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参考文献与注释两套标注系统的不相容性

2016-03-07白兰英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著录规则专著文后

白兰英

(辽宁民族出版社,辽宁 沈阳 110003)



简析参考文献与注释两套标注系统的不相容性

白兰英

(辽宁民族出版社,辽宁 沈阳 110003)

与注释两套标注系统的不相容性进行客观分析,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系统和注释的顺序编码系统在一本书中的编排首先是参考文献和注释采用一套编码;其次是参考文献和注释采用两套编码,由此推论,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制只有在没有注释的前提下才会可行。那么,也可以说现行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仍具有不严密性或者说使用上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注释 ;不相容性

注释及其标注法由来已久,已被人们习惯和认可。现行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首先把被引用文献从注释中独立出来,其次采用了一套与注释大致相同的标注法。当两套各自独立的标注系统在一部著作中同时出现的时候,由于它们既不能互相取代,又过于相像,所以二者的不相容性就显现出来了。它们的不相容也正是学术类专著始终不能严格执行《规则》的主要原因。

一、参考文献与注释的不相容性

注释是对书籍、文章中的词语和引文出处等所作的说明。注释在形式上的最主要标志就是有一套标注法,具体有文后注、脚注和夹注三种不同的形式。文后注,是按需要说明的词语和引文在文中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其文后注释表的序号要与正文中的序号一一对应;脚注,是每页连续编码,注释表放在页脚,其与文后注只是位置不同,形式一样;夹注,是把注文用括号括上放在正文中,紧贴需要说明的词语和引文,不再有注释表。对于三种不同的注释形式可根据书稿的内容和整体的版式进行恰当的选择。

标注法有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形式。著者-出版年制,“即引文采用著者—出版年标注,参考文献表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序”[1] 564,其与夹注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多了文后的参考文献表。著者-出版年制由于不如顺序编码制那样简洁,因而很少被使用,所以本文只以顺序编码制为例。顺序编码制,即引文采取序号标注,“是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1] 576, “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组织时,各篇文献应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1] 575。《规则》给出的示例为:

“……德国学者N﹒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摺皱的控制[235];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第3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236]。”[1] 576

与正文相对应的参考文献表中要按[235][236]的序号列出被引用文献的信息。

从顺序编码制的规定及示例可以看出,其采取了与文后注(包括脚注)几乎一样的标注法。《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其详细的著录项目和独立的标注系统,实际上把引文标注从注释中分离了出来,遗憾的是它不能完全取代注释,也没有能力取消注释,因为注释的内容不只有文献的引用,还有人名、地名及其他词语等。

二、参考文献与注释的编排

那么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系统和注释的顺序编码系统在一本书中如何编排呢?只能有以下两种情形。

1.参考文献和注释采用一套编码

如果参考文献和注释采用一套编码系统,即把二者的内容混合在一起编码,就会出现一套编码系统而有两套内容的情形,由此又会产生不同的内容怎么放的问题。一是都列在参考文献表中,可是注释的内容不是参考文献,显然不妥。二是把注释的内容拿出来作为脚注,放到页脚,其结果是一套顺序编码将被肢解的七零八落(《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增加了顺序编码制的脚注方式,那更不可能把其他注释混入其中)。我们把《蒙古族宗教史》[2]第141页的脚注作为例子:

①《阿拉坦汗传》(蒙文版),第45页b,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本。

②松布尔彻辰楚古库尔:阿拉坦汗之孙,僧格都古楞汗第四子。

③毕格楚克嬖吉:松布尔彻辰楚古库尔之妻。

……

⑧《阿拉坦汗传》(蒙文版),第46页a,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本。

注释①和⑧是参考文献放到文后,注释②③……是对人名、词语的解释放到页脚,其结果,不论是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还是脚注的序号都将是不连续的,会让读者不知所以。

2.参考文献和注释采用两套编码

如果参考文献和注释用两套编码,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用[1]表示,注释的顺序编码用①表示,那么这两种编码就会在一个版面上同时出现。例如上面所举《蒙古族宗教史》第141页的正文部分就会变成:

“行至喀喇沁驻牧的吉嘎苏台地方圆寂,时年46岁[1]。

据《阿勒坦汗传》记载:

“大力转轮王阿勒坦汗之孙,

无限信仰[佛教]的松布尔彻辰楚古库尔①和毕格楚嬖吉②二人,

于牛年③有福之白月④生下了呼毕勒汗⑤化身,

显示无限各种瑞兆。

诸汗·腾格里⑥自天空降下花雨,

……

举国上下见之广为颂扬称赞。”[2]

原来①-⑧的连续编码,分解为[1][2]是参考文献,①②③④⑤⑥是词语注释,其结果是正文版面混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排版差错。在一个版面上出现两种形式的编码,各成一套系统,在理论上可以说得通,但在实践上,因为它不简洁、不得体,也让人费解,在实践中好像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编排的书籍。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在有注释的情况下,不论是采用一套编码,还是采用两套编码都会陷入两难。由此可以推论,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制只有在没有注释的前提下才是可行的。然而,没有注释的学术专著还真少见。学术类专著不仅本身字数较多,注释及引用文献也较多,几十个、上百个是很普遍的。笔者手头一部关于清代满蒙文词典研究的书稿,四十多万字,注释和参考文献加起来有175个。显然,顺序编码制不适用于学术专著。那么符合没有注释这一前提,即适用于顺序编码制的出版物有哪些呢?一是连续出版物,特别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期刊中的论文;二是专著中的学位论文、技术报告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篇幅小,引用文献数量少,几乎没有注释,即使有也是个别的,或一两个,或三四个,可以用星号“*”标注。此外,也可能存在字数较多、但没有注释的学术专著,这种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少之又少,不具有普遍性。从论文的绝对数量上和选题涉及的范围上讲,学术专著不如论文;但从参考文献对每部学术专著的作用和被引用的数量上讲,学术专著大大超过论文。学术专著本应该是《规则》所涵盖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却由于标注法的问题而被拒之门外。

参考文献标注法与注释标注法的不相容,并不只是理论上的推论,实践上亦是如此。为了了解出版社同行对《规则》的执行情况,笔者浏览了大量专著类图书,发现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论是GB/T7714-2005《规则》,还是GB/T7714-2015《规则》都没有被普遍、严格地使用过。尽管出版管理部门三令五申现行有效的关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只有一个,即GB/T7714-2005,或者是GB/T7714-2015,编辑们还是我行我素地各种标准混用,包括GB/T15835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关于引文标注的示例,甚至像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国家级出版社亦是如此。最普遍的使用情况是:脚注中文献引用和其他注释混合编码,文后列参考文献表,其文献序号与正文和脚注的序号并不一致。

笔者以为,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只在著录内容上,即著录项目上有所规定,完善以前的“引文标注”的内容就可以了,在没有考虑好如何处理与注释的关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独立的标注系统。否则,既引起了参考文献著录上新的不统一(以前只是著录内容的不统一,现在连著录形式也不统一了),也有悖制定此规则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S]//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564-576.

[2] 苏鲁格.蒙古族宗教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141.

(责任编辑 王莉)

An Analysis of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Labeling Systems of Bibliography and Notes

BAi Lan-ying

(Liaoning Nationality Publishing House, Shenyang Liaoning 110003, China)

This thesis gives an objective and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incompatibility of the labeling systems of bibliography and notes. The layout of the sequential coding system of bibliography and notes is: first, bibliography and notes adopt a set of coding system; next, bibliography and notes adopt two sets of coding system. A corollary is that the sequential coding system of bibliography is feasible only if there are no notes. It also means that the currentRulesforContentFormandStructureofBibliographic

still has some flaws or limitations when used.

bibliography; notes; incompatibility

2016-05-17;最后

2016-06-28

白兰英 (1967-) ,女,辽宁阜新人,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出版研究。

2096-1383(2016)06-0609-03

G232.3

A

猜你喜欢

著录规则专著文后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专著
American Families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李朝晖教授农民工研究专著简介
专著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