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

2016-03-07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群众

赵 骞

(湖北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论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

赵骞

(湖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湖北咸宁437005)

群众路线观是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邓小平的民生观,邓小平反对特权与腐败,邓小平提倡如何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邓小平如何认为应该选拨怎样的干部才能真正服务群众等重要内容。这些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毛泽东思想群众观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继承与发展。既具有历史意义,在今天也具有现实意义。

邓小平;改革开放;群众路线观

邓小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重要成员,是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核心,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以后继承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群众路线观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其中,群众路线观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下分别论之。

一、关注群众的民生

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迎来了改革的春天,民族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人民群众迎来了改革的春天。改革也是革命,是改掉那些束缚在原来机制上不合理的,不科学的,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邓小平曾经对于改革提出过一个基本判断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上任之后被发展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本质上来说,无论是“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体现了几代中国领导人为了保障人民的民生要求而做出的长远规划,而不是权宜之计。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民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建设了新中国,江泽民改变了新中国,胡锦涛巩固了新中国,习近平完善了新中国。五代中国领导人互相紧密地传递着接力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做出自己的努力,奏出自己的时代最强音。

邓小平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邓小平谈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于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应该加以反对,加以纠正;对于人民的困难就必须毫无犹豫的采取办法,有步骤、有方法的加以解决”。[1]这是20世纪50年代邓小平同志对于人民群众的基本态度。从参加革命,到后来的共和国的建设,邓小平对人民群众就一直是这样一个态度。不损害人民的利益,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他殚精竭虑,也一直思考如何解决人民利益的问题。

人民群众与党的联系是鱼水关系,是血肉关系。没有一个政党不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如果一个政党不是为了人民利益,那么这个政党必然会消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历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依然屹立于世界政党之林,就是因为有着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政治理念和抱负,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广大群众,不脱离群众,真正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如上所论,邓小平在革命与建设时期都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在改革开放以后,同样如此。邓小平说:“建设目标,一定要反映人民生活在那些方面受益,不能只讲平均工资每年增长百分之几,必须把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得到的改善反映出来,人民生活要有相当改善,人民才能满意”。[2](P657)

我们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制定,就是要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不仅是在于量的提高,也在于质的提高。不能光看表面数据,要看人民群众到底得到了多少实惠,这才是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准确做法。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支持不支持。只有人民群众答应了,支持了,满意了,党的政策执行就能如行云流水,没有阻碍,党的事业会得到发展,人民的利益会得到维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直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第五代领导人都是把民生放在首位,时刻挂念人民群众,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

中国共产党建党历来就把改善人民的生活问题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建国之前,主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土地问题的解决之上,解决农民的问题,也不放松对工人生活的改善。建国之后,新中国面临工业化的起步问题,在国家物资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关注民生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同舟共济。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人民生活更是得到了改善。经济进步,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政治稳定,这些都为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带来了福音。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民生观念位置特别突出,今天重新看待这一问题,依然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反对特殊化与腐败

任何一个政党都是自己所代表阶级的利益代表者,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者。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到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在历史的各个阶段,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是代表了最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

但是,由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的漫长时期,很多的封建余毒没有被肃清。加上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侵略,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腐朽思想也在中国有所体现。所以,在党内的一小部分党员干部当中也有存在上述的不良思想,这些不良思想,危害到了我们的党和群众的紧密联系。形成了形式主义、机会主义、山头主义、官僚主义等诸多不好的风气。

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任务决定了在我们党内绝对不允许有特殊的利益集团存在,不允许党员干部无为民之心,有为己之利。

邓小平说:“当前,也还有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做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殊化,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党的威信,如不坚决改正,势必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发生腐化。我们今天所要反对的特权,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搞特权,这是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尚未肃清的表现”。[3](P332)邓小平对于干部特殊化的问题,认识非常透彻,对于干部的特殊化影响干群关系的原因也看得十分清楚。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领导干部的改革制度,而破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建立中央顾问委员会进行这样一种过渡,体现了邓小平的这种积极态度,务实态度,和一直以来的灵活的政治头脑。可以说,在邓小平时期破除干部终身制,开展干部退休离休制度为我国健康的干部管理制度开了一个好头。

邓小平非常强调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表率,邓小平说:“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查办部门。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党纪、国法查处。要真正抓紧实干,不能手软”。[4](P152)我们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不多,但是这些领导干部一旦违法乱纪,或者他们身边的亲属或者工作人员违法乱纪,其影响的恶劣性,比一个普通的党员干部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要大得多。这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损害,也会给党的事业带来危害。对于这些高级领导干部,必须更加强力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让权力的滥用腐蚀党的肌体,腐蚀干部的肌体,腐蚀人民群众的利益。

反对干部生活作风的特殊化是和党的廉政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腐败是政治的毒瘤,腐败现象的滋生与蔓延,必然会影响到正常的政治生态,邓小平说:“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4](P381~382)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念,坚持正确的廉政观念,对于保持党的战斗力有好处,对于保持党的纯洁性有好处,对于改善我们党和群众的联系有好处,我们党的宗旨和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决定了我们党内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容身之处。反对干部特殊化和反对腐败,是党在革命时期,建国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之内都要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也才能有效的开展。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我们前进的步伐会更稳健、更扎实、更快”。[4](P327)

反对领导干部的特殊化,提倡高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表率,提倡廉政制度要长期不懈地抓下去,体现了邓小平的高瞻远瞩的政治品格。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坚持贯彻了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反对干部特殊化和反对腐败是党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取信于群众的重要环节,这说明我们党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自我完善的党,带着朝气和新的力量带领全体人民群众走向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

三、要有正确的对待群众的态度

群众问题无小事,群众的问题复杂多样,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等各个层面。因此群众问题是千头万绪,如何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问题,邓小平也是给予了积极关注。

邓小平说:“每个地方、每个单位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主动向群众宣传和解释,做好工作。要注意听取群众的呼声,同群众商量办事,共同克服困难”。[3](P229)作为党和党领导的政府,应该把群众的安危放在首要位置。应该多听听人民群众是怎么想的,人民群众有什么需要,而不是天天坐在机关,要走进群众,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这个办法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实地考察,要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非常注重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调查,才能够知道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只有调查研究,才知道如何研究出问题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出符合规律的,科学的决断。否则,就是乱作为胡作为或者是不作为。

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对待群众的合理意见,党的干部有理由给与解释给与解决。不能在群众的事情上推三拉四。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正如邓小平所言:“党的组织、党员,都要永远站在人民一边,同人民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采取各种办法保护和争取他们的利益”。[2](P685)可见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是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党的工作的重要位置的。

我们这个党要永葆青春活力,我们这个党要永远站在时代潮头,引领社会的风气,就必然要求我们这个党真正落实好我们党的群众路线,要真正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要把马克思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原理和党的宗旨党的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我们党近百年的建立史一次次证明,正是因为我们党善于接受群众意见,敢于接受群众监督,愿意倾听群众呼声,才从一个不强大的政党,走向一个成熟强大的政党,而在这个政党当中,正是因为有了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这样能够把群众放在重要位置的优秀领导人,我们党的事业才取得了进步,我们人民群众的利益才得到了保障。正确地对待群众的意见,正确地面对群众的批评,这正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样,群众才更拥护我们这个党,才更自觉的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四、正确的用人观

我们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近百年的建党史说明,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正是因为有了我们党的领导,我们的人民群众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推翻了三座大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盛,人民的安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曾经尝试过走多种道路,走过日本人的道路,走过美国人的道路,最终选择了走俄国人的道路,就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接受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当然,我们是借鉴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经验和自己的特点。

上述成绩的取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有一大批愿意为人民群众的福祉抛头脑洒热血的骨干分子,有一批愿意为了人民群众的自由而失去自己自由的革命者。党的队伍从开始就是比较纯洁的。但是随着革命的胜利,随着新中国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也有一些党内的同志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情绪,产生了骄傲的情绪,出现了脱离群众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邓小平非常重视党内的人才选拨。

上文曾经论述到,邓小平为我国的领导干部制度改革作出过表率,提出过意见,对于领导干部的任命,邓小平认识非常清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直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4](P146)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需要一大批忠诚于党的事业的领导干部,需要一大批忠诚于人民事业的领导干部,这些干部的选拨和任用,必须坚持邓小平的上述论断。

我们党需要讲真话的干部,人都喜欢听好话,但是好话不见得就是真话,好话听的舒服,但是听的多了,就有可能导致我们政治上判断力的减弱。正所谓忠言逆耳。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就是要敢于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不能让问题摆在台面上不解决,如果这样,势必造成被动的局面。在选人用人方面,不应该搞所谓的山头主义,帮派主义,要有立场,讲党性,真正为人民群众选出可靠的领导干部,选出人民满意度好干部,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官老爷。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姓“管”,而不是姓“官”,被人民管,被法律管,被党章管。只有这样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合理的使用自己的权力,不敢滥用权力,不敢谋一己私利,而是为了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我们党的成功得益于有一批忠诚于党的事业的领导干部,这些领导干部为党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党的事业还要继续发展,我们人民群众的利益还要继续得到维护。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一大批年轻有为,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他们应该是在正确的用人观指导下选拨出来的党的好干部,只有这样,才能从党的用人方面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民生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总而言之,就是要有一大批在正确用人观指导下的好干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这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

五、结语

上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在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点中,还要求用群众自己教育群众,要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就要发现普通群众中的伟大人物,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这也是邓小平群众路线观的一个重要观点。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群众路线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观,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观的指导。影响了后来的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重新回顾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作用。

[1]邓小平.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216.

[2]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095-4654(2016)07-0040-04

2016-04-13

D252

A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