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字结构的汉英比较

2016-03-07陈雨曦陈建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词序副词

陈雨曦陈建文

(1.益阳市第一中学,湖南 益阳 413000;2.湖南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好”字结构的汉英比较

陈雨曦1陈建文2

(1.益阳市第一中学,湖南 益阳 413000;2.湖南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 要:现代汉语中,表程度的副词“好”运用得特别多,除单独用法外,较多的用法是和动词一起连用,搭配组合成新的短语结构。这一结构的词性有的不产生变化,有的却产生变化。产生变化的结构对动词的选择具有条件限制:动态及物动词,并且与“好”字连用表示静态形容词。这一结构尽管形容词化了,但在英汉翻译时依然还要体现这个“动作”的表述。

关键词:副词“好”;动词短语结构形容词化;词序

一 引 言

在现代汉语中,表程度的副词“好”运用得特别多,除 单独用法外,较多的用法是和动词一起连用,搭配组合成新的短语结构。这一结构的词性有的不产生变化,有的却产生变化。不产生变化的结构是在动词后加“好”字,构成“好”字结构。如:

(1)“请吃好!”其英语表达为:Help yourself,please!

(1)中动词“吃”后加上“好”字变成“吃好”,这一结构仍然是动词短语结构,“好”字作为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整个结构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

而产生变化的结构是直接在动词前加“好”字,构成“好”字结构,此时的结构已不是动词短语结构了,而是形容词化了。如:

(2)“这东西好吃。”其英语表达为:The food is delicious.

(2)中在动词“吃”前加“好”字后变成了“好吃”,其结构由动词短语结构变成了形容词。这种结构也可以不产生词性变化,其条件是在“好”字与动词之间加“点”字,如“好点吃”。同样“点”字可用于(1)中,如“吃好点”,这一结构也不产生词性变化。

这一汉语的基本结构,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出现,但关注这一现象的还不是太多。有些研究者是从动词或形容词独立的词性去探讨的,从句子结构和意义等视角来触及的。

二 研究现状

这里涉及到动词和形容词的问题,这一结构到底是动词还是形容词?在语法解释的层面,传统的观点认为:动词、形容词有着截然不同的句子含义。动词是用来形容或表示各类动作的词汇,它包括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存在消失、比较判断和趋向等含义,从动态角度表示事物的属性;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特征的程度好坏,从静态角度表示的事物的属性。傅维贵认为动词和形容词的交叉性,从词类属性的描述上来讲,二者的界线并不明显,还有许多交叉的地方,那些表示状态的词、表示兼类的词很难划分它们的词性的归属问题,而动词有时表示静态,反过来形容词表示动态。[1]徐继旺发现静态和动态形容词具有动词性功能[2],在他看来,“静态和动态形容词”有意义、分类和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可以失去原有的本意相互转换:从静态转化为动态,也可以从动态转化为静态而获得新的内容。当然这种转换往往是受语境的影响,因为“词语的意义对语境有依赖性,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3]。这一点也得到了杨同用和赵金广的论证:“动名兼类或形名兼类这些词在呈现动词或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时是动词,在呈现名词的语法功能时应看作名词。”[4]而宋亚云考察发现,有一条普遍规律:那就是及物动词经由状态动词变为形容词。[5]

在我们看来,上述学者们的论证均在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形式的层面上展开的,分析并说明动词和形容词这两个词汇确有很多的功能含义,但研究者们对这两个词汇在短语结构中的推导与表现形式未触及到,也对我们将要谈及的“副词‘好’与动词组合”结构的词性及理论依据未触及到。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将在现代语法的框架下对这一词汇组合的词性转换进行比较探讨。

三 动词短语结构

英汉语动词短语结构VP都由动词和名词词组构成。汉语“副词‘好’与动词短语结构可以形容词化,在这个新的体系中,动词短语成为中心语,为副词“好”的补足语成分,理论上这个“补足语成分”已经“形容词化”,和“好”字构成形容词短语AP,如(3):

a.AP→Adv A NP

b.NP→DP NP

c.DP→D’NP NP

d.NP→N’

e.N’→N...

(3)a-e从理论上描述了形容词短语的基本构成,通过层级关系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心语与补足语成分之间的关系。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构成形式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单就动词短语的情况来看,这两种语言的限定动词(finite verb)都不能带有相关的隐性主语,其主语只能是显性的。例如(4):

a.play basketball

b.da lanqiu(打篮球0

(4)a-b在没有上下文的语境中,谁也不知道主语是哪个,因而英汉两种语言的动词短语都不存在“隐性主语”的问题,那么问题是当汉语的动词短语跟“好”字联系起来后是什么样的情况使得这一动词短语形容词化而英语却不会?在我们看来原因只有一个:词序。它是指短语结构中指示语、中心语和补充成分之间的词项序列的位置顺序。然而,汉语中随着“指示语”和“补充成分”在“中心语”的前后位置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含义,尽管文字不变。如(5):

a.关门(close the door)

b.关好门(close the door well)

c.门关好(close the door well)

d.门好关(the door is easy to close)

随着(5)a-d中“好”字的位置发生变换,也就是随着“词序”的变换,动词短语中的“中心语”也产生了变化。(5)a是动词短语,表示一个“关门的动作”;(5)b还是动词短语,将“好”字加在“关”和“门”之间,即在动词后,它是动作的修饰成分,可以看作动作的“补充成分”,表示一种结果:把门关牢、关紧;(5)c名词移到动词之前,这个时候汉语中便有一个事实上的隐性成分“把”字,即为“(把)门关好”,含义上跟(5)b一样还是表示一种结果:把门关牢、关紧;(5)d则不同,词序彻底发生了变化,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从(5)a-d看到“词序”的变化带来了短语结构“中心语”词性的变体,只是当“好”字的词序位置移至及物动词之前和从动词后移至短语结构之首的名词之后时,动词短语才会变成形容词,但在翻译成英语时依然还要体现这个“动作”。

四 动词选择

很多动词都可与“好”字连用,但如果要与“好”字连用构成形容词组,不是所有动词都能做到,因而动词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限制:动态及物动词才能与“好”连用表示静态形容词。

动态及物动词不是普通的动词,首先它能带宾语;其次是动态动词而不是静态动词,如“吃、玩、用、打、弄、看等等”,表示动态的“动作”,所带的宾语表示“受事”,是“动作”的后置成份。“动作”与“受事”之间构成动词短语VP。如(6):

a.吃饭(to eat meal)

b.玩牌(to play cards)

c.用车(to drive a car)

d.打球(to play ball)

e.弄钱(to get money)

f.看戏(to see a movie)

上述“吃、玩、用、打、弄、看”等动词都是动词和名词结合构成动词短语,这些短语是合乎逻辑的短语,不存在不“合法”的现象。汉语中这些“合法”的短语是可以扩充的,扩充是多样性的,其一是动词前可以加“好”字,于是(6)a-f就变成了(7),如下:

a.好吃饭(It’s time to eat meal)

b.好玩牌(It’s time to play cards)

c.好用车(It’s time to drive a car)

d.好打球(It’s time to play ball)

e.好弄钱(It’s time to get money)

f.好看戏(It’s time to see a movie)

在我们看来,动词前加了“好”字后,动词短语VP的语义发生了变化,皆表示“这时干某事情是最合适的时候,没有人来打扰”,因而我们在对(7)a-f的英文翻译的理解上不能简单的在动词短语VP之前加个副词well就行,正确的理解应该是It’s time(for us to do sth.汉英在表达上存在了不对称、不对等、不一致的现象,但是单在汉语的层面,短语结构依然还没有改变动词短语VP的性质,短语结构中的动词依然还是“动态及物动词”,而英语表达中理解的差异主要还是由于“好”字带来的信息产生了变化的缘故。

如果我们把动词短语中的名词词组通过调整词序,提到“好”字之前,把“好”字处于名词词组和动词词组之间,于是(7)a-f就变成了(8),如下:

a.饭好吃(The meal is delicious to eat.)

b.牌好玩 It’s funny to play the cards.The cards is funny (to play).

c.车好用 It ’s easy to drive the car.The car is easy(to drive).

d.球好打 It’s easy to play the ball.The ball is easy(to play).

e.钱好弄 It’s easy to get money.The money is easy(to get).

f.戏好看 It’s interesting to see the movie.The movie is interesting(to see).

(8)a-f中“好吃”、“好玩”、“好用”、“好打”、“好弄”、“好看”等短语就不再是动词短语了,随之变成了静态形容词,兼有动态动词的含义,只是在位移的过程中仍然在当初(7)a-f中留下了移动后的语迹,由原来的显性的“动作”变成了隐性的“动作”,因而在英文翻译的过程中要用不定式.结构来表达这些“动作”,只是在用先行词it表示不定式的复合结构时,原来的宾语变成主语,因而不定式结构在认知上存在意义的差异。“It’s+adj.+inf.”尽管句子结构相同,但含义不同,(8)b指“玩牌有趣”,不是指那种“牌”,“好玩”;(8)c指“开车容易”,不是指那种“车”,“好开”;(8)d指“打球容易”,指那种“球打起来很顺手”;(8)e是指“很容易得到钱”,不是指那个品种的“钱”,“好赚”;(8)f指,指“某场戏好看”,“戏本身有趣”。

五 结 语

有关动词和形容词确有许多语法功能和语义形式,但现有的解释却有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两个词类在短语结构中词性的变化从理论上没有得到处理;第二是在英汉语认识上没有对这两个词类作出明显合理的解释,因而在翻译的过程中有可能走进认识的误区。我们认为:动词短语成为中心语,为副词“好”的补足语成分,理论上这个“补足语成分”已经“形容词化”,和“好”字构成形容词短语AP;随着“好”字在动词短语结构中的位置“显性移动”,移至及物动词之前和从动词后移至短语结构之首的名词之后时,短语结构VP中的“中心语”动词的词性也在产生变化。

参考文献:

[1]傅维贵.动词与形容词可合二为一[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6):53-57.

[2]徐继旺.英语形容词的动词性语义和句法特征初探[J].外国语文,1988,(10):46-52.

[3]徐志民.欧美语义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杨同用,赵金广.动词、形容词与名词兼类的复杂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30):111-114.

[5]宋亚云.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动词[J].长江学术,2007,(3):138-144.

(责任编校:张京华)

作者简介:陈雨曦(1998-),男,湖南益阳人,益阳市第一中学学生。陈建文(1964-),男,湖南益阳人,硕士,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与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05

中图分类号:H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2-0174-02

猜你喜欢

词序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修改病句的妙招
短句—副词+谓语
汉英四方词序差异对比研究
汉语“在”方位短语词序在日文与韩文中的对应
汉语搭配信息对词汇识别的影响
俄汉语定语对比
影响词序的“普通重音”规则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