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6-03-07马燕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艾滋病

马燕妮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感染科收治的126例发生机会性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机会性感染种类,分析CD4+T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结果:126例患者共发生机会性感染306例次,主要机会性感染种类为细菌性肺炎、PCP、肺结核、口腔念珠菌感染及隐球菌脑膜炎。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为87.30%,较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12.70%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复杂、多样、难治。随着CD4+T细胞计数的降低,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增加。在临床上加强各类机会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控制,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68-02

艾滋病是因感染HIV病毒引起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而导致[1],其主要特点为免疫功能损害,是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疾病。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后,条件致病菌即可乘虚而入[2],侵入人体后导致各种疾病。诱发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多,临床表现复杂[3],笔者对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26例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其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感染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6例发生机会性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7例,女49例,年龄23~57岁,平均(36.13±5.25)岁。感染途径为静脉吸毒52例,性传播感染38例,输血感染31例,途径不明5例。

1.2 方法

1.2.1 病原学检测 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CP):取肺泡灌洗液、穿刺物涂片或毛刷液,六胺银染色后进行镜检,发现有包囊;②结核杆菌与鸟型分枝杆菌复合物:痰涂片检查,寻找分枝杆菌和抗酸杆菌,对肺外结核可结合病理诊断;③疱疹病毒(HSV):对血清中HSV抗体进行检测;④弓形虫:对血清中弓形虫抗体进行检测;⑤其他真菌及细菌感染: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

1.2.2 CD4+T细胞计数 采集患者抗凝全血送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统计机会性感染种类;分析CD4+T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

1.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 126例患者共发生机会性感染306例次,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种类为细菌性肺炎、PCP、肺结核、口腔念珠菌感染及隐球菌脑膜炎,具体见表1。

2.2 CD4+T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 随着CD4+T细胞计数的降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增加。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为87.30%,较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12.70%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咳嗽、消瘦乏力、记忆力下降等[4],机会性感染往往会加重病情,影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患者预后极差,死亡率较高[5]。故艾滋病强调综合性治疗,分析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因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全面下降,各類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感染可同时出现,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口腔、淋巴结、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等。本研究结果显示,126例患者共发生机会性感染306例次,主要感染类型为细菌性肺炎、PCP、肺结核、口腔念珠菌感染及隐球菌脑膜炎,其中不少患者同时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6],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实践中可依据本研究结果对部分诊断不明确患者进行筛查与诊断,以降低治疗的盲目性[7]。

对艾滋病患者而言,无论是否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机会性感染加以预防和治疗都可减缓病情,延长生命。CD4+T细胞计数的高低反映了患者机体的免疫水平,本研究发现,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占12.70%,而<200个/μl的患者发生率则高达87.30%,且随着CD4+T细胞计数的降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增加,提示CD4+T细胞计数的急剧下降预示着艾滋病的进行性发展,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其诊断的重要指标。因此,对艾滋病患者应定期进行CD4+T细胞计数监测,加强对机会性感染的一级、二级预防,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指导作用[8]。

综上所述,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难治性特点,以细菌性肺炎、PCP、肺结核、口腔念珠菌感染及隐球菌脑膜炎较为多见。随着CD4+T细胞计数的降低,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增加。临床加强早期诊断,及时预防与治疗各类机会性感染,对患者治疗与预后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志海,杨华玲.晚期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死亡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127-128.

[2] 奚菊梅,付乾坤.澂江县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监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391-392.

[3] 何盛华,周锐锋,刘大凤,等.四川地区1465例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5):592-593,596.

[4] 杨峰,杜磊.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6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6):1-3.

[5] 毛莉萍,徐建中.169例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3,23(2):293-295.

[6] 韩居才.168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10):766-768,773.

[7] 张文霞,张广军,梁文霞.成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92例特点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3):425-426.

[8] 刘莉,张仁芳,沈银忠,等.首次住院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特点[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2):97-100.

(收稿日期:2015.09.29)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院前急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综合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的临床特点
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及其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