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晏建怀的历史题材作品写作特点
——以《帝国的脸谱——北宋官场众生相》为例

2016-03-07飞,郑

杨 飞,郑 坚

(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论晏建怀的历史题材作品写作特点
——以《帝国的脸谱——北宋官场众生相》为例

杨飞,郑坚

(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摘要]晏建怀在历史题材写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其代表作《帝国的脸谱——北宋官场众生相》,秉持相对客观公正的立场,以轻松调侃的笔墨、直白的现代语词,巧妙借用评书技巧,塑造了一批立体多维的圆形历史人物形象,令读者耳目一新。

[关键词]《帝国的脸谱——北宋官场众生相》;历史题材;现代语词;评书技巧;圆形人物

株洲,素以“火车拉来的城市”和“工业城市”被外界所熟知,同样它也以工业发达、文化底蕴薄弱为外界所诟病。土生土长的株洲人晏建怀,就是在这片现代工业文明和文化事业发展相互补益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其以笔耕不辍、勤学朴实而被大众所熟知。他自1992年发表文学作品开始,先后在《文学界》《书屋》《杂文月刊》《四川文学》《星星诗刊》等杂志发表散文、随笔、杂文、诗歌500余篇,曾获《杂文选刊》杯首届全国杂文大赛"新人奖",文章也被《杂文选刊》《名作欣赏》《新华每日电讯》和美国《侨报》等上十家报刊杂志转载,并入选中国多家知名出版社刊物。2013年,晏建怀历时3年完成的历史题材作品——《帝国的脸谱——北宋官场众生相》(下面简称《脸谱》)一书,经由湖南著名的古籍专业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面向广大读者发行,一时间,作者新浪微博的访问量迅速突破百万,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因此,解读晏建怀的写作模式,尤其是他在历史题材方面的写作,对于株洲本土作家的成长及株洲文化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脸谱》全书由79篇小文集成,每一篇都是一张栩栩如生的“脸谱”。作者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间隙之间,抓住北宋官场的特征和人物的特质,以轻松调侃的笔墨,运用现代语词,化用评书策略和技巧,把繁冗沉重的北宋官场娓娓道来。这不仅打破时空、古今交错,也活画出了北宋官场的核心图影,使读者不由自主的陪伴他笔下刻画的一张张活灵活现的“脸谱”,走过岁月的风浪,触摸到历史人物的“温度”。

一植入现代语词

晏建怀的《脸谱》立足的材料是北宋的历史。较之传统的历史题材作品写作时的严肃与晦涩,晏建怀以人物为线索,通过植入现代语词、流行语和俏皮话串联有趣的故事,描摹北宋官场的众生相,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形成了叙述上的“时空压缩”现象[1],消灭了古今距离,让历史获得了一种现场感,给传统历史读物赋予了生动的历史故事、活泼的历史细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让读者的心灵得到温暖和愉快。

《脸谱》语言中现代称呼的使用让历史走出了高高在上的学者书橱,变身成为了普罗大众的精神食粮,打破过去叙写历史题材作品的僵化、教条的写作模式,呈现出很丰富的形式嬗变。他以易于接受同时又真诚严肃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再现了一个个历史人物。这样的例子在《脸谱》中随处可见,较为典型的有:

如《脸谱》文中的第一篇《宋太祖的底线》:进宫不久的某天,他见一宫女抱着一个年幼的男孩,便问:“这是谁呀?”宫女说:“这是周世宗的儿子。”周世宗就是他原来的老板柴荣。宋太祖回过头来问他们:“该如何处置这没了爸的孩子?”[2]1

《宋仁宗的仁》:他边喝水边说:“我回头找了多次,没见掌管茶水的当值侍吏,又不便询问,倘若一问,侍吏必受责罚,故忍渴而归。”[2]18

《当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的耳光》:按说,后宫的事,不过是皇帝的家事,作为家长的皇帝既然亲眼目睹,皇后的耳光又是无心之举,那么批评教育几句,或者各打五十大板,事情也就过去了。[2]21

上面截取的片段中:“手下”“老板”“没爸的孩子”“我”“家长”等等都是现代语言中的词汇,却被作者运用到了历史题材的写作中,把这些称呼用到古人那里时,是对古代帝王将相的“降格处理”,他们统统被拉下了神坛,成为被现代称呼“全面抹平”之后的普通人。这些语词的使用会使习惯了现代语言规则的读者,在严肃的历史中感受到轻松诙谐。这无疑把历史拉近了距离,让历史和经典通俗化。

此外,作者晏建怀在文中还挪用今词古用,在历史故事的叙述中大量使用现代语词、当代流行语和俏皮话,以增加叙事效果。譬如:

《小事假糊涂,大事真精明》:党进武夫出身,大字不识,虽然在军队干了多年,吕立战功,频获嘉奖。但是,大家都知道,在读书人尾巴翘到了天上的宋代,没文化是比“黑五类”“臭老九”更难混的。[2]51

《寇准是个“公子哥儿”》:寇准出生于官僚之家,从小不拘小节,颇爱飞鹰走狗,是个典型的“公子哥”……因为才能出众,官职“蹭蹭蹭”往上升,连连提拔,后来甚至还当上了宰相。[2]132

《差点被考生忽悠死的主考官》:虽为一品大员,但一生只娶一个老婆,是个“模范丈夫”,而且家里事情都由老婆说了算,“枕头风”一吹就灵……李氏这招通风报信之法,简直可评为“史上最佳创意奖”……王主任终于实现了“软着陆”,侥幸捡回来了一条命,有惊无险。[2]142

《“官二代” 柳开的自我炒作之路》:柳开是宋太祖乾德初年监察御史柳承翰的儿子,典型的“官二代”。[2]84

以上片段中“黑五类”“臭老九”“蹭蹭蹭”“模范丈夫”“枕头风”“史上最佳创意奖”“空头支票”“软着陆”“官二代”“炒作”“敲门砖”等诸如此类的当代语词的运用几乎贯穿了晏建怀《脸谱》全书。这种杂糅和镶嵌了当今多种流行元素的笔法,尽现北宋官场文臣武将的文韬武略和权谋诡谲:宋太祖赵匡胤的底线,宋仁宗的仁厚,宋徽宗的“与狼共舞”,刘娥皇后的传奇……范质的宽容与仁慈,赵普的钻营取巧工于心计,欧阳修和王安石的锐意革新,司马光的俭素之美……所有的人物脸谱,活灵活现,整体上造成了一种“轻”的叙事效果。

二化用评书策略

张爱玲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历史在厚厚的故纸堆中长眠,只有在好奇少年的脑中,才会短暂的鲜活的复活片刻。[3]晏建怀不仅充当了这个“好奇少年”的角色,还用一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习惯的表演技法——评书,重新让历史从“故纸堆”中鲜活地走入我们的视线。所谓评书,又称说书,在宋代开始流行,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是为了描绘事件、景物或人物形象,用排比的垛句加以夸张,给人以强烈的印象。立足宋朝历史材料的《脸谱》一书,无疑与评书这一艺术形式有着天生的血肉关系。

《手搏状元“去三害”》,文章开头,晏建怀以笔为惊堂木,开宗明义直言“王嗣宗是惊世骇俗的人物”。挑起读者或者是听众的兴趣听“故事”。紧接着,一句 “为什么这样说呢?”言明原委。这位主人公他敢在天子殿前打架,在上司面前斗狠,到任地方又以雷霆手段,肃清不良风气,为民办实事,政绩不俗。[2]75-77每展开一个小故事,娓娓道来,节奏高低起伏,引人入胜。《“钓鱼宴”背后的政治玄机》是北宋官场众生相最集中的一个篇幅,北宋官场百态也缩映在每一个人物的表情、动作、眼神等每个细小的动作之上。仿佛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是“功利的”。“所以,宫廷禁苑钓鱼,不是平凡意义上的钓鱼,它钓的是规矩,钓的是政治,钓的是权威,钓的是上下有别,尊别有序。其实整个赏花钓鱼宴,无论赏花也好,赋诗也好,又何尝不是一次精心设计的钓鱼活动呢?钓者是皇帝,鱼儿是大臣,最后收入网中的,是一颗颗被俘获与奴役的心。”[2]246这样的宴会在作者笔下或轻重缓急,或浓墨重彩,或一笔带过,绝少拖泥带水,就如展开一场精彩的“评书弹唱”表演,呈现出北宋官场规则。所有所谓的正派或者反派,他们都生活在北宋这个官场的“规则里”,有同时代的共性,也有各自张扬的个性,令读者深思。《一朵花凋谢了一个王朝》,浪漫富有诗意的文题无疑可以更好的吸引读书阅读。前半段,作者以当代明星杨二车娜姆喜欢戴花切入文章,然后用宋代以花为题材的词曲完成古今的过渡,顺势将宋代官僚戴花、皇帝赏花的潮流引出,文章进入高潮,谈及宋代戴花之习的缘故和影响。由此,读者会明白为何作者的文题没有用常青挺拔的树木去描写宋王朝的兴衰,却选择了娇美易谢的花儿。原来浪漫之余也是对宋王朝凄美一现的扼腕叹息。文中晏建怀用“奢侈”二字作为“文眼”,“什么是奢侈?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成千上万老百姓夜以继日的劳作,也只能供他们片刻的欢娱、瞬间的消遣,这就是奢侈;农民累死累活干一年也不过几千元收入,而他们一顿饭就是数万甚至数十万,这就是奢侈”。[2]283连续两个对“奢侈”一词的诠释,让读者五味杂陈,思绪万千。紧接着,文字干净利落走向末尾处,如惊堂木疾声而下,读者也好,评书观众也罢,都一同和着陆放翁那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阳春白雪声,伴着雨巷深处、那位身着破衣褴褛的卖花人的声声“唤卖”声,隐没在历史与时间的尽头,只留下一个王朝的名字。

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忠于历史却不保守的创作方式,正是内容的回归,形式的创新。晏建怀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技巧,巧妙的化用评书人说书的书写策略和技巧,让通俗笔法下的历史有了“厚”度,弥补了他用现代通俗语词描写历史所带来的“文化折扣”感。晏建怀的笔就像冷静客观的第三只眼睛,在“脸谱”故事化的情节里,打通现代社会的官场和数百年前的北宋官场风云,严肃而真诚给出“议论”。

三塑造立体多维的圆形历史人物形象

常理而论,评价任何人事都不能只立足于片面,必须是多维度的。晏建怀秉持着相对客观公正的态度写作《脸谱》书中几百位人物,肯定贤臣才能,也毫不避讳他们性格上的缺陷;指出权臣不足,也敢于正视他们的可取之处,为读者塑造了一大批立体多维的圆形历史人物形象。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最为后人熟知的莫过于“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两件事情,而这往往给人以 “阴”“狠”的印象。但在《脸谱》开篇《宋太祖的底线》一节中,晏建怀笔下的赵匡胤形象,不仅有阴狠一面,也有为人称道之处。文中作者通过如何处置前朝遗子、水晶柱斧砸谏臣、夹室立誓碑等三个小故事,让读者看到了武夫当国的赵匡胤他的多面性。他虽“即人之位”“夺人之权”,但相比于其他的王朝换代时的血流成河、横尸遍野,他可谓算“省血省泪”了。他不像往朝那些心狠手辣的皇帝,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残忍的诛杀大臣、排除异己,而是选择了用较为温和的方式——杯酒释兵权,为自己解除臣子“功高盖主”之险,成功实现“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的目的。水晶柱斧砸谏臣这个故事,道来十分有趣,让读者看到宋太祖的憨直可爱和度量。赵匡胤一生行事果敢,既准又狠,但心底始终有一个底线,誓碑则可见一斑。他给子孙后代留下太庙的誓碑所言:善待后周皇帝柴氏家族,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若违背此誓的子孙则天打雷劈。这个“底线” 无疑为宋王朝免除了不少疯狂的杀戮。三个小故事,娓娓道来,节奏跌宕起伏,一个性格完整的赵匡胤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文尾处,晏建怀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优礼是大夫、强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主张,为当士大夫参与朝政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上书言事,往往直截了当,即便把皇帝逼急了,最多也只是个罚配而已,这在专制时代,是十分宽容的了”[2]4,明确宋太祖这以举措,不仅为宋王朝开拓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也为王朝中后期滋生腐虫提供了温床,为后文的叙述,勾勒出一个立体的宋王朝图景。《做贤臣不如做“蛔虫”》一节,主人公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官场左右逢源,三登相位,深得圣宠,一生善始善终。正如文中所写:赵氏之所以能够夺取江山,是其武功、魄力、运气与赵普智慧强强联合的结果,没有赵普,赵匡胤的文韬武略,或许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其结局是另外一番景象也未可知。[2]25晏建怀充分肯定了赵普融会贯通的才能。但作者也指出,赵普可谓人臣之极的成功秘诀,关键在于道路的选择,他像一个“赌徒”,将筹码压在赵匡胤的身上,极尽钻营之能事,利用权谋搅弄风云,颠覆了一个王朝,也成就了一个王朝。对于这样一个不是标准贤臣的权臣,作者以“蛔虫”作喻,毫不留情地刻画出了他擅营谋和工心计的双面人性。

纵观全书的每一张“脸谱”, 诸如宋太祖赵匡胤和赵普这样的形象还有很多。如晏殊,素有“太平宰相”之名,一生才情横溢,他性格闲静平和,崇尚道家,却也守城忌变,“任职宰相十年,始终延续吕蒙正、李沆、王旦等人的执政风格”[2]210。譬如欧阳修,名入“唐宋八大才子”之列,虽满腹经纶,为人正直,但却过于“直接”, 一生不得恩师青睐,好色之名也是天下共知。宋太祖时期的“天子门生”——杨亿,不仅刻画其才华横溢的一面,也直言他倔强固执的“书呆子”性格,最终没于大行“潜规则”的宋王朝官场;宋真宗时期名相寇准不仅是极具胆识的“冒险家”,也是出身于官僚之家有名的“公子哥儿”;还有为人熟知的害人高手王若钦也曾被不知名的考生忽悠得一塌糊涂;权臣曹利用居功自傲、专横傲慢,不得善终,但临危受命,镇定自若,在与辽国订立的“澶渊之盟”中坚守底线,不辱使命,挽救了面临战争涂炭的北宋王朝……几百位人物在晏建怀的铅字笔下栩栩如生。通过这些笔触,读者可以看到权臣贵族尔虞我诈的宫廷权谋,看到他们生活中的普通一面;也能体会几百年前那些忠烈义士们的大勇大义,感受他们人性中的多面性,这些不仅触动读者获取阅读快感,也让现代的人思考如何更好地“以史为鉴”,关照现实生活。

历史客观存在,每个人对历史都有不同的理解。19世纪英国思想家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人都是历史学家”[2]18。晏建怀以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作品,采用通俗的现代语言拉近了北宋历史与现代人时空上的距离,并巧妙运用评书技巧将人物“脸谱”故事化,向世人展现了他眼里、他笔下、他心中的北宋官场传奇。而作为湖南株洲本土作家,晏建怀显然也是具有湖南地方性写作特点的共性。“在他们的血脉里跃动着一种特殊的楚人气质,他们的创作在寂寞中显出沉实的底蕴,以一种不事声张的写作姿态进行纯粹的艺术创造,彰显出独立的形象。”[4]在笔耕的道路上,对于历史题材作品的写作,晏建怀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和特点。诚如王开林先生在《脸谱》序中写道:一旦他打通古今之间那堵厚厚的隔墙,这一步就能走得很远,整座富矿的价值就会产生几何级的放大效应。

参考文献:

[1] 赵勇.“好看”的秘密——《明朝那些事儿》的文本分析[J],文艺争鸣,2010(3):137.

[2] 晏建怀.帝国的脸谱——北宋官场众生相[M].长沙:岳麓书社,2013.

[3] 陈晨.从《明朝那些事儿》看当下通俗历史题材文学创作[J].今日南国,2009(4):121.

[4] 吴投文.地方性写作视域下的“新湘语”诗歌[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5.

责任编辑:黄声波

On the Writing Features of the Historical-related Works by Yan Jianhuai——A Case Study of Facial Makeups of the Empire: Officialdom Face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YANG Fei, ZHENG Jia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Abstract: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historical-related works by Yan Jianhuai.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his master work Facial Makeups of the Empire: Officialdom Face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ere relatively impartial standpoint, humorous and straightforward writing skills and storytell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official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Key words:Facial Makeups of the Empire: Officialdom Face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istorical-related works; writings in vernacular; storytelling techniques; the round-shaped characters

[中图分类号]I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7X(2016)02-0075-04

作者简介:杨飞(1988-),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艺术;郑坚(1972-),男,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艺术、媒介与社会。

收稿日期:2015-08-04

doi:10.3969/j.issn.1674-117X.2016.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