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原文本的羁绊:杨宪益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个性化研究

2016-03-08娇,

关键词:杨宪益杨先生押韵

曹 晓 娇, 姜 晖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走出原文本的羁绊:杨宪益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个性化研究

曹 晓 娇, 姜 晖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在翻译实践中,尤其是汉译英的文本之中,译者很难摆脱原文本的束缚。文章以杨宪益夫妇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为范例,分析他们如何运用注释、韵脚等手段,采用平淡与华美等不同表现方式,使读者与原文本之间产生“间离效果”,指出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个性化翻译艺术,走出原文本的羁绊。杨宪益夫妇的翻译创作为我国翻译界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

杨宪益;中国古典诗歌;个性化翻译

一、引 言

我国的翻译学界一直奉行着“信达雅”的标准,即便肯定译者的重要作用,却摆脱不了原文本的羁绊,汉译英文本尤甚。中国翻译界的泰斗杨宪益夫妇联手把数部中国文学巨作译成英文,特别是对《红楼梦》的翻译堪称经典,他们的翻译为中国文学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不仅如此,杨宪益夫妇也翻译过数量庞大的中国古典诗歌,外文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了二人翻译的一套古诗苑汉英译丛,共五本,有:《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卓越的翻译实践冲破了原文本的束缚,译文自然,充分展示了平淡与华美的结合,为我国翻译界走出原文本的桎梏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同时也积极展示了二人的个性化翻译艺术。

个性化翻译是译者主体性的一种体现,本文参照“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辩证统一于主体性当中”这一哲学分析,对杨宪益夫妇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作品进行解读,揭示杨宪益夫妇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个性化及译者主体性,以及他们给我国翻译学界提供的有价值启示。

二、平淡与华美之间:杨宪益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个性化艺术

杨宪益及夫人翻译的《红楼梦》,工程浩大,译本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可见译者的翻译功力和笔触的细腻。然而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有时略显平淡,究其原因,为多采用阐释法,少考虑格律和押韵,但翻译过程中译者处理得十分巧妙。

例(1):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四句: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1](p40)

“But a stranger from far away

Brings me two fine carp,﹡

I call the boy to cook them

And find in them a message on white silk.

﹡In ancient times letters were placed between two pieces of wood cut in the shape of a fish”.[1](p43)

通过注释的方式似乎很难转达鱼雁传书的美丽传说,但译者却通过看似平淡的说明,兼顾了西方读者对汉语语言文化的接受,个性化翻译艺术正是体现在这种平淡之中。这不禁令人想起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效果”,译者仿佛故意在读者与原文本之间制造阅读的间离,提醒读者是在欣赏文学诗作。

例(2):李商隐的名作《锦瑟》中四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p276)

“For no reason the gorgeous zither has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fret, recalls a youthful year.

Master Zhuang woke from a dream puzzled by a butterfly,*

Emperor Wang reposed his amorous heart to the cuckoo.**

*According to a fabled story, Zhuang Zi*(c. 369-286 BC), a famous philosopher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dreamt of being a butterfly and when he woke up, he was so confused that he could not tell whether it was him that had dreamt of being a butterfly or it was a butterfly that was then dreaming of being him.

**A legendary king who had an affair with his prime minister’s wife and after his death his spirit changed into the cuckoo”.[2] (p279)

对于这首诗的翻译,韵律好像稍显平淡。实际上,中英文诗歌的押韵是有区别的。中诗押韵强调每一行的平仄和句子末尾最后一个音节,且通常是逢双押韵。而英诗讲求的是句中用固定的格律以及句与句之间有同样的音步,同时全篇有固定的韵律。在杨译的四行中,只是平实地将诗歌原义展现出来,既没有讲究格律,也没有相同的音步。不过,译者借助注释对所涉及到的两个典故进行阐释说明,比较贴切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

显然,杨宪益夫妇在有意使本来并非平淡的诗句平淡化,让原本可以直接翻译的诗句通过注释来加以说明,这不仅充分体现了二人的个性化翻译,而且让读者感到,译者仿佛在有意识构建一种新的话语平台,促成读者与原文本之间对话,也许如此更加能够增强译本的可思考性,给予读者以更宽广的可阐释空间。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本转换,更是阅读和接受空间的拓展。

实际上,作为翻译大家,杨宪益夫妇的翻译风格是丰富多彩的。平淡和注释可以充分展示译者的个性化翻译艺术,华美和诗韵同样可以是另一种个性化翻译艺术的体现。两位先生翻译的《离骚》中,语言表述华美流畅,气贯长虹,字里行间严格遵循英诗的格律和押韵。

例(3):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3](p9)

“Without delay the sun and moon sped fast,

In swift succession spring and autumn passed;

The fallen flowers lay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The dusk might fall before my dream was found”.[3](p11)

对于上述小节的翻译,杨先生严格遵循抑扬格五步音,将《离骚》译文转向AABB的押韵形式。其他小节几乎都是采取这种译法,并且在某些小节中,杨先生采用英雄双韵体的形式进行翻译,还出现AAAA一韵到底的情况。如: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3](p66)

“At daybreak from the land of plane-trees grey,

I came to Paradise ere close of day.

I wished within the sacred grove to stay,

The sun had dropped, and darkness wrapped the way”。[3](p71)

《离骚》是杨先生在戴先生的帮助下,第一次把中国古典文学译成英语。《离骚》原文长达数百行,并不严格押韵,却在错落中见整齐。杨宪益夫妇的译文严格遵循英诗的格律,气势磅礴,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并且形式上的归化译法更加贴合目的语读者的习惯,易于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对于《离骚》的翻译,杨先生在自传《漏船载酒忆当年》中是这样解释的:“我用英国的英雄偶句体形式来译《离骚》,出于兴趣,我模仿了德莱顿的风格,对此我自己很得意”[4](p76)。

在这些翻译文本中,杨宪益夫妇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多元阐释,有平淡也有华美。但无论平淡还是华美,诗歌的审美韵味均较为充分地显现出来,译者的个性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出作为翻译家的艺术创造性。

三、译本与原文本之间:杨宪益英译古典诗歌中的译者主体性

每一次翻译都是一次创造,都有译者创造性和个性的融入,经过译者的加工,译本必定会带有译者的个性化色彩,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性化翻译是译者主体性的一种体现。对于译者主体性,查明建将其界定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5](p22)。译者主体性存在于译本与原文本之间,既受制于原文本,又体现于译本,是译者对原文本妥协和改造的产物,是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的辩证统一。杨宪益英译中国古典诗歌充分体现了译者自身的主体性。

1.能动性体现

由于人生经历、文化、背景不同,每位译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个作品也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或简洁、或华丽、或淡雅、或奔放。作品是作者心声的流露,是个人情感、文化水平、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当译者与原作者的人生经历、兴趣爱好如出一辙时,二者之间产生的共鸣更加强烈,译者对作品的理解会更加深入透彻,阐释会更加淋漓尽致,最终表达时会将原作品的风格、语言形式以及内含的情感一并转移过来,能动性的表现往往更加充分。

例(4):李白名作《将进酒》前四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2](p75)

“Do you not see the Yellow River come from the sky,

Rushing into the sea and ne’er come back?

Do you not see the mirrors bright in chambers high

Grieve o’er your snow-white hair though once it was silk-black?”[2](p79)

《将进酒》全诗感情奔放,洋溢着豪情逸兴。虽然全文并不是严格押韵,但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可也正是这些出彩之处使该诗英译的难度加大。再看杨宪益夫妇的译本,韵脚整齐,用词生动。对于第一句中的“来”和“回”这两个相反的动作,分别使用由同一动词构成的 “come from”和 “come back”两个词组来对应。下文中的“青丝”和“白发”这两个相反的概念也用同一结构表达成 “silk-black”和 “snow-white”,这样的语言表述自然流畅,气势豪迈,使译文具有了同原文一样的感染力。杨先生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学识渊博,喜欢写古体诗。年少时到伦敦留学,并到欧洲各地去旅行。回国后,在文革期间历经磨难。杨先生极喜欢喝酒,在朋友圈中有“酒仙”的雅号。这与李白少年时期隐居读书后辞亲远游的经历十分相似,且李白喜欢饮酒作诗也是众所周知。也许正是这种经历上的相似与心灵上的契合,译者在翻译《将进酒》时会情不自禁地用押韵这种超越原文本的表达方式来翻译,这正是能动性的迸发。

2.受动性体现

任何翻译的过程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文本,译者有时会受制于原文本,这其实就是受动性的体现。仲伟合认为“受动性是译者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译者主体性是要受到一定制约的”[6]。而且制约的因素来自方方面面。但笔者认为,这种受动实际上是译者对原文束缚的主动接受,目的是为了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语义和形式上的完整对接。“翻译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到两种语言、文化、情景及动机的复杂交流过程,是译者思维运作的动态过程。”[7]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充分考虑原语与目的语在文化、词汇、句法、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尽力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策略将这些差异最小化,有时不惜牺牲诗歌的语言形式或意象,因为勉强的语言形式及韵律转换反而会增加接受的障碍。杨宪益夫妇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也是如此。

例(5):李白的另一首名作《蜀道难》的开篇: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p42)

“What heights!

It is easier to climb to Heaven

Than take the Sichuan Road”.[2](p49)

原文开篇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顾及到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译者没有将第一句直接译成三个叹词,而是转译成目的语读者更加熟悉的感叹句形式来表达惊叹之情,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同时实现了译文和原文在语义和形式上的对接。因此,杨宪益夫妇在对诗歌的英译过程中,采用不押韵、加注释的表达方式不仅不难理解,而且是译者主体性的必然表现。

3.为我性的体现。

译者的主体性中,或许为我性是最能突显译者自身特征的。为我性与能动性、受动性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为我性’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5](p22)。在伦敦拿到硕士学位后,杨先生没有接受来自哈佛大学的邀请去做助教,而是选择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正如杨先生在《漏船载酒忆当年》中所说:“我知道,回到中国,我不会有机会过平静的书斋生活。我是中国人,我知道自己必须回去为中国效力”[4](p70)。戴先生克服种种困难,毅然追随而来。经过多番周折,二人到梁秋实任翻译委员会主任的国立编译馆工作,专门从事中国经典的英译。

杨先生钟情古典文化,热爱翻译事业,与夫人合译的作品以中国典籍为主,被评价为“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8]。这与杨先生从小接受的教育和个人兴趣有关,也与杨先生所从事的工作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与杨先生的翻译目的紧密相关,即 “选择一流古典文学为主要翻译材料;以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为主要翻译任务,侧重中华文化输出与影响”[9]。1952年,杨宪益夫妇来到外文出版社工作,后来《中国文学》并入外文出版社,作为主要译者,杨宪益夫妇为英文版《中国文学》服务了近50年,二人联手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向外推介,为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跨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通过他们的译作,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了解。2009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杨宪益先生“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正如前文所述,两位先生的翻译从接受的具体需要出发,兼顾了西方读者对汉语语言文化的接受。为此,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上,无论他们的译文是平淡还是华美,都是为我性的表现。用“文如其人”来阐释杨宪益夫妇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也许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四、结 语

翻译活动是创造性活动、是个性化艺术也是能动性、受动性与为我性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诗歌翻译中,这种创造性、个性化和主体性具体表现为“意象”的传递和表达,这里既有语言表征的外表,更有蕴含深层的感情和思想。杨宪益夫妇“不受原文体裁的限制,大胆创新,译文诗体、散体夹杂,努力再现原诗之精妙”[10],这也正是个性化翻译艺术的体现。诗歌的翻译有时保留原文本格律和韵味是个性化艺术的体现,有时不押韵,甚至注释,也是个性化艺术的表现。总之,走出原文本的羁绊,这是译诗之道,也是杨宪益夫妇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1] 野莽. 乐府[M]. 林夕今译.杨宪益,戴乃迭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2] 野莽. 唐诗[M]. 阿成今译. 杨宪益,戴乃迭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3] 野莽. 楚辞[M]. 杨书案今译. 杨宪益,戴乃迭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4] 杨宪益. 漏船载酒忆当年[M]. 薛鸿时译.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5]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19-24.

[6] 仲伟合,周静. 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42-46.

[7] 钱春花,刘芳. 翻译行为体系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1):111-115.

[8] 郭晓勇. 平静若水淡如烟——深切缅怀翻译界泰斗杨宪益先生[J]. 中国翻译,2010,(1):46-48.

[9] 陈晓勇. “杨宪益现象”的文学、文化阐释——兼谈文学翻译者主体性要素的构成[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73-76.

[10] 辛红娟,唐宏敏. 诗人译诗 融贯中西——杨宪益的诗人情怀与翻译[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140-144.

Breaking the Fetters of Original Texts—A Study of Yang Xianyi’s Individualize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CAO Xiaojiao, JIANG Hui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

It is hard for translators to break the fetters of original text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particularly in the Chinese into English translation. Taking Yang Xianyi and his wife Gladys Yang’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as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ay they use annotation and rhyme in either plain or gorgeous methods to produce alienation effects between the readers and the original texts while illustrating the display of their individ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o break the fetters of original texts. The paper also indicates that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s translation creation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 and reflections for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hina’s translation.

Yang Xianyi; Chinese classical poem; individualized translation

2015-10-22;

2015-11-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语专业本科生元语用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研究”(15BYY100)

曹晓娇(1984-),女,辽宁辽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研究,E-mail:cxjo@hotmail.com;姜晖(1971-),女,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认知语用学、话语分析研究。

H315.9

A

1008-407X(2016)01-0133-04

猜你喜欢

杨宪益杨先生押韵
押韵押出韵味儿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一只不会说话的羊
我给小鸡起名字
一只不会说话的羊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Watch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