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与对策
——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

2016-09-16肖水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英语专业

肖水来

(湖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与对策

——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

肖水来

(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咸宁437005)

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与检测学生专业知识、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湖北科技学院翻译专业前身为英语专业下设的翻译方向,两者有联系,更有区别。体现在毕业论文上,翻译专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更能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的论文写作形式,采用学术论文和翻译实践报告相结合的做法。

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环节。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即运用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及其他相关知识,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和探索,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检验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资料分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与检测学生的专业知识、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和批判思维的一项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各高校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在老师指导下,就某一课题进行理论性的初步研究,或结合某一具体实例作应用性的探讨,一般以撰写论文为主,较少出现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由于翻译本科专业起步较晚,2006年以前,国内尚无高校开办本科翻译专业。少数高校在外语专业名下开办了翻译方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一般采取与外语专业相同的要求,难以体现出翻译方向与外语专业的区别。

2006年复旦大学等三所高校获批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此后获批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学校逐年增加,到2016年增至320所,关于翻译专业建设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思路与传统外语专业下的翻译方向大不一样,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实践性和职业化三个方面,不仅反映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反映在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目前国内翻译本科毕业论文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的研究基本是空白。通过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等检索到的相关文献极少。已经开办翻译专业的高校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要求也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不利于翻译专业的健康发展。

2009年,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明确了本科和MTI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制定了《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下文简称为《要求》),该《要求》于2011年3月“协作组”广州会议通过。这对新兴的翻译本科专业的建设无疑将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孙伟,2011)。《要求》明确提出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采取学位论文或毕业实践报告两种形式,并对首次提出的翻译实践报告进行了详细说明。《要求》指出,“学位论文/毕业实践报告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论文/报告应用外语撰写,长度为5 000 单词左右。若采用翻译实践报告,学生可以做外译汉(不少于2 000 单词)或汉译外(不少于2 000 汉字),然后在此基础上做译作评论,说明选择相关原文的理由、文本来源、翻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所选原文应为未经他人翻译出版过的文字材料,译文忠实流畅。论文/ 报告要求选题合理,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理有据,文字通顺,符合学术写作规范,有一定独立见解。”(仲伟合,2011)这一要求为翻译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明了方向。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高校发展不平衡,各高校翻译专业在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实习实训教学、实习基地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条件在大学期间参与真实翻译实践的学生数量相差较大。已经获准招生的三百多所高校,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色不同。该《要求》中提出的翻译实践报告是一个创新,有利于体现翻译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理念,但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真正实施起来还有些难度。随着翻译专业从试办专业发展成为目录内专业,可以预期的是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将加入申请行列,开办翻译专业的高校会越来越多。对于这部分高校而言,采取何种形式的毕业论文,既能体现翻译专业与一般外语专业的不同,又符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立足于上文提到的《要求》,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探讨适合地方高校翻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及具体要求。

一、问题与现状

湖北科技学院本科翻译人才的培养开始于2005年,当年从英语专业大三学生中分流出一部分基础较好、对翻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入翻译方向,按照与英语专业不同的培养方案实施教学,两者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实习等诸多方面有所区别,但在毕业论文环节翻译方向的学生与英语专业其他方向的同学相比基本没什么不同。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2013年,翻译方向升格为翻译专业,并于当年开始独立招生。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湖北科技学院第一批翻译专业毕业生要等到2017年才开始毕业论文工作,现在谈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为时尚早。但由于翻译专业是以前的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而来的,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过去翻译方向毕业生在论文环节出现的问题,对以后翻译专业本科生论文工作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从2007-2015年,共有九届翻译方向毕业生完成了毕业论文。在论文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是高校毕业论文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如田春生(2010)指出的“学生对论文写作的敷衍应对、形式单一、抄袭网络资源”;祝朝伟(2010)指出的“指导不力、监督不严、总体质量偏低”; 侯奕茜(2013)指出的“因循英语专业论文的固有模式、抄袭严重”等等。就翻译方向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来说,还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选题。从选题上看,翻译方向毕业论文与英语专业其他方向并无不同,都要求论文选题必须符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教学大纲,必须体现英语专业训练的基本内容,必须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相衔接。选题分理论型和实践型两大类,除了翻译类选题外,还有不少语言学、文学、甚至教学法等选题。即使是翻译类选题,也大多以某种理论为依据,探讨某一类文本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或进行译本比较和分析。所研究、分析、比较的材料极少来自本人的翻译实践,因此理论起来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学生写起来也觉得兴趣不大。笔者对翻译方向毕业生最近几年的论文选题进行了统计,发现选题中与翻译直接相关的课题勉强过半。如果去掉指导老师直接指定的翻译选题,这一比例还会更低。

表1 2010-2013届翻译方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翻译方向2010-2013届毕业论文中翻译类选题为40、42、39和45篇,分别占当年全部选题数的49.4%、53.8%、50%和48.9%。通过对英语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和商务英语方向学生的论文选题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翻译类选题所占比例均未超过15%,这一结果与张春芳(2009)调查得出的结果“相较于文学或文化领域,英语专业的学生真正选择翻译理论研究方向的相对较少”基本一致。即使选择了翻译类课题,大多数论文也是研究某类特定文本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如字幕翻译、商标翻译、广告翻译、文化因素的翻译等。其中从“归化”、“异化”、“目的论”等角度去写作的论文每年都有相当的数量,盖因这类选题资料收集比较方便,写作难度不大。不仅课题陈旧,有时甚至连使用的素材都大同小异,以致于一些指导老师禁止本组学生选择类似课题。相反,更能检验学生的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选题就应者寥寥,如翻译实证调查、文本比较与翻译、翻译实践报告等。过半学生的论文选题与翻译无关,虽然论文也能反映出学生的外语水平、写作能力、研究能力等,但最能体现翻译方向人才培养质量的翻译能力却无从考察。

学生对论文写作兴趣缺缺,虽然都知道论文成绩与学位密切相关,但很多学生总是把论文放在最后几周突击完成。这其中除了选题陈旧,没有吸引力之外,还有论文工作组织安排的原因。我校的毕业论文工作从指导老师分组、选题开始,一直到论文答辩结束,通常从九月份开始,持续到下一年的四、五月份,时间跨度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心理。加上这段时间正是学生实习、考研、备考专八、求职的时期,学生不容易静下心来认真写论文,也不愿投入太多的时间对论文进行“精雕细琢”,只想获得一个“安全”的分数保住学位就够了。

不可否认的是,还有论文写作形式单一的原因。翻译方向毕业论文与英语专业没什么不同,要求写作语言为英语,字数不少于3 500单词,同时还要提供课题任务书、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材料。研究的对象和材料很少来自学生自己的实践,网络上很容易找到现成的材料,很难写出新意,学生提不起热情。

二、应对措施

与英语专业下的翻译方向相比,翻译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目标、要求等方面都有更专业化的要求,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实践性、职业化”。(仲伟合,2010)过去翻译方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更多检验的是学生的研究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却无法看出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这与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随着翻译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很多研究者已经注意到翻译专业毕业论文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侯奕茜(2013)在传统的论文形式外提出了“翻译加翻译评论”模式,学生先独立翻译一定字数的材料,然后就自己的翻译活动撰写翻译评论,说明翻译活动的目的及译者围绕翻译目的所采取的具体翻译策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选择的原文必须是以前没有人翻译过的,可以有效杜绝学生论文抄袭现象。刘已初(2014)参考MTI的毕业环节设计,认为学生可以采取参与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的方式完成毕业论文,并且翻译活动不限于第四学年进行,可以累计完成。祝朝伟、刘智娟(2014)在保留传统学术论文这一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实践报告和翻译作品认证两种新形式。

翻译专业究竟采取何种形式的毕业论文,除了要参考《要求》中关于毕业论文的说明外,也要结合各高校翻译专业的办学情况。湖北科技学院翻译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有两大特点比较突出:一是学生考研的比较多,报考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比例差不多。这些学生基本功较好,研究能力相对较强;二是学生课外翻译实践的机会较多。外国语学院2009年成立的“翻译工作室”每年招募学生译员若干人,其中大多数是翻译专业(方向)学生。工作室译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真实翻译项目实践,先后完成了外研社“名著翻译”项目、传神公司图书翻译项目、“咸宁新闻网”英文网站翻译项目、2015国际茶业大会官网翻译等重要任务,累计完成字数超过一百万。每年毕业的翻译班学生中,具有参与真实翻译项目经历的不在少数。此外,翻译班学生实习时也可能承担过真实翻译项目。这就为翻译专业采取多种毕业论文形式创造了条件。

因此,湖北科技学院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传统的学术论文和翻译实践报告。学术论文,即目前英语专业学生所采用的论文形式,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者兼顾,供语言基础好,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突出的学生采用。选题不限制在翻译领域,但必须与外语或翻译的专业内容相关。其他要求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相同。这类论文主要衡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翻译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

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语言中英文均可。中文报告篇幅一般不少于6 000字中文字符,英文报告篇幅一般不少于4 000英文单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完成的真实翻译项目为基础撰写项目报告,从专业译员的视角对翻译项目进行描述、说明。没有真实翻译项目的学生可以自选一篇无人翻译过的材料(或由老师指定材料)翻译成中文或英文,然后根据自己的翻译情况撰写过程报告。后者更注重对所译材料的文本分析以及译者采用的翻译方法、策略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加深对各种翻译问题的理解。翻译实践报告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任务)描述。对于真实翻译项目,需介绍原文形式(书面材料还是电子文稿)、翻译的类型(外译汉或汉译外)、文本类型、翻译目的(译文的最终用途)、委托方及其要求,如完成的质量、完成期限、交稿方式(电子稿或者打印稿)、字数统计、价格约定、译后服务约定等等。对非真实项目的文本,则需介绍原文作者、写作背景、文本类型、特点(语言、思想、艺术等)、影响或作用等等。

2.项目(任务)过程。本部分是对项目完成情况的描述,如译者是一人还是多人(如项目为多人合作完成,则还需介绍译员遴选的过程、标准、团队分工等情况)、译前准备工作(如原文文本阅读、术语库的建立、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收集、翻译方法和策略的确定、翻译辅助工具的选择等)、项目进展情况(如翻译各阶段的基本情况、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过程、审校和定稿情况等)、交稿情况,包括客户反馈、项目完成后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等。

3.文本案例分析。本部分是实践报告的中心部分,学生可选择所译文本全部或一部分为例,从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文体特征、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角度展开分析。可以选择相关语言学或翻译理论作为案例分析的基础。

4.实践总结。本部分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项目的不同要求,归纳针对类似翻译情形的应对措施和策略。

三、结语

本文根据湖北科技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翻译专业可以采用学术论文加翻译实践报告的毕业论文形式,以体现其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其中翻译实践报告已在2014、2015两届毕业生中试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为一种新的本科毕业论文形式,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如和英文学术论文相比,中文翻译实践报告如何评分才比较公平?论文答辩过程和评分标准如何设计?对于指导翻译实践报告的老师如何计算工作量?笔者相信,在翻译实践报告的实施过程中,总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翻译本科专业,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符合翻译专业特点的毕业论文形式出现。

[1] 侯奕茜. 翻译专业毕业论文与翻译市场的结合[J].外国语文,2013,(S1):161~162.

[2] 刘已初. 关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考[J].校园英语,2014,(8):24~25.

[3] 孙伟. 解读《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对构建复合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0).

[4] 田春生.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63~67.

[5] 张春芳. 近五年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调查与思考——以某校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141~144.

[6] 仲伟合.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原则 [J].东方翻译,2010,(1).

[7] 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

[8] 祝朝伟.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质量监控与成效研究[J].英语研究,2014,(1):60~64.

[9] 祝朝伟,刘智娟.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及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48~154.

2095-4654(2016)07-0127-04

2016-04-15

湖北科技学院2012年度校级教学立项“地方高校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设计及规范”的部分成果(2012X003B)

H315.9

A

猜你喜欢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面向机械类专业本科职业应用教育的课程建设——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包装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思考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