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寓”意,练语“言”
2016-03-08庄美芳
庄美芳
寓言短小精悍,道理深刻,一直以来广为流传。作为母语教学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材自然不能缺少寓言这样的独特体裁。寓言创作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阅读教学也绝对不能走寻常路,而要充分挖掘寓言的特点,体悟寓意,习得语言。
一、入情境,懂故事
1.借助朗读入境
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要用眼睛理解文字符号的大意,也要让学生在声音中揣摩言语意蕴。教材中的寓言故事言语生动,学生学起来也是兴趣十足。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朗读,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故事的文本情境,理解故事。
如在教学《鹬蚌相争》时,教师先是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躯壳,在朗读中走进寓言人物的内心,体会“鹬蚌相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威胁与得意;紧接着,教师引领学生划分角色,感受鹬蚌 “越威胁,越得意”的情感过程;最后,教师让学生在角色的直接对读中,感受两者各不相让的僵持。
正是在教师逐层朗读之下,学生真正走进了故事的情境之中,促进了对故事的深入理解。
2.依托品析入境
寓言虽然篇幅不长,但故事起承转合的脉络非常明晰。教师可以从故事发展高潮处开掘关键性词语,引领学生深入体悟,促进对故事的深入解读。
如在教学《自相矛盾》时,楚国人被问得“张口结舌”,教师抓住这一词语引领学生思考:“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他肯定想怎么解释?为什么又会无言以对?……在教师问题的推动下,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品味了核心词语的丰富意蕴。
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让词语的感知体悟停留在表面的符号式理解上,而是结合故事的前后联系,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揣摩,为之后寓意的揭示提供了认知支点。
二、巧整合,练语用
1.拓展补充
寓言的语言清新易懂,但却能将深奥的道理融入其中,足见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因此,学习寓言不能有悖阅读教学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结合故事的基本情境,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创编,从而历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用水平。
如《画龙点睛》中,作者以简练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墙壁上的龙在“点睛”前后不同的状态。教学中,教师则以文本语言为基础,通过“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以及“电闪雷鸣、腾空而去”等感受龙的外形和状态。随后,教师引领学生结合自己在影视中看到的龙的形象,对文本内容进行补充,列分两条线进行随文练笔:一条补充描写静止时龙的外形,另一条补充刻画龙在腾飞时的样子。
这样的拓展基于文本语言,又不限于文本语言。学生在感知品味语言所形成的表达意蕴后,教师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在语言与经验的碰撞下,提升随文练笔的实际效益。
2.文白对照
寓言是经过时间洗礼的文化产物,寓言故事大多可以找到文字记载的源头。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补充对应的文言原文,让学生在教材文本和寓言原文的交互对照中,感受两种不同言语风格的特点,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有效发展。
如在教学《滥竽充数》后,教师出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中的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如此文白比照阅读,为学生从另一个视角感悟故事、明晰道理提供了资源,也让教材文本成为了学生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寓言的支点。
这种切实有效的语言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文言词汇的机遇,为之后文言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开思路,揭寓意
1.在情节发展中揭示
不少人会认为寓意的揭示应该从故事的结尾处提炼。事实上,寓意蕴藏于故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甚至是细节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引领学生感知故事情节发展的轨迹,紧扣文本的核心词语,在深入体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思维从感性向理性迈进,从而让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
如《鹬蚌相争》中故事的高潮阶段,作者运用了“相持”一词。教师就地引发学生思考:此时,它们共同想到的都是什么?而不会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学生则意识到:它们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却忽略了自己已经身处险境。于是,教师顺势点拨,揭示寓意:如此无休止的缠斗,根本就没有胜利者,只能为他人谋取利益。
寓意如此深刻,却在情节发展高潮处对一个核心词语的体悟中迎刃而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颇好。
2.在推向生活中内化
很多教师的寓意揭示,未能依照故事顺应而出,显得较为生硬,学生的所谓“懂得”也是机械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以将寓意推向生活,对照生活案例与故事的相似点,对寓意进行内化,将寓意融化在学生的生命意识中。
如《滥竽充数》教学完,有的学生说:背书时,少数学生不会背却装模作样跟着背,这就是“滥竽充数”;有的学生说买回一箱苹果,里面有几个烂了,这也是“滥竽充数”……
这些案例与教材文本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为学生真正理解寓意、明晰道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有人说,寓言就是一座渡人的桥。阅读教学应充分整合寓言的文体特点,开掘其育人、练文的双重效能,以真正发挥其“渡人之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