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穿孔的螺旋CT诊断分析
2016-03-08谢海燕王国栋李明鉴
谢海燕 王国栋 李明鉴
河南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 郸城 477150
胆囊穿孔的螺旋CT诊断分析
谢海燕 王国栋 李明鉴
河南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 郸城 477150
目的 分析胆囊穿孔的螺旋CT的表现。方法 对18例胆囊穿孔患者的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 18例患者中17例行全腹部平扫+增强扫描,1例患者因病情重仅行全腹部平扫检查。18例均可见胆囊壁连续性中断及缺损,增强后可见强化胆囊壁黏膜连续性中断和局部缺损。16例见胆囊周围积液,表现为胆囊周围低密度液性物质,仅局限于胆囊附近。13例患者可见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表现为胆囊壁的局限性增厚和分层现象;8例患者并发胆囊结石,表现为胆囊内部强回声;6例患者可见胆囊附近脂肪密度升高;3例患者可见肝脏周围积液,在CT上表现为肝脏周围液性低密度影;4例并发肝脓肿,可见肝脏内部环形强化低密度,与胆囊分界不清晰,其中1例与胆囊缺损部相通;1例患者可见胆囊不规则肿大,增强后明显强化,经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结论 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胆囊壁的缺损、中断以后及胆囊周围结构变化,能够为诊断胆囊穿孔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胆囊穿孔;螺旋CT;特征
胆囊穿孔发病率为5%~10%,好发于胆道感染、肿瘤、胆囊结石以及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中[1]。胆囊穿孔后胆汁外漏至腹腔内引起严重感染,甚则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发现对于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螺旋CT技术的发展为腹部脏器的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胆囊穿孔的螺旋CT的表现,为临床诊断胆囊穿孔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1—2014-12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胆囊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确诊为胆囊穿孔。18例中男8例,女10例;年龄48~75岁,平均58.2岁。临床表现:突发上腹部疼痛3例,持续性上腹部疼痛进行性加重15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等。其中16例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1.2 螺旋CT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机进行全腹检查,其中17例患者行全腹部平扫+增强扫描,1例患者因病情重仅行全腹部平扫检查。患者平卧于检查台上,头前进。设置参数为电压80~120 kV、电流70~140 mAs,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 mm。扫描时嘱患者暂时屏气,扫描范围为膈顶至耻骨联合以下。平扫完成后由轴静脉注入100 mL碘海醇注射液,注射速度为2.5~3.0 mL/s。图像采集完毕后进行后期重建处理。
2 结果
18例患者均可见胆囊壁连续性中断及缺损,增强后可见强化胆囊壁黏膜连续性中断和局部缺损。16例可见胆囊周围积液,表现为胆囊周围低密度液性物质,仅局限于胆囊附近;13例患者可见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表现为胆囊壁的局限性增厚和分层现象;8例患者并发胆囊结石,表现为胆囊内部强回声;6例患者可见胆囊附近脂肪密度升高;3例患者可见肝脏周围积液,在CT上表现为肝脏周围液性低密度影;4例并发肝脓肿,可见肝脏内部环形强化低密度,与胆囊分界不清晰,其中1例与胆囊缺损部相通;1例患者可见胆囊不规则肿大,增强后明显强化,经病理证实为胆囊癌。
3 讨论
根据穿孔时间胆囊穿孔分为急性穿孔、亚急性穿孔和慢性穿孔,其中以急性穿孔较为常见[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超声、CT和MRI,其各有优势而用于不同系统疾病的诊断。超声简便经济但穿孔后常合并腹腔内积气导致局部结构显示不清;MRI检查对胆囊壁的显示清晰度优于CT,但是耗时长,不适用于急性穿孔患者。而螺旋CT检查由于扫描时间快、成像时间短、显示清晰,且螺旋CT多层面薄层重组可多方位显示胆囊壁缺损部位和胆囊与肝囊肿之间的通道。常应用临床上急危重症患者的检查。胆囊穿孔在螺旋CT上的直接表现为局部胆囊壁连续性中断或缺损,可伴有胆囊周围积液。本组所有患者均可见胆囊壁连续性中断。而另一间接表现则是胆囊旁的局限性积液,是由于胆囊破裂后胆汁外漏所致,本组16例可见此现象。而其他征象如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胆囊结石、肝脓肿和肝脏周围积液等则无特异性,但都是引起胆囊穿孔的危险因素,值得医师注意。此外,CT虽然对于胆囊穿孔具有良好显示,但仍存在不足:(1)胆囊穿孔后引起的胆囊壁连续性中断有时较为细微不易发现;(2)胆囊穿孔后体积明显缩小且胆囊壁皱缩折叠容易漏诊;(3)胆囊穿孔引起周围积液增多导致胆囊显示不清。故必要时均应结合患者病史、腹部体征动态监测及超声或MRI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有报道穿孔早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对诊断有所帮助[3-4]。
此外,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胆囊穿孔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胆囊癌同时侵犯胆囊窝:此时CT表现与胆囊肝脏面穿孔所形成的肝脓肿相似,均可见胆囊窝积液以及胆囊附近的肝脏面内低密度灶,但胆囊癌可见局限性或普遍性增厚而无强化环;(2)非穿孔性胆囊炎伴胆囊窝积液与胆囊游离缘穿孔:二者均可出现胆囊壁的分层和增厚现象,但前者并无胆囊壁连续性增厚或局部膨出,无明显的腹膜炎征象;(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二者君可引起右上腹积液及腹膜炎改变,甚至出现胃窦及十二指肠壁肿胀等征象,但前者无胆囊壁连续性中断的表现。
综上所述,胆囊穿孔临床表现多样化,螺旋CT可较好显示胆囊壁的缺损、中断以后胆囊周围结构变化,为诊断胆囊穿孔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但不能作为诊断穿孔唯一证据,仍需做好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及完善其他相关鉴别诊断的检查,以达到不断提高胆囊穿孔的诊治水平。
[1] 纪建松,邵初晓,涂建飞,等.隐匿性胆囊穿孔的CT、MRI诊断[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9,5(15):382-385.
[2] 伍东升,陈卫霞,王小鹏.胆囊脏面穿孔CT与MRI 的表现特征[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4):465-468.
[3] 张甫政,刘利.胆囊穿孔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2例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3):173-175.
[4] 王承波, 毕小霞, 郑雅宾,等. 螺旋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胆囊穿孔初探[J]. 现代医学, 2014,42(2):184-186.
(收稿 2015-12-16)
R814
B
1077-8991(2016)04-0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