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箐口哈尼族村寨和环境的共生互动
2016-03-07徐光有
徐光有
(湖北文理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襄阳 441005)
元阳箐口哈尼族村寨和环境的共生互动
徐光有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襄阳441005)
摘要:在田野的基础上,探求元阳箐口哈尼人在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和外在自然界的磨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生活方式、文化景观。在对外在自然界的适应、利用、改造的过程中将外在世界纳入自己的秩序系统中,形成了哈尼人社会系统和外在世界和谐、咬合、有序状态中。哈尼人也正是在这种自然、和谐、有序的状态中生存、发展,屹立于天地之间。
关键词:元阳箐口;哈尼;共生;互动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位于东经102°27′—103°13′、北纬22°49′—23°19′之间,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多雨湿润。元阳县地处哀牢山南段的深切割中山地貌区,境内除在山间与河谷零星分布一些小的冲积、堆积坝子(其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59%)外,其余都是山区,且其中53.1%为从事稻作农业的水梯田,大部分为哈尼族耕种。据记载,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已存在千年以上,是哈尼文化最重要的内涵和存在方式。
虽然处于高大的山系中,交通不便,但这里的小环境无疑是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经过千千万万年的演化,相对于刚迁徙于此地的哈尼先民来说,这里的生态系统无疑已经处于有序状态中。但是其与外部世界,尤其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的联系一定被打乱,处于失序状态。“相对有序的事物恰恰是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且从环境的变化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有利因素的支持,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组织秩序性,不断从相对无序走向相对有序的事物”[1],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发展了。和外部环境的有序化是迁入此地的哈尼人在此繁衍生息的必要条件了。 经过和当地外在环境千年的互动,形成了箐口村独特的外共生系统了。
下文主要分析元阳箐口村是怎样和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序的共生系统。
一、水源的保护
元阳多雨湿润,这里的山体高大,箐口村又处于山体的迎雨坡面,泉水随处可见。在每个哈尼村寨,在居住的地方都有一个寨神林。寨神林位于村寨后面的高处的山坡上。在高大的山体的山坡上,哈尼人通过对树林的保护来保护水源,寨神林是村寨最主要的水源之一。对于哈尼人来说,保护寨神林,在意识上,已经上升到宗教信仰的程度。寨神林的树木是禁止砍伐的,我们田野调查所在的箐口村,寨神林树木古老高大,数人合抱之树,比比皆是。粗大黑长的树根也是盘根错节,铺满地面。每年的3月份,哈尼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全村参与,杀猪祭祀寨神林的神灵。在全体村民中,强化寨神林的神圣性,强化对寨神林的保护。除了对寨神林的保护之外,哈尼人也注意对其它地方树木、植被的保护。在箐口村,随处可见参天古木,郁郁葱葱的竹林,茂密的灌木丛。经过和自然上千年的互动,哈尼人保护生态的意识与生俱来,以神的意志从小灌输在孩子的心中,哈尼人基本没有偷盗行为,尤其是没有偷盗树木的行为。
保护了植被就保护了水源,水源得到保护以后,对水的管理也尤为重要。村寨的水被分为三部分,备水、生活用水、灌溉和被排水。在哈尼村寨里,泉眼比较多。在泉水最多的那部分泉眼上,哈尼人用石头修建一个大水窖,这些水窖里的水被用作储备用水,水窖里的水平时不用,让它水满后自溢,以保持水的新鲜。因为哈尼人传统的住房是茅草屋顶,容易发生火灾。水窖里的水主要用作两个用途,一是遇到火灾时,救火用;另一个就是遇到干旱时,作生活用水。在另外一些泉眼上,哈尼人也修建了水窖,这些水窖里的水是平时吃、洗等方面的生活用水。这两部分水都是山泉水,非常卫生清洁。为了防止这两部分水被地面流淌的雨水已经用过的废水所污染,箐口村寨修建了较为完备的排水系统。雨水和生活废水有一定的肥力,经排水系统流出寨子,流入田地的灌溉系统。
箐口村对水的处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村寨周边的排水系统。箐口村的土质以沙土为主,经雨水浸泡十分酥软,非常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元阳县是全国有名的滑坡县。山高必然沟深,在箐口村寨边(东南向)有一道深几十米,宽几十米的大沟,宛如一条小河。河床两边是石头砌起来的,不是很规则,河底满是圆滑的大石头,一般一个约几百斤,人可以在大石头上通过。这道深沟是箐口村寨周边最主要的排水系统。为了防止深沟在暴雨时水势过大,因冲刷而产生滑坡现象,该村(元阳县其它地方也一样)在沟水落差较大的地方修建防沙大坝。大坝用石头水泥砌成,高达十几米(目测)。大雨时,沟水携带大量泥沙而下,泥土融在水中,沙子因不融于水,在防沙大坝的下方沉积下来。当雨势小了,或停了,村民将沟里的沙取出。一方面,防止沟中堵塞,水流不畅;另一方面,沙子在自己家盖房子、修房子用,也可以出售,有的村民一年从沟中取沙可以卖到上千元。
二、对梯田的利用和保护
作为一个稻作民族,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箐口村最主要的土地基本上是梯田。在元阳梯田规模巨大,最高级数达5 000多级。在传统上,梯田就是哈尼人的命根子,因此,利用和维护好梯田就相当于是保住了哈尼人的生命线。“对于那些想了解这里的哈尼文化的人来说,最好的建议便是去看他们的梯田。”[1]
元阳位于哀牢山南端,山体高大,山山不断,交通极其不便,曾是化外的“蛮荒之地”。近代,鸦片的种植,和外界的联系才多了一些。
在相对平缓的山坡上,哈尼、彝族的人们开辟了层层的梯田。箐口村的梯田,上下级之间的田埂都高达1~2米,田埂下基厚宽,向上逐渐转窄,呈梯形。这使田埂较为牢靠,减少滑坡的可能性。同时,村民一般不在田埂上放牛,防止体重过大牛的践踏,影响田埂的牢靠。
每年农历正月、二月,也是在栽秧之前,要对梯田维护一次,维护梯田的主要方法是将田里的稀泥糊在田埂上。夏秋季节,田埂高高的坡面上长满了草。哈尼人用锄头削下薄薄的一层草皮,再在坡面糊上一层稀泥。这样做的好处有,一是防止年年草长得过于茂密,不利于庄稼的生长;二是将草皮削下,预防虫子;三是草皮乱在田里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四是保护了田埂,防止田埂滑坡。
哈尼人将稀泥糊在田埂上,是一件工作量很大的农活,并且,田埂上面是别人家的田,防止滑坡,首先是防止别人的田滑坡。单独地看,显然这是一件利他性更强一点的工作。但是世世代代哈尼人都是这么做的,将利他与利己就这么智慧地结合在一起的。
梯田的开辟、利用、维护是由当地特殊的资源环境决定的,世世代代的哈尼人要想在此生存、生活、繁衍生息不得不接受环境的要求,按照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规律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哈尼人又不是被动回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梯田的开辟、利用、维护,调节了当地的自然力量——风、雨、水、沙随意的改变当地山体面貌,为自己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独特的梯田生境。
三、环境与哈尼人住房的关联
箐口村多雨湿润,雨水较多山间经常白雾环绕,宛如仙境,空气湿度大。哈尼人传统住房是茅草屋顶,习惯上被称为蘑菇房,茅草屋顶既能较好防雨,又能较好的防潮。土砖墙体宽厚,隔潮效果好,又能保暖,房屋冬暖夏凉。哈尼人的蘑菇房窗户较小,高约70公分,宽约45公分。这是因为蘑菇房的茅草顶容易着火,窗户小,火苗和浓烟不易窜入住房内部,万一着火能较好地保护室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箐口村为高山沙质土壤,土壤的粘性差。箐口村传统上所建的蘑菇房都是用舍砖,舍砖用坯制作,坯中放有稻草,用以解决其粘性差的问题。同时,蘑菇房的房基相对较深,一般的都有近2米深;房基也相对较宽,一般约70公分宽。房屋一般3层,底层地面上一米多高的墙体约四十几公分厚,再高的地方约只有30公分厚了。屋基和底层地面上一米多的墙体都是用石头砌成,再向上就是舍砖了。这样的构造使房屋在沙质土壤上比较牢靠。
箐口村处于深山老林之处,森林资源丰富,树木、竹子高大古老。蘑菇房二层、三层铺的都是木板,木板约3寸厚,一、两尺宽,都选的是木质较好的木材,可以用几代人。茅草顶的构架为竹子,一般一、两年或修或换。
虽然元阳山体较大,但是山的坡面也较陡,所以村寨修建房屋的土地资源稀缺。为节约土地,这里的房屋一般都是三层。第一层较潮湿,住牲畜,箐口村人均田亩不足一亩,但是每家都养了几头牛、几头猪。第二层住人,传统上,房屋第二层的中间是火塘,人就住在火塘的旁边,二层也有隔开的小房子,一般都不到十个平方。第三层一般存放粮食等,由于火塘的烟熏火烤,粮食存放在第三层既防潮又防虫。牲畜和人住在一起好处是保暖,不好的地方是卫生问题,整个箐口村卫生问题都不好,村寨里到处是牛屎,下雨天,地面粪水很多,但是这里的人一般还是很长寿。有百岁老人,八十多岁的人不少,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样干重体力活。现在由于政府的扶持和提倡,牲畜渐渐单独住,卫生条件也改善很多。
四、箐口村哈尼人的生产活动
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生产活动。元阳县年均降雨量1 043mm,年平均温度16.4°c,年均日照1 770.2h,年均无霜日363d,干湿季分明,农作物终年都能生长,立体气候特征显著。箐口村地处立体气候的中间位置,下边是喜热好水的傣族,上边是气候更加清凉的苗族、彝族。箐口村海拔约1 600m,藏身于深山之中,冬暖夏凉。炎暑7月,这里晴天气温不到30°c。由于这样特殊的气候特点,当地最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一种红米水稻。一般都在正月底二月初就开始育种,四月开始栽秧,到十月中下旬秋收。由于在水稻生长季节,热量不够,山泉水又清凉,所以水稻的生长时间较长,一年只有一季。栽秧前后,也种些玉米、黄豆,因坡地不多,玉米、黄豆也种得少。秧栽下去后,田里放一些鱼苗,因为这里没有什么池塘,所以鱼基本上在秧田里养。鱼在秧田里生长的时间不长,较大的也只有500克左右。秧栽下去生长一段时间以后,当地的村民把鸭子背到田间放养。通过这些方式,较充分地利用当地资源,多生产一些产品,丰富一点生活。
箐口哈尼人的生产工具极好地体现了自然环境对当地人生产活动的影响和哈尼人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回应。(1)哈尼人的背箩。箐口哈尼人没有中国农村常见的扁担之类横着挑这样的一系列生产工具,人力搬运主要用背箩来完成。背箩类似于箩筐,深同农村常见的箩筐差不多,但是口径小1/3左右,农村常见的箩筐呈圆形,背箩呈长方形,背箩口较底略大,有两根扁平的背带。在箐口村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力搬运基本上使用背箩,田里的粮食,日常所打的猪草、牛草,造房子所用的石头、水泥、砖、沙子等等,修路所用石头等材料,上街赶集所购的生活用品所使用的都是背箩。可以说在箐口村背箩是最常见的生产、生活工具了。哀牢山山体高大,山高坡陡,山路崎岖,高低不平,常常还要翻山越岭,过河过沟,在这种环境重,人负重既要不能过大,又要很好地保持身体的平衡,显然在这方面,背箩比扁担更适合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了。哈尼人在使用背箩方面还有一些讲究,一般所背的东西不重时,背箩的背带套在肩膀上,用肩膀背。男人力气相对比较大,男的在背东西时一般也都是用肩膀背,但是男的一般较少背东西,背运东西这种重体力活,一般也是由妇女来完成。如果所背运的东西较重时,如背运大石头等等,妇女将背箩的两根背带换成一根,将背带套在额头上。这种将背带套在额头上的背运方法能更好的利用全身的力气。我们在箐口村做田野调查时,村里正在修路,我们看到,六十多岁老年妇人,就是将背带套在额头上,背运好几十斤重的大石块,一天一天地背运。(2)哈尼人的谷船。在山高谷深,道路崎岖蜿蜒的山区,机械无法利用,搬运是一件十分困难的活计。箐口村的雨量丰富,没有特别寒冷的天气,植被广泛,土壤所含的有机肥丰富。当地所生产的红稻生长期比较长,红稻株高一米多,稻梗厚实肥壮。箐口村的人既不依靠稻草作生活的燃料,又不依靠稻草喂养牲畜。为了避免过大的搬运工作量,哈尼人就用谷船,在收割稻谷时,直接在田间脱粒,只将谷子背回家,稻草留下肥田。谷船形状象船,木制,两边有竹制护板,人在谷船的两端脱粒。这种谷船在其它种植水稻的山区也比较常见。(3)箐口村哈尼人的锄头。当地为沙质土壤,土质较为松软,因此,箐口村的锄头也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土质不是很坚硬,这里的锄头和其它地方相比,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锄头的面板较宽,二是锄头的木柄直接穿在锄头上。
此外这里还有一些生产工具如镰刀等,都极富地方特色。这里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木材密切相关,当地的木材加工工具既丰富又有特色。
箐口村和环境的互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随着自然的演变、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这一过程依然会自然延续。和外在世界的适应以及内在的调适也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伴随着箐口哈尼人延续。
参考文献:
[1]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200.
[2]马翀伟.云海梯田里的寨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C9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督教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影响(11YJA81002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城镇游民青少年群体研究(14Q091)
收稿日期:2015-10-22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1-0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