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肝片吸虫病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2016-03-08俄日姐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河卡镇兽医站813300
俄日姐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河卡镇兽医站 813300
牛羊肝片吸虫病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俄日姐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河卡镇兽医站813300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该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和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原
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雌雄同体,呈扁平叶片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寄生于羊、羊、象、鹿、猪、马、兔及人的肝脏胆管。大片吸虫的形态特点及结构与肝片吸虫相似,但比肝片吸虫大,长33~76mm、宽5~12mm,肩部不明显,虫体两侧缘较平行体,两侧较平直,呈竹叶状,后端钝圆[3]。
2 流行特点
该病的感染源为患病牛羊和带虫者,病畜不断地向外界排出大量虫卵,污染圈舍和环境。肝片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常流行于低洼、潮湿和多沼泽的放牧地区。虫体寄生于牛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牛羊均能感染,羔羊和绵羊感染最为严重,病死率较高。该病主要流行于春末和夏秋季,冬季也有发生。多雨季节,淡水螺剧增,能促进该病的流行。该病的流行与外界自然条件关系密切,虫卵对高温和干燥敏感,在潮湿的环境中可生存8个月以上。
3 症状与病变
轻度感染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牛体寄生有250条成虫,羊体内有50条成虫时会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6]。但是幼畜即使感染少量虫卵也可能表现出症状。由于牛、羊肝片吸虫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营养障碍和中毒,导致病畜消瘦、生长发育缓慢、奶牛泌乳量降低和生产力下降,感染严重时引起牛羊大批死亡。同时牛的症状多为慢性经过,表现前胃弛缓、腹泻和周期性瘤胃臌胀,严重感染者亦可引起死亡。
剖检肝片吸虫病的急性型病例,可见肠壁和肝损伤、出血,肝肿大,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出现暗红色虫道,虫道内有童虫。慢性感染的病畜病情较轻,剖检可见慢性胆管炎、慢性增生性肝炎病变和贫血现象。虫体进入胆管导致胆管增粗,内有虫体和污浊液体,胆管常凸出于肝脏表面,肝实质萎缩变硬。
4 诊断
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一般需要根据临床症状、粪便虫卵检查及死后剖检病理变化等进行综合判定,剖检病死牛羊的肝胆管内发现虫体,方能确诊为肝片吸虫病。粪便检查采集羊的粪便,用水洗沉淀法或尼龙筛兜集卵法集卵检查,片形吸虫的虫卵较大,易于识别,发现虫卵后显微镜检查即可以确诊。此外,还可以用血清学免疫诊断法,如ELISA、IHA等近年来均有使用,因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价格低廉和操作快速简便等优点,不仅能诊断急性、慢性或者轻微感染的患畜,而且应用于吸虫病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5 治疗
如果发现牛、羊患有肝片寄生虫病,应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及时药物驱虫,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患病家畜,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肝片吸虫病的驱虫药物较多,早期药物因其毒性大或者用量过大,不易推广应用而被淘汰或者受到限制,目前各地可根据药源和具体情况加以选用常用的驱虫药物。牛、羊患有肝片寄生虫常用的驱虫药物有硝氯粉、硫双二氯粉、丙硫苯咪唑和四氯化碳等,其中硝氯酚只对成虫有效,丙硫咪唑对成虫有良效,但对童虫效果较差。溴酚磷(蛭得净)和三氯苯唑(肝蛭净)对成、童虫都有效,因此可用于治疗急性病例。
6 预防
定期驱虫。定期驱虫可有效防控该病,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流行情况而决定驱虫的时间和次数,一般应在春秋两季各集体驱虫1次,分别在冬末初春(2~4月)和秋末冬初(9~11月)舍饲和放牧交替转换之前进行。针对常年放牧的羊群,可增加驱虫1次。而急性发病的牛羊使用化学灭螺法如硫酸铜、生石灰,可以随时进行驱虫。养殖大量水禽,用以消灭螺类或者改造低洼地使螺类无适宜的生存环境。加强放牧管理,不在低洼、潮湿和多囊蚴的地方放牧,防止牛、羊感染囊蚴。实行划地轮牧,可有效降低牛羊感染的机会。给牛、羊饮用清洁的井水或流动水,不饮用草塘有椎实螺及囊蚴滋生的水。牛羊圈养密度适宜,畜舍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1]汪明.兽医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72-74.
[2]沈祥凤,韩磊明,张乃宽,等.牛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3,(12):50-51.
[3]周丽.羊肝片吸虫病调查与诊治[J].草食家畜,2009,0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