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沙龙孕育大情怀

2016-03-07刘玉荣徐琳琼

中国德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时事沙龙辩论

文 _ 刘玉荣 徐琳琼

小沙龙孕育大情怀

文 _ 刘玉荣 徐琳琼

甲方同学:我方的观点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危害自己、危害他人,并且违法,所以我们认为女儿的做法是正确的。

乙方同学:我方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开车打电话固然不应该,但作为女儿她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劝阻爸爸的方式来解决。女儿举报自己的亲生父亲是何等残忍!

这是我们泉园第二小学“时事沙龙”的一个片段。同学们围绕2015年高考材料作文“亲情与法律”展开激烈辩论。话题是这样的:“一名男子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止,最终女儿决定向交警举报,她到底做得对不对呢?”

大家知道,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始期,也是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阶段。无论是正确的“三观”形成,还是精神成人,都离不开对是非的辨析。我们开设“时事沙龙”微课程,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分享时事、辩论时事,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

一、定位与形式

每节“时事沙龙”都会响起一句嘹亮的口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顾宪成为东林书院题写的一副对联,提醒做学问的人要时时刻刻关心国家大事,这也是我们开设“时事沙龙”的初衷。我们要让每个二小学子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我们对“时事沙龙”的定位是:它是一个聚焦时事,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讨有关时事要闻,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的德育微课程。

“时事沙龙”有时事分享和时事辩论两种形式。在低年级,是学生收集每周发生的时事新闻、时事话题,进行组内、班内分享、交流;在中高年级,是班主任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交流、辩论。活动主题由学生、家长、教师提供,由班主任老师挑选。师生围坐在一起,关注社会、关注政治、关注生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二、步骤与环节

为了保证每次“时事沙龙”有序开展,我们规定活动要按五步开展:明确主题,收集素材,确定观点,课堂交流,课后反思。同时,我们明确了课堂教学五环节:介绍新闻事件,引出活动口号,学生分组交流,学生自由辩论,教师点拨提升。

在每次活动之前,我们将活动主题告知学生,学生根据主题明确探讨目标,然后自己动手收集支撑主题的相关素材。在活动中,主持人抛出话题,点拨引领,并根据学生的观点将学生分组,两组围绕主题进行交流讨论。课后学生自主反思,撰写活动心得。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我们重视的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以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学校少先队大队长韩美奇同学说:我们都很喜欢“时事沙龙”活动,因为它不但锻炼了我们收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更让我们在唇枪舌剑中明辨是非,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

三、培训与指导

我们在开展“时事沙龙”之初就意识到,“时事沙龙”开设成果如何,关键在于老师的点拨引领。为此,我们制订了完善的阶段计划,注重过程监控,提高教师的把控能力,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学校多次举办 “时事沙龙”小微项目培训活动。我们首先从全局上统一全体教师的认识,明确课程开设的意义和活动流程;邀请有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分享班级开展“时事沙龙”的具体做法和感受;组织青年教师“时事沙龙”展评活动,将学校的小微项目研究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交流会上,五(4)班梁倩老师说:

学校的培训和跟班指导,让我对开设“时事沙龙”认识更加清晰,明确了自己在其中应该如何发挥主持人的作用,也逐渐感受到通过这种辩论的方式,不仅是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更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在近两年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开展了“让座风波话文明”“纠结的射门”“亲情与法律”等近百场“时事沙龙”。孩子们从中学会了辩证看问题,提升了关心社会发展的公民意识。

正如五(4)班的陈照源同学所说:

同学们为准备辩论事先做了许多功课,查阅了很多资料,每个人从自己的视角得到自己独到的体会,大家意见综合在一起,观点五花八门,我们从中懂得了更深的道理。比如,我在参与“家长该不该打孩子”辩论活动前,一直挺憎恨父母对我的严格管教;在参加活动后,我认识到了父母的难处和无奈,我从父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觉得我好像瞬间长大了,突然间开始理解父母、心疼父母了,“时事沙龙”使我获益终生。

【刘玉荣,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泉园第二小学校长;徐琳琼,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泉园第二小学德育主任】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时事沙龙辩论
时事半月谈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MS·CHIC美发沙龙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时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