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词后介词连用现象分析
2016-03-07辛然
辛 然
(天津大学 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天津 300354)
汉语动词后介词连用现象分析
辛然
(天津大学 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天津300354)
摘要:汉语动词后的介词连用现象可分为两个介词连用和三个介词同现的情况。动词后两个介词连用的情况主要是受介词介引功能的损耗与强化,以及韵律的影响而产生的。动词后三个介词同现则是动词前的介词连用组合与动词后的介词连用组合相混合的使用模式。
关键词:介词连用;功能磨损;韵律;结构层次
一介词连用概况
在以往的介词研究中,介词语法化的个案研究和介词系统的断代和专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介词的各种功能也得到了较全面的描写。介词连用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学界对介词连用现象关注较少,成果不多。如陈昌来指出:“不少动词后介词在语音上跟前面动词相连,一些介词已经跟动词组合成一个合成词,并且‘动+介’后可以再带一个介词。”[1]章楠、朱璐璐对“来自于”中的同义介词连用现象进行过分析。[2]王茂跃分析了公文标题中“关于在……”“关于对……”等介词连用现象。[3]但这些研究对于介词连用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还不够深入,需进一步探讨。
对于介词连用现象的原因,已有学者进行过相关论述。金昌吉分析动词后介词的虚化问题时,指出句法结构长期使用的磨损、音节结构的制约等都是造成动词后介词虚化的原因。[4]刘丹青从语法化损耗的角度分析了语法化中的更新和强化现象,指出“更新现象是一种抵消语法化损耗的有效机制,而‘同义强化’有时是将几个同义的虚词加在一起构成一个同义的新虚词。”[5]不过,刘丹青所提出的为了强化所增加的介词一般是后起介词,在介词连用结构V+P1+P2+N(V表示动词,N表示名词,P表示介词)中,一般出现在P1的位置。此外,还有一些介词连用现象中用于强化的介词还可以是古老介词,出现在P2的位置。张谊生对介词叠加的方式、作用和后果进行了研究,指出“介词叠加可以满足强调语用、协调结构和区别语义的多样化需求”。[6]
上述研究都未涉及动词后三个介词同现的结构层次问题。本文以汉语动词后的介词连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介词连用和三个介词同现的情况,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其发展的原因、过程,探讨其结构层次、句法位置和语法功能等。
本文所用语料主要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http://ccl.pku.edu.cn/corpus.asp),其他语料将在相应位置进行说明。
二动词后两个介词的连用
1.动词后两个介词连用的结构与功能。
动词后两个介词连用的情况,主要是“V+自+于+N”“V+向+于+N”等,其中,“自”或“向”为P1,“于”为P2。动词后两个介词连用的组合可用于引进对象、方所、时间等,动词后两个介词连用的情况还有“[关于+[[对/在/从/向/用+…]+…]]”等。
以“来自于”为例,“来自……”最初是动补结构,在这个[V+P1+N]的结构中,V是谓语,P1+N充当V的补语,如:
(1)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今文尚书》)
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受到韵律的影响,P1后附于V,动补结构逐渐演变为动宾结构,N成为“V+P1”的宾语,如:
(2)白盐,则来自奉天。(方式济《龙沙纪略》)
当P1后附于V,它的介词功能弱化,介引功能耗损,出于语用需要,语言可能采取同义强化的机制来补偿,于是在P1后逐渐产生了P2,即动词后出现两个介词连用的现象。最初,[V+P1+P2+N]依然维持着动补结构,如:
(3)仙驭告期于中禁,睟仪来自于太霄,法从俨其音容,谆诲受于清密。(李攸《宋朝事实》)
但在使用过程中,P2还要受到韵律的影响,后附于[V+P1]的组合,演化成动宾结构[[(V+P1)+P2]+N]。如:
(4)目前,兰州市蔬菜面积已达到43万亩,年实现产值28亿元,农民收入的30%都来自于蔬菜产业。(新华社2002年6月份新闻报道)
上例“农民收入的30%”是主语,“来自于”充当谓语,“蔬菜产业”是宾语。介词“于”后附于动介组合“来自”。
2.动词后两个介词连用的原因。
(1)介词功能的损耗与强化。
在介词使用过程中,其功能在不断虚化、弱化,致使其介引功能损耗,于是语言采取同义强化的机制来补偿,亦即强化是抵消语法化损耗的有用机制,这是刘丹青指出来的。[5]刘丹青提到:上古汉语的多功能前置词“于/於”逐渐被多个后起前置词更新,实际上,“于”也可能以被强化的形式出现。譬如,在表示处所题元时,“在”不但可以取代“于”,也可以加在“于”上组成复合介词“在于”,尽管它不如单用“在”常见(动词性的“在于”更常见)。[5]刘氏举例如下。
①不度于善,而皆在于凶德,是以去之。(《左传·文公18》)
a.[ VP在[PP于[NP凶德]]](VP,NP,PP分别表示动词短语、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
②椰树,……实如瓠,系在于巅。(《齐民要术》卷十“椰三二”)
a.[VP系[PP在[PP于[NP巅]]]]
b.[VP系[PP在于[NP巅]]]
以上用例是“在”作为强化成分加在原有前置词“于”上的,此类介词连用还有“到于”“至于”等。此外,介词后也可以添加强化成分。例如(引自陈昌来,2002:114):
③这几句话摘自于《文学评论》和《中国语文》。
④感情发自于内心。
⑤内心渐渐趋向于平静。
⑥我们大家倾向于这一方案。
又如《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解释“倾向”一词时所举的例子:[7]
⑦动词,偏于赞成(对立的事物中的一方):两种意见我比较倾向于前一种。
上例介词“于”后附于动词“倾向”,组成动介组合“倾向于”,引进“前一种”(即“两种意见”中的前一种)。其中,介词“向”由于经常后附于动词“倾”,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与“倾”词汇化为“倾向”,这时,“向”的介词功能磨损,便添加了第二个介词“于”来进行强化,构成动介组合“倾向于”。
介词的进一步虚化可能导致介词功能的逐渐损耗。上面介词连用组合语料中的“于”是后加的,强化成分“于”就是用来补偿前一个介词的介引功能的。单音节动词与单音介词的组合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韵律影响逐渐凝固为一个韵律词,有些甚至词汇化为动介复合词,其中介词的介引功能磨损,这时,在介词后可再添加一个同义介词来强化,这也就是刘丹青所说的“强化也是抵消语法化损耗的有用机制”。[5]
刘丹青提到的用于强化的介词是后起介词,后起介词位于古老介词之前来实现强化,如“在于”“到于”中的“在”和“到”等,它们是并列结构,可能发展为一个复合前置词。我们发现,用于强化的介词也可以是古老介词,但一般位于被强化介词之后,如“摘自于”“来自于”“发自于”中的“于”,这种强化的原因和结果与刘氏提到的“在于”有所不同。
(2)韵律对介词连用的影响。
据刘丹青(2001),介词“在”本身也面临进一步的语法化,从而诱发新的强化,出现“虚化→强化→再虚化→再强化”的交替过程,即:于/於(处所) 虚化 →于(多功能) 强化 →在于(处所) 弱化/虚化 →在。[5]
上节例④的强化演变过程可分析为:
a.[发+[自+[内心]]
b.[[发+自]+[内心]]
c.[[发+自]+[于+内心]]
d.[[[发+自]+于]+[内心]]
a中的介词“自”受到韵律作用,前附于单音动词“发”b,介词功能损耗,通过添加强化成分“于”变为c,但这也只是过渡现象,还会受到句末重音的韵律影响,重新分析为d。强化的原因是原有介词后附于单音动词后,介引功能损耗。强化的结果是动补结构向动宾结构发展,通过强化后又变为动补结构,但受到汉语韵律结构句末重音的制约,用于强化的介词“于”又后附于“发自”这一韵律组合单位。
正如冯胜利指出,“在汉语语法形式的构造中,……介宾短语不能自由地出现在句末动宾短语之后,因为普通重音若落在动词的宾语成分之上,这个动宾之后的PP便得不到重音,故而必须删除。”[8]因此,[[发+自]+[于+内心]]结构中的“于”不能始终和“内心”组合在一起,而是逐渐后附于“发自”,组成[[[发+自]+于]+[内心]]的结构,以符合汉语韵律的要求。
三动词后三个介词的同现
动词后三个介词同现的情况主要是在动词后两个介词连用的基础上,后面再接一个介词短语,如“来自于”“倾向于”等后面在线性序列上再接一个介词短语,形成“来自于+对/从/在…”或“倾向于+对/在/用/把…”等线性组合。“来自于对/从/在…”或“倾向于对/在/用/把…”可格式化为“V+P1+P2+P3+NP+VP”, 其结构层次为:[[[V+P1]+P2]+[[P3+NP]+VP]。例如:
(1)而这些高质量的技术工人,则来自于在世界上堪称模范的德国职业教育。(1996年人民日报7月份新闻报道)
在“来自于在”这个[V+P1+P2+P3…]的序列中,三个介词同现,但它们并不处在同一个层次上。“这些高质量的技术工人”作主语,动词“来”作谓语,介词“自”后附于“来”,组成语法词“来自”,而后,介词“于”又从语音上后附于“来自”,组成“来自于”这个[[V+P1]+P2]的组合。“在世界上堪称模范的德国职业教育”作“来自于”的宾语。
(2)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人们倾向于对高技术系统进行集中化和标准化管理。(新华社2003年9月份新闻报道)
在“倾向于对”这个[V+P1+P2+P3…]的序列中,三个介词同现,但它们也不处在同一个层次上。“倾向于”源于[[V+P1]+P2]。介词“对”与后文的“高技术系统”组成介词短语,作“进行集中化和标准化管理”的限定成分,“对高技术系统进行集中化和标准化管理”整体作“倾向于”的宾语。
上述两例中,“来自于”和“倾向于”等[[V+P1]+P2]组合中的两个介词连用大多来源于介词的再虚化,其形成原因上文已分析,而后一个介词“在”“对”(P3),则与前面两个介词不处于同一个结构层次。其中,动词“来”“倾”(后来词汇化为“倾向”)为V1,动词“称”“进行”为V2,则动词后三个介词同现的现象实际上是动词(V2)前的介词连用组合与动词(V1)后的介词连用组合相混合的使用模式。
四结语
汉语动词后的介词连用现象可分为两个介词连用和三个介词同现的情况。其中,动词后两个介词连用主要是受介词介引功能的损耗与强化、以及韵律的影响而产生的。单音节动词与单音介词的组合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韵律影响逐渐凝固为一个韵律词,有些甚至词汇化为动介复合词,其中介词的介引功能磨损,这时,在介词后再添加一个同义介词来强化,就出现了动词后两个介词连用的现象。
动词后三个介词同现以“来自于对……”“来自于从……”等语料为例,这是动词前的介词连用组合与动词后的介词连用组合相混合的使用模式,前两个介词连用大多来源于介词的再虚化,而后一个介词则与前面属于不同结构层次的介词。
参考文献
[1]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14.
[2]章楠,朱璐璐.论“来自于”中同义介词连用现象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8):63-66.
[3]王茂跃.对公文标题中两个介词连用的思考[J].秘书之友,2006(9):40-41.
[4]金昌吉.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0-53.
[5]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语言研究,2001(2):71-81.
[6]张谊生.介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作用与后果[J]语文研究,2013(1):12-21.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58.
[8]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05.
Class No.:H1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Analysis of Use Together of Prepositions After the Verb in Chinese
Xin R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Use together of prepositions after the verb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or three prepositions used together . The Use together of prepositions after the verb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loss and reinforcement of the preposition, and the effect of rhythm. Collocation of three prepositions after a verb is a combination pattern of both the preposition used together before the verb and that after the verb.
Key words:use together of prepositions;functional wear;rhythm;structural hierarchy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2-0139-3
作者简介:辛然,在读硕士,天津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