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究

2016-03-07范丽军

关键词:对外经贸英语专业特色

范丽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究

范丽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量的不断加大,对对外贸易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我国外语外贸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仅电商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缺口就将达到445.7万,会外语又懂外贸知识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更是供不应求。新常态下,探寻特色化、个性化、可操作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力度,已经成为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的当务之急。在简要阐述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与出路基础上,分析了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内涵,重点从人才培养目标架构、课程体系建构、专业建设的创新三方面,探究了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路径。

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建构路径

0 引言

就现状来讲,我国外语外贸人才存在严重的缺口,有分析预测,全球电商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缺口将达到445.7万,会外语又懂外贸知识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在业务能力、专业素养方面符合外贸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不多,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电子国际贸易运行机制的成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将变得愈加频繁,所以加强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加快外语外贸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人才教育改革的重点与核心内容。

《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鼓励各大高校积极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英语特色人才培养之路,要突出特色,彰显优势。但需要指出的是,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与普通高校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如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科学指导下,结合自身特色与实际,探寻特色化、个性化、可操作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1]。

1 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出路

1.1 现实问题

行业特色不突出。对外经贸院校划转地方后,传统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受到了综合院校的冲击与挑战,再加上向通识教育理念与模式的转型,使得我国对外经贸院校在学科设置、专业布局方面出现了综合化趋势,许多对外经贸院校开始向“跨学科”、弱势学科等领域拓展。尽管许多热门专业充分满足了大众选专业的情感需求,但并未与市场相挂钩,最终带来了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专业针对性不强。可以说,英语专业是一个市场普适性较强的热门专业,通常为宽口径就业方向,就业范围十分宽广。部分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尽管开设了所谓热门的专业课程,但课程建设滞后,师资配比失衡,最终造成人才培养专业针对性不强、岗位契合度不高,严重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和持续发展。

实践教学单一。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通常包括翻译实习和教育实习两部分,但由于各种内外在因素制约,实践教学基本在校内实施。但校内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问题,与实际岗位紧密相关的应变能力、竞合意识、挫折磨炼等工作经验,很难在校内实践学习中获得。所以,如何解决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单一化与岗位技能多元化的矛盾,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1.2 发展出路

对外经贸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大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优秀人才,解决对外经贸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性问题,推动行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能力。我国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大部分是新世纪以后开设的,历史积累与沉淀不足,再加上大规模扩招拉低了该专业学生整体的专业知识水平。对外经贸英语独立于通用英语之外的,是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实用型英语专业。由于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且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充分满足行业发展要求,因此成了英语语言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因此,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必须以行业发展为根本依托和导向,加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不断拓展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2]。

2 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内涵

结合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当前对外经贸行业对英语人才的实际需求,笔者提出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方案,其内涵集中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2.1 重基础:过硬的英语应用能力

重基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让他们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重基础并不代表要增加基础课程的学分,而是要拓展课堂教学外延,加强课后练习,构建与之相应的监管体系,确保练习效果,如课后听新闻、写英语周记等。随着义务教学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外经贸院校英语技能的教学也要及时调整,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如口语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阅读教学要注重跨学科知识渗透,包括中西语言、社会文化、中西哲学等,写作教学则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总而言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需要对外经贸院校英语技能教育既要夯实基础又要超越技能,要确保学生具备过硬的英语应用能力。

2.2 兼复合: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是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的突出特色,但如何实现高效符合,无疑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关键点。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对外经贸为核心,但这造成了英语人才的就业面窄,只能适应单一行业的需求等问题,与专业院校外贸人才的培养没有太大区别。而新常态下,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缺口不断加大已经成为客观事实,所以对外 院校必须及时调整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不要局限于对外经贸,要广泛涉猎相关领域,包括财经、财经传媒、电子商务等,培养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优秀英语人才。

2.3 重创新:打造三位一体综合型人才

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不仅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复合素养,而且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他们能够从西方文化中汲取成功经验与营养。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3]。例如,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于学生对学科理论的了解,换句话说,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打造“知、行、智”三位一体的综合型英语人才。

3 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我国对外经贸院校的目标定位是:为对外经贸行业培养符合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办成特色鲜明的行业院校;学科专业定位是:以行业发展为导向,围绕对外经贸这一主干学科,设置相关专业;服务面向定位是:为对外经贸行业的生产、建设和管理等提供相关人才服务[4]。新常态下,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不断革新,以满足行业发展要求为根本诉求,加强行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的融合,培养对外经贸方面优秀的英语人才。

3.1 人才培养目标架构

基础目标。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是一门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以语言学为核心,广泛汲取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科,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英语能力较强,对外经贸专业素养较高,集英语、计算机、法律、经贸等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特色目标。新常态下,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要摒弃以往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入挖掘和培养对外经贸各类特色人才,并设置相应的特色目标。具体来讲,对外经贸院校要加强英语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坚持因材施教、定向培养和优中选优的原则,灵活采取教学方法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以提高英语专业的行业服务能力。

模式架构。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应该从以下两大人才培养模式着手展开。

通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学习上的差等生和中等生实施,培养目标是毕业后能够成为符合行业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合格人才。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同时具备过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精英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学习优等生实施,其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相关行业领域的高端人才,采用特殊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全面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使其成为拔尖的、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3.2 课程体系建构

课程设置是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通过对多所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笔者总结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养”四大课程设置原则,突出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建构如下。

打造二级知识平台。对外经贸院校英语教学前两个学期要构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知识平台。公共基础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政治基础理论、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而专业基础则主要包括英语听说、英语读写、英语国家文化概况、综合英语等课程。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历史,树立正确“三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软件应用和数理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三第四两个学期则要构建“专业基础+专业特色”知识平台,专业基础主要包括经济学、金融学、对外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证券业务等课程;而专业特色主要是指与对外经贸相关的选修课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和就业口径,是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所在。

加强实验课程设置与实施。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离不开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优越的教学环境,对外经贸行业的变性较强,这就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环境要与时俱进,在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设施的基础上,要加强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重点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形成特色人才培养的联动效应,这不仅有助于深化专业改革,而且有助于拓展对外经贸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3.3 专业建设的创新路径

分层教学模式。教育心理学认为,影响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者要想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探明这一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也就是说,对外经贸院校英语教学,必须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与英语水平,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实施分层教学。在第三学期,对外经贸院校学生基本进入心智发展成熟期,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或人生目标,而这无疑是开展分层教学的最佳时机。这就是前文所述的培养目标模式架构中所提到的针对差等生和中等生实施的通才培养模式,而针对优等生则实施精英培养模式。需要指出的是,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课程的备课、讲解、练习、测试等也要进行全面的细化分层。

新教学体系。在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中,要重点将传统的专业英语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对外经贸主干课程的双语教学巧妙融合,通过专业特色课程强化学生对外经贸综合业务课程的学习,促进人才培养基础目标、特色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在规定学分范围内让学生系统学习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对主干课程的双语学习,让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对外经贸知识,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复合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导师制。实行学生导师制是高校专业建设的一大重要创新举措,对外经贸院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辅导,重点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创新与创造思维。从第一个学期开始,就要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为外经贸行业发展培养高端人才。

注重教学模式革新。对外经贸院校英语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原则,积极构建双向互动的新型课堂,灵活采取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彻底摒弃落后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对外经贸院校英语教学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以学生为本既是核心理念又是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新的语言和专业知识的讲授,而且要灵活设计和开展以意义为本的课堂活动,创设生动活泼、互动友好的教学情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生高效完成或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或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对学生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有效培养。在现行英语教学模式中,交际教学法被普遍认为是最适用于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方法。通常来讲,交际教学法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特征:①终极目标——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②学用结合——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教学内容;③课堂交际化——通过故事化语态方法,在拟态化交际情境中展开教和学。

实践表明,交际教学法非常符合对外经贸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有助于顺利实现对外经贸英语教学模式革新的目的。

加强就业辅导教学。对于对外经贸院校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四学生来讲,如何写好一份符合行业人才需求、专业性较强的求职书是所有学生都非常关心的事情。西方国家的许多高校都设有专门负责辅导学生写作求职书的部门,而学生参加与否完全出于自愿。在各种内外在因素制约下,国内高校对这一就业辅导活动还没有普遍展开,这无疑是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通过就业辅导教学,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求职技巧,并有助于利用完美的求职书成功实现自我推销,为对外经贸英语专业学生增加就业砝码。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效建构,就必须针对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针对性不强和实践教学单一化等问题,明确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三大内涵,即重基础、兼复合、重创新,并通过目标架构、课程体系建构、专业建设创新和加强就业辅导等措施,实现特色人才培养的现实生成与实践推进,以进一步推动对外经贸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对外经贸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 王素芬.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0):150-151.

[2] 邓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4(06):138-141.

[3] 张丽敏.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8):149-150.

[4] 钱丽莉.物流英语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探究——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为例[J].物流技术,2015(07):325-328.

A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FOR CHARACTERISTIC TALENTS OF ENGLISH MAJORS IN FOREIGN ECONOMICS AND TRADE UNIVERSITIES

FAN Liju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Liaoning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ss,Dalian116052,China)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 is increasing,which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trade personnel.China’s foreign trade talent is in short supply,the talent gap in E-business industry alone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will reach 4 million 457 thousand,and the demand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 that can speak foreign languages with foreign trade knowledge exceeds the supply.In the new normal,it is a task of priority to explor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that is unique,individualized and operational,and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ty talents of English majors in universities of foreign economics and trade.On the basis of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English major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foreign economics and trade universities,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It explores the ways of construct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foreign trade talent of English majors mainly from 3 aspects,such a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curriculum system and innovation i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foreign economics and trade university;English major;characteristic talents training;construction path

2016-06-18

范丽军(1971-), 女,辽宁辽阳人,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多元文化。

1673-1751(2016)03-0159-05

G642

A

猜你喜欢

对外经贸英语专业特色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欢迎投稿《对外经贸》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中医的特色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素帕猜先生为本刊题词
完美的特色党建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