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效果

2016-03-08王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瓣膜病瓣膜心功能

王雷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效果

王雷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46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手术患者,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情况,观察疗效。结果46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仅有1例死亡,3例行二次手术,14例在术后出现并发症,但均在接受了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在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必须熟练掌握两种疾病的手术处理方法,从而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心脏瓣膜病;冠心病;手术治疗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设施不断完善,人口的平均寿命也不断延长,但同时也伴随着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数量的增多[1]。有研究表明,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高达15%~26%。因此,如何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技术有效的治疗极为关键[2]。本研究总结了本院收治的46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期为今后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8.83岁;体重55~70k g,平均体重61.82k g;平均病程5.32年。心功能分级:有2例Ⅰ级,12例Ⅱ级,22例Ⅲ级,10例Ⅳ级;22例二尖瓣病变并发冠心病,20例主动脉瓣病变并发冠心病,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并发冠心病。术前部分患者伴有心悸、心绞痛等症状。

1.2 方法 入选患者均行低温麻醉,仰卧位手术。经胸骨正中开胸后,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其主动脉及其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进行插管。部分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行升主动脉切开,经冠状动脉开口冷灌;部分二尖瓣病变患者,则首先吻合桥血管远端,再行瓣膜置换术。在整个的手术过程中,患者体外循环时间65~230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8min。术后2周,患者来院复查,并定期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功能比较 患者手术前后的心功能分级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内径有效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高。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患者术后情况 46例手术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3例患者进行二次手术,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但经过后期治疗,其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高,均康复出院。见表2。

表1 46例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功能比较(n,±s)

表1 46例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功能比较(n,±s)

注:心功能分级手术前后比较,P<0.05;与术前比较,aP<0.05

时间 心功能分级情况 左心室舒张内径(m m)左心室射血分数(%)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术前 212221060.14±4.330.47±0.12术后 18216152.11±3.18a0.70±0.25a

表2 46例患者术后情况(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心脏瓣膜病患者都会并发有一定程度的冠心病,但并不是每例患者的临床症状都较为明显。而对心脏瓣膜病患者而言,其是否并发有冠心病对其在瓣膜置换术后的愈后情况具有较大的影响[3]。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手术早期及晚期的风险都较单一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风险大。在手术进行前,对患者是否合并有冠心病进行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手术前,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患者的心肌保护,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若患者在进行手术前不能够对是否并发有冠心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则会加重手术的复杂性,也会增加术后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因此,必须在患者术前对冠心病的存在与否进行明确诊断,以提高瓣膜置换前后的生存率[4]。

在心脏瓣膜病和冠心病之间,其相互作用较为复杂,两种疾病的存在都会对患者的心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两者之间又常常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是否考虑心脏瓣膜手术和冠心病手术同时进行还需要多方面的考虑。作者认为,若患者属于轻度或中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冠心病患者,但其二尖瓣的瓣膜质量相对较好,则可单独进行冠脉搭桥手术,此时,二尖瓣反流时心脏的供血功能可以得到显著改善;若其狭窄远端出现有弥漫性的病变,或是出现局限性的狭窄,此时就应该考虑部分非主要血管是否必须要进行处理,以减少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在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必须对手术的各个环节严格重视。手术程序必须合理,体外循环阻断前必须要保证搭桥血管及远端的解剖,以保障吻合过程。在二尖瓣置换缝合前,二尖瓣与外交界的缝合进针不宜过深,以减少回旋支的损伤。若患者同期进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心病手术,其阻断时间较长,很容易引起患者机体缺血、缺氧,必须在手术的过程中注重心肌保护。除此以外,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的循环及呼吸功能的稳定也较为关键。患者术后,必须要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对有疼痛严重患者可采取适当措施镇痛,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须时也可以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进行辅助排痰。对于部分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则必须要积极治疗和预防低心排综合征,尤其是部分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更应该加以重视。对于有急性肾功能损伤或病情加重的患者,则可早行持续性的床旁滤血,以预防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症状。对同时并发有糖尿病的患者,则在术后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浓度,及时控制血糖。部分患者可适当的给予常规剂量的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5]。

综上所述,尽管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所需的手术治疗时间较长,其手术风险相对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但如果能够在疾病早期,对两种疾病的存在进行明确诊断,掌握好患者现有的情况,为患者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案,积极预防术后可能的并发症,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王保才,程兆云,葛振伟.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8):64-65.

[2]葛广全,何书武,陈道虎,等.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观察.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96-98.

[3]杨建国,陶凉,陈绪发,等.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同期手术治疗.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5):453-456.

[4]李雪涛.外科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的疗效及可行性.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2):93-94.

[5]李建明,武广华,马黎明,等.心脏退行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21-11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23

2016-08-24]

044000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

猜你喜欢

瓣膜病瓣膜心功能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烂”在心里
无缘无故出现咳嗽警惕心脏瓣膜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