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2016-03-07邓艳
邓 艳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邓艳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摘要:通过对编辑职业倦怠文献梳理与分析发现,编辑职业倦怠研究数量与层次尚存提升空间,研究方法更有待科学化。为数不多定量研究结论差别较大;绝大多数定性研究结论则较一致,即编辑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低,成因可从编辑个人原因、工作特点、出版单位情况以及出版业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尽管职业倦怠可通过外部因素引导加以缓解,但实质上,需编辑自身调适方可消除。学术界应适当增加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在编辑职业倦怠研究中的应用;细化编辑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强化出版环境变化对编辑职业倦怠影响研究;在加强职业倦怠研究的同时,注重对编辑职业投入的研究。
关键词:职业倦怠;编辑;出版单位;出版环境;职业投入
自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提出“职业倦怠”概念后[1],国内外学者对一些长期从事助人行业工作者,如教师、医生等,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产生的职业倦怠现象展开研究。编辑工作具有利他性与典型“助人”特点[2],且《2004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也显示[3],编辑职业倦怠程度达38.3%,排名第11位;编辑职业倦怠必然影响编辑生活、工作以及出版物质量。因此编辑职业倦怠研究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编辑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并归纳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以期为缓解编辑职业倦怠研究提供参考。
一、编辑职业倦怠文献统计
(一)文献数量及年度分布
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平台,截至2015年年底,共检索到与编辑职业倦怠密切相关文献73篇,除2篇硕士论文外,其余均为期刊论文。相较于国内1990年开始的职业倦怠研究,编辑职业倦怠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04年于涌、张积宾的研究[4]。2004—2015年,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发文量分别为1、3、3、8、4、5、6、7、7、11、10、8篇,合计发文量仅占同期职业倦怠研究成果(8 753篇)的0.85%,占比极为有限。
(二)文献作者及学科分布
73篇编辑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的第一作者绝大多数均从事编辑工作。全部作者中,仅1人发表3篇同主题文章;5人各发表2篇同主题论文,且发表时间相差不到一年;其余作者均仅发表1篇文献。相关研究的学科分布如下:出版学科63篇,新闻与传媒学科5篇,心理学学科3篇,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学科1篇,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1篇。由此可见,93%以上的编辑职业倦怠研究分布集中在出版、新闻与传媒两个学科上,可能与编辑更为关注和了解自身从业感受密切相关。
(三)文献研究机构、层次和对象
编辑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的作者均为个体研究者,缺乏专门研究机构的研究者,且其中仅2篇为省级科研项目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其余均无项目或基金支持,研究层次尚有待提升。就研究对象而言,73篇文献中有48篇研究期刊编辑的职业倦怠问题,其中27篇专门研究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问题;1篇探析出版社编辑职业倦怠成因与干预措施;其余文献未明确研究对象类型。从具体研究视角而言,73篇文献中,12篇明确研究视角。其中,3篇探讨青年编辑职业倦怠问题,7篇从医学或心理学角度分析编辑职业倦怠,2篇分析女性编辑职业倦怠问题。
二、编辑职业倦怠研究主要内容
现有文献研究认为编辑职业倦怠确实存在,并围绕其定义、表现、成因以及缓解对策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些方面展开研究。
(一)编辑职业倦怠的定义及表现
关于编辑职业倦怠的定义,现有文献一般借鉴费登伯格的职业倦怠定义,并将其应用在编辑领域得出。较具代表性定义为,编辑职业倦怠是指编辑在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中,体力、精力和能力上不能适应外界要求,无法应对外界压力源而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疲惫的衰竭状态[5]。围绕此定义,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总结了编辑职业倦怠表现。如情绪倦怠可表现为消极、冷漠、工作满意度低[4]。女编辑易出现成就感低、无职业规划、身体亚健康、躲避责任、视野狭窄、惰性大等问题[6]。更多研究认为,编辑职业倦怠表现为情绪烦躁、悲观,身体疲劳;工作缺乏热情、人际关系不和谐;个人职业成就感低、自我评价低等[7-9]。
上述研究观点较一致,基本沿袭Maslach和Jackson[10]提出的三维度模式,即编辑职业倦怠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低。
(二)编辑职业倦怠成因
1.个人原因。个性内向、自我封闭,缺乏自身良好认识以及不良身体状况均会对编辑工作热情产生影响[11];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不适应工作要求导致编辑心理焦虑与职业倦怠[8];主观期望与客观定位产生矛盾,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也会使编辑产生职业倦怠[12]。此外,青年编辑职业倦怠有其特殊原因,包括知识与经验储备不足、物质条件与精神需求缺少保障、后顾之忧多等[13]。其中,编辑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影响职业倦怠结论得到韩自波定量分析支持[14]。通过高校学报编辑实证研究发现,压力易导致职业倦怠,但编辑性别、婚姻状况、从业时间、职称对编辑职业倦怠均不存在显著影响。只有年龄在30~39岁与40~49岁的编辑,其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后者[15]。而陈蕊、宋悦利用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调查得出不同结论,即编辑职业倦怠水平与性别、职称、年龄显著相关。其中,女性编辑职业倦怠程度高于男性;中级职称编辑职业倦怠水平最低,其次是高级职称,初级职称最高;中年编辑倦怠水平最低[16]。姚仁斌使用为医护人员编制的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采用方差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发现,编辑性别、婚姻状况、职称、年龄段和从业时间均影响其职业倦怠[17]。赵正、陈小萍采用工作问卷与我国学者修订的职业倦怠普适量表研究发现,编辑职业倦怠在性别、年龄、职称上差异较显著,36~45岁编辑以及中级职称编辑职业倦怠水平高;在学历上无显著差异[18]。
由此可见,定性分析文献观点较一致,对自身认知与职业定位不准、知识储备不及工作要求、缺乏睡眠或不良身体状况等均是导致编辑职业倦怠的个人原因,但相关实证与定量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
2.编辑工作特点。职业倦怠通常由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致[19]。编辑职业倦怠大多来自工作压力,包括编辑、出版时间限制以及学术压力[20],尤其对学术编辑而言,要及时关注学术动态、更新专业知识,还要兼顾期刊发展特色、质量、创新等问题,并且周而复始、按部就班地重复性工作,极易消耗工作热情,产生职业倦怠。如不能正确认识编辑工作的价值与创造性,厌倦情绪不断累积,成就感与满足感逐渐减弱,最终导致职业倦怠[7]。此外,成果的隐匿性是编辑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导致编辑职业成就感偏低,工作难以获得认可与理解,从而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8]。据韩自波研究分析表明,编辑工作的系统性与机械性、细致性和复杂性以及成本的即时性与收益滞后性等特征,均是影响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14]。
总而言之,定性分析结论较一致,定量分析支持定性分析的部分结论。
3.出版单位情况。Maslach等提出“工作——个人匹配”模型[21],认为个人与工作情境间的匹配程度差距越大,越易产生倦怠,而并非工作或个人单方面原因所致。组织因素对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容忽视。不少出版单位内部缺乏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与有效激励机制,必然导致编辑产生职业倦怠[15, 22]。特别是对学报编辑而言,教育部早在2002年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但目前很多学报编辑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岗位津贴发放等政策与待遇方面无法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权利[8]。显然挫伤编辑工作积极性,降低编辑工作忠诚度与自身价值认同感。相关实证研究指出,影响编辑职业倦怠因素中,高校政策与制度影响程度最大,占38.2%;学校工作氛围与同事关系影响占12.7%[14]。即超过半数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由编辑出版单位因素所致。
4.出版业外部环境。出版业体制僵化与机制僵硬极大抑制编辑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7]。随着出版业改制,出版单位之间与编辑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社会越发展,传媒越成熟,对于期刊编辑的要求也越高[19],而网络时代信息超载、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增大以及自身知识结构不适应工作所需而产生的焦虑,使编辑承受巨大心理与工作压力,成为编辑职业倦怠的压力源。在后转制时代,编辑对自身发展与出版业未来出路缺乏安全感与确定感,也是造成编辑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23]。此外,期刊评价体系使刊物在坚持办刊宗旨与风格特色的同时,兼顾期刊评价体系各项指标,学术期刊编辑始终处于精神紧绷状态,导致倦怠产生[20]。然而也有研究认为,数字出版对传统编辑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可引导其摈弃消极心理状态[23]。
(三)编辑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
要防止编辑职业倦怠,编辑自身主观努力起根本性作用[24]。首先,编辑人员应正视压力,不回避工作压力[19]。其次,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专业期望值[11],合理规划职业生涯[7],避免因现实与预期脱节产生较大失落。尤其是女性编辑,要合理安排时间,协调好家庭与事业关系,提高自我调适能力[6]。再次,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与研究,完善数字化出版业务知识结构,适应数字出版[23];同时向学者化方向努力,降低因知识储备不足引起的心理焦虑[12]。再之次,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良好情绪,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个人成就感,缓解职业倦怠[25]。出版单位应重视编辑工作,为编辑营造宽松和谐的内部环境,改善不当管理方式[12]。包括合理分派工作,疏导编辑不良情绪,缓解编辑压力[24];加强对编辑人文关怀,构建人文激励机制与科学奖惩制度,以激发编辑工作热情[26]。有条件的单位可为青年编辑配备编辑导师,提供编辑心得、经验和技术支持,尽快提高青年编辑效能[13];还可通过心理健康培训与心理咨询,从心理源头上帮助编辑克服职业倦怠[9]。从外部环境而言,在新闻出版改革过程中,可给予编辑积极反馈,鼓励编辑参与出版决策,明确出版改革目标,使编辑主动接受改革,从而缓解编辑压力与职业倦怠[11]。最后,可通过建立社会协同的支持系统缓解编辑职业倦怠[5],主要包括制定相关规定与政策提高编辑社会与经济地位,提高编辑工作热情与满意度,重构编辑社会荣誉感与价值观体系[16]。
三、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总体评价与展望
(一)总体评价
1.研究数量与研究层次有待提升。2004—2015年,编辑职业倦怠研究文献不及同期职业倦怠研究成果的1%,且集中在出版、新闻与传媒两个学科上。这可能与编辑更为关注和了解自身从业感受密切相关。同时,绝大多数作者仅发表1篇相关研究成果,对编辑职业倦怠领域的研究缺乏持续性。另外,此领域研究者均为个体研究者,缺乏专门机构研究者,且科研基金支持有限,研究层次有待提升。
2.研究方法科学化。我国出版学研究方法主要问题是重思辨推理,轻实证定理[27],这在编辑职业倦怠研究中表现明显。定性分析多为经验判断,缺乏实证与数据支持,降低结论说服力。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在教师、医生等易感人群的职业倦怠研究中已广泛应用,但现有编辑职业倦怠研究中仅9篇定量与实证研究,且大多通过调查问卷方式,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调查样本的职业倦怠指数采取一般性描述分析。在采用职业倦怠测量量表分析时,多使用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而少有研究修订普适量表以更符合编辑职业特点。说明国内编辑职业倦怠研究尚处“经验总结主义”状态,缺乏较科学的定量与实证研究。
3.定量研究结论差异较大。为数不多的定量研究在结论上存在较大分歧。如对编辑职业倦怠水平判断上,于涌、张积宾认为,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倦怠情况并不严重[4];李媛媛、栾奕则发现,医学期刊编辑职业倦怠明显,70%以上被试者均存在职业倦怠[28];赵正、陈小萍[18]明确指出,编辑职业倦怠整体水平高于于涌、张积宾的分析结果。陈蕊、宋悦的研究表明,中级职称编辑和中年编辑的职业倦怠水平最低[16],而赵正、陈小萍认为,36~45岁的编辑以及中级职称的编辑职业倦怠水平高[18],二者结论大相径庭。又如对编辑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或成因分析上,韩自波认为,影响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程度的因素依次为,高校相关政策制度、要求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学校工作氛围与同事关系、要求熟悉编辑知识、编辑工作的系统性与机械性、编辑工作的细致性与复杂性、要求具有丰富的其他知识、成本的即时性与收益的滞后性[14];姚仁斌发现,编辑性别、婚姻状况、职称、年龄段、从业时间以及期刊出版周期会影响编辑职业倦怠[17],而王世华研究结论却表明,编辑性别、婚姻状况、职称、从业时间以及期刊出版周期、高校所在地区、高校类别对高校校报编辑职业倦怠均不存在显著影响[15]。这些研究结论分歧较大,即编辑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或成因研究结论差异较大,可能因研究样本、角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致。如从心理学或社会学角度考查压力对高校学报编辑、高校校报编辑等不同编辑群体职业倦怠的研究;对不同样本量与地区样本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一股脑层次分析法展开定量研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展开实证分析,均可导致研究结论差异。
4.出版环境变化对编辑职业倦怠的影响未引起重视。从2003年21家新闻出版单位成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至2012年新闻出版业在文化领域率先完成全行业改革,此改革使出版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2015年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的融合发展,支持传统出版单位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使得出版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开放、协作和多元化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出版环境对编辑职业倦怠的影响,鲜有文献涉及。
5.尚未关注编辑职业投入对编辑职业倦怠的影响。职业投入与职业倦怠此消彼长,随着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研究兴起,积极的心理能量得到日益广泛关注,学者对职业投入中的积极心理与行为状态展开较多研究[29]。而且现有编辑职业倦怠研究从编辑在工作中不能适应与应对外界压力而产生负面倦怠状态入手,讨论其成因与缓解对策,未考虑积极的职业投入对编辑职业倦怠影响,今后应更多关注此领域研究。
(二)展望
1.适当增加定量与实证研究。尽管对编辑职业倦怠研究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抛弃经验判断,但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有助于科学地量化编辑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可通过加大样本量,使用适合的编辑职业倦怠量表与恰当的实证研究方法,开展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为编辑职业倦怠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
2.细化编辑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现有研究指出编辑职业倦怠的若干影响因素,但对这些因素未展开体系化研究,也未明确影响编辑职业倦怠的主次因素,即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关系,因此难以提出针对性缓解对策。未来研究应加强编辑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体系化研究。
3.强化出版环境变化对编辑职业倦怠影响研究。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与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出版与传播方式的变革,将重构出版单位组织结构与编辑身份。编辑出版单位组织结构的变革,必然引起编辑心理变化,编辑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也存在差异。而“互联网+”时代编辑在科研学术、出版产业、文化引领等方面可能产生身份重构[30],这将加重抑或缓解编辑职业倦怠,有待深入研究。
4.在加强职业倦怠研究的同时,注重对编辑职业投入的研究。目前编辑职业倦怠研究数量与层次有待提升,应加强影响因素与缓解对策研究。但未来研究更应注重从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角度,研究编辑职业倦怠的扩展领域——编辑职业投入,即从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31],研究如何激发编辑工作热情。这将成为未来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
[2]徐前进,彭国庆.编辑“替人作嫁”精神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3]2004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EB/OL].[2015-08-11]. 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1089/3042998.html.
[4]于涌,张积宾.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 2004(6).
[5]李广宇.走出倦怠是从容——试论编辑职业倦怠的现状、压力源解析及消解[J].出版发行研究, 2007(3).
[6]赵晖.女编辑的职业倦怠及其有效干预[J].出版参考, 2014(18).
[7]郑持军,任志林.出版社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措施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 2010(1).
[8]李新根.当前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6).
[9]李翠薇.编辑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其干预措施[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0).
[10]Maslach C, Jackson S E.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1(2).
[11]李玉恒.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
[12]何承志.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
[13]曾志红.试谈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倦怠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14]韩自波.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2).
[15]王世华.高校校报编辑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16]陈蕊,宋悦.多重视角下的编辑职业倦怠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4).
[17]姚仁斌.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 2014.
[18]赵正,陈小萍.工作压力对编辑职业倦怠的影响[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5(5).
[19]何静.期刊编辑如何克服职业倦怠[J].中国出版, 2007(6).
[20]齐昆.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12).
[21]Maslach C, Schaufeli W B, Leiter M P. Job Burnout[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1).
[22]栾学东.编辑的职业倦怠及其调适[J].现代出版, 2014(2).
[23]周丽,姜华,陈慧.数字出版对传统编辑职业倦怠的矫正[J].出版广角, 2011(3).
[24]黄林.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出版科学, 2011(2).
[25]沈园园,仇瑶琴,袁长蓉,等.上海市部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3(4).
[26]庄秋.浅析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与调适[J].价值工程, 2013(14).
[27]石姝莉.略论出版学实证研究方法——以经济学实证方法为借鉴[J].编辑之友, 2014(3).
[28]李媛媛,栾奕.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3).
[29]曹威麟,彭传虎,梁樑.国外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研管理, 2013(11).
[30]李祖平.域出版:学术期刊的移动新阵地[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5-06-04(008).
[31]Schaufeli W B, Bakker A B. Job Demands, Job Resour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Burnout and Engagement: A Multi-sample Study[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4(3).
作者简介:邓艳(1974-),女,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805(2016)02-0088-05
收稿日期: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