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化外交政策与国家形象塑造

2016-03-07

关键词:国家形象软实力俄罗斯

田 刚 健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化外交政策与国家形象塑造

田 刚 健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普京执政以来树立“新俄罗斯思想”的文化核心理念,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外交政策,力图依托全球网络化媒体和国际传播平台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实现国家战略利益。索契冬奥会开闭幕式作为普京新任期文化外交政策的经典案例,以“俄罗斯梦想”为核心主题,采取了追忆帝国辉煌历史的叙事策略,以民族文艺经典为美学形态,彰显俄罗斯实现国家复兴的勃勃雄心,体现了当前俄罗斯文化外交政策和国家形象塑造战略的国家主义特征,其文化外交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值得同样面对民族复兴重任的中国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外交政策;软实力;国家形象

文化外交是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通过教育文化项目交流、人员往来、艺术表演与展示以及文化产品贸易等手段为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相互理解与信任,构建和提升本国国际形象与软实力的一种有效外交形式[1]55。作为新形势下继政治外交、经济外交之后的第三支柱,文化外交凭借国际传播平台的全球化和网络化实施国家间、社会组织间和民众间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增强文化认同和情感沟通克服政治障碍、铸就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声誉。当前高度注重文化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已成为俄、美、法、英等大国推行外交战略,展现本国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政治诉求、核心价值和美学魅力,塑造国家形象、增强软实力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基本共识。本文拟在概览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文化外交战略的基础上,通过对索契冬奥会开闭幕式这一经典案例的文本细读,透视当前俄罗斯文化外交政策的实施背景和现实意图,分析其在构建政治修辞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核心主题、叙事策略和美学形态,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我国文化外交政策制定提供镜鉴。

一、普京时期俄罗斯文化外交政策概述

(一)价值失落与形象危机——普京时期文化外交政策的制定背景

俄罗斯作为横跨欧亚的传统文化大国,其独特民族性孕育诞生了诸如普希金、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马雅可夫斯基、康定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柴可夫斯基等世界文化巨匠,他们以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为世界文化提供了具有典范价值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俄罗斯拥有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的优良传统,建立了大量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从而使俄罗斯保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化形象。然而,由于“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对抗,西方媒体长期将苏联刻画为阴冷、僵化、霸道的“邪恶帝国”和“专制、恐怖的极权主义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公开性”、“民主化”的口号,苏联社会内部充斥怀疑历史、自我否定和对西方世界的盲目崇拜的声音,正中西方诋毁和丑化苏联国家形象的下怀。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期间的政治腐败、经济衰弱、精神涣散和道德滑坡,更让俄罗斯国家形象跌落到谷底,极大影响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交往,从而导致普京执政前俄罗斯陷入国家形象衰落和文化价值迷失的双重困境。

在国内方面,“随着苏共的垮台空洞而简单化的正统意识形态说教成为过去,与之相对的简单化的自由主义口号骤然泛起。随之俄罗斯出现了一个各种思潮杂乱纷呈的局面。”[2]15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文化在复杂多变、动荡混乱的政治经济发展环境中,表现出失范、无序、混杂和多元等特点,从总体而言陷入到前所未有的精神迷失和文化危机之中:国家缺乏统一的意识形态,最高权力机构受制于各派力量,在各种思潮冲击下无休止地摇摆,思想上不能统摄人心,政权运作缺乏权威,失去组织能力,社会处于停滞状态[3]334。俄罗斯制度变革迅速打碎了民众原有思想的、价值的、情感的精神寄托,造成了民众普遍的心理紧张、价值失落与认同危机,致使民族自信心降至最低。

在国际方面,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逐渐改变了以往硬实力征服的策略,注重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信息网络技术,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特别对俄罗斯等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国家形象丑化,以削弱其文化软实力。叶利钦时期西方主流媒体对俄罗斯国家形象普遍采取“贬损化”和“妖魔化”等论调,将焦点集中于俄罗斯的人权、民主、车臣战争、黑手党犯罪、金融寡头和地方选举改革等话题上,讥讽和诟病俄罗斯的经济衰败、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随着普京执政逐步加强中央政治权力,调整外交方向,抑制金融寡头、控制媒体等举措,“俄罗斯威胁论”又甚嚣尘上,西方媒体将普京描述成“沙皇”和“独裁、专制、阴险、恶毒”的克格勃分子等,将俄罗斯塑造为一个漠视法律、肆意妄为的国度。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外部舆论环境和国家形象塑造。

(二)新俄罗斯思想——普京时期文化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

普京对于苏联末期和叶利钦时期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衰落有着切肤之痛,对当前俄罗斯所面临的舆论境遇特别是对西方媒体普遍的反俄政治宣传攻势有清醒认识。在2014年的国情咨文中,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会支持一个充满多样性的世界,我们会让外国人民了解真相,让所有人都看到一个真实、客观,而不是被扭曲丑化的俄罗斯。我们将积极推动商业和人文交往,保持科技、教育、文化的联系。甚至在部分国家企图在俄罗斯周围竖起铁幕的背景下也会坚持这样做。我们自己永远不会走向自我封闭、仇外、多疑,不会为自己寻找敌人。因为这都是脆弱的表现,而我们强大并且自信。”[4]为此,普京在执政之初就提出“新俄罗斯思想”(Новая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дея),并将其确定为国家意识形态重建和文化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新俄罗斯思想”是普京在反思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和自由主义后,提出的凝聚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与经过时间考验的俄罗斯传统价值观,尤其是与经过20世纪波澜壮阔100年考验的价值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5]10的思想合成体,它以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作用和社会团结为四大支柱,提出建立强大的国家政权,能够可靠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在国际舞台上捍卫国家的利益,走一条以“强大的国家”、“民主的社会”和“高效率的社会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第三条道路”[5]64,其核心要旨就是通过弘扬俄罗斯历史传统,强化爱国主义思想,唤醒俄罗斯强国意识、民族精神和道德力量,为推动俄罗斯现代化进程、意识形态和文化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一种鲜明的以国家主权为立场、国家权威为本位、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国家主义文化思想。这一思想在2014年底正式批准的《俄罗斯国家文化政策基础》中被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今后一个阶段俄罗斯文化建设发展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珍视俄罗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宝贵地位和价值,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确保俄罗斯在当今世界的文化大国地位,与世界各类文明进行对话,引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方式,增强大国复兴的文化美誉度和影响力”[6]被确定为国家文化战略要旨。可见,普京对“俄罗斯思想”的全新诠释实际是全球化语境下对俄罗斯传统精神价值的重塑,是在还原和彰显斯拉夫民族特征基础上的国家内在精神和外在形象提升战略。

(三)国家形象塑造工程——普京时期文化外交政策的核心战略

在“新俄罗斯思想”指引下,普京将对抗西方舆论污名、重塑俄罗斯国家形象作为文化外交政策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俄罗斯文化”联邦专项计划》(2006—2010年)、(2012—2018年)连续提出“强化俄罗斯文化在国外的地位,形成俄罗斯作为文化大国的形象,这是国家融入国际关系系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7]和“在国际社会建立俄罗斯文化的积极形象”[8]等战略构想;在2013年颁布的新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中第一次引入了“软实力”的概念并特别强调其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软实力’正在成为当今国际政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俄罗斯要积极塑造与其文化、教育、科学、体育影响力以及公民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形象,完善‘软实力’运用体系并探寻最优的活动方式。”[9]而在竞选施政纲领《俄罗斯和变化中的世界》一文中普京更明确提出:“俄罗斯继承了伟大的文化遗产,这在西方和东方都是公认的。……俄语空间包涵了几乎所有前苏联国家和东欧大部分国家。不是帝国,而是文化促进,不是大炮,也不是进口政治制度,而是出口教育和文化帮助建立经营俄罗斯商品、服务和思想的良好条件。”[10]从而确立了目前俄罗斯国家形象塑造目标,即力求凭借语言文化领域特别是文艺经典、文化巨匠的传统优势和国际影响,在东西方思想资源中寻求价值支撑,重建民族国家认同,建构团结、开放、自强和充满人文情怀和艺术魅力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

具体而言,普京执政期间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塑造国家形象:一是成立国家对外公关公司,专门制定国家形象塑造的规划和政策。2009年5月,俄罗斯专门成立了“国际形象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改善本国的国家形象。该委员会由时任俄罗斯联邦政府办公厅主任的前副总理谢尔盖·纳雷什金领导,总统办公厅副主任格罗莫夫、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等政要为该委员会成员,聘请了包括米哈伊尔科夫、拉斯普京、康斯坦丁等具有世界影响的文艺体育界名流担当咨询委员会成员[11]。2010年2月,俄罗斯两大国家公共外交机构——戈尔恰科夫公共外交基金会和国际事务理事会成立,两大公共外交机构成立的重要目的就是为包括文化领域的各层面国家形象塑造提供智库咨询和改革措施。

二是设立专项部门和实施专题活动推广俄罗斯语言文学,彰显文化传统资源优势。2007年6月和2008年9月,俄罗斯分别成立了旨在推广俄语和俄罗斯文化的“俄罗斯世界”基金会和作为俄罗斯外宣领导机构的“独联体和境外同胞暨国际人文合作事务署”。自2002年起,俄罗斯分三期连续制定实施了《“俄语” 联邦专项计划》(2002—2005)、(2006—2010)、(2011—2015),在国家战略高度全面推动俄语的对外推广工作,并将其视为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内容和工作方向。与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共办规模庞大的俄语年、文化年、文学年等文化交流活动,挖掘俄罗斯经典文化名人资源,扩大俄罗斯文艺大国的世界影响。例如2008年俄罗斯开始计划在世界各国树立普希金半身铜像[12];在2014俄罗斯文化年专题活动中设置纪念莱蒙托夫和屠格涅夫诞辰200周年的系列活动等[13]。

三是借助大众传媒平台传播俄罗斯声音,争夺文化国际话语权。2005年“今日俄罗斯”英语频道开播。“今日俄罗斯”是一个不间断播出的英语新闻卫星电视频道,主要针对包括欧盟、亚洲和美国在内的国外观众,其主要任务是向世界介绍俄罗斯的现代社会生活以及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各种立场,加强克里姆林宫内外政策的对外宣传,使俄罗斯能够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2007年8月,《俄罗斯报》、俄新社、《今日俄罗斯》频道等俄罗斯数家具有政府背景的媒体联合在《华盛顿邮报》《每日电讯报》《印度时报》等媒体上推出了俄罗斯国家宣传片。该宣传片以展现帝国历史、科技硕果、文化成就和辽阔国土盛景等为主要内容,集中呈现了包括托尔斯泰、柴科夫斯基、拉赫马尼洛夫、门捷列夫、茹科夫斯基、切尔科夫斯基、邦达尔丘克等科学人文领域巨匠大师,以及朱可夫、库图佐夫、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等历次卫国战争和帝国崛起期的强势人物,从而“集中彰显了国家地理、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优势领域,也将其帝国复兴的政治诉求显露无疑”。

四是通过积极设立国际性议题和举办国际大型活动,提升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近年来,俄罗斯通过申办和承办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2013年20国峰会和2014年8国峰会、2013年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6年世界冰球锦标赛和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等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型国际活动,借助全球化媒体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努力展现强国梦想,全方位展示俄罗斯的主流价值观、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和文化魅力。这也成为俄罗斯实施文化外交和塑造国家形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载体。其中,索契冬奥会无疑是近年来俄罗斯文化外交中最具示范性和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对于研究目前俄罗斯国家形象塑造具有标志性和现象级的意义。

二、索契冬奥会开闭幕式——俄罗斯国家形象塑造的经典案例

当今世界,奥运会以其卓越的人文精神、发展理念和传播价值赢得了世界认同,成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国争相承办,展示国家形象、凝聚民族力量、扩大文化影响和赢得政治认同的重要契机。开闭幕式作为整个索契冬奥会文化传播效能最高的世界舞台,是其国家形象塑造工程的重中之重。纵观以“俄罗斯梦想(Сныо России)”为主题的这场演出,主创人员将追忆俄罗斯发展历史和主要成就作为叙事主线,以崇高美学的宏大叙事再现了俄罗斯帝国及超级大国时代的强大繁盛,鲜明彰显出俄罗斯实现国家全方位复兴的勃勃雄心,凸显出当前俄罗斯文化外交政策及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特征。

(一)以俄罗斯梦想为国家形象塑造的核心主题,宣誓实现帝国复兴的政治诉求

正如普京在阐释“新俄罗斯思想”时所强调“俄罗斯过去是,将来也还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俄罗斯整个历史进程中,它们还决定着俄罗斯人的思想倾向和国家的政策。即使在今天它们依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8。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公国,从俄罗斯帝国到苏联超级大国,国家性压倒一切,成为专制制度和沙皇的象征,以绝对形式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帝国思想是俄罗斯政治文化的政治恒量”[14]82。18世纪彼得大帝统治时期,俄罗斯专制主义和民族主义被演绎成一种大俄罗斯主义,其思想主旨就是具有强烈的弥赛亚情结和以第三罗马上帝选民自居的俄罗斯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和国家,而且俄罗斯必然要成为一个强大帝国以解救世界,帝国形象自此成为俄罗斯根深蒂固的政治理想和意识形态诉求。普京显然有意继承这一大国情怀和强国心理,在以新国家主义的铁腕政策基本实现了经济振兴、政治稳定和社会制度转型后,力图向世界展现一个经历20余年的转型阵痛、精神困顿和自信衰落后的俄罗斯帝国的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索契冬奥会开闭幕式通过对帝国辉煌历史的艺术性回顾,从主创构思到细节把握均充分体现了“帝国复兴”的宏大主题。叙事脉络方面,开幕式以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改编的一段经典芭蕾舞剧为引导,艺术展现了莫斯科城建立、彼得堡开创、苏联工业化进程、伟大卫国战争和战后重建等俄罗斯帝国由衰到盛、实现复兴的典型阶段,以借古喻今的隐喻方式,映射出当今俄罗斯国家复兴的强烈诉求和历史必然;舞台造型方面,采用至上主义风格,展现苏维埃标志雕像《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以及钢炉钢梁、齿轮镰刀、航天火箭等颇具帝国象征意味的标志景观;色调选择方面,以亮丽明快的红色、白色和蓝色为主要基调,这既是俄罗斯国旗的三原色,同时也是革命历史、冰雪运动和海洋大国等颇具历史和现实意味的政治修辞。诚如福柯所言“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当“革命的火车头”、体育摩托车方阵和搭载“太阳”的三驾马车以未来主义形态出现时,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些象征俄罗斯帝国权威、力量和希望的文化符号既是对沉重帝国意识形态遗产的继承反思,也是对当下俄罗斯希冀强国复兴的有力召唤和最佳诠释。

(二)以务实自信为国家形象塑造的叙事策略,积极公关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形象的非议

索契冬奥会期间美欧等国延续冷战思维,在格鲁吉亚争端、乌克兰危机、官员贪污腐败、同性恋等议题上对俄罗斯进行指责,包括美国、法国和德国等主要西方国家的首脑均未出席索契冬奥会开闭幕式以示抵制。开幕式上,雪花五环未完全打开的失误更成为西方媒体调侃嘲笑、借题发挥的口实。面对来自西方媒体的非议和丑化,俄罗斯当局采用了一系列公共危机公关手段以挽回形象影响。一是针对同性恋议题,普京在冬奥会期间造访一家同性恋酒吧,与女同性恋者——荷兰速滑名将伍斯特拥抱并共饮啤酒,以表明俄罗斯对同性恋宽容的基本态度;二是向社会公开冬奥会建设运营项目的经费决算以澄清腐败谣言;三是在闭幕式上,再现开幕时4.5环的失误并加以纠正,不但有效化解了失误尴尬,更以自嘲心态表现出俄罗斯人的幽默、自信的民族心态,体现了权威信息、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承担责任、真诚沟通的危机公关基本原则,比较成功地应对了这一事件引发的外交危机。

(三)以民族文艺经典为国家形象塑造的美学形态,突显俄罗斯文化优雅与雄健的有机融合

文艺作为文化传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凝结沉淀是一个民族最富个性化和创造力的存在方式,最能彰显其心灵境界、精神高度和创造水平。与德意志民族凸显的哲理思辨气质不同,俄罗斯民族更善于通过文艺浓烈深郁的审美形象塑造来传达经验认识、哲学思考、生存体悟以及政治思想。富有诗意的和理性深度的俄罗斯经典文艺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是思想的回声,更是其展示精神魅力、推广国家文化和抵抗角力以好莱坞电影工业和流行音乐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侵袭的利器,历来受到俄罗斯政治家的青睐。普京执政以来,特别重视以俄罗斯经典文艺作为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通过民族风格浓郁的经典艺术形式增强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塑造其在国际社会中的美好形象。在索契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以芭蕾舞、现代文学、古典音乐、建筑艺术、马戏等为代表的俄罗斯经典文艺形式成为俄罗斯向世界展示形象最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国家名片,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俄罗斯民族的深厚积淀和持久魅力。“国家是无形的,只有把它人格化方可见,赋予它象征意义才会令人爱,通过想象才能被感知”[15]194。当代俄罗斯国家形象塑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作为自己独特的形象符号,以最直观的方式塑造强盛、开放、优雅、经典的对外形象。开幕式文艺表演环节,有当代俄罗斯古典乐符号之称的“指挥沙皇”瓦莱里·捷吉耶夫、中提琴家尤里·巴什梅特、钢琴家杰尼斯·马祖耶夫、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奈瑞贝科等世界级艺术名家悉数登场;闭幕式上再现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屠格涅夫、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布罗茨基、布尔加科夫和索尔仁尼琴等享誉世界的俄罗斯文豪写作情景,以浓缩时空的艺术手法谱写出俄罗斯现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在火炬点燃环节中,20世纪最伟大冰球门将特列季亚科、女子撑杆跳世界纪录保持者伊辛巴耶娃、世界最优秀的古典摔跤运动员卡列宁、艺术体操女皇卡巴耶娃依次传递火炬,向世界诉说着由体育荣耀而铸就的往昔辉煌,再次让世人领略了俄罗斯民族力与美高度融合的艺术气质和精神高度,也完成了一次对于文化等传统优势和历史成就的自我梳理和认知强化。正如刘文飞先生所言,在体育盛事中注入浓厚的文艺因素,去千方百计地发掘和放大体育运动中的审美因素,这或许是举办索契冬奥会的俄国人所乐于并善于展示给世人的一种天赋能力[16]。

三、普京时期文化外交政策及国家形象塑造战略的评价与启示

评估以索契冬奥会开闭幕式为代表的当前俄罗斯文化外交政策,我们关注俄政府在“新俄罗斯思想”及《“俄罗斯文化”联邦专项计划》和《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等总体战略布局下,围绕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外交新举措。这些基于俄罗斯历史传统和民族根性的政治宣誓和文化推广,彰显出强国复兴梦想、凝聚民族精神的政治诉求,以文艺审美意识形态的独特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外描绘大国复兴愿景和对内提振民族自信的战略意图,特别是其高度关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构想、传播大国形象的创新观念和弘扬民族文艺经典的本位态度的确值得我国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借鉴参考。

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尽管俄罗斯借助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不遗余力,然而俄罗斯整体国家形象却并未在国际范围内获得明显提升。在由英国著名学者西蒙·安霍尔特与捷孚凯公共事务和媒体咨询公司合作制订的国家品牌排行榜(The Nation Brands Index)上,俄罗斯在50个国家中的位次始终在中游徘徊浮动;在软实力(IFG-Monocle Soft Power Index)和国家声誉(The World Most Reputable Countries)排行榜中,俄罗斯则几乎垫底,并未获得与其文学、绘画、电影、体育、音乐等受欢迎程度相当的政治认可[17]11。索契冬奥会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多数西方国家的集体抵制和媒体敌意的事实就已表明其通过文化外交途径重塑国家形象、博得国际社会好感甚至获取国家战略利益的目的远未实现。虽然奥运圣火再次莅临,但显然俄罗斯被西方世界合围攻击的命运并未因时间的流逝和国家体制变迁而扭转。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吉祥物“小熊米沙”时隔34年的再度流泪与其说是对运动员离别的依依不舍,不如说是俄罗斯在又一次借奥运寻求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接纳失利后满腹委屈的自我况味。“流泪的小黑熊”也成为当前俄罗斯国家形象陷入隔膜窘境的艺术典型表达。分析当前俄罗斯文化外交政策以及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困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从整体国际格局而言,美俄战略对峙的局面并未因冷战结束而改变,帝国扩张本性和70年社会主义历史仍是美国对俄的基本印象。作为美国及北约国家最大的假想敌,俄罗斯长期处于美国敌意和防备状态中,特别是斯诺登事件、乌克兰危机、北约东扩和格鲁吉亚问题等的严重分歧更加剧了美俄矛盾。遏制俄罗斯复兴、维持世界霸主地位作为美国国际战略绝不会因俄罗斯的某些文化外交政策实施而发生转变,大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之争是俄罗斯国家形象无法在西方世界获得普遍政治认同的根本原因。正如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罗伯特·杰维斯所言:“如果他们(指美国)认为一个国家对自己有敌意,即便是那个国家表现出其他人认为是中立或友好的行为,他们也会无视或曲解这种行为,甚至认为是故意欺骗。”[18]61

二是普京提出的“新俄罗斯思想”这一文化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虽然反映出俄罗斯文化特征和价值诉求,但其民族性和帝国意味过于浓郁的限囿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明显不足,使俄罗斯文艺在国际交往中仅停留于产生异域文化好感的基本层面,并未上升到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深层阶段。因此,如何跨越文化明星和卡通人物的符号化国家形象塑造阶段,创设和传播足以潜移默化地指导和规范受众行为的超越国界的核心观念应是今后俄罗斯文化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三是普京个人及俄罗斯政府形象的双刃剑效应。毫无疑问,普京是当今俄罗斯社会发展及国家形象的核心。一方面,普京执政以来建立的威权主义垂直政权体制和新国家主义的铁腕政策基本实现了经济振兴、政治稳定和社会制度转型,带领俄罗斯进入相对稳定的复兴建设期,使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自信心显著增长;另一方面,普京在国际交往特别是乌克兰危机、克里米亚和南奥塞梯问题等重大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强硬作风和犀利言辞,经西方媒体放大为“暴君”、“秩序挑战者”、“专制统治者”的特征,也严重加剧了与西方间的紧张气氛,妨碍了国家形象亲和力的形成。可见,如何摆脱“普京执政能力弱化就难以形成国内凝聚力和吸引力,强化则被西方视为帝国野心的复活”[19]4的悖论应是今后俄罗斯处理国家形象难题的关键所在。

中俄两国同为正在崛起的大国,都将推广文化外交政策、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也同样遭遇西方国家出于势力范围威胁、政治文化偏见和权威失落恐惧的遏制。当前我国正在筹备2020年冬奥会,再次迎来了提升国家形象的重大契机,也将面临各种舆论挑战和突发事件风险,因而有必要吸取俄罗斯经验,结合实际、为我所用,规避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危机。

一方面,我们应坚持突出民族本位的美学态度,运用民族经典文艺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增强我国文化外交的精神感召力和审美吸引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日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尝试着用本民族传统文化去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和普世主义,日益显示出文化民族主义的当代价值。”[20]111与崇尚宗教救世情怀、深邃生存思索、民族价值追求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俄罗斯文艺相比,中华民族文艺以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诗教入世的家国传统、温柔敦厚的雅量气质和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影响深远、饮誉世界。这种丰富稳定的文艺传统从先秦古韵到两汉辞赋,从唐宋诗词到元曲杂剧,从明清小说到现代文学经典一路发展而来,沉淀于中华民族的血液心灵之中,构造了瑰丽独特的审美形态,是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与塑造国家形象的基本内涵。因此,我们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源,深入挖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同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民族意识和人类意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提升,从而形成当代中国独具魅力的文化外交叙事话语。

另一方面,应注重突出文化主题、淡化政治意识,拓宽媒体沟通渠道,保持高度政治敏感,形成先期危机公关预案,积极应对西方媒体可能操作的民族宗教、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敏感问题。特别要高度关注网络公共事件的危机处理,适应网络民意表达的特点和趋势,各级政府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回应性的重要性,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回应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事由,去做出恰当的回应[21]7。表明对危机事件所持的立场,尽快澄清谣言和负面报道,防止二次伤害,取得公众信任。

总之,认识和发挥文化外交相对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的独特优势,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和感召力,以民族经典文艺形式让世界了解中国“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增进了解、消除敌意,建构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的中国形象。

[参 考 文 献]

[1] 胡文涛.解读文化外交: 一种学理分析[J].外交评论,2007(3).

[2] 张树华,刘显忠.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 董晓阳.走进二十一世纪的俄罗斯[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4] 普京2014国情咨文全文称有人试图在俄周边打造新铁幕[EB/OL].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4_12_05_302531_s.shtml,2014-12-05.

[5] [俄]普京.普京文集(2000—200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 Об утверждении Основ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культурной политики [EB/OL].http://www.consultant.ru/document/cons_doc_LAW_172706/, 2015-01-15.

[7]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целев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Культура России (2006—2010 годы)” [EB/OL].http://pravo.roskultura.ru/documents/118048/page15/,2014-07-07.

[8]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целев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Культура России (2012—2018 годы)” [EB/OL].http://archives.ru/sites/default/files/186-prill.doc,2014-05-07.

[9] 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Утверждена Президенто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В.Путиным.12 февраля 2013 г. [EB/OL].http://www.mid.ru/brp_4.nsf/,2014-03-06.

[10] [俄]普京.俄罗斯与不断变化的世界(摘要)[EB/OL].http://rusnews.cn/xinwentoushi/20120228/43351591.html.2012-01-19.

[11] 王薇.俄罗斯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改善国家形象[N].京华时报,2009-06-19(01).

[12] 俄罗斯开始铸造将在世界各地树立的普希金半身铜像[EB/OL].http://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wenhua/20080411/42104921.html.2013-05-06.

[13] Об утверждении плана основных мероприятий по проведению в 2014 году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Года культуры[EB/OL]. http://government.ru/dep_news/9379.2014-07-02.

[14] [俄]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M].陈凤翔,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15] Michael Walzer,On the Role of Symbolism in Political Thought[J].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Direct Marketing,1967(2).

[16] 刘文飞.俄罗斯文学是怎么做大的[EB/OL].http://culture.ifeng.com/wenxue/detail_2014_03/13/34736931_0.2014-03-16.

[17] 许华.俄罗斯国家形象与软实力[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3(3).

[18] [美]罗伯特·杰维斯.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 [M].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版社,2003.

[19] 许华.俄罗斯的软实力与国家复兴[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5(1).

[20] 陈旭. 文化民族主义与民族文化自觉之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21] 李放,韩志明. 政府回应中的紧张性及其解析——以网络公共事件为视角的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责任编辑:秦卫波]

Russian Foreign Policy of Culture and National Image in Putin Period

TIAN Gang-jian

(School of Literatur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Since Putin’s administration, h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New Russia Idea,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as the strategic goal,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a series of cultural diplomacy, based on a global network media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nd build a good international image, to achieve national strategic interests. Sochi Olympics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ies as a classic case of Putin’s new foreign policy term culture with the core theme, “Russia’s dream” adopted reminiscing about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the Russian empire, in national literary classics as the aesthetic form, reveals the Russian national revival of ambition, reflects the current Russian foreign policy and national culture nationalism characteristics of image creation strategy, its cultural diplomacy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experience is worth the same in the face of national image shaping and mission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thinking about and referencing.

Key words:Russia;Foreign Policy of Culture;Soft Power;National Image

[收稿日期]2016-03-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26);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750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14YJC751039)。

[作者简介]田刚健(1979-),男,山东龙口人,黑龙江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D8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6)03-0091-07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3.013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软实力俄罗斯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