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原因分析
2016-03-08刘锋羽丁寒卉
刘锋羽 王 涛 丁寒卉
(湖北省沙洋县植保站 448200)
沙洋县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原因分析
刘锋羽王涛丁寒卉
(湖北省沙洋县植保站448200)
沙洋县常年种植中稻5.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水稻耕作制度的变化,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部分乡镇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该病在我县初次见病,主要在毛李镇零星发生,以后面积不断扩大,2015年发生面积近2 900hm2,主要分布沙洋县官当、后港、毛李、拾桥、纪山、曾集等乡镇,其他乡镇亦有零星发生。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60%以上,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1病原物与症状
1.1病原分类
水稻基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为欧氏杆菌属,菊欧文氏菌(Erwinia chrysanthemi)。细菌单生,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2.6~3(m)× 0.6~0.8(m),鞭毛周生,无芽胞和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牛肉浸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变形虫状,初乳白后变土黄色,无光泽。厌气生长,不耐盐,能使多种糖产酸,使明胶液化,产生吲哚,对红霉素敏感,产生抑制圈。
1.2症状特征
主要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水稻分蘖期发病,常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渍状椭圆病斑,渐扩展为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大斑,剥去叶鞘可见根节部变黑褐色,有时可见深褐色纵条,根节腐烂,伴有恶臭,植株心叶青枯发黄。拔节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近水面叶鞘边缘褐色。中间生长灰色长条形斑,根节变色伴有恶臭。穗期发病,病株先失水青枯,后形成枯孕穗、白穗、半白穗,根节变色有短而少的侧生根,并有恶臭味。其独特症状是病株根节变为褐色或深褐色腐烂,区别于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褐条病等。
2发生规律与传播途径
2.1发生规律
从水稻分蘖期到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均有发生。2015年7月5日沙洋县始见发病田块,7月9日各镇均见发病田块。一般年份,沙洋县6月中下旬在中稻分蘖期进入发病盛期,至水稻孕穗、抽穗期,都是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时期。
2.2传播途径
病菌可在染病稻草、稻桩和杂草上越冬,秧苗移栽后,病菌可从叶片上的水孔、伤口及叶鞘和根系伤口侵入。以根部和茎基部伤口侵入为主,侵入后在根茎的气孔中系统侵染,在整个生育期重复侵染。
3发病原因分析
3.1品种间发生有差异
从近几年的调查情况看,品种间发生程度存在较大差异,2015年沙洋县在拾桥镇开展水稻品种展示,展示水稻品种31个,其中全两优681、两优628、盐两优1618、两优703、赛优华占等5个品种发病;全县主要发病品种有丰两优1号、中谷优1361、新两优6号、丰两优3号等。
3.2地势低、发病重
发生田块主要是低洼田、沿湖、沿河田、长期灌深水田及被大水淹没稻田发生较重。地下水位高、光照不足的丘陵地带垄田、冷浸田、烂泥田、锈水田发病重;光照充足的向阳田发病轻。
3.3栽培不当易发病
秧苗素质差,移栽秧苗过深、过迟,栽后返青慢,或拔秧造成根系损伤等,有利于病菌侵入,则容易发病。
3.4偏施氮肥发病重
以碳铵、磷肥作底肥,未施钾肥的田块;偏施氮肥,造成水稻生长过旺的田块;叶片嫩绿,贪青徒长的田块,以上几种类型细菌性基腐病发生均较重。
4防治措施
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防策略,重点做好种子处理,选用抗病良种,培育壮秧,抓好栽培管理,科学管理水肥,适时药剂防治。
4.1搞好种子处理
在选种、晒种的基础上,抓好种子处理,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或用独定安(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g加水1kg浸种24h;推广工厂化育秧,适当增施磷钾肥,确保壮苗,可有效预防细菌性基腐病发生,并可兼治其他病害。
4.2培育多蘖壮秧
减少秧苗根系损伤,提高移栽质量,增强抗病性。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菌主要从秧苗断根伤口侵入,实现健身栽培,采用旱育秧等技术,培育壮秧,减少拔秧伤根,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
4.3科学管理水肥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大田基肥以配方肥为主或增施钾肥、有机肥。分蘖期采用灌跑马水,干湿交替,促使水稻生长健壮、根系良好,减轻病害发生。发病田首先应放水晒田,提高田块温度,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保持水稻根部有足够的氧气,改善植株根际条件,降低发病,并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性。
4.4适时药剂防治
在水稻分蘖盛期,结合水稻纹枯病等防治,选用72%碱式硫酸铜(铜高尚)、50%氯溴异氰尿酸(独定安)、20%噻唑锌(碧生)、20%叶枯宁(噻枯唑)等药剂喷雾,视病情发生程度交叉用药,5d~7d任选用一种药剂喷雾1次,病情严重的田块连续喷雾2次~3次。施药应在下午16:00时后,以防止高温分解药液和产生药害,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改善植株根部条件,以最大限度提高防病效果。
作者简介:刘锋羽(1977-),男,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收稿日期:2015-08-26
中图分类号:S4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114(2016)01-05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