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精、无精症患者的染色体与性激素水平分析

2016-03-08赵亚梅刘建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6期
关键词:精症核型性激素

赵亚梅 刘建刚

少精、无精症患者的染色体与性激素水平分析

赵亚梅 刘建刚

目的分析少精、无精症患者的染色体与性激素水平。方法59例少精症患者和22例无精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选取20例精子数量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以及血清性激素情况进行测定。结果无精组与少精组患者的促卵泡素(FSH)与促黄体素(L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无精组的FSH和LH又显著高于少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精组与少精组睾酮(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精组催乳素(PRL)显著高于少精组和对照组,而少精组和对照组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检查 81例少精和无精症患者中,有22例出现染色体畸变,畸变率为27.2%。81例无精、少精症患者中,检测到6例(7.4%)Y染色体微缺失;而对照组被试中,未出现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临床上应该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和血清性激素测定,为后续的生殖治疗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无精症;少精症;染色体;性激素

根据WHO数据显示,现时全球约有15%的夫妻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扰,其中男性因素所导致的约占50%。而其中有30%的男性不育是由于男性的遗传因素所导致。此外,研究还发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对于那行性腺的生精和激素分泌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血清性激素的检测能显示该系统的功能。本研究对少精、无精症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以及内分泌检查,以探究染色体、Y染色体缺失和性激素水平与少精、无精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临床上确诊为少精症(精子数<20×106/ml)患者59例和无精症患者2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选取20例精子数量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1.2仪器和试剂 ①DNA提取和扩增试剂盒(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②采用9700型PCR扩增仪(美国ABI公司)、的稳压稳流电泳仪(兴化分析仪器厂)和CI1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北京利德曼公司);性激素检测试剂盒(拜尔公司)。

1.3方法

1.3.1性激素测定 清晨空腹采集研究对象的静脉血,将血清进行分离,储存在零下20℃冰箱,测定其T、PRL、LH和FSH[1]。

1.3.2染色体检查 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镜检分析3~5个核型,若发现异常核型则加倍分析[2]。

1.3.3Y染色体微缺失 按照DNA提取试剂盒的要求提取研究对象DNA,按照说明书对DNA进行扩增,并对扩增的产物进行电泳检测,根据电泳检测的结果和正常男性的标准带进行比较,确定患者Y染色体是否出现缺失。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性激素测定 无精组与少精组患者的FSH与L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无精组的FSH和LH又显著高于少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精组与少精组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精组PRL显著高于少精组和对照组(P<0.05),而少精组和对照组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染色体检查 81例少精和无精症患者中,有22例出现染色体畸变,畸变率为27.2%。20例对照组被试的染色体检查全部正常。见表2。

表1 三组血清T、PRL、LH和FSH比较(±s)

表1 三组血清T、PRL、LH和FSH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少精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T(ng/L) PRL(mg/ml) LH(mlU/L) FSH(mlU/L)无精组 22 3.9±2.9ab13.7±6.2ab12.9±3.2ab15.3±9.9ab少精组 59 5.5±2.0a8.3±3.4 6.7±3.3a8.5±6.2a对照组 20 9.0±2.8 7.7±3.2 3.5±2.9 4.9±3.2

表2 81例研究对象核型异常情况(n)

2.3Y染色体微缺失 81例无精、少精症患者中,检测到6例(7.4%)Y染色体微缺失;而对照组被试中,未出现Y染色体微缺失。

3 讨论

导致男性无精症和少精症的各种因素中,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发现,81例少精和无精症患者中,有22例出现染色体畸变,畸变率为27.2%。且检测到6例(7.4%)Y染色体微缺失,而对照组正常。此外,T、PRL、LH和FSH等性激素和对照组相比,也出现异常。原因考虑如下:

男性生殖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系统密切相关,而有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所分泌的FSH、LH、PRL和睾酮与此也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少精症和无精症患者中,血清FSH和LH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睾丸功能出现损伤,精子的发生和成熟受影响,令精子的活动度下降,从而导致不育[3]。

T为男性中十分重要的雄性激素,机体通过睾丸间质细胞分泌获取。如果由于先天因素或者后天疾病导致睾丸受损,使生精能力降低、T含量下降。继而影响精子的发育,导致少精或无精。研究结果也表明,无精症组和少精症组的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精症组也显著低于少精症组(P<0.05),表明T在无精、少精症中的影响。

PRL是应激性激素,正常水平下能对LH有增强作用,从而促进T的分泌与合成,促进精子发生,同时对性腺的发育与功能维持都能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无精症患者的PRL水平高于少精症组和对照组(P<0.05),导致性功能低下、不利于精子发育。由此可见,血清性激素的分泌对精子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4]。

本研究发现,无精症和少精症患者中,有27.2%出现染色体编译,其中以47,XXY和46,XY,Yqh+为主。47,XXY即患者比正常男性多出1条X染色体,令睾丸的发育产生影响,睾丸功能下降,出现睾丸发育差、第二性征不明显和无精等。临床上,发现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出现的无精、少精的情况,普遍认为就是由于多出1条X染色体相关[5]。因此在进行ICSI辅助孕前检查前,所进行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不但能避免将父亲遗传缺陷传给子代,还能帮助患者降低将来金钱和精神上的负担。

染色体平衡易位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基因片段的丢失,因此男性的表现性是正常的。但有报道认为,染色体平衡易位也有可能出现无精症或者少精症,原因可能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前期无法联合,导致染色体大量遗传物质出现重复或者缺失,基因组发生不平衡,使配子凋亡。

1976年,Tiepolo等发现Y染色体上存在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被成为无精子因子,后来学者将该因子分为无精子因子a~d四个功能区,不同功能区的微缺失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型[3]。由于Y染色体在精子发生时,无法好像其他常染色体一般进行DNA修复,因此只要有一个基因出现微缺陷就会发生效应。本次临床研究中,检测到6例(7.4%)Y染色体微缺失,表明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提示临床上应该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和血清性激素测定,为后续的生殖治疗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1]赵华萌.少精及无精不育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4):492-493.

[2]滕贤麟,施金俏,郭辉,等.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和 Y 染色体微缺失分析.检验医学,2014,29(12):1212-1214.

[3]李锋.少精、无精症患者染色体及性激素水平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4):506-507.

[4]陈斌鸿,陈社安.69 例少精、无精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7):406-408.

[5]杨欢利,毛英姿,诸溢扬,等.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 Y 染色体微缺失及细胞遗传学研究.医学研究杂志,2012,41(12): 106-1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052

2016-07-01]

835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精症核型性激素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估男性不育患者少弱精症程度的价值分析
弱精症男性精子SEMG1基因表达及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
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全基因组芯片扫描结果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产前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