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化环境下培养五年级学生一人一岗能力方法的研究

2016-03-08金丽丽

黑河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班化

金丽丽

[摘要]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本文结合小班化特色教学,根据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并参考相关资料,探索培养五年级学生一人一岗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班化;一人一岗;青少年心理

作为十一二岁的五年级学生,正属于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然而,鉴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五年级学生一人一岗能力方面还有许多的困难。本文将重点分析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结合小班化教学特色来探索培养青少年一人一岗能力的方法和路径。

一、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处于认知发育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智能设备的普及,许多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一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网络,这使青少年的认知会出现很多障碍。研究表明,青少年对事物认知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强,直白的说就是青少年时期处于爱幻想的阶段,会生出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青少年限于年龄和阅历的原因,认知还表现出一个特点就是考虑问题片面化,这是一个通病。

2.感情成长期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在感情上是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对周围事物十分敏感,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事情是十分挂记在心中。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感情成长主要表现为青少年的感情自治,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在感情心理上努力试图摆脱父母的影响,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总是自己去解决,不去求助父母和老师。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类做法,好的一面是青少年成长了,坏的一面就是青少年自己解决问题容易走向极端。

3.人格逐步形成期

小学五年级是青少年人格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人格。在处理自我和非自我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迷茫,因为人格的逐步形成使得青少年对人际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的青少年会特别在意自己和其他同学,甚至社会人员的关系问题,注意在和别人交往中的感情和手段。自我接纳是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主要特点,青少年在这时期总会和父母、老师的期待产生矛盾,表现出极大的逆反心理。虽然,他们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做的是错的,但是还是不愿承认错误,宁愿一直错下去。这是一种十分棘手,又普遍存在问题。

二、一人一岗能力培养的方法及路径探索

五年级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双重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任何一点外界因素,诸如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对于青少年而言都可能会产生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锁效应。所以,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教育十分重要,也是十分敏感的,这就要求广大从事于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不能掉以轻心。同样,对于培养五年级学生一人一岗的能力,我们经过诸多考虑和实践之后,总结出一些经验。现在,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些经验。

1.设置岗位要灵活多变

工作岗位这样的名词对于青少年来说还太遥远,许多同学对班级设置的岗位采取排斥态度。鉴于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岗位设置上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上的职位作为我们设置岗位的选择,像有的学校会设置“户部尚书”来管理班级卫生,“刑部尚书”来管理班级纪律。而且,对于岗位设置尽可能的多和全,要实施一个人有一个岗位,使每个人都有责任。当然,对于岗位的设置更多的则是要参考学生的意见,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设置。比如,专门负责粉笔的岗位,专门负责门窗的岗位。

另外,在对学生们进行岗位设置的过程中,也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进行岗位轮换的机会。在每学期的期末或者每个季度,对学生们采取岗位轮换,这种岗位的轮换不仅能够是管理更加公平,同时也更有益于促进学生们各个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发展。通常来看,这种岗位轮换的时间可以由教师来进行掌控,具体时间以学生们在岗位上的表现情况来制定,例如一名学生已经对一个岗位的工作非常熟悉了,那么就可以对他进行岗位上的轮换,如果关于岗位有不了解或者不熟悉的方面,互相轮换岗位的学生们可以互相请教和帮助,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们之间的互相协作能力的提升。这种岗位的互换,不但能够增加学生们的情感交流,同时也能够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总之,要想培养学生一人一岗的能力就必须要先让同学们对这些岗位产生兴趣,然后在工作中培养大家的能力。

2.学生的分工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一人一岗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这种责任的分工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来进行详细制定,具体的制定内容一定要参考学生们的意见和想法,然后把这些内容制定成一个手册,挂在班级黑板的旁边。在这个手册当中,要把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明确下来,在学期或者季度进行轮换时,保证每一个岗位在进行轮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差错。比如,这个月学校要举办室外运动会,在手册中就会标明文艺委员的职责就是组织为运动员加油的啦啦队,并且负责对啦啦队的服装和道具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体育委员的职责是负责向学校申报参赛人员名单,并且组织运动员进行有计划的训练。这种把工作内容明确到手册当中来,就会让学生们更加理解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同时还能够对在岗位上的同学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有助于学期末对各个岗位的同学进行评定和奖励。另外,在对学生们进行岗位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们的特点和具体个人情况来进行制定。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对工作岗位更有兴趣以及更有积极性,一定要在岗位的设置过程中贴近他们的长处和优势。比如,班级里如果有这样的一名同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是很突出,话特别少,但是非常具有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让班级能够得到先进班级的荣誉,在打扫卫生或者参加学校活动的时候非常认真。那么这样的同学就可以被设置为卫生管理员或者校服管理员。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这名同学的话多了,各个方面更加突出了,也更愿意和同学以及老师沟通了。所以说,良好的分工和岗位的设置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

3.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

通常来看,班级的岗位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负责学科方面的岗位、负责管理班级方面的岗位以及为班级服务类的岗位。负责学科方面的岗位具体包括语文课代表、数学课代表……管理班级方面的岗位包括体育委员、文艺委员……服务类的岗位包括花盆浇水员、饮水机管理员……大家可能认为服务类的岗位作用很小,其实不然。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别人服务的意识差,大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家里基本不干活。

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让学生明白,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不仅可以帮助到他人,还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终究会走向社会,要在工作中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来获得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

教育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实践,通过设置一人一岗制度,让学生把自己传授服务的理念运用到具体的岗位上。比如,让那些管理卫生区的同学,就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为整个班级和学校服务的,这样的工作会得到大家的尊敬。

4.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人一岗很明显的会形成“责任分散效应”,这是一个积极的作用,可以激发起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就是要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有些学生会觉得这是班级是大家的,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没有责任为大家服务。

我们应该给学生树立这样的价值观:只要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那么就有责任为这个班级负责任,做贡献。当然,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还离不开家庭的教育,老师要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一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我们经过探索,得出了许多经验,希望以上本文的探索可以为教育教学工作有所贡献,更希望我们的青少年能茁壮成长,将来多为国家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岳颂华,张卫,黄红清等.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93-98.

[2] 刘万里. 潍坊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05,11:38-41.

[3] 焦焕章,徐恩芳.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兼谈对我们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5,(6).

[4] 陈庆超.理性与道德责任——从应用伦理角度探讨未成年人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11,(1).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小班化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核心课程分层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