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需求的“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改革

2016-03-07浓,李丽,丁博,陈

大理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导师制园艺本科生

周 浓,李 丽,丁 博,陈 蓉

(1.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 404000;2.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委员会,重庆 404000)

基于岗位需求的“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改革

周浓1,李丽2,丁博1,陈蓉2

(1.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4000;2.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委员会,重庆404000)

针对职业岗位需求改革“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从“一般技术目标”转向“岗位就业目标”。

园艺植物栽培学;岗位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DOI]10. 3969 / j. issn. 2096-2266. 2016. 06. 022

1 改革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的专业课以校内讲授及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在课程设计上主要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习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1-2〕,发挥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资源优势,将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高校教育与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教育有机融合,从而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高素质实践应用型人才〔3〕。具体措施为:①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相结合。我校培养的园艺专业学生就业渠道主要为观赏园艺和景观规划设计等相关单位,因此教学内容重点讲解种植园的规划与生产计划的实施、园艺植物的繁殖、园艺植物的定植、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等重点内容,而对绿色园艺产品生产、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园艺产品采收和采后管理等内容作为自学内容,制订的课程标准征询行业内企业的意见,共同制订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课程标准。②教学过程与栽培过程相结合。通过对区域性特色产业(如柑橘、食用菌等)实际栽培过程中相关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开展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犹如真实的栽培工作及其生产过程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得以体现,让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现代手段传播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夯实实践教学基础,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实习基地

园艺植物栽培学研究涉及园艺植物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及其环境条件的调控,与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相关。近3年来,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实训条件的建设,先后3次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三峡库区山地城镇园林园艺实验中心、三峡库区农业生态安全实验中心、农产品绿色加工与保鲜技术中心)对园艺专业实验室进行建设,投入近800万元,新增生理生态、土壤分析、品质分析等一批先进设备,建立了室外温室大棚,基本满足本课程实践教学要求,整合校内实验教学资源,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应在校外与重庆瑞宝集团、重庆大山公司、重庆鼎荣公司、重庆同鑫现代农业等更多行业内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实习基地,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等问题,从而为培养园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保证。

3 改革实验与实习内容

根据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点,课程设置时采用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相结合,其中理论学时56学时、实验学时48学时、分散生产教学实习15周。实验课与理论课内容、进度紧密相连,每个学生独立操作为主,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是园艺植物栽培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分散生产教学实习安排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及集中实习期间,通常2~3人1组,具体实习内容可以由任课老师给出题目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行设计,要求在行业内龙头企业完成,要求学生按《园艺学报》正式发表论文的格式撰写实习报告,并制作多媒体进行汇报,并给予成绩评定,它为实现课程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一次预演,从而提高本科生研究与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园艺行业所需人才。

4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

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重要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4〕。我院园艺本科专业大一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约有80%以上的学生参加导师制,由本科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引导本科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本科生导师科研项目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素质〔5-6〕。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库区特色进行选题〔7〕,如选择反季节栽培食用菌,栽培基地从菌株选择、菌种制作、病虫害综合防治、环境条件控制、出菇管理、食用菌销售以及子实体的深加工,本科生可全过程参与,从理论结合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1〕于龙凤,安福全.《茶树栽培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4):85-87.

〔2〕李俊,杨凡佳,字淑慧,等.促进就业的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的改革:以云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2):74-78.

〔3〕梁艳,姚东云,卢楠.产学结合培养模式在生化工艺教学中的体现〔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8):1167-1170.

〔4〕杨晓莉,孔利平,李文章,等.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2):86-88.

〔5〕范双喜,李光晨.园艺植物栽培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6〕吴强盛,邹英宁,刘乐承,等.园艺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3):260-262.

〔7〕杜成章,蒋金成,梁少君,等.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助推重庆5大功能区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6):295-297.

〔Abstract〕Aiming at the requirement of profess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teaching content and mode of horticultural plants cultivation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creative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achiev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from the"general technical objective"to"post employment objectives".

〔Key words〕horticultural plants cultivation;job requirement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ode

(责任编辑袁霞)

Exploration of the Job Demand-Oriented"Horticultural Plant Cultivation"Teaching Reform

Zhou Nong1,Li Li2,Ding Bo1,Chen Rong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4000,China;2.Chongqing Municipal Agriculture Committee,Wanzhou District,Chongqing 404000,China)

G640

A

2096-2266(2016)06-0091-02

重庆三峡学院第七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150718)

2016-05-09

2016-05-20

周浓,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与质量控制研究.

猜你喜欢

导师制园艺本科生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系
园艺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