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情感融化情感、用道德引领道德、用素质提升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几点感悟

2016-03-07冯绍武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理论课价值观

冯绍武

(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用情感融化情感、用道德引领道德、用素质提升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几点感悟

冯绍武

(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决定其育人的分量更重,责任更直接,特点更鲜明。“立德树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更是思政课教师的直接责任。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带动深入的思考,把教书育人提升到科研的高度,增强理论的穿透力,以此支撑和升华教书育人的效果。用奉献行为传播奉献精神,用师德尽师责。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可亲才可信,可信所讲的道理才有说服力。可亲可信是教师教书育人中不可缺少的人格力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师德;奉献

育人是学校的重要职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又是育人中的重中之重。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和职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分量更重,责任更直接,特点更鲜明。

一、清醒责任——自觉担当

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大学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校训可以给我们启迪。美国哈佛大学:让真理与你为友;美国西点军校:职责、荣誉、国家;英国剑桥大学: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日本早稻田大学: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我国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风格各异、表述不同的各知名大学的校训的重心都是价值观培育,落脚点都是培养人。学校的全部工作说到底都是以价值观培育为核心的育人。教师——教书育人、行政——管理育人、后勤——服务育人,统称“三育人”,其中教师教书育人是主体。教书育人的责任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家长和学生。社会把未来的希望交给教师,家长把今后寄托交给教师,学生把自己前程交给教师。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在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不合格的都不能有。”[2]立德树人是广大教师的神圣使命,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直接的社会担当。

教师是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每位选择了教师职业的人,不仅选择了这个职业的专业技能要求、社会地位、薪酬待遇,同时也选择了这个职业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人们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形容教师职业,实际上是一种责任定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告诫教育同仁,“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3]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并指出教师应该“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基本素质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4]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书育人是不同岗位、不同专业教师共同的责任。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毫不犹豫的承担起这个责任。居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信正确的人生选择。从大方向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要的社会担当。

为充分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实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化、持久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确立清晰的教育教学理念。清晰的教育教学理念应含以下内容:一是明确的教师定位。坚持先交友后为师,以友定位,以师定责,做学生的益友良师。二是明确教书育人内容全覆盖。坚持科学的理论讲授育“魂”,有效的课堂管理育“行”,融洽的情感沟通育“情”。三是明确教书育人过程全覆盖。坚持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内在统一,系统教学与专题讨论内在统一,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内在统一,科学内容与艺术形式内在统一。四是明确教书育人时空全覆盖。坚持课堂教学之外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环节上要做到三个确保:确保互动的时间,确保互动的内容,确保互动的实效。师生互动内容上要实现三个交流:理论难点交流、社会热点交流、思想困惑交流。在互动中接受学生的咨询,为学生的学习、发展、交友、处世等解难释疑、出招献策。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觉承担学生课外马列学习的指导,利用重大历史纪念日,针对社会热点开展形势报告和党课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方位渗透。坚持鼓励有条件、有兴趣的学生寒暑假期间搞家乡社会调查,实现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近距离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增添乡土性、实践性、参与性。

实践告诉我们,清醒意识到责任,就有尽责的机会和尽责的舞台,抓住机会,走进舞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义不容辞的社会担当。

二、科研支撑——增强力度

众所周知,在高等院校,没有高质量的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也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学需要科研的支撑,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丰富、充实的课堂教学内容,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科研的高度,才能增强教书育人的力度。

教书育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教书来育人。教书育人的力量来自于科学。青年人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互联网覆盖全球的今天,各种思潮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范围、更难以控制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当今社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带来社会价值取向、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社会利益的重新分化整合,出现了下岗失业增加、贫富差距拉大、腐败现象严重、就业压力加大等新情况新问题;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之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的图谋不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紧对我国青年一代进行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渗透。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带来许多新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社会的每项重大事件的发生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4]我们必须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书育人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去思考、去研究才能贴近社会现实,做到有的放矢,进而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震撼力。

理论教学的说服力不是空洞地说教,不是对问题进行简单的政策解说,它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性而深刻地分析鲜活的现实问题,坚持是把学生引向社会,把社会带入课堂。教师必须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增强教学的鲜活性、深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践告诉我们,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固然可以大大强化课堂教学,但科研成果不能自发实现这一转化,它必须是一个艰苦的再创造过程。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固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只有教师自己站得高,想得深,吃得透,才能讲得实、教得活、引导得正确。必须坚持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研究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研究教学对象,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带动深入的思考,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科研的高度,以此支撑和升华教书育人的效果,增强教学内容的穿透力。

只有以工匠精神潜心科研,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立论严谨,回答现实问题深刻,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打铁还需自身硬,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断的完善自我,育人先育己,才能增强理论课教学育人的力度。

三、讲究艺术——充满活力

教师上课不仅要注重讲授的内容,还要注重讲授的形式。理论教学坚持科学性,也要具有艺术性。理论教学的过程,应是教师信息传播的过程,是教师用科学、丰富、真实、生动的理论信息,影响、熏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是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有兴趣听,愿意学,主动吸收。教书育人的艺术性,表现在多方面。其一,课堂教学的语言要有艺术性。讲课内容不仅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语言表达还要精炼生动。教学语言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它必须严肃,但不刻板;严谨,但不艰涩;幽默,但不俗气;通俗,但不失理性;风趣,但不失高雅;朴实,但不失哲理。其二,课堂教学的手段要有艺术性。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使课堂具有吸引力,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必须是一个与教学内容融合的再创造过程,它为学生提供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生动的画面,引起他们在课堂上足够的兴奋度,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从而使教学效果远远超出传统手段的教学效果。其三,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要有艺术性。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要创新,有新鲜感,有吸引力。坚持课堂教学问题导向的“三题贯全程”是一种尝试。课堂开场设题:拉学生入境,领会问题;课堂中间论题:开展学士论坛,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课堂全程讲题,在设题与论题基础上联系实际讲授,让学生明白,回答问题。“三题贯全程”教学环节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愿意听,自觉学,主动吸收。“大学新生新起点的选择”“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用量变,质变规律看自身的成长”“当今中国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我的中国梦与中国梦中的我”等议题进入“三题贯全程”教学环节安排之中,宏观的问题微观化,严肃的议题情感化。教学环节的创新安排,引发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兴趣和思考,实现教师“牵着学生走”,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理论教学的艺术性,体现理论教学的活力,实现教学既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德国著名教育家亚斯贝尔斯曾形象的指出:“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5]

四、充满情感——释放温度

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教书育人工作是通过教师的言传和身教这两种途径进行的。身教,就是通过教师自己的行为来演示怎样做人,使自己成为青年学生政治上的向导,理论学习上的良师,心灵情感上的益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来说,只有自信才能带动他信,只有增强可信性,才能增加有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教与其教学的可信性密切相连,身教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固然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感情投入是不可缺少的。鲁迅先生名言“教育植根于爱。”[6]科学性的理论征服与情感性的温度感染必须是并行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7]感情的投入给学生可亲、可信的感觉,拉近与学生的认识距离,实现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零距离交流。“教书育人”就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忠言逆耳”告诉人们要接受逆耳忠言,不是说忠言非逆耳不可。在可能的情况下,忠言顺耳、顺情效果会更好。

大学生由于多年单纯的学习经历,一些农村学生不了解农村,城市学生不了解城市。大量消息从“网上”下来,从“群中”传来,难免有不准确,低格调的信息混迹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极大的政治责任感关注社会,尽可能把最新的正面社会信息融入教学之中,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或困惑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接地气而有深度的理论解说。问题导向的理论课教学,用带温度的语言传播正能量,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增强知识的辐射功能,使学生感觉可亲、可信,进而强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效。

坚持知识交流与感情交流相结合。事实证明,没有感情交流的知识交流只能是计算机之间信息传递的式运动,只有知识交流与感情交流相结合才符合教学规律,才能迸发心灵火花。事实证明,有温度的身教是更有说服力的,这也是中外哲人的共同认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8]唐代思想家陆贽说:“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9]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爱因斯坦指出:“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10]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提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11]

实践告诉我们,用奉献行为传播奉献精神,用师德尽师责,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可亲才可信,可信所讲的道理才有说服力。教师的表率行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书育人不可缺少的人格力量。思想政治理论由“知识体系”转变为“情感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才能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既有理论高度也有情感温度,才是有品位又有成效的育人途径与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育人育魂是一个不断遇到新问题、面对新挑战的长期探索过程,不会一劳永逸,没有单一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有着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也有着其他学科没有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在北大与优秀青年座谈时说:“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4]这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他们将全过程参与。让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广阔舞台建功立业,思想政治理论课责任天大,重任在肩。青年强则国强,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模式是一份永远答不完的试卷。重在承担责任,贵在不断创新。用情感融化情感、用道德引领道德、用素质提升素质,理论讲授有力度,激情感染有温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育人育魂应有的路径选择。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

[2]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67.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46.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44-45.

[6]鲁迅.鲁迅精选集:野草的呐喊[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227.

[7]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26.

[8]孔丘.论语·子路篇.十三[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97.

[9]陆贽.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陆宣公奏议:1卷[M].11.

[10]爱因斯坦.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68.

[11]张贤斌.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17.

Immersing into the Emotion Through Morality & Grace——Some Approaches to the Idea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Building

FENG Shao-wu
( College of Humaniti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7,China )

The natur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demands more attention and responsibility for enlighterning."Morality education" is a sacred mission of teacher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Further research goes for further thinking to promote teaching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to enhance the penetration of the theory and to sublimate the teaching effect by spreading the spirit of devotion by the teacher's devotion. In the student minds teachers are amiable only credible and trusted. Amiable and credible are indispensable personality power in the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morality; devotion

A84

A

1008-2395(2016)05-0112-05

2016-09-16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路径研究

冯绍武(1946-),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主任,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理论课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教书育人
安徽省教育系统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
篆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