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中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2016-03-07程亮

关键词:产学研区域研究

程亮

(河北工程大学 人事处,河北 邯郸 056038)

区域经济中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程亮

(河北工程大学 人事处,河北 邯郸 056038)

区域经济的产学研开展,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实施。需要由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建立配套的制度,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在区域中的影响力,建立与企业良性互促的合作模式。

区域经济;产学研;模式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产学研开展中的优势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的研发与创新。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各大高校,高校每年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而且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必然的优势,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

(一)信息优势

区域经济的发展快慢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所处的地缘环境、本地区的原有产业结构、本地区的资源优势等等方面,地方高校对本地区的政策与产业发展等十分了解,与地区的相关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高校可以直接针对所处地区的具体情况展开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科研创新。有利于顺利的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直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人缘优势

地方高校长期与本地区的企业有着合作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与创新产业的技术人员、实际的操作人员、决策人员等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协助关系。企业也会和地方高校关系密切,尤其是对自己企业帮助较大的高校。这十分有利于高校对于企业的创新信息及时了解与反馈,企业需要哪些地方改进,在哪些环节有技术难题,什么地方企业需要高支出等等,这些情况甚至不用社会调研,直接面对面或者一个电话就可以完成信息的采集与反馈。

(三)地缘优势

中国人的故土观念很重,很多人都愿意留在家乡,高校在引进时往往也会打“家乡牌”。现在各个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其中大量人员是本地区的人员。这些人员有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期望。地方高校也有服务地方经济的任务与愿景,国人的“邻里”观念有利于建设家乡,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出把力,促进区域经济创新互动的建设。

二、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互动的不足之处

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互动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常态,产学研已经开展的红红火火,但是在区域经济中产学研的开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仍然存在的各种问题,等待我们进一步解决。

(一)尖端科技创新缺乏

地方高校局限于实力的限制,针对本地区的科技创新无法达到国际水平,甚至无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地方高校的尖端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企业的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建造创新性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几十年的积累,这一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二)研究内容和方向不统一

高校在确定研究方向时,主要考虑科研结果,也就是是否能攻克技术上的难点,形成科学的结论。企业在确定技术创新时,主要是从企业的经济效益出发,哪些技术难题攻克了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对目的追求上的不同,造成了高校会选择难度小、易实现的研究内容,至于是否会带来经济效益,不多做考虑。企业在选择上,正好相反,会选择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利润的研究内容。

(三)研究资金不充足

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纵向指令性计划的研究,主要是政府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再加上学校政策上的补充。二是横向的经济型研究,主要是企业出资,确定研究方向,由高校完成。不管是哪种方式,资金的保证上都存有问题。政府、高校和企业的资金支持是有限的,高新科技的研发仅靠此项来源是无法满足需求的。

(四)利益分配不平衡

高校的研究转化为实际中的利润,各方都应获得收益,但如何令各方都满意,公平公正的分配是不易解决的问题。企业的资金、设备、原有技术等和高校的科研均是形成成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各个角色在成果中所占的比重,是利益分配的重要依据,应按照,谁付出多谁收获多的公平方式来分配。

三、区域经济高校产学研开展的几点建议

区域经济的产学研发展,要针对地区特色和优势,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考虑各方主体的客观情况,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协作秩序。针对区域范围的特点,结合我国现在产学研开展的大环境,产学研协作秩序应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政府在产学研的开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就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展开远景设计,并针对优势行业、特定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听取企业的需求意见,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确立企业生产经营中难题。再结合本地区高校的优势专业,提出一个引领方向,并在其中充当一个媒介的作用,可以适当地调节二者之间的冲突和纠纷。政府不能干涉过多,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引领护航的作用。

(二)内外双向引导确立研究内容

高校追求研究成果,企业追求效益转化,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在确立研究内容时,高校需要作出调整,要重视科技转化利润的科研成果。比如在职称评审中,对横向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作出要求,并加重在职称评审中的比重,增强科研效益在高校教师心中的重视性。企业也应该切勿好高骛远,如果能把一个大目标、大课题转化为几个小目标、小课题,那么应该尽量选用小目标去合作。这样成果得出的快,满足了高校教师的需要,也达到了企业攻坚克难的目的,使得二者在研究内容上达到统一。

(三)各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资金的缺乏,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政府可以加大扶植力度,尽可能的多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企业盈利后,要留出更多的资金去进行科研活动。高校本身对那些重大、重要的科研立项也可以予以配套资金支持。此外,还可以寻求风险资金的介入,对于那些周期长、经费需求多、成果不易得出的科研项目,可以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国外已经有了很多风险资金引入到科研领域的实际例子,也形成了一些配套的规章和制度,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一做法来解决资金短缺上的难题。

(四)确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成果转化的利益归属,应按照付出多,收获多的标准。此时,国家不易出台直接调整的法律和制度,因为在利益分配上需要考虑因素太多,最好的办法是几方主体能够协商一致,达成统一意见。双方应本着公平的原则,在研究前制定并签署利益分配协议,在协议中要尽可能列举分配条款,以避免日后产生的纠纷。对于没有制定协议或者未在协议中写明的利益,各方主体应目光放长远,本着长期互利合作的意愿,坐下来诚心商讨,以求达到一个各方均满意的结果。

[1]李西娟. 德国产学研体系和双元制教育对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15(08) :9-11.

[2]刘明贺.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产学研教学模式探索[J]. 江苏社会科学, 2008(S1) :162-164.

[3]陈宜通. 产学研相结合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32-35.

[5]鲍国华,宋士琦. 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2):25-27.

[责任编辑 陶爱新]

The study on the coope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between the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n regional economy

CHENG Liang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The coope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 regional economy should suit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local area.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set up a supporting system togeth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universities’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establish cooperation mode with the enterprises.

regional economy;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mode

10.3969/j.issn.1673-9477.2016.04.016

G642.0

A

1673-9477(2016)04-050-02

[投稿日期]2016-10-23

2015年度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534201097-8)

程亮(1979-),男,河北成安人,讲师,研究方向:法学、社会学。

猜你喜欢

产学研区域研究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分割区域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区域发展篇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