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独霸世界的合纵连横战略初探
——基于地缘政治的视角

2016-03-07殷文贵

关键词:英国俄罗斯日本

殷文贵

(湖南工业大学 思政部,湖南 株洲 412007)



美国独霸世界的合纵连横战略初探
——基于地缘政治的视角

殷文贵

(湖南工业大学 思政部,湖南 株洲 412007)

[摘要]冷战后的美国,凭借其独一无二的超强实力,大胆颠覆之前麦金德的“大陆中心说”,并借助马汉、斯皮克曼的地缘政治学说为其独霸世界谋篇布局,分别把亚欧大陆的俄罗斯、中国、欧盟和印度等新兴大国或组织假想为潜在威胁,并想方设法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盟友以遏制这些国家。美国独霸世界的合纵连横战略对当今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的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伊斯兰国”恐怖主义的大肆蔓延以及日本安保法案的通过,都与美国独霸世界的合纵连横战略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美国;地缘政治;合纵连横;独霸世界

20世纪初,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在其著作《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岛”理论,该理论将世界划分为四个大的岛屿,分别是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和澳洲大陆。其中亚欧大陆是最大的一个岛,而东欧(指苏联的欧洲部分)则是这个最大的岛的中心,也就是世界的中心,形成了所谓的“大陆中心说”。[1]而当时的美国却认为,“放眼全球,将蓝色的海洋和黄色的陆地结合起来观察就会发现,地处北美大陆的美国更像是世界的心脏,而大西洋和太平洋好比两片肺叶一样拱卫在心脏的两边。”[2]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另英、法等传统资本主义大国望尘莫及。于是美国认为,麦金德的“大陆中心说”已经过时,现在世界的中心应该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海洋国家,而不是先前的亚欧大陆,而这与马汉的“海洋中心说”也不谋而合。美国所谓的“新世界岛中心”理论由此诞生,该理论正是美国独霸世界的地缘政治依据。

一固守霸权思维,假想潜在“对手”

冷战后,美国成为全球权力的中心已成事实。正如英国不希望看到欧洲大陆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从而将自身边缘化一样,美国更不愿意看到亚欧大陆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将自己边缘化。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需要在全球找出潜在的对手以实行合纵连横战略,让事态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进而达到永远称霸世界的目的。依据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美国认为亚欧大陆是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一块大陆,而横据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俄罗斯当仁不让是第一对手。但对手只有俄罗斯一个吗?当然不是。美国人很清楚,欧洲国家今天之所以会失去世界中心位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一直处于分裂状态,所以斯皮克曼才会提出“边缘地带说”,即“谁统一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亚欧大陆;谁控制了亚欧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运。”[3]所以该理论告诉美国,盘踞在亚欧大陆两端的“欧盟”和“中国”无疑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潜在威胁。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其发展潜力已经初见端倪,这引起了美国的高度重视。于是,封锁与控制中国和欧盟被纳入美国的国家战略。至此,美国自以为亚欧大陆上的威胁已经全部被其锁定。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新兴大国的迅速崛起,面向印度洋的南亚大国——印度,渐渐浮现于美国的视野。作为南亚的第一大国,印度人口众多,高新技术发展迅速,致使美国独霸世界的压力与日俱增。最终,印度也被列入了美国的战略名单。

经过层层筛选,美国最终得出结论:在亚欧大陆上,能够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的国家或组织有四个,即俄罗斯、中国、欧盟和印度。其中,俄罗斯是对美国威胁最大的国家。众所周知,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的核武器库,这也是俄罗斯敢于挑战美国的最主要的原因。虽然诞生于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差甚远,当年苏联与美国争霸世界的风光早已不在。但自普京执政以来,其“强国富民”战略使俄罗斯发展迅速,加之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的广袤领土的优势,其与美国的差距正日益缩小,这不得不引起美国的重视。而相对地理位置而言,俄罗斯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北部是寒冷的北冰洋,根本找不到遏制它的国家,而且也没有遏制的必要。所以对美国来说,最好的办法是防止俄罗斯与两个边缘地中的任何一个结盟。一旦欧盟或中国与俄罗斯结盟,美国将失去两个天然屏障,从而对美国形成直接的威胁。今天的乌克兰危机,其实质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对决,而乌克兰只不过是美国与俄罗斯博弈的牺牲品。

二谋划全球战略,联合意向中的“朋友”

既然找到了对手,就该有应对的策略。从全球战略着手,以地缘政治理论为依据,美国在称霸世界的合纵连横战略上可谓煞费苦心。美国知道,虽然其处于世界的“中心”位置,但也远离其他几个大陆,要控制亚欧大陆边缘地区,必须寻找坚定的盟友与自己共同遏制对手。但是,想找到志同道合的盟友绝非易事,首先,这样的盟友必须是完全的岛国,就算是半岛国家都不行,否则基于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两个国家很可能联合起来不为美国所用;其次,这样的岛屿必须与大陆距离适中,既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会与大陆的关系渐行渐远,而太近则会随时受到大陆的威胁或被大陆所同化;最后,这些盟友最好是海洋强国,这样才有足够的实力为美国冲锋陷阵。基于美国超强的实力和不懈努力,美国最终如愿以偿,分别找到了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些所谓的“朋友”。

(一)支援特殊伙伴——日本

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和原子弹爆炸一事一度致使美日关系深陷泥潭,但这似乎丝毫也未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发展。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美国以同盟国占领军的名义派遣15万军队单独占领了整个日本,并任命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总司令”,全权负责日本战后事宜,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使日本一度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4]这正是美国利用日本遏制中国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后,中国与日俱增的综合国力对美国的霸权形成强有力的挑战,于是美国携日本共同上演了一场场遏制中国的闹剧:1992年日本抛出了“中国威胁论”后,美国火上浇油,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荒唐论调;不断对日本进行军事援助;多次与日本举行夺岛演习等。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美国一度认为世界人口第一、经济总量第二、国土面积第三的中国,不久将取代其霸权地位,这进一步加深了美国对中国的恐惧。于是,2011年奥巴马高调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拉开了美国重返亚太的序幕,使美日关系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今天的日本安倍晋三之所以敢于解禁集体自卫权和修改安保法案,离不开美国的鼎力支持。当然,也许日本并不甘心与美国为伴,因为日本本身也具有深厚的霸权土壤。日本是一个崇尚实力的务实国家。今天的日本之所以敢挑战中国,那是因为中国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让日本产生敬畏感。如果将来中国的实力远胜美国,那至少能让日本保持中立。正如现实主义者所言:“国际关系的实质是无政府条件下为争取权力的斗争,特别是军事权力,是国际关系最根本的因素,国家利益至高无上,普世道德没有任何意义。”[5]所以,对日本来说,要想让它臣服于你,唯一的手段就是让自己变得足够的强大。今天的日本,即使身怀家仇国恨,哪怕与美国远隔重洋,只要符合其国家利益,仍然愿意为美国所用。因此,联合日本无疑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最佳选择。

(二)拉拢天然盟友——英国

如果说日本与美国的结合是由于日本的务实,那么英国与美国走到一起可谓水到渠成。二战后的欧洲,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与自身的努力下,战争的创伤得以逐渐恢复,并且日益走向联合。欧盟的形成促使欧洲国家实力大增,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形成强有力的挑战,特别是欧洲大陆上的两个大国——法国和德国的影响力让美国颇为不安。于是美国不得不将遏制欧盟的计划提上日程,而英国成为了美国遏制欧盟的最佳选择。英国与美国之所以很顺利地走到了一起,可谓集天时地利与人和于一体。首先,美国是由逃往美洲大陆的英国清教徒最终建立的,建国之前的美国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建国后继承了英国大部分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致使今天的英美两国意识形态极为相似,这是英美结盟的最有利条件 ;其次,纵观世界地图,英国位于亚欧大陆的西边,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距离适中,并且有相当的实力,这无疑使英国成为美国最好的选择;最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英国不仅共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在对战败国的处置与国际秩序的重建问题上达成了默契,进一步加深了英美两国的关系,这为英美的结盟创造了有利的人为条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再到利比亚战争,英国始终是美国的忠实盟友,一直紧跟美国的步伐。虽然英国同属欧盟成员国,表面上并未对抗欧盟,却是美国最得力的“情报”助手。一方面,英国并未加入欧元区,自始至终都是使用本国的货币——英镑,这无疑拉近了英国与欧盟的距离;另一方面,从之前的“日不落帝国”沦落为今天的二三流国家,英国自然不甘心欧盟中的法、德等“邻居”比自己强大。随着欧债危机的频发,英国在欧盟的利益受损严重,英国与欧盟其他国家的分歧日渐增大。2013初,英国首相卡梅伦承诺,将于2017年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英国是否退出欧盟。[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和欧盟的其他国家在政治和经济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无疑会进一步加深英国与欧盟其他国家的隔阂,其最终获利者将是美国。对美国而言,欧盟的强大只会将自身边缘化,使自己在国际上孤立无援,这严重有损美国的利益。所以,正如从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利一样,美国这个一向喜欢从中“渔翁得利”的国家,自然不会放任欧盟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利用英国牵制欧盟才是其真正目的。

(三)联合远房亲戚——澳大利亚

日本可以制约亚欧大陆东边缘地区的中国,英国可以牵制亚欧大陆西边缘地区的欧盟,而亚欧大陆中心地带的俄罗斯受到北约东扩的制衡,那谁又来压制欧亚大陆南边缘地区的印度呢?这时美国想到了他的“远房亲戚”——澳大利亚。美国为何选择地处遥远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来遏制印度呢?这得追溯到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历史渊源。美国和澳大利亚曾同属英国的殖民地,美国是英国的清教徒逃往“新大陆”后最终建立的国家,澳大利亚最初为英国囚犯的流放地,受到英国长达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7]同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致使美澳两国有着相同的西方传统价值观念,这无疑拉近了双方的关系。此外,作为南半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科技发达,综合实力不比英国和日本差,这也是美国当初选择澳大利亚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澳大利亚作为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能够牵制印度在印度洋的势力,更可以遏制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发展。如此重要的作用,美国当然不会错失良机。于是,澳大利亚成了美国的盟友,而且他们配合得甚是默契。半个世纪以来,不论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参加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还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的而参加阿富汗战争和制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向澳大利亚的扩散而参加伊拉克战争,澳大利亚对美国的追随可谓不遗余力。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其对美国的坚定支持以及在战争中的积极表现,受到了比英国、日本等同盟国的更多的重视。而自从奥巴马决定重返亚太后,澳大利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它既可以牵制印度向印度洋地区的扩张,可以有效监视中国、俄罗斯等亚洲大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一举一动,这对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无疑具有重要作用。诚然,2015年6月以来,英国和澳大利亚纷纷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给了美国当头一棒,这种倒戈现象反映了美国的霸权道路的坎坷,也印证了“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的铁律。当然,我们必须明白,即使澳大利亚与美国有矛盾,也并不意味着美澳同盟的解体。因为美国需要借助澳大利亚遏制来自印度等国的威胁以继续称霸世界,而澳大利亚则需要倚仗美国来保障国家安全和提升国际地位,这种美澳双方各取所需的态度无疑能够继续维持双方的同盟关系。

三美国独霸世界的现实影响分析

当今世界,美国势力几乎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从未停息过: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从插手科索沃危机到攻打伊拉克,从捉拿萨达姆到消灭卡扎菲,无一不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而今天的巴以冲突、乌克兰问题、“伊斯兰国”恐怖主义的大肆蔓延以及日本安保法案的通过,更与美国的霸权作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1948年以色列能够建国,与美国对其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美国为了扶植中东势力,控制其他中东国家,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不惜代价地帮助以色列建国。建国后的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给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人民造成了重大灾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美国当初的霸权战略。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当初弱小的以色列根本不可能建国,也就不会有五次中东战争的流血牺牲,更不会有今天“哈马斯”与以色列持续不断的冲突与战乱。

其次,乌克兰问题表面上是一个国家的内战,其实是美国与俄罗斯交锋的表现。北约计划通过东扩战略把乌克兰收入囊中,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活动空间。因为如果乌克兰为北约所用,那么俄罗斯的西部就失去了一大块战略缓冲地带,北约可以直指俄罗斯的心脏——莫斯科。但是,俄罗斯当然不会把乌克兰这个战略前沿地带拱手相让,于是积极抵抗北约的东扩战略。乌克兰问题便油然而生,而其根源就是美国的霸权行为。

再次,自去年6月份以来,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迅速壮大,并以雷霆之势攻城略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占领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大片领土。“伊斯兰国”为何突然崛起?这和美国有直接的关系。2003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错误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导致当今恐怖主义大肆蔓延的根本原因。“伊斯兰国”的前身是伊拉克的一个逊尼派反政府武装,兴起于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后,曾一度效忠基地组织。[8]2011年美军撤离伊拉克后,导致伊拉克国内安全局势恶化,使得极端分子乘虚而入,最终诱发“伊斯兰国”的迅速崛起。

最后,九一八事变84周年之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国内外民众强烈反对,强行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新安保法案。这一法案的通过,使得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制定的“和平宪法”名存实亡,日本自卫队将变成一支极具进攻性的军事力量。然而,作为日本的“大哥”,美国不但没有制止安倍晋三的这一做法,反而表示“欢迎日本在地区和国际安全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9]可见,美国是想通过日本应对来自中国和朝鲜等国家的潜在威胁,这也是美国重返亚太、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需要,而该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遏制中国,称霸世界。

独霸世界是美国早已有之的战略,不论是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出发,还是受现实主义理论的影响,或者是基于美国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尽管从一开始美国的霸权主义就受到很多国家的反对,但其从未收敛过,而且今后收敛的可能性也很小。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其霸权作风将会一直持续,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敢于直接挑战美国。然而,诚如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言:“帝国的衰落,往往在于力量的过度延伸。”[10]美国这种逆历史潮流而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风,终将自食其果。

参考文献:

[1] 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M].林尔蔚,陈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8.

[2] 刘从德.地缘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9.

[3]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6.

[4] 冯特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158.

[5]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79.

[6] 张雅婷.英或提前举行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N].环球日报,2015-01-06(04).

[7] 岳小颖.冷战后澳大利亚为何追随美国[J].国际政治科学,2009(04).

[8] 李绍先.“伊斯兰国”因何而来[J].现代国际关系,2014(9):55.

[9] 张倍鑫.日本安保法今日最终表决[N].环球日报,2015-09-20.[10]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上)[M].王保存,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26.

责任编辑:李珂

Analysis of the Alliance Strategy of USA Dominating the World——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eopolitics

YIN Wengui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Abstract:After the Cold War, the USA depends on its superior strength to subvert Mackinder's the Continental Centre boldly and dominate the world with the help of Mahan and Spykman's geopolitics. The USA regard these emerging countries or union, such as Russia,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ndia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al as a potential threat, and try to seek allies in the worldwide to curb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countries. Today's conflict between Palestine and Israel, Ukrainian crisis, the rampant spread of terrorism in the Islamic state and the pass of the Japanese Security Act, are consequence of the alliance strategy of USA dominating the world.

Key words:USA; geopolitics; alliance strategy; world domination

[中图分类号]D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7X(2016)02-0109-04

作者简介:殷文贵(1991-),男,云南曲靖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收稿日期:2015-11-10

doi:10.3969/j.issn.1674-117X.2016.02.020

猜你喜欢

英国俄罗斯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黄金时代》日本版
英国圣诞节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