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化数学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6-03-08孙晓宇

黑河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数学

孙晓宇

[摘要]小班化教学是黑河小学的特色,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的协作功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性,也有很多差异。

[关键词]小班化;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学习中,学习者的体验与感受是很重要的,我校是小班化教学特色学校,每个班级定额36人。如何在小班化数学课堂中高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的意义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些题目是开放的,传统的一人发言大家听的模式往往桎梏了学生的思维,有些学生无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间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强,所以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就会在班级起到主导作用。有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不强,所以在课上很少发言,即使心中有疑问也不敢问。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扩大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也给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空间。在小组内,学生之间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言。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效率是尤为关键的,每个学生遇到的问题不可能相同,人数再少的班级教师也不可能顾及到每一名学生的所有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自动呈现出生帮生的形式,有些简单的问题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就可以解决,每个小组内都会有学优生,在学优生的帮助下,其他同学的困惑就可以及时得到解决,如果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可以记下来,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操作过程

在数学课堂中,根据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小组合作的形式是不同的,有的时候需要生生之间互相交流,有的时候需要生生之间合作动手操作再交流。

1.打造科学的团队,明确分工

我教的两个班级都是28人,根据班级实际,我有意识地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以4人为一个组,就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分工,如组长、记录者、发言者等。当有争议问题组员之间达不成一致时,组长有决定权,也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小组角色应该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例如,我在教学《优化——沏茶问题》时,根据具体的情境需要分配了组长、记录者和发言者,组长负责把握全局,记录者记录学生排序的方案,发言的人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组的成果。组员间的配合很重要,只有团结一致的小组才能得到更多的奖励。

2.提出活动内容和目标,明确要求

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应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目标和完成任务的方法等。例如,我在教学《烙饼问题》时,首先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之间交流,有争议的地方组内解决不了就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这样提出要求之后,小组长就能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和探究活动。又例如,我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引导学生先观察课件中量角的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实践量角过程。在每个学生都自己独立量角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一名组员都要说一说自己的量角方法,然后组内交流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如果遇到了有争议且组内解决不了的情况就记录下来,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我为学生明确每一步做什么,这样能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选准合作学习时机,科学合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制造热闹的假象随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教师必须及时、恰当地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个别学生学习存在困难时,可以让小组内进行讨论,生教生就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难题,接着再全班交流就基本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了。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从无序到有序地寻找出孙膑想的所有策略,这个寻找的过程如果是教师讲解,学生会觉得无趣,同时也剥夺了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权利,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才是正确的教学理念。我准备了自学提示,明确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时的分工和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带着问题思考,共同交流讨论,最终找到所有策略和最优策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一味放手,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难点时应引导学生去攻破,并在观察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

4.必须保证合作学习时间

对于小学生来说,思考问题和动手能力都有待加强,所以在合作的时间上就要相对加长。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就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动手操作。小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不强,所以还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不应打断他们的发言,要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暴露他们的潜意识。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要充分预设学生合作所需的时间:第一,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竖式计算所用的时间;第二,组内交流正确的计算方法所用的时间;第三,归纳、得出小组结论的时间。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了确保小组合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经过培养和练习,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相信学生,刚开始看似浪费时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规范,学生在合作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任务,都知道应该如何合作,在后续的教学中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积极运用鼓励的语言进行评价,打造和谐课堂

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合作功能。组与组之间可以评比,看哪一组最守纪律,哪一组交流得最顺畅等;小组成员间也要进行评比,哪个组员参与度最高,哪个组员最遵守课堂纪律等。在合作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和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积极正面的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力量,直接正面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打造和谐课堂。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一年级的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表述时会感到有些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试着说一说自己找到的规律,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后一定要有及时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合作的成果是被肯定的,才会有继续合作的热情。

四、完善奖惩机制,确保学生合作的积极性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配合较详尽的奖惩机制,这能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在合作中认真进行交流互助的小组,组长责任感强的小组,发言人表达清晰有条理的小组,学困生发言了的小组等,都应该下发相应的奖励卡。只要发现合作中的优点与亮点,教师就应及时表扬,并下发奖励卡。每个小组成员都很珍惜得到的奖励卡,所以会认真交流、有序思考,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去做。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使每一成员都融入集体,增强集体意识。我校打造小班化精品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为每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合作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蔡玉娣.让小组合作在小班化数学课堂上闪光[J].新课程·小学版,2012,(8).

(责任编辑 冯 璐)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数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