时,一“线”在手,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如同拨云见日般明确了方向。
2.觅传神之句
学生感悟课文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例,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传神之句,并且围绕传神之句恰当地设计开启学生思维的问题。
在《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两句话:“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在本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这两句话展开,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它为什么会让作者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命运给予它的究竟是怎样的九十九条死亡之路?”“这株柳树又是如何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的?”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开启,围绕传神之句所提出的疑问接踵而至。而这些问题,就是我们通过本课教学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二、品词析句感悟柳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1.抓关键词
在感悟柳树外形之奇时,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神奇?学生一下子就在第一句话中找到了“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的绿荫”,通过这两处,孩子们发现作者在描写这株柳时先从整体入手,借助具体的数字写出了它的高大和粗壮,让我们初步感受到它的神奇。紧接着第二句话,扣住关键词“生铁铁锭”,通过出示“生铁铁锭”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感悟这株柳树枝干的色泽暗淡、手感粗糙,感受其枝干粗实而坚硬的神奇之处。而在第三句话中则是抓住了表现其叶子特点的“绿”字来展开。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能看到的柳树的“嫩绿”,而是绿得“苍郁”,绿得“深沉”,是经历了高寒和缺水的独特锻铸后才得到的颜色。抓住关键词深入品读文本后不难发现,作者像一名高明的摄影师,先整体描写了这株柳的外形特点,然后又用特写镜头具体描写了它枝、叶的特点,最后发出了感叹。他用这样的写法,把这株神奇之柳展现在了每一个人的眼前。
2.亮精妙词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直观地感受这株柳树生存环境的恶劣,在教学时,我提炼了以下这些字词,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悲壮和苍凉
学生读着,想着,悟着,脑海中渐渐地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作者站在茫茫高原上,一眼望去,这里没有清澈迂回的河流,只有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没有松软肥沃的土壤,只有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没有鸟语花香的生机,只有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这株柳树,它就这样咬着牙,撑立在有着——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撑立在有着——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它就这样坚忍不拔,永不放弃地撑立在有着——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悲壮和苍凉的青海高原上。它就这样撑啊撑,撑出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难怪作者要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三、由表及里感悟柳
1.关注文字留白
教材中的文字是静态的,如果要使文字“活”起来,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有了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就会不断加深。
这株柳树外形和生存环境的神奇我们是直观可见的,而它命运的神奇,则是通过作者的想象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通过学习课文的六、七两个自然段,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时刻让这株柳树经受着死亡的考验,它在青海高原上撑立是如此的艰辛。那么不妨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做一个更加大胆的想象:倘若这株柳会说话,当它经历无数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被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时,它会说些什么?倘若这株柳树会说话,当它经历无数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的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芽时,它会说些什么?倘若这株柳树会说话,当它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时,它会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撑过了这一季的寒冷,我一定会迎来我的春天。”有的学生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让雷轰电击来得再猛烈些吧,我不怕!”有的学生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即使面对的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我也要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我的一片绿荫。”学生有了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将这株柳树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的顽强形象呈现在了每个人的眼前,也在他们自己的心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记。
2.关注插图留白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它可以是语言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
在感受命运给予这株柳树的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时,我出示了文本中的唯一一幅插图。指导学生看着插图,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交流:你们可知道青海高原的干旱有多严重吗?青海高原又有多寒冷呢?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想一想成千上万的植物们可能会怎样?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又会怎样伤害这株柳呢?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借助文本已知和课外积累,从静止到变化、从外表到内心、从画内到画外进行创造想象,表达得十分生动、形象:“连续两个季节不下一滴雨”“即使是在夏天也会突降暴风雪,气温骤降到零下二十摄氏度”“成千上万的植物们被活活干死”“被冻住了的枝条再也苏醒不过来了”“青海高原上的柳树被雷轰电击劈断了枝干,被高原风雪压断了枝条”……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心都深深地被震撼了: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为了守护生命,竟要付出如此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3.关注对比衬托
《青海高原一株柳》前文描述高原之柳的坎坷不平,后文却写灞河之柳的极易生长,作者的用意不言自明。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雷电风雪当中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特别是作者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它们在干什么?也许在雨水的滋润下尽情地吮吸着甘霖;也许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地生长;也许在和煦的微风中摇摆着自己婀娜的身姿;也许正在接受着无数诗人词人游客的赞颂……月是故乡明,柳是故乡绿,人是故乡亲。最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柳树,“然而”,话锋一转,作者是借灞河边的柳树极易生长来反衬出青海高原上的柳树撑立的艰辛和伫立的顽强。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生长的环境非常艰苦,几乎是九死一生,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咬着牙支撑在广袤无垠的青海高原上,成就了一方独立的风景。它告诉头顶的蓝天,脚下的荒原:我是一株柳,一株顶天立地的柳,难怪作者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此时此刻,伫立在我们面前的,早已不仅仅是一株柳树!它是一种精神!一种面对残酷的命运,不抱怨,不畏怯,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其抗争的顽强的精神!看着这株柳树,我们不禁想到了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的司马迁;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仍然热爱生活,创作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女作家海伦?凯勒;被誉为“宇宙之王”的生活强者史蒂芬?霍金……这株柳树不就是他们的化身吗?命运给予他们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他们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其实,作者也是这样的人,他借柳树表达自己的心声,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不言而喻。此时此刻,青海高原的这株神奇之柳的顽强精神在教师的点拨下,变得愈发丰满,愈发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