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潇湘水路上的千年渡口——永州老埠头研究

2016-03-07周艳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古渡潇湘碑文

周艳华

(湖南科技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99)



潇湘水路上的千年渡口——永州老埠头研究

周艳华

(湖南科技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99)

摘 要:今永州老埠头渡口与地处湘江两岸的渡口周围村落一起俗称“老埠头”。老埠头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柳宗元所记铁炉步,它历经五代宋元明清之沿革至今仍存,实为逾千年之潇湘古渡。老埠头曾是湘粤往来的交通要道,湖南永州府与宝庆府的交通枢纽,永州潇水上下游地区往来的必经之地。现经田野考察,渡口两岸近处尚存石碑11方,碑文记载了老埠头渡口自乾隆十二年至民国十七年期间成为义渡的运营情况及老埠头码头的修砌与维持事宜,也有关于老埠头历史的记述。碑文文献证实并补正了相关永州地方志等文献,是研究老埠头渡口的重要一手资料。

关键词:碑文;潇湘;古渡;永州;老埠头

一 老埠头渡口两岸石碑概述

在湘江两岸今永州老埠头渡口处,有石碑11方,湘江西岸有碑6方,对岸即湘江东岸有碑5方。其中乾隆时期碑4方、嘉庆时期碑3方,道光时期碑1方,民国时期碑3方。据碑文显示,立碑时间有明确记载最早的为乾隆十五年,最晚的为民国十七年,时间跨度近170年。(碑刻文献著录,详见周艳华《基于碑刻文献的潇湘古渡——永州老埠头研究》一文。)

现按立碑时间、碑文题名及各方碑的大致情况及主要内容,简要介绍这11方碑,详见列表。

二 老埠头义渡始末

从表1所述11方碑可得知,湘口驿被裁省之后,官署撤销,官方供给也随之停止,但该渡口对于士民工商、本乡百姓的重要交通价值依然如故。要所有经过渡口的人都会划船,都有船划,这不现实,因而老埠头义渡就应需要而成了。《重修码头碑》写道:“吾乡之要□□老埠头为首,此盖通衢大路也,往来斯道者不可胜数矣。”《老埠头新加义舟记》开头所说更详:“潇水自九嶷百折而入扵永州北十里之老埠头,与湘水会合,为最古之名区。五代时设有镇司曰潇湘镇,明时改设驿丞曰湘口驿。驿前二水横亘,深阔若天限然,为吾鄊所必经之要渡。曩有义舟二,日争渡而不息,兼当永宝孔道、湘桂通津。来往征役熙熙攘攘,络绎相望于途。”老埠头义渡成于乾隆十二年,由善士零陵陈善之和东安陈国馨首倡,众善士捐田捐钱(募捐所得田亩可换成钱。另外,买下募捐所得的田亩,或者因为义渡需要而把田卖给义渡的都是义举)襄助而成。前述第1方碑《渡田碑》、第2方碑《渡船碑》就是为颂扬捐助成就老埠头义渡的善士所立的功德碑。义渡置田四十亩,置渡船两条,撑渡人两人,(嘉庆初年)有渡屋有亭子。第一届经管人是零陵县王正甫、邓廷尉和东安县陈国馨,历经王、邓之孙王忠谅、邓国选与陈之子陈宗周经管,清末至民国时期由刘炳黎家族经管。

义渡把田亩租给他人耕种,收取租谷。租谷收入与摆渡所得,用来供给修理船只、摆渡人的伙食及报酬、上交军粮等项费用。但义渡常有停摆之虞,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租谷不够难以维持开支,也偶有义渡经管人或者摆渡人侵吞公款,怠惰偷安的情形。第4、第6、第8方碑所记载的就是,为了使义渡能够正常运行,会首们或者善士们牵头组织募捐,众乡邻也积极响应的具体情况。而第5方《流芳百世》碑的内容是一张判决书的全文。由判决书可知:乾隆后期至嘉庆初年,老埠头义渡经管人孙忠谅、邓国选、陈宗周等人及其所招撑渡人郑昌善等人一度侵吞公款、玩忽职守,致使义渡几近瘫痪。因而王忠夫、郭士琯、陈含英等人将上述诸人告到县府,零陵县令判决由王忠夫协管老埠头义渡(为监督义渡财务),解雇郑昌善等人并另招张一训等人为撑渡人,照旧例撑渡如故。此应为当年关涉零陵东安两县,大快民心的重要官司,因而刻石纪念,以垂永远。

民国七年,老埠头义渡在之前已有两条渡船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渡船,共三条渡船。添船的原因及目的,在第9方《老埠头新加义舟记》碑中叙述得颇详细。其原因为“曩有义舟二,日争渡而不息,兼当永宝孔道、湘桂通津。来往征役熙熙攘攘,络绎相望于途。每日招舟子攒簇两岸,则竞济互挤,往往隳于惊涛骇浪之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丁巳冬十月,周瑞鸿、王学春、伍登耀商诸余再造一舟,以造无涯幸福”(当时“军兴匪警”的动荡局面,于此渡口可见一斑);其目的是使“过是津者无雨晦风宵霜晨日午,随到随渡,无拥挤之患,免隳水之虞,纵湘水茫茫如周道坦坦,昔之病涉者合人人称便焉”。第10方碑和第11方碑详细记录了为老埠头义渡捐田亩、捐钱的善士姓名和田亩数、钱数。

三 老埠头的埠岸码头

11方碑中,有9方是关于义渡的,有2方是关于修砌老埠头码头的。上述第3方碑《重修码头碑》与第7方碑都是有关于修砌老埠头码头的功德碑。由两碑碑文可知,老埠头码头在老埠头成为义渡前就由周刘二姓即周仁、周蓝及刘可三家族的祖先修砌。老埠头成为义渡之后,两姓家族的子孙继续承担起义渡码头的修砌工作。两块碑就意味者老埠头码头的两次大规模修砌。

《重修码头碑》立于乾隆十五年,碑文陈述了周刘二姓家族祖先修建埠头的缘由是因对过往渡口的商旅及众乡邻的苦衷感同身受。碑文有描述,义渡“每至春水发扬,霪雨霏霏,濯浪排空,寔无际之。亭舟操舟过渡常束手而无策。商旅至此,不觉满萧然……感极而悲矣”,因而“吾始祖与刘姓触目惊心,共相记成埠岸,议觧囊施金砌成埠岸。后往来过渡,若有归宿焉”。该碑接着陈述作为周姓后人要与刘姓后人重建码头的原因:一方面是继承先人乐善好施的雅意,“今渡为义渡,而我等二姓财物康阜倍前十分,皆我祖与……阴德之所致也。当此时,历年已至于久,石仆,气今歪斜以致倾坠。而负肩而往,垂囊而来者,师必济々常见。□□吾等……我等目击心伤,不胜恻然,仍二姓修整埠头以继先人之志,无非乐善好施之雅意也”;另一方面是此埠头不可不建。碑文中说道:“况乎潇□□□湘泉……水中分湘莲,清净登斯境也。而濂溪之渊源,神功之峻极,莫不恍乎若接也。而芝山石马之胜景皆在右……觧囊,又不可不修此埠也。”意思是说,因为埠头是一处灵秀之地,建埠头是真正雅事,不可不建。伫立码头,便可见湘水与潇水清深明净,烟波浩渺。水中莲叶与莲花不染尘俗、姿态万千、清香怡人。还能望见码头右面芝山上,引人入胜的石马及自然风景。由此又自然联想到写《爱莲说》的先哲周敦颐,建立丰功伟绩“仁爱如天”最终葬于“苍梧之野”即九嶷山的舜帝,和追随舜帝而来潇湘并落入水中的二位妃子娥皇女英。他们认为重建埠头之举其实是用行动来表示对先圣先贤的追念与仰慕之情。有如此这般目之所触,心之所感,因而埠头不可不成就。碑文后半部分记录了捐资人姓名及其捐钱数额。

第7方碑立于嘉庆二十五年夏,记述了周仁周蓝子孙和刘可三子孙捐资重修老埠头码头的具体情形。碑文中写道:“周仁周蓝子孙与刘可三子孙因埠岸码头坪和街道历年以远,到今倾坠不平有碍行人,发心重修,名泐于右……”与前第3方碑一样,先简述重修埠岸码头的缘由,后详列捐资人姓名和具体捐资数额。

四 老埠头历史概况

埠头即步头,解为“水际”、“水滨”、“水津”,“埠”、‘步’与“浦”音义相同,“埠头”意为水边渡口处。唐宋以前都用“步”字,“埠头”为俗称。柳宗元《铁炉步志》称“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嘉庆《溧阳县志》卷一“东流十里过邓步”一句下有按语:“‘埠’同‘步’”;“埠头,水滨也”;“古书并作‘步’”。紧接按语举任昉《述异记》、韩愈《孔戣墓志》、柳宗元《铁炉步志》、《宋志》、赵彦卫《云麓漫抄》等篇目为例,得出结论:唐宋以前俱用“步”字。光绪《镇海县志》解释“埠头”一词,引《通俗编》语:“俗谓问渡处曰‘埠头’,当作‘步’字。而《宋史》《度宗纪熊本传》《刘锜传》《赵淮传》皆从俗作‘埠’,宋以前未见用之。”宣统《东莞县志》中《通俗编》文字稍异:“俗谓问津处曰‘埠头’,据诸书当作‘步’字,而《宋史》从俗作‘埠’。《度宗纪》有武阳埠,《熊夲传》有铜佛埠,《刘锜传》有黄连埠,《赵淮传》有银树埠,宋以前未见用之。然则今俗谓‘埠头’卽‘步头’,以韩文证之盖信。”

据文献记载和碑文显示,一般而言,“老埠头”有两层含义:一单指老埠头渡口,一指以老埠头渡口命名的周围区域。作为渡口,其历史久远,官方称呼有“铁炉步”、“湘口渡”等。历史上,老埠头是湖南与广西往来的交通要道,也是湖南境内尤其是永州府与宝庆府的交通枢纽,在永州境内更是潇水上下游地区往来的必经之地。渡口及其周围区域,唐时为“湘口馆”所在地,五代及宋时为“潇湘镇”所在地,明时为“湘口关”所在地(或称为“潇湘关”、“湘口驿”、“湘口水驿”,偶称“渌埠头”、“湘口步”、“湘口站”),清时为“湘口驿”所在地。

光绪《零陵县志》介绍湘水道:“湘水出广西兴安县南九十里之海洋山”,又引《方舆纪要》说“湘水东北流入全州,城南有灌水合焉”,“又东北流进黄沙河入东安境,又东流七十里至石期市零陵县西……又东而西四十里至仁村铺入零陵境,又西十五里至长塘铺,又东十五里经西江口,潇水南来会焉。二水中有浮洲,大仅一弓,春涨不没,旧有潇湘祠在其上,今毁。自湘口合东北流八里至老埠头,又十五里至畧江口畧江水入之,又东北流十五里至冷水市冷崖水入之,又北流二十五里至高溪司东安芦江水入之……又十五里至哲周滩,又五里至红石山入祁阳境”。可见,老埠头渡口可贯通广西桂州、全州、湖南东安与湖南零陵、冷水滩、祁阳等地,乃水上交通要道。《县志》所引明朝钱邦的赋所言更简练明晰:“载考湘水之源,本实出兴安之海阳,分漓水于西粤,会灌罗于全江,绕东安以至湘口,合潇水而注祁阳。”

老埠头渡口就在湘口近处。潇湘二水在湘口汇合,东流五里至白苹洲,再北流三里至老埠头渡口。光绪《零陵县志》介绍潇水时写道:“黄叶渡下有白蘋洲,广半里长二里余,旧多白蘋故名。今则古木丛生,柯叶蓊葧,夏日绿阴照水,估舟多系。其下望若画图,上有白蘋书院,今毁。又西流五里至湘口会湘水。”

明清时有塘汛制度。光绪《零陵县志》载:“零邑界连祁东道宁曁广西之全州,俱系十余里一塘,分布兵丁防守,铺司递送公文。水陆塘汛共三十九处。”老埠头汛为北水路十二汛之一,有“移设县丞及外委各一员”,汛兵三名,系永州镇中营所辖,系中营兵丁驻。老埠头塘,为要隘,因此置防卒四名。另据《宣宗成皇帝实录》,永州府属之老埠头,为界连粤湘两省的水陆要冲,朝廷疑其为永州府向邻私透漏之门戸,因此要添卡巡以资扼要。道光《永州府志》也记载,东安县在其东面水路与零陵县交界处设有渌埠头(此“渌埠头”即老埠头)会哨,以维护两县边境秩序。

碑文《老埠头新加义舟记》写道:“潇水自九嶷百折而入扵永州北十里之老埠头,与湘水会合,为最古之名区。五代时设有镇司曰潇湘镇,明时改设驿丞曰湘口驿。驿前二水横亘,深阔若天限然,为吾鄊所必经之要渡。曩有义舟二,日争渡而不息,兼当永宝孔道、湘桂通津。”另外,《重修码头碑》有“吾乡之要□□老埠头为首,此盖通衢大路也,往来斯道者不可胜数矣”。这些碑文中的陈述正可与地方文献互证。

五 老埠头在唐宋

(一)老埠头与铁炉步

从清代起就不断有学者认为唐时铁炉步当是现今老埠头。“铁炉步”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柳宗元的《铁炉步志》(或名《永州铁炉步志》、《永州北铁炉步志》)“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一句。步,即码头。在《铁炉步志》中,柳宗元解释道:“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他叙述自己询问当地人铁炉步得名缘故,当地人说是因为旧时步岸有铁炉。但柳宗元时铁炉早已废弃,徒留其名。宗霈《零志补零》中载宗绩辰《舟行湘口悟得铁炉步旧迹》一文分析:“老埠头”旧称“芦埠头”,而“芦埠头”应就是“炉埠头”,古“埠”同“步”,因此“老埠头”就是“铁炉步”,即柳宗元《铁炉步志》所记“铁炉步”。柳宗元所记铁炉步,古为繁华都会,舟航聚集,人声鼎沸。曾经的埠岸铁炉业务繁忙,为士农工商冶炼锻造各类铁器。宗绩辰还在此文中说,该埠岸铁炉附近有风月江天楼,范忠宣公(范仲淹之子范存仁)曾为此楼写一匾额“江天一阁”。对此,宗绩辰在文中感慨道:“此炉此步与志俱千秋,可惜胜地变成冷邨落,令人徒想风月江天楼。”

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引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岭南谓村市为‘墟’,水津为‘步’,今人改作‘埠’”,并引《地理志》“扬州有‘瓜步’作‘瓜埠’”,认为永州府惟零陵有上述情况,从而认为“老埠头”即是铁炉步的俗称。

道光《永州府志·古迹志》“唐故步”条目下有解说:“铁炉步,在城北,柳宗元有《志》(见《名胜志》)。”

清同治壬戌年,何绍基桂林揽胜之后,乘船回永州,经过老埠头,写有《老步头》一诗。诗云:“古树平坡老步头,潇川于此会湘流。其中半是濂溪水,令我回思营道州。生世岂无乡社恋,浮踪惯作万山游。元公自适非忘适,径指匡庐作故邱。”近代学者龙震球在《柳宗元在永州行迹考释》一文中据“步”字含义,及柳宗元《铁炉步志》、何绍基《老步头》诗推断,铁炉步即是老埠头。

综合“步”字用法、使用年代及“埠头”含义,结合以上诸说,可以推断老埠头应即为铁炉步,其历史要远早于柳宗元之被贬永州,实为“最古之名区”(见《老埠头新加义舟记》碑)。

(二)老埠头与潇湘镇

五代时,老埠头为潇湘镇所在地。弘治《永州府志》有:“潇湘镇:在县北十里潇湘会流之地,五代时郡人数百家悉以隶镇,改曰‘津’,今重立镇于其地,改曰‘潇湘关’”。道光《永州府志》卷十《古迹志》载:“潇湘镇:在零陵县西北十里潇湘会流之地,五代时置。一曰“潇湘关”(《一统志》),亦名“湘口关”(《县志》,《一统志》以“潇湘”、“湘口”为二关盖误)。”光绪《零陵县志》:“潇湘镇:在零陵县西北十里,五代时置,一曰‘潇湘’,亦名‘湘口’。”(《一统志》)清顾炎武撰《肇域志·湖广二》有:“潇湘镇:在县北十里二水会流处。”

(三)老埠头与湘口馆、潇湘馆

唐宋时老埠头渡口东岸乃湘口馆所在地。唐柳宗元有《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宋谪永沈辽有《泛舟湘口馆》诗,北宋范忠宣曾题“江天一馆”门额于此馆。(湘口馆遗址及其历史沿革,详见张京华《永州湘口馆遗址考述》一文。)

湘口馆亦称“潇湘馆”。宋刘清之《灵显庙记》一文,赞广陵朱侯“自求受命,守零陵”,建庙宇为百姓祷福之事。文中谈到其庙宇建筑用地包括古潇湘馆旧址,“捐古潇湘馆之故址以与之,舍其旧而图新,其施宏矣”。

潇湘馆在清时称“湘口驿”。康熙《永州府志》:“潇湘馆:在城北一十里,今湘口驿是也。”清王元弼《名胜纪》称赞古潇湘馆:“江水平栏,青山四起,真江口之一胜赏也”,并有诗题曰:“江苇苍苍白露凝,江滩月令未收。西风吹到潇湘馆,万叠云山萤火灯”。

曹雪芹《红楼梦》中黛玉为潇湘馆主人,诗名“潇湘妃子”。潇湘馆有竹,竹子因黛玉血泪而成斑。宝黛爱情故事,与历史上舜帝与潇湘二妃的真实爱情都是哀婉凄恻的悲剧,都与“潇湘”有关。因此,《红楼梦》中的“潇湘馆”与现实中潇湘二水交会处的潇湘馆有某种精神关联,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六 老埠头在明代

老埠头在明代有“湘口渡”、“湘口关”、“潇湘关”、“湘口”、“湘口水驿”或“湘口驿”之称。弘治《永州府志·梁镇》载:“湘口渡:即湘口间处。”南宋张玘曾作题咏湘口渡的诗歌一首:“登楼远眺漫开颜,俯瞰芝城一宇寰。北斗遥连湘口渡,楚云低压九疑山。泮芹香散雕甍外,弦诵声开碧落间。衿佩时时趋讲席,从容礼度不踰闲。”

“湘口关”之称最晚见于明姚昺修、弘治八年(1495年)刊本《永州府志》。《府志》“梁镇”条目下“本府零陵县附”有“湘口关:在潇湘二水合流之处”。亦有“潇湘镇:在县北十里潇湘会流之地,五代时郡人数百家悉以隶镇,改曰‘津’,今重立镇于其地,改曰‘潇湘关’”。此“关”为“镇”之意,按《府志》“镇市所以贸有无之货,亦王政之一端也”,“永州之域,南控百越,北凑三湘,此梁镇之设所当急也”。“湘口关”亦可称“湘口驿”,弘治《永州府志》载:“湘口驿:在县北十里,咸□倾圮,弘治六年知府姚昺岀公□羡余重建,规制可观。”

明史朝富纂修,隆庆五年(1571)刻本《永州府志》记载,湘口关亦称“湘口”,唐柳宗元有《哀溺文》。文中叙述零陵一善游之民,船破渡江时,不舍身携之金而溺死之事,感慨古往今来蝇营狗苟为富贵利禄而致杀身之祸的“大人”们之贪婪愚昧。范成大有《湘口夜泊》诗:“我从清湘发源来,直送湘流入营水。故人亭前合江处,暮夜樯竿矗沙尾。却从湘口望湘南,城郭山川恍难纪。万壑千崖诗不编,惟有苍苔痕屐纪。”此诗题序云:“湘口夜泊,南去零陵十里矣。营水来自营道,过零陵下,湘水自桂林之海阳至此,与营会合为一江。”由于营水是潇水旧称,因而营湘之会,亦即潇湘之会。此处湘口当是指湘口关处。

《高青邱诗集注》对明代高启《来鸿轩》一诗“朝度云中关,夕游潇湘水”二句中“潇湘水”出注为:“《一统志》:‘永州湘口关潇湘二水合流处’。”《三国志集解》引《方舆会要》卷八十一:“湘口关:在永州府北十里,潇湘二水合流处也。”古湘口关处有故人亭。隆庆《永州府志》言故人亭:“在潇湘合流之浒,今废,湘口驿侧是其遗址。”

明朝万历年间,湘口关亦有“湘口水驿”之称。《明会典》、《大明会典》、《大明官制》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会典》“驿传”:“自京师达于四方设水马驿并递运所,以便公差人员往来。其间,有军情重务必给符验以防诈伪。至于公文递送又置铺舍,以免稽迟。及应役人等各有事例,今并驿递名目具照官制开列于后,后裁革不一,不复详载。”清顾炎武撰《肇域志》:“湘口水驿:县北十里。”

古潇湘关近旁有潇湘楼(另祁阳县亦有潇湘楼)。潇湘楼亦在二水会流处。隆庆《永州府志》言永州府楼有十八,其中零陵楼有十三,潇湘楼在“在子城西,潇湘二水合流于前”。明代严嵩《钤山堂集》有《题潇湘楼》诗:“山色靑瑶润,江光素练长。误疑看图画,乃觉临潇湘。”

七 老埠头在清代

老埠头乃清代湘口驿所在地。道光《永州府志》载:“湘口驿:在城北十里。”光绪《零陵县志》载:“湘口驿:城西北十里潇湘合流处,古名潇湘镇。五代时,有数百家,皆镇司辖之。宋时,悉以隶镇。明时,改湘口驿,设驿丞一员,书办一名,皁隶二名。康煕三十九年,奉裁,移驿县署。后南司故址俗呼马号里,县自经管。原设马五十匹,马夫二十五名,兽医一名。自康煕四十七年,迄乾隆五十年,节次奉文抽减。现设马十七匹,马夫八名半,每马日支草料银五分,药饵银二厘七毫零。马夫每名日支工食银二分,兽医日支工食银一分六厘。原设排扛夫七十名,节次奉文裁减。现设四十三名,每名日支工食银二分。”

驿站的功能,道光《永州府志·邮传》所论甚详:“旧志云:‘驿传之设,所以奉简书,供宾使,征发期会,预备缓急也。’永邻粤省零祁东三邑□,当往来之冲,盖繁会之地也。我朝邮政肃清,戒虚冒,禁骚扰,惩滥应,所以历治而体恤者无不周至,宜其马腾卒健而风流令行矣。”可见,驿站于国家有军政功能,于人民亦可方便往来,对于永州这个“往来之冲,繁华之地”就更是如此。湘口驿设置的具体细节张京华在《永州湘口馆遗址考述》一文中有详细引述。

湘口驿公署废弃,驿站转移至县署后,千年古渡湘口驿,渐渐淡出官方视野。据上光绪《零陵县志》,清代湘口驿在康熙三十九年(1699年),奉裁,移驿县署。康熙二十三年刻本《零陵县志》载:“湘口驿司:原在湘口,今废。”又载:“湘口驿:在城北十里,公署久圯,凡额设水夫工食载《赋役志》中。”另有“潇湘镇:在北十里,潇湘合流之地。五代时有数百家皆镇司辖之,宋时悉以隶镇,明建湘口驿,今废寥寥□□。”道光《永州府志卷七中·食货志》载:“驿传则湘口驿,历经裁省,现设本县站及枣木岭腰站。”

湘口驿处二水交汇之地,风景绝佳,又有舜帝及二妃、屈子、太史公、元公、柳宗元等古贤哲添其人文情趣,故清代诗人多有吟咏,如:

“轻桡泛湘渚,幽赏吟未阑。潇水此交会,添波激清湍。羣山点苍翠,倒影明浮峦。澹写窈窕姿,镜中眉黛攒。婵媚属管领,竹色祠宇寒。终古苍梧怨,分流逐层澜。水分有时合,怨结难复欢。何处采兰杜,遥情滋永叹。”(吴尊莱诗)

“零陵城边黄叶渡,柳侯祠前多竹树。布帆无恙挂西风,正是潇湘合流处。潇湘秋水见底清,碧山如黛照空明。随波转望忘世情,翠鸟趁鱼时一鸣。”(阮元诗)

“红叶下林柯,潇湘水正波。天空横雁小,江远得秋多。踪迹输鸥鹭,心情负笠簔。徒闻老渔父,杳杳扣舷歌。”(杨季鸾《潇湘诗》)

结 语

现今永州人说“老埠头”即是指老埠头村或者老埠头渡口。老埠头村以老埠头渡口命名,分为湘江西岸老埠头村和湘江东岸老埠头村,分属永州市冷水滩区与永州市零陵区管辖。老埠头渡口仍在运营,为民营。湘江西岸之老埠头码头也依然守望着潇湘二水。由于时代发展,公路交通占绝对优势,昔日繁华码头如今颇为寂寥。渡口、码头,与青石铺就的古老街道及街道两旁林立的旧日商铺,还有这些镶嵌在残损破败的房屋墙面上的石碑一道,静默地向前去探访的行人们诉说着它们自身久远的历史。

(责任编校:张京华)

作者简介:周艳华(1981-),女,湖南溆浦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收稿日期:2015-12-13

中图分类号:K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2-0029-05

猜你喜欢

古渡潇湘碑文
侨眷焦治稼:“古渡诗人”的家国情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慧思陶勒盖碑文解读
古渡熙攘千帆竞 滇池北岸谱华章 守正创新强承载 起航奋进新中心——这里是官渡,这就是官渡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欢乐潇湘
一水成潇湘
潇湘花月谣
金江古渡
工布江达县“万善同归”碑文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