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资格鉴定研究

2016-09-16孙新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职业资格福建省职业技能

孙新锋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资格鉴定研究

孙新锋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民健身高潮不断兴起的背景下,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最早开展的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近年来取得稳步发展,健身教练的需求未来也将持续提高,福建省现阶段健身教练鉴定人员自身条件优越,但性别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行业发展不规范,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备,对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立市场规范是引导健身教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

我国2003年实行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该制度旨在脱离行业协会管理,采取第三方认证的管理制度,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人才管理制度。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体育行业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是体育服务标准化的需要,是体育行业管理及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1]。健身教练属于我国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一种,职业社会体育员在2015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属于第四大类、第四中类、第三小类,尽管健身行业教练资格证书繁多,但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证书是我国现阶段唯一一本国家承认的健身行业职业资格证书[2]。目前健身教练属于我国四十四项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的一项,在全国较多省份均开展了鉴定,其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鉴定中的重要项目,表现出更具职业性特征。我国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开展较为先进的省份江苏省早在2012年健身教练鉴定就已达人1 338人次[3],可见健身教练逐渐受到重视。福建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之一,经济社会近年发展迅猛,健身人口不断增多,室内健身产业也不断取得突破,体育健身教练对促进大众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应不断推进健身教练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室内健身行业持续、规范发展,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稳步推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福建省健身教练国家职业技能资格鉴定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查阅近年关于健身教练发展状况的研究报告,论文及政策信息等广泛收集材料,把握其发展动态,同时通过福建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获取健身教练开展鉴定以来,参与健身教练职业资格鉴定人员相关,了解从业人员发展趋势。

(2)访谈法:通过2015年数次参与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师及学员进行咨询访谈,了解发展中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福建省健身教练近年来鉴定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为研究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发展概况

福建省2010年开展健身教练职业资格鉴定,是福建省最早开展职业资格鉴定的体育项目,也是福建省目前实际开展鉴定的四大体育项目之一。健身教练培训基地分布在福建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及浩沙集团,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时间开展相应的培训与鉴定,是福建省仅有的两家开设健身教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机构,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连续多年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较前位置,体育产业基础雄厚,人们的健身意识较高,近年来福建省作为海西发展的主要省份,“一带一路”政策中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经济建设将会达到更高水平,健身教练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客观条件。截止到2015年底福建省健身教练共鉴定人员1 953人次,1 065人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合格率为54.5%,这一合格率在福建省所有鉴定的体育项目中处于最低水平,这一状况与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开展较为先进的省份类似,例如江苏省截至2014年初健身教练培训2 691人,通过1 478人,合格率为54.92%,其它项目鉴定合格率均超过70%[4]。可见健身教练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较高,对于健身教练的要求较为严格,也为行业的发展树立了较高的标杆,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持续严格要求。

表1 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整体概况分析

2.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资格鉴定人员性别、年龄特征分析

性别、年龄是一个群体外部信息的重要反映,健身教练常常需要跟健身器械相处,接触到的人员也具有多样性,需要具有良好的外部形象、语言交流能力和服务意识,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体力基础。种种外在环境的影响往往决定了这个群体应以青年为主,随着健身教练行业的宣传推广,健身健美在青年之中越来越受到欢迎,健身俱乐部也在不断扩展,市场需求逐步增多,对于健身教练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呈现出男性化和年轻化特征。由于健身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社会理念的转变,很多男青年受到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选择从事健身教练这一职业,而女性青年则由于社会观念,行业特征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从业人员相对较少,由此表现出男性为主,较为年轻化特征,然而健身行业中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女性从事健身教练也必将是未来的重要需求,随着社会思想的变化,应该鼓励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健身教练的行业之中,完善从业人员的性别结构,满足市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表2 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人员性别、年龄特征分析

3.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人员学历、等级特征分析

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属于技术类工种,不仅需要较好的体力还需要专门的技术与知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健身教练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同时,与健身相关的理念及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中,对于健身教练的综合素质具有一种极高的要求,想要在行业中持续深入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及素养。通过分析发现,福建省健身教练鉴定人员具有较好的文化知识,90%以上都具有大专或大学学历,学历状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是由于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开展较晚,其技术等级则以初级为主,加上行业管理不规范,很多健身场所对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不了解,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建立影响了人们深造的积极性,在美国有比较健全的健身指导员资格认定制度——持证上岗已成为健身指导员的先决条件[5],因此福建省在职鉴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管理,需要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近年来逐步向体育院校推广,这对于结合高校中体育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好的作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能够较好的适应未来人才发展需要。但是,尽管近年来我国体育院校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相关专业就业前景黯淡,但相当部分学生人生规划模糊,很多人考证仅仅是想着以后可能用到,而并没有真正想要从事健身这一行业,又没有详细的人生规划,所以真正从事健身行业的人员有限。现阶段国家鼓励更多人员参与到创新创业之中,体育行业作为新兴产业近年来受到政府的推崇,职业前景被不断看好,相关专业学生若对此感兴趣,应该认真专研,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在行业能够取得较好发展。同时发现尽管健身教练在学历上表现出一种较高的状态,可是其中很多参与鉴定的人员都是在校大学生,缺乏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服务意识也较为淡薄,因此,仍然需要在工作中加强锻炼。

表3 福建省健身教练技能鉴定人员学历、等级情况分析

4.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人员来源分析

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资格鉴定整体可划分两个阶段,前期由于项目推广主要鉴定对象以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及健身俱乐部为主,这一阶段处于职业技能鉴定的初期,鉴定人员主要以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及健身俱乐部工作人员为主,但是随着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项目的持续推广及开展逐渐深入,挖掘越来越多的人才参与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从而进入健身行业,成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后期由于项目发展的不断成熟,其推广越来越面向市场,高校体育院系具有生源丰富,人员综合素质较高的特点,因此现阶段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宣传逐渐向高校体育院系转移。2013年健身教练鉴定开始组织福建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开展鉴定,目前鉴定主要来源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及健身俱乐部员工,但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的市场化推进不断深入,生源来源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是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资格鉴定人员最在来源上表现的主要特点。通过健身教练的来源来看,目前尽管主要来源也是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及健身俱乐部工作人员,但是也逐步呈现多样化特征,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吸引力逐渐增强,在未来职鉴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将健身职鉴工作推向市场,在高校体育院系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吸引更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参与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从事健身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解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更能为健身行业发展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

表4 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人员来源统计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外健身思想及理念的传入,使我国室内健身行业逐步发展,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健身教练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因此开展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提高从业人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近几年鉴定人员特征发现福建省健身教练鉴定人员性别单一,不符合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特点,健身教练人员具有较好学历特征,但是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则缺乏实践经验,进入健身行业需要不断的适应。由于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建立,证书等级并不与收入呈现相关性,很多人对持续深造缺乏动力,证书多以初级为主,不利于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市场化推广不足,培训基地较少,宣传不到位等限制了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建议

我国《体育法》及《全民健身条例》中对于相关健身培训活动教练员资质具有明确说明,需要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从事健身指导活动,为促进福建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进一步发展,认为首先应该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推行职业证书等级与待遇相关制度,从而调动人们参与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规范行业发展,同时需要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社会成员尤其是女性人员的参与,从而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强化在校大学生对于健身行业的认识,吸引更多高学历专业人才从事健身行业,不仅能够分解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压力,也能为健身行业带来更多生机,从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1]倪会忠.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577~580.

[2] 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EB/OL]. http://www.tyrc.gov.cn/a/zjgl ,2015-12-23.

[3] 王晓贞.2008—2012江苏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5):107~111.

[4] 赵莹,吴德州等.江苏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14,35(3):99~100.

[5] 许晶,王正然.美国大众体育健身服务业发展研究及其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73~75.

2095-4654(2016)07-0149-04

2016-03-10

G80-50

A

猜你喜欢

职业资格福建省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