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ICU层流病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性

2016-03-07李永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层流致病菌性肺炎

李永军

探讨ICU层流病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性

李永军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ICU)层流病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致病菌及耐药性。方法80例 ICU层流病房患者,在拟确诊为VAP后在12 h内采用一次性封闭式管将其气管分泌物吸出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出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本次研究共制备标本80份,其中70份标本有病原菌分离出来,同时培养出的病原菌种类超过2种的共有62份,占出现病原菌标本的88.57%,总共分离出的病原菌199株。其中G-球菌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占14.57%;表皮葡萄球菌11株,占到5.53%;肺炎链球菌9株,占到4.52%;此外还有G-杆菌和真菌。本次研究常用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致病杆菌耐药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最高。结论对于有效降低或减少ICU层流病房的VAP发生率与死亡率,主要做好预防措施,相关医护人员规范操作,处理好清洁口腔,做到无菌源引入,同时呼吸机等相关仪器定期消毒灭菌并实时更换,定期做病原学检测,处理好后续工作并加强患者补给营养,遵循早发现、早治疗,极大程度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

重症监护层流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耐药性

重症监护层流病房(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致病菌多出现耐药性,且难以控制感染源,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有研究表明,VAP的致死率在逐渐上升,达到15.00%~80.00%[1,2]。同时文献显示疗前合理的治疗加预防可以有效降低VAP引起的死亡率,而初始对其病原菌的适当控制是患者治疗康复减少并发症等,最为关键的。为提高患者治愈率及降低并发症等本院详细探讨了ICU层流病房发生VAP的致病菌及耐药性。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ICU层流病房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50例,女30例,患者的年龄22~86岁,平均年龄(59.5±9.1)岁。疾病分类为: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5例重症肺炎患者,脑血管意外21例,心血管意外的患者5例,10例多发伤的患者;通气方式为: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分别有44例和36例患者。

1.2方法 本次研究VAP的诊断均参照文献里面的标准[3]。患者在应用呼吸机48 h后其胸部X片原有病灶增大或者有新的病灶出现,此外还同时符合下面其中至少一条:①患者的体温>38℃,或者患者体温出现<35℃的情况;②患者的白细胞数>10×109/L;③患者出现气道分泌物,而且呈脓性。患者在拟确诊为VAP后在12 h内采用一次性封闭式的管将其气管分泌物吸出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出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即扩散法)进行试验[4]。试验方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按照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诊断[5]。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革兰阴性致病杆菌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比较 本次研究共制备标本80份,其中70份标本有病原菌分离出来,同时培养出的病原菌种类超过2种的共有62份,共占全部出现病原菌标本的88.57%,总共分离出的病原菌199株。其中G-球菌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占14.57%,表皮葡萄球菌11株,占到5.53%,肺炎链球菌9株,占4.52%。此外,G-杆菌共130株和真菌20株。见表1。

表1 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比较(n,%)

2.2革兰阴性致病菌耐药性比较 本次研究常用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致病杆菌耐药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最高。见表2

表2 革兰阴性致病杆菌耐药性比较(n,%)

3 讨论

ICU层流病房发生VAP多源于多重耐药病原菌株感染,因此给临床诊治患者带来新的严重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疗后效果[6,7]。而早期防治是减少患者感染以及死亡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种类与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及人民的生活条件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所以针对性了解VAP病源菌的菌种构成以及耐药性对于临床有效选择抗菌药物,提高和改善治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对2014年2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ICU层流病房的患者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共制备标本80份,其中70份标本有病原菌分离出来,同时培养出的病原菌种类超过2种的共有62份,共占全部出现病原菌标本的88.57%,总共分离出的病原菌株数为199例。其中G-球菌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占14.57%,表皮葡萄球菌11株,占5.53%,肺炎链球菌9株,占4.52%,此外还有G-杆菌和真菌。但是,从病原菌分布比例可以看出,ICU层流病房出现的病原菌主要是48.73%的革兰阴性杆菌,而占首位的是20.10%的铜绿假单胞菌,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占到17.59%,第三为11.06%的肺炎克雷伯菌。这一结果同文献中报道的相同,这主要由于所有患者在入住病房前后都使用万古霉素、三、四代头孢菌素等,提前消灭仪器的常见菌群以及使用的呼吸机应用抑酸剂,降低了胃液的灭菌能力,提高G菌增殖空间,导致其容易到达咽部进入下呼吸道发生VAP[8,9]。

此外,本次研究常用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致病杆菌耐药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虽然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最强,但是其在菌种检测率中并不是最高的。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建议联合使用2~3种类型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有效降低或减少ICU层流病房的VAP发生率与死亡率,主要做好预防措施,相关医护人员规范操作,处理好清洁口腔,做到无菌源引入,同时呼吸机等相关仪器定期消毒灭菌并实时更换,定期做病原学检测,处理好后续工作并加强患者补给营养,遵循早发现、早治疗,极大程度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

[1]赵雪颜,罗华,徐小彭,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方法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45-546.

[2]盛茜,刘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39-1041.

[3]景海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国际呼吸杂志,2002,6(1):321-323.

[4]王培昌.新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诊断.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19.

[5]周旻.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799-800.

[6]王辉,韩芳,李茜,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10-111,121.

[7]盖其梅,于鲁欣,常丽丽,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3):795-796.

[8]董咏梅,庄荣,应斌宇,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细菌学调查分析和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1,16(7):521-522.

[9]汪春明,余建华,田建国,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7):696-69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79

2015-11-20]

110499 法库县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猜你喜欢

层流致病菌性肺炎
层流辊道电机IP56防护等级结构设计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层流切应力诱导microRNA-101下调EZH2抑制血管新生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猕猴桃采后致病菌的分离及中草药提取物对其抑菌效果初探
X80钢层流冷却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