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早中晚期癫痫发作的原因及预后分析
2016-03-08曹栓柱王艳州李金泉吕明亮牛海涛田勇
曹栓柱 王艳州 李金泉 吕明亮 牛海涛 田勇
(1.沧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四科 河北 沧州 061000; 2.泊头市医院 脑外科 河北 沧州 062150)
高血压性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早中晚期癫痫发作的原因及预后分析
曹栓柱1王艳州1李金泉2吕明亮2牛海涛1田勇1
(1.沧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四科 河北 沧州 061000; 2.泊头市医院 脑外科 河北 沧州 062150)
目的 探究与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早中晚期癫痫发作的原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98例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观察该组患者术后早期、中期、晚期癫痫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该组患者共998例,出现癫痫98例,占9.82%,早期癫痫率为18.37%,中期癫痫率为39.80%,晚期癫痫率为41.84%,中期及晚期癫痫率明显高于早期癫痫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癫痫率与晚期癫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仅发作1次者69例,占70.41%,发作2~3次者24例,占24.49%,发作4次及以上者5例,占5.10%;其中17例患者遗留了不完全失语,占17.35%,10例患者遗留了轻度偏瘫,占10.20%。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出现中晚期癫痫的发病率较高,对可能发生癫痫的原因引起重视,及时给予处理,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癫痫发作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临床上一类诱发中老年癫痫的常见原因,表现为运动、感觉、神经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症状,具有起病急、反复发作等特点,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命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因此,分析术后癫痫发作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7例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98例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具有明确病史及发病时间;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系统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2]。其中男546例,女452例;年龄36~72岁,平均(51.3±3.7)岁;出血量85~115 ml,平均(96.0±3.5)ml;发病至手术时间2~31 h,平均(16.9±3.2)h;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6~15 h,平均(10.4±1.8)h。
1.2 研究方法 统计该组患者术后早期、中期、晚期癫痫的发生率。未出现癫痫的患者于手术前后均给予止血、补液、脱水、抗炎等对症基础治疗,发生癫痫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行抗癫痫治疗,将5 mg丙戊酸钠(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135)溶于100 ml生理盐水(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870001)中静脉滴注,于1 h滴完,隔8 h后使用1次,连续应用3 d,于第4天改为口服,剂量为15 mg/kg,连续服用3个月。
1.3 诊断标准 行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可见异常放电病灶,临床上表现为运动、感觉、神经功能异常等一系列异常症状,符合1998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标准。早期癫痫发作在术后24 h以内;中期癫痫发作在术后24 h~2周;晚期癫痫发作在术后2周以后[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早、中、晚期癫痫发生率 该组患者共998例,出现癫痫98例,占9.82%,早期癫痫率为18.37%,中期癫痫率为39.80%,晚期癫痫率为41.84%,中期及晚期癫痫率明显高于早期癫痫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癫痫率与晚期癫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结果及预后 该组术后癫痫患者共98例,经过治疗后仅发作1次者69例,占70.41%,发作2~3次者24例,占24.49%,发作4次及以上者5例,占5.10%;其中17例患者遗留了不完全失语,占17.35%,10例患者遗留了轻度偏瘫,占10.20%。
3 讨论
脑卒中后发生癫痫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中约有10%左右即同时发生癫痫,并以急性期发作最为常见,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出现迟发性癫痫的机制目前研究仍较少[4]。有报道指出,高血压性脑出血与其他脑外伤具有较大的差异,很少存在明显的皮质挫裂伤,同时与因脑肿瘤压迫造成的脑组织周围产生的胶样变性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治疗时需对患者的病情给予准确评估[5]。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在脑实质内,结合此发病特点,对其展开分析,发现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癫痫发作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脑循环发生障碍后,局部脑皮层细胞因缺氧缺血出现损害,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或受压,而引起癫痫;②脑出血后患者因意识状态消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等,为癫痫的发作营造了条件;③出血量较多时可直接冲向皮层并对其造成较大的压迫与损害;④手术结束后因脑疝、脑部肿胀等其他原因增加了脑内压力,并存在长时间的缺血与缺氧,诱导癫痫;⑤因颅骨缺损未能得到及时缝合,对皮层造成了长期间的刺激;⑥由于脑出血本身造成了蛛网膜下腔的粘连或脑组织与硬脑膜之间的粘连,产生不良刺激,导致癫痫。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术后癫痫的发作,包括术前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可充分吸氧;早期给予及时的手术减压,将血肿清除;手术操作期间对脑皮层给予密切的保护;待脑内压力恢复正常水平后,及时给予颅骨修补术等。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不同癫痫发病时间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其中早期癫痫发病较低,但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重残率,原因是早期癫痫患者治疗后还可能再次发生癫痫,直接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中期癫痫则是可能造成脑组织缺氧,加重脑组织损伤,对脑细胞恢复及患者自身预后形成影响。而晚期癫痫由于瘢痕形成,并配合长期的药物治疗,预后比早期癫痫及中期癫痫较好。结果显示,该组患者中期及晚期癫痫率明显高于早期癫痫率(P<0.05);中期癫痫率与晚期癫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仅发作1次者69例,占70.41%,发作2~3次者24例,占24.49%,发作4次及以上者5例,占5.10%;其中17例患者遗留不完全失语,占17.35%,10例患者遗留轻度偏瘫,占10.20%。这与禹建伟[6]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高血压性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出现中晚期癫痫的发病率较高,对可能发生癫痫的原因引起重视,及时给予处理,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吴仰宗,邓志鸿,林元相,等.高血压脑出血致早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3):177-178.
[2] 李国良,李平,钟亮,等.引导下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8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10):756-757.
[3] 张宏兵,马青,苏宝艳,等.2 045例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9(5):296-298.
[4] 杨春伍,刘爱举,余年,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7(4):282-283.
[5] 李浩,张帆,刘文科,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适应证分析及疗效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3):240-243.
[6] 禹建伟.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36例[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4):71-72.
R 544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2.051
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