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临床分析

2016-03-08丁金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双侧囊肿卵巢

丁金萍

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临床分析

丁金萍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对策。方法74例行剖宫产手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产妇不进行处理,实验组产妇进行手术切除术,比较两组产妇的疗效。结果两组产妇经治疗后,卵巢均好转。实验组产妇中有6例出现双侧子宫持续性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对照组产妇中,无一例发生双侧子宫持续性疼痛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囊肿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卵巢多囊改变无需处理,即可自行消失,在临床中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发现双侧卵巢多囊改变,可以为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避免产妇进行不必要的手术,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剖宫产;卵巢多囊改变;临床表现

剖宫产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可以在必要时挽救母婴的生命,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分娩方式。在难产及妊娠合并症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双侧卵巢多囊改变则是一种在剖宫产术中较为少见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的发展,双侧卵巢多囊改变产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且因妊娠合并卵泡膜黄素囊肿及卵巢肿瘤的鉴别不易,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需对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的临床表现有所了解,从而可以进行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剖宫产手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的产妇74例,所有产妇行剖宫产术中均可见双侧卵巢多囊改变,主要表现为术中可见产妇双侧卵巢壁凹凸不平,有多个卵泡生成且大小不一,上皮和周围组织均未发生粘连现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产妇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1.1±6.6)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8.4±1.3)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1.8±7.1)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8±1.2)周。两组产妇均同意加入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1]。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产妇在分娩完毕后,缝合子宫后,对照组产妇对双侧卵巢多囊改变不进行任何处理。实验组产妇采用楔形切除术处理双侧卵巢多囊改变,导致产妇的剖宫产手术延长0.5h左右。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产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囊肿直径以及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经治疗后,卵巢均好转。实验组产妇中有6例出现双侧子宫持续性疼痛,疼痛程度均在可忍受范围中,未进行任何处理,3d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对照组产妇中,无一例发生双侧子宫持续性疼痛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3,P<0.05)。

2.2 两组产妇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囊肿直径比较 两组产妇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囊肿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囊肿直径比较(±s,c m)

表1 两组产妇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囊肿直径比较(±s,c m)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术后1个月 术后6个月实验组 376.3±1.2a2.1±1.6a对照组 376.5±1.42.2±1.5t 0.6600.277P >0.05>0.05

3 讨论

剖宫产是产科的重要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剖宫产已被广泛应用与临床中,剖宫产手术为临床上出现难产、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娩方式,成为挽救产妇及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在产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进行剖宫产手术需符合剖宫产指征方可进行手术,如进行剖宫产手术则可能会增加产妇的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产妇恢复时间长;且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抵抗力较差,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给母婴带来一定的危害。

双侧卵巢多囊改变在临床中是一种良性病变,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这种病症在临床中无明显的特异性,在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及血液检查时无任何异常,少数患者发生临床病变时,则会出现坠痛等急腹症症状,多数患者是在剖宫产的过程中发现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卵巢囊壁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囊肿,囊肿的大小不一,直径在3~20cm,观察发现囊肿中可见透明液体或白色液体,在轻微的外界压力下通畅会发生破裂[3]。有研究显示:双侧卵巢多囊改变多是由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这种激素刺激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导致的[4]。有研究显示:由于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发生障碍,使得性腺反馈系统发生紊乱,导致患者体内的黄体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升高,卵泡细胞发生变化[5]。

综上所述,双侧卵巢多囊改变无需处理,即可自行消失,表明这种疾病具有自愈性,导致在临床中极易发生漏诊及误诊现象,因此需对其引起一定的重视,避免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当在临床中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发现双侧卵巢多囊改变时,可以为其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避免产妇进行不必要的手术,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伍宗惠.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36例临床干预及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03.

[2]周芝珺.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36例临床干预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112-113.

[3]严崴巍.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38例临床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67-1568.

[4]李海霞.剖宫产术同时治疗双侧卵巢多囊改变临床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3,17(4):473-474.

[5]娄雪玲,王巧红.55例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临床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112-1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66

2016-09-02]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双侧囊肿卵巢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保养卵巢吃这些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