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问题情景创设的原则和基本方式
2016-03-08王和平
王和平
【内容摘要】创设最佳的问题情景既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符合建构主义认知过程和科学推理特征的教学策略。本文试对高中科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原则和基本方式进行探索,以提高问题情景创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科学 问题情景 原则 基本方式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追求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学生向往的一种学习方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是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使一个人产生学好某种知识的稳定倾向。所以,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对某事某物产生学生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引起其兴趣的根本所在。下面是笔者对高中科学问题情景创设原则和基本方式的探索与思考。
一、创设科学问题情景的原则
1.问题情景的有效性原则
这是问题情景创设中最重要的原则,因为情景创设的目的是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问题的解决,若不把握这一原则,创设的情景则会成为无效情景。如有的教师所设置的情景过于花哨,这就可能会带来反作用,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如有的教师对设置的情景目的不明确,有时场面虽很“热闹”,学生参与热情也“很高”,但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并无多大的作用,仅仅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明白情景创设对解决问题的真正目的和作用,帮助学生建构和知识有关的且与学生生活实际及认知特点紧密相关的问题情景,使抽象的、概括的、综合的教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利于学生学习。
2.问题情景的趣味性原则
创设的问题情景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起学生的思考,因此情景的趣味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创设的情景,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吻合,这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感兴趣的基础。
3.问题情景的现实性原则
现实的问题情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可能向学生提供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如,在教学传染病这一知识点时以当时学生普遍关注的禽流感为教学情景;在专题复习中以汽车中的科学知识为教学情景等。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深刻的认识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科学学习的自觉性。
4.问题情景的差异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教师所呈现的问题情景,对某些同学来说是问题,而对某些同学来说可能就是旧知。因此问题情景的呈现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如城市学生对植物的经验就远不如农村学生,而农村学生对电器的知识就远不如城市学生了。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领悟能力和实际生活背景,创设的情景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创设科学问题情景的基本方式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
生活是科学的源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科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都能成为感性知识的来源。如:学习《平抛运动》时举如下事例:(1)雨天扭动雨伞时候掉下来的雨滴(2)游乐场速降水滑道出水道的瞬间是如何走向的?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物理课堂没有终点。在当今这个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公民正确的学习观。使物理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教师不要追求课堂的完整。在笔者眼中,有的时候课堂的不完整,虽然暂时是一种缺陷,从长远来看正是求得一个学习过程的完整,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完善和学习。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很多物理理论对于高中生来讲比较好理解,也有相应的生活体验。例如:在讲授《超重与失重》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回忆或者体验坐电梯的感受。在电梯上楼启动的时候感觉退步很重,在到达对应楼层电梯逐渐减速时感觉有点“飘飘然”。这对于学生了解超重和失重非常有帮助。但有些物理理论与学生生活比较遥远,现实生活中也没有相应的生活体验。这种情况下,可以自己制作FLASH、PPT、PPS、CAD、CAI播放对应科学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让学生加强理解。
结语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情景氛围中的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学习欲望达到激发状态,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的成功,都是教师创造劳动的成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这是实施探究学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
[2] 郭亦玲、沈慧君. 物理学史(第2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