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精准煮散饮片*
2016-03-06陈士林黄志海丘小惠莫结丽张志杰李西文
陈士林,黄志海,丘小惠,莫结丽,张志杰,李西文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700;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广州 510006;3.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广州 510180)
中药精准煮散饮片*
陈士林1**,***,黄志海2**,丘小惠2,莫结丽3,张志杰1,李西文1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700;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广州 510006;3.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广州 510180)
本文从饮片形制入手,在总结煮散饮片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质量控制技术和物流管理理念,提出精准煮散饮片概念及其科学内涵。本文探讨了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及剂量、粉碎粒度等相关问题,提出了精准煮散饮片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规范化生产流程、自动化应用系统和质量溯源系统。精准煮散饮片是对传统中药饮片剂型的继承与创新,可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现有资源;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均一化处理,使之实现生产和配给的标准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稳定性和临床评价的可靠性,从供给侧推动中医药产业链条的整体升级,对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精准煮散饮片 中药饮片 继承与创新 新型饮片
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药学有着体现“个体化医学”特征、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理念方法,客观地依症状、体征辨证,准确地依证用药遣方。自古以来,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家们一直恪守的行医准则,也是中医学区别于西方医学最重要的特征。追求诊断、治疗的精准性,达到精准的治疗效果,是所有医学体系顺应医疗原则和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然而,中医药虽然有“个体化医学”特征的准确性,但传统经验医学的粗放模式,使其诸多环节存在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的“精准性”。方剂汤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应用最早、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形式,饮片为中医临床配方药物。因此,方剂药物质量精确预期不仅取决于中医辨证及其依法拟方的准确程度,还取决于所用饮片的质量以及服用形式[1]。
中药饮片形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唐宋时期注重“药力尽出”的中药煮散,到了明代,逐步被“能部分保留药物鉴别特征,方便买家鉴定药材质地和品种”的中药饮片所取代,其主要原因在于药材粉碎加工过程中,破坏了药物外观形态,削弱了中药物种来源与品质鉴别的性状特征,导致“辨药之难”,不利于药品的流通和使用。明清至今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现在通行的常规饮片形制和加工体系。现行的饮片体系,保留甚至强化了饮片的鉴别特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成为了药物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和药品市场商品分等的重要依据,具有其历史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图1)。
到了当代,随着用药量的极度扩大,中药从源头到临床整个体系中存在的质量、资源、效率等问题逐步显现,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中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就中药饮片而言,一方面,由于中药材是天然产物,其产地与生长的差异化、货源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药饮片的外观形态差异大等因素,导致中药饮片批间、批内质量不均一。另一方面,因各省炮制规范和用药习惯不同,各地饮片形制也常有差异,中国药典的炮制通则在切制项下,仅规定了片、块、丝、段的厚度,而对片形大小并未规定。因而,药材的大小尺寸、质地就成了影响饮片片形大小的主因,加上饮片的商业等级以大为优的习俗,造成饮片片形大块、大片盛行,人为增加了饮片加工和调剂的困难,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疗效的稳定,更导致临床科研数据的重现性、可靠性不足,也制约了中药饮片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自动化进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易于鉴定和检测,可经标准化工艺制备、规模化生产、质量均一、可实现自动化分装,提高临床用药精准性的新型饮片。
饮片形制的变革,成为了一个实现饮片全程质量可控的切入点,行业内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饮片用药形式,如配方颗粒、超微饮片、破壁饮片等。这些有益的探索,大都重点解决了服用方便的问题,有利于药物的均一和质量的可控,但却脱离了组方合煎、依药性先煎后下等中医用药理论,在提高了单味药成分溶出的同时,牺牲了因药物共煎而可能产生的临床疗效,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数据积累,因此至今只是部分试点替代常规饮片。
精准煮散饮片基于传统中药煮散用药方式,以饮片形制的变革为外在形式,结合现代中药质量控制、工业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可衔接传统与现代的模式,切实解决常规饮片到现代新型饮片的过渡问题,推动中药产业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低效能向高效益快速转变。
1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及相关研究
1.1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
中药煮散是将中药材粉碎成粗颗粒或粗粉后,以水煎煮,去渣取汁或连同药渣服用的一种用药形式,在多种古籍中均有记载(表1)。中药煮散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当时多将药材用重器捣碎、刀具切锉成小碎片或粗颗粒后再进行煎煮,使煎煮时药力尽出[2]。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3]有类似的记载,如《灵枢·痈疽》篇有言:“剉二草根各一升煮之,强饮,浓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乃已”。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4]中记载有多种运用煮散的经方,如四逆散、抵当丸、十枣汤、五苓散、大陷胸丸等。其所描述的“杵”、“捣为散”、“为末”、“捣筛”、“剉如麻豆大”,实质即为后世的“煮散”。东晋时期,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亦有药材“捣,筛为散”,“捣,筛”,“下筛成末”,“捣细”的详细描述。中药煮散在唐代得以命名并发展成熟,中药“煮散”一词始见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5],书中出现以煮散命名方剂,如续命煮散、防风煮散、独活煮散、茯神煮散、紫石煮散等,其普遍采用的“下筛为粗散”制法对唐代的医药产生深远的影响。
唐末至五代十国,战乱连年药材匮乏,为了节约药材,不少医家提倡煮散。至宋代,煮散盛行,煮散剂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及应用,这一时期所著的《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及《济生方》等均有大量关于煮散的记载,其最具代表性的官修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载方788首,其中煮散方239首,包括逍遥散、藿香正气散、三白散、消风散、平胃散、麻黄散等著名煮散剂。宋代沈括《梦溪笔谈》[7]云:“古方用汤最多,用丸者散者殊少。近世用汤者殊少,应汤皆用煮散”。
但同时,煮散的缺陷也逐渐显现。梁代陶弘景注意到煮散的大量粉末给煎服带来困难,《苏沈内翰良方》[8]中则认为煮散的粗末导致“辨药之难”,宋元之后,生产发展,药材供应增多,出现了“修合药所”(炮制作坊)专事“生药饮片”的制作。汤剂的饮片能部分保留药物鉴别特征,方便买家鉴定药材质地和品种,从而有利于保证药物真伪;饮片可以切制成许多美观的外形,适合于商业包装销售,故煮散逐渐被饮片所代替。
煮散在近代仍然得到继承,著名中医蒲辅周先生擅用煮散,《蒲辅周医家》[9]等著作中有许多煮散的记载。1985-1986年出版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方剂学》[10]及《中药药剂学》[11]对中药煮散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收载煮散方剂61方。
中国药典炮制通则切制项下,也特别规定,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碾碎使用(表2)。
1.2 中药煮散的剂量研究
唐代以前,中药全方的药材使用量较大。《外台秘要》对唐代以前的445首汤剂进行统计,全方量约70%分布于100-400 g之间,平均值达到251 g,平均单味药量为40 g。而该书记载了25首煮散方中,15首煮药量约为4.3 g,10首约为45.79 g,虽然煮散用量出现差10倍的现象,但仍明显小于汤剂用量[12]。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以煮散命名的方剂共13个,用量从一方寸匕到三方寸匕不等(约6-18 g)[5]。
图1 煮散饮片的历史与展望示意图
表1 古籍中对饮片形制尺寸的部分记载
表2 中国药典一部(2015版)中收载的饮片形制
宋代煮散剂的运用非常普遍,甚至以煮散剂代替传统汤剂的使用,导致方药临床用量的显著下降。以《圣济总录》中将麻黄汤改为“右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煎去七分,去渣温服”[2],将约100 g的汤剂方改成约8 g的煮散方。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煮散方剂的用量进行整理归纳,发现 2-3 钱/次(10-15 g /次)的占69.2% ,4-5钱/次(20-25g /次)的占16.9%,0.5-1 钱/次(2.5-5g /次)的占13. 9%[13]。丁毅对宋朝常用的50味药进行研究,发现汤剂中平均计量6.67-71.74 g,常用剂量为10 g,煮散剂的平均计量1.23-15.12 g,常用剂量为1.6-2 g,两者用量差异十分显著[14]。蔡光先[15]选择了40部宋代至清代医家医籍进行研究,发现煮散剂中饮片用量约为汤剂中的20.9%-41.9%。
据统计,古代中药煮散固定波动范围为3-20 g/次,常用量恒定在9-15 g/次,历代煮散的用量较汤剂要少很多,这应与有效成分的溶出的增加有关。中药饮片加工成颗粒后,极大的增加了药物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使有效成分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溶出,提高中药的煎煮效率,同时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现代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孙雨雯[16]等通过对比研究根和根茎类药材及花、叶、全草类等27味药材,发现煮散10 min即可达到饮片煎煮50 min的效果。对于一些质地坚硬致密的药材,如制何首乌、泽泻、太子参等,得膏率增加了至少一倍,而制首乌有效成分含量增加了3倍多,泽泻则增加接近1倍。刘起华[17]等以黄芩、葛根、黄连、炙甘草为研究对象,发现煮散水煎液的干膏率及有效成分的煎出量均高于饮片,同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主要有效成分。另有研究表明[18],先煎药制成煮散后,在煎煮时间仅为10 min的情况下,干膏率不低于饮片煎煮80 min的得率,而部分后下药,如大黄、钩藤、杏仁等煮散后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得膏率均是饮片传统煎煮的2倍以上,砂仁与肉桂制成煮散后60 min的挥发油提取率均大于其饮片240 min的提取率。以上研究实验结果均表明,煮散极大的提高了中药的煎煮效率,不仅节省药材,甚至可以简化部分先煎后下类药材煎煮程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方便患者使用。
临床使用中药基本以方剂形式存在,不少研究者对一些经典成方剂型进行了煮散与饮片的对比研究。秦素红等[19]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四物汤煮散及原饮片有效成分阿魏酸、芍药苷和多糖煎出率及总出膏率,发现煮散煎出量均显著高于饮片,煮散效率约为常规饮片的1.73倍。赵嘉祺等[20]比较相同煎煮条件下四君子煮散饮片煎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及干膏收率,结果显示煮散饮片得率同样显著高于常规饮片,1 g煮散饮片大约相当于常规饮片1.24 g。朱国雪等[21]通过对四逆汤的最佳煎煮工艺进行研究,发现其最佳煎煮工艺为浸泡20 min,加14倍量的水,煎煮30 min。在该条件下,有效成分总生物碱及甘草酸铵煎出率分别为传统煎煮法的1.3及1.8倍,明显大于饮片煎出率,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证实,四逆汤煮散并未增加毒性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单味中药或成方剂型煮散效率均高于常规饮片,有利于增加临床疗效,节约中药资源。由于成方剂型成分较为复杂,每一味中药用药部位、质地、有效成分稳定性、毒性等特征具有不一致性,应结合单味药及成方剂型研究结果,制定煮散饮片标准,达到短时间内有效成分最大溶出,同时避免毒性作用的增加。
煮散不仅在煎煮效率方面优于常规饮片,在药量更少、耗时更短的情况下煮散仍可达到常规饮片同样的临床治疗效果。姚瑞东[22]等选取80例外感风寒表虚证患者,观察桂枝汤煮散疗效,发现煮散组仅用不到一半的药量即可达到常规饮片组的治疗效果。同时,在煎煮时间上也有非常大的优势,煮散组煎药总耗时15-20 min,而传统煎药则耗时70-90 min。研究表明,煮散同样可用于小儿疾病的治疗,王林[23]采用多中心研究,观察中药煮散包括香连散、消导散、胃苓散等对小儿泄泻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煮散使用原饮片的1/4即可达到原药的作用,患儿实际用量为5-20 g/天,且煮散时间仅为2 min。中药煮散能有效的发挥临床疗效,尤其在中药急诊的治疗中可发挥更大的作用,更能体现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但是应对于一些有毒中药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监测药物毒性的变化。
1.3 中药煮散的粉碎粒度研究
中药提取过程中,药物浸出率和浸出速度与粉碎度有极大的相关性,粉碎粒度越小,有效成分的浸出速度越快、浸出率越高,但由于药材的大量细胞被破坏,不溶性高分子物质被大量浸出,导致药液不澄清,且过细的药粉在煎煮时容易糊化,影响药性。
在医药发展的早期,由于切药工具的限制,药材多用杵捣碎成颗粒状。古代的煮散与汤剂都是粗颗粒,区别在于煮散不用将捣碎药材过程中产生的细末吹干净,因此药液较为混浊。
南北朝时期,切片代替了捣粗颗粒,切出来的药片较为均匀且无细末,这样加工后的药材属于汤剂。而煮散仍为捣碎,连末一起煮,去渣连汤带末服用[24]。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散”包括了煮散、服散、外用散等,煮散剂服法上多注“为粗末”,服散书中注明为“细末”,外用散则需粉碎成极细末[6]。据考究[13],“粗散”相当于现今的最粗粉,过一号筛(10目);“粗末”相当于粗粉,过二号筛(24目);“末”约介于粗末与细末之间,过三号筛(50 目);“细末”相当于中粉,过四号筛(65目)。所以宋代煮散粉碎粒度大部分位于10-65 目之间。
现代有学者结合化学成分溶出、出膏率等考察饮片煮散适宜的粉碎粒度,秦凡非[25]等考察了不同粒度炙甘草煮散饮片中成分的煎出率及干膏收率,最后确定最佳粒度为1.18-2.36 mm。贺颖等[26]通过测定不同粒度麻杏石甘汤煮散和传统汤剂中盐酸麻黄碱及苦杏仁苷的含量,判断原药材粉碎至40目最为合适,粒度为约为0.4-0.8 mm。
可见,煮散粒度是保证煮散中药汤剂质量的重要参数。中药品种繁多,药材性质、质地差异大,现代由于中药煮散应用很少,对其粉碎粒度的研究还较为缺乏。
2 精准煮散饮片的内涵与意义
2.1 精准煮散饮片的内涵
精准煮散饮片是基于传统中药煮散用药方式,经标准化和规范化工艺制备、批量规模化生产、批内质量均一的中药粗颗粒或粗末饮片,可精准鉴定和检测,实现了准确、高效的自动化分装、调剂、煎煮流程,提高了临床汤剂用药的精准性,随行的二维码“身份”信息可对其质量信息准确识别溯源,使中医临床疗效结果评价更为可靠。
从物质形态看,精准煮散饮片与传统中药煮散并无不同,仅是改变了中药饮片的形状规格,但其内涵已远远超越了传统中药煮散。它采用中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解决了中药饮片因切制及粉碎处理导致某些性状特征丧失产生的“辨药之难”问题,并与现有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标准、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构成精准煮散饮片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煮散饮片的精准化鉴定和检测。同时,中药饮片的形状规格微小化、均匀化处理,可使饮片批量规模稳定化,批内质量均一化,饮片分装、调剂、煎煮自动化,一系列的改变必将使中药剂量和汤剂质量更加精准。而依托于包含饮片质量信息、流通信息等条形码数据库的二维码识别溯源技术,结合信息化的平台技术,可将饮片生产、应用各环节沟通起来,以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为介质,每个终端通过扫码即可实时调出相关信息数据,从而实现质量的全程监控及流通过程、临床使用终端的精准监管。
图2 饮片厚片的片形、片重差异(川芎)
因此,精准煮散饮片是遵循中药传统用药理论和特色,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基于多种现代技术体系为支撑的现代新型饮片,精准煮散饮片体系无疑是现阶段常规饮片向“精准化”转型升级的适宜模式。
2.2 精准煮散饮片的作用和意义
2.2.1 提高中医临床用药质量的稳定性
精准煮散饮片在中药饮片基础上,可对单批次或小量多批次的中药饮片进行混批处理,提高了产品工业化生产的批量规模,改善了的中药饮片批间、批内质量的均一性,提高了临床用药质量的稳定性,而其质量溯源跟踪系统的不断完善,必将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大数据分析的可靠性。
2.2.2 提高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
如前所述,对40部宋代至清代医家医籍的研究分析表明,中药煮散剂量均较饮片汤剂中的剂量小,约为汤剂中的20.9%-41.9%[14]。现代研究结果亦表明[16-21],无论单味中药或成方剂型煮散效率均高于常规饮片。煮散不仅在煎煮效率方面优于常规饮片,在药量更少、耗时更短的情况下煮散仍可达到常规饮片同样的临床治疗效果。精准煮散饮片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加工,使中药饮片颗粒度变小,且较为均一,使药物成分易于溶出,同时采用规范的煎煮工艺,可大幅度提高中药药效物质的溶出,和保证汤剂煎煮质量的稳定,从而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可降低药物使用量,节约资源,降低药品费用、减轻病人的负担。若在全国医疗机构全面推广应用,节约的费用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不容忽视。
2.2.3 推动中药生产和应用模式的自动化、标准化进程
中医临床讲究对症下药,传方不传量,剂量是关键。整个中医药行业历来都要求中药调剂称量准确,以保证治疗效果,而全国各省市也都制订了有关中药饮片调剂的法规和规程。如天津市卫计委《关于严格控制中药饮片调剂重量误差的通知》、北京中医药学会制订的《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控中药饮片调剂重量误差,每剂药物重量误差率上下不得超过5%。
一直以来,受常规饮片的外观形态所限,不能解决异形物体抓取的问题,成为中药分装、调剂自动化的技术瓶颈,只能采用手工调剂的落后方式解决。以川芎饮片为例,100 g川芎中共有24片形状大小不一的饮片(图2),其单片重量0.81-10.08 g(表3),采用人工分剂不仅费时,且剂量偏差不可避免(表4)。所以,人工调剂不仅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劳动保护状况差,人工调剂的剂量误差和人工失误,更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与标准化,甚至存在隐性的用药安全问题。
精准煮散饮片经过对饮片形制的改进,使饮片体积变小,颗粒均匀,使饮片分装、调剂的自动化设备得以应用,可改变以往粗放、低效的生产应用模式,实现用药各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2.2.4 促进中药饮片及其关联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药饮片产业的链条长、环节多,目前的中药饮片生产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给企业的生产、市场的流通、政府的监管带来种种弊端,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精准煮散饮片体系可优化中药产业源头至用药终端的结构,提高中药质量控制和监管水平,通过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医疗机构等多方力量,从供给侧促使行业往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集约化升级,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药饮片及其关联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
表3 中药厚片的片重差异情况举例(川芎)
表4 川芎厚片手工分剂10 g时称取次数(药典最大量分剂)
3 精准煮散饮片的研究策略和体系构建
3.1 精准煮散饮片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在制药工业,质量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度极为关键。中药饮片质量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的最薄弱环节。中药精准煮散饮片区别于传统中药饮片的形制大小,将造成常规饮片性状鉴定方法的部分失用,同时其质量精准的内涵也使其质量标准内容必然与常规饮片有所不同。应在现有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影响饮片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将已有中药质量标准与现代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相结合,弥补和克服传统鉴定方法的一些缺陷,补充精准质量控制方法,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中药精准煮散饮片质量评价模式。
3.1.1 现行饮片质量评价标准的适用性
现行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具体内容包括[27]: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注意、贮藏等。药物的真伪通过药材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来实现;纯度及安全性通过水分、灰分、一般杂质、特殊杂质来检验;品质优劣水平通过浸出物测定和含量测定来衡量[28,29]。
图3 精准煮散饮片的目标意义
精准煮散饮片通过对传统中药饮片的物理破碎处理,改变了其外观形态和尺寸大小。因此,除了性状鉴别部分内容不能参照中药饮片法规标准外,精准煮散饮片质量标准仍应遵循现行的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应参照现有国家中药产品标准制定的一般准则。但由于破碎处理造成饮片某些性状特征丧失,给外观快速辨识带来困难,质量标准应针对其“难以辨识”的特征,用新的技术与方法对现有模式进行补充与完善。这也是中药精准煮散饮片质量评价标准研究的重点内容。
3.1.2 中药DNA 条形码保障物种鉴定
中药DNA 条形码技术不受药材形态、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人经验的影响,鉴定结果重复性良好,方法通用性较强[30-32],非常适合于破碎药材、近缘种、易混淆品种的鉴定[33]。通过对中药样品标准序列测序,建立中药 DNA 条形码数据库和鉴定平台,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比对DNA数据,可有效实现中药物种鉴定的标准化[34]。《中国药典中药材 DNA 条形码标准序列》[35]为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品种提供了标准 DNA 条形码序列,也使精准煮散饮片的推广应用更具有可行性。
精准煮散饮片仅经过破碎工艺和简单传统炮制工艺处理,其 DNA 破坏程度极小。中药DNA条形码技术及复核条形码技术,在中药精准煮散饮片的药品基原、生产加工及市场流通等领域能起到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管的作用,保障中药精准煮散饮片的用药安全。
3.1.3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与应用
中药精准煮散饮片失去了常规饮片的外形特征,同一批次的中药精准煮散饮片,可能是单批次或多批次中药饮片均一化的微小颗粒或粉末。因此,单纯的以指标成分为对象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难以反映饮片质量的优劣性。色谱指纹图谱是鉴别中药真实性及评价质量一致性和产品稳定性的实际可行的模式[36]。因而,中药精准煮散饮片质量控制评价标准,应考虑以指纹图谱结合指标成分含量测定,达到对中药精准煮散饮片的整体性、多层次质量评价目的。
参考现行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建立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指纹图谱应该能系统的反映标准汤剂中主要成分,具有较好的特征性、指纹性和整体性,进而有效地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中药色谱指纹图谱不但可全面的表达中药的整体性特征,对其进行专属性分析,还可以监测原药材与煮散饮片之间的相合性,以及煮散饮片的批次间质量的稳定性[37]。
3.2 精准煮散饮片的规范化生产流程
精准煮散饮片通过对常规饮片的物理破碎处理,改善破碎前饮片批间、批内质量不均一情况,提高临床用药质量的稳定性,生产应用模式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医疗服务模式的需求,流通使用的产品更加符合现代药品的特性。精准煮散饮片为保证药物均一化所进行的生产工艺变革,对饮片规范化生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2.1 采制和炮制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目前药品生产、使用、检验的基本法规,是对饮片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重要监督依据。
《中国药典》(一部)在各药项下列“炮制”项,并在《中国药典》(四部)列有“炮制通则”,是国家级的炮制标准,但仅有方法没有参数。由于中药炮制具有传统性、地域性、经验性的特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大多制订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炮制规范》,作为各地饮片生产、经销部门的执行依据,为地方标准。
这些特点要求对精准饮片的采制炮制工艺进行充分研究,样品鉴定以传统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别相结合,精确到物种;并可采用指纹图谱技术研究药物在加工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和质量稳定性、均一性。
3.2.2 精确煮散饮片制备工艺参数
煮散饮片制备是将那些供煎煮的中药粉碎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过程,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经过粉碎和过筛后的物料,一般为大小近似一致的颗粒或粉末,这不仅利于均匀混合、减少批内质量差异和分装重量差异,且便于调剂、提取,有助于提高药剂的内在质量。
(1)破碎方式
中药煮散强调“细而不粉”。中药破碎方式有捣碎、粉碎和切制等。现代用于破碎的机械依破碎物形态不同,主要有粉碎机、切片机,切丁机等[38],切制方式则有鲜切、干切、润切等。各种破碎设备工作原理不同,在制备煮散饮片时适用性有区别,应根据破碎目的和药物质地,与中药采制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破碎方式,并进一步选择适宜的破碎设备。
但是,在粉碎过程中往往伴有一定量的细粉。粉碎过程中粒度均匀度、产生细粉的多少主要受4个因素的影响:①与中药的品种材质有关,淀粉越多成粉率越高;②与粉碎的细度有关,粒度越细,细分越多;③与粉碎机工作原理有关,不同的材质使用的粉碎机械有差别;④与机械的转速有关,转速越高成粉率越高[42]。因此,为了得到符合要求的饮片碎度,需根据药材性质、质地,选用适合的粉碎机械,并选择准确的操作参数。
(2)煮散饮片粒度
一般来说,药材比表面积越大,扩散越快,但过细的粉末会加强吸附作用,影响有效成分的扩散,同时容易产生糊化,过滤困难等问题。所以,中药煮散强调“细而不粉”。
如前所述,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煮散剂服法上多注“为粗末”,服散书中注明为“细末”。据考究[6],“粗散”相当于现今的最粗粉,过一号筛(10目);“粗末”相当于粗粉,过二号筛(24目);“末”约介于粗末与细末之间,过三号筛(50目);“细末”相当于中粉,过四号筛(65目)。所以宋代煮散粉碎粒度大部分位于10-65 目之间。这与《中国药典》第一部[27]规定“最粗粉”及“粗粉”的粒度范围也是一致的。
由表5可知,中药饮片可分为10种包括根、根茎、茎、全草、花、果实、果皮、种子、叶、藤、真菌等用药部位和用药形式,根据现行版《中国药典》(一部)最粗粉及粗粉规定的粒度范围,将中药饮片粉碎过筛为5-10目、10-24目、24-65目的3种粒度的煮散饮片,每个样品取样3份,每份100g,参照标准汤剂制备方法[39],制备为汤剂。10种中药制备的3种粒度煮散饮片,煎煮后汤剂药渣可较好分离,汤液颜色、澄明度与常规饮片汤剂差异不大。对出膏率考察结果表明,与原饮片比较,粉碎后出膏率均有增加,特别是对于一些硬质大块类饮片,如丹参、何首乌、茯苓等,更为显著;但同种饮片三种粒度的出膏率差异不明显。
实验结果表明,一般参照现行版《中国药典》(一部)最粗粉及粗粉规定的粒度范围制备煮散饮片是可行的,也符合传统中药煮散的粒度。但中药品种繁多,由于中药材质属性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对一些较为特殊的中药,应针对其自身特点,研究制备工艺参数。同时,由于不同品种中药饮片粉碎后溶出率增加的幅度差异较大。因此,应建立煮散饮片与原中药饮片比较的出膏率和有效成分溶出率基础数据,为临床用药剂量提供参考。
(3)均一化处理
检验合格的中药饮片,经过粉碎和过筛后,一般为大小近似一致的颗粒或粉末,可采用机械化药用混匀设备,进行充分混匀,实现药材质量均一化。并参照《药品抽样指导原则》抽取样本,按照质量标准检测,考察所制备精准饮片质量的均一性。
工业化药品生产,其产品批量规模可控、稳定,质量均一。而中药材是天然产物,在中国分散、小农经济式的药材种植还比较普遍,因此以药材源头来定义的中药批次、批量,使中药批量规模有很大的随机性。精准煮散饮片可将检验合格的小批量中药饮片,集合多个批次进行均一化处理,使其成品批量可达到稳定的规模。
表5 粉碎粒度对中药出膏率的影响(n=3)
(4)分装
可采用自动化药品分装设备,根据装量要求对精准煮散饮片进行单剂量分装。
(5)标签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中药饮片的标签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在此基础上,精准煮散饮片成品标签,可增加产品的二维码标识。
3.3 精准煮散饮片自动化应用系统
目前已有可供应用的片形均匀的药物分装设备、配药调剂设备、中药煎煮设备。精准煮散饮片在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前提下,解决了饮片外观形态的瓶颈问题,使这些自动化设备得以在中药分装、调剂、煎煮各环节应用。并可通过信息化平台技术,将中药调剂、煎煮系统与临床诊疗电子系统对接,从医生开方到用药的全程自动化系统,使中药用药模式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临床用药更加准确,并可以通过互联网链接实现区域性药品调剂、煎煮和配送,开启全自动中药药事服务的全新模式。
图4 中药精准饮片体系的总体构思示意图
3.4 精准煮散饮片质量溯源系统
精准煮散饮片除了商品属性,还具有药品属性,由于其外观形态上与目前的主流饮片有差异,因应现代的管理与监管需求,对准煮散饮片需从源头至终端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追溯,也就是从原植物的种子种苗鉴定到原药材的采收、加工、炮制,到质量检测、物流和运输,甚至临床使用终端,都需要对其身份与质量进行确认,构建完整的质量追溯系统,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条形码是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其特点是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固定的宽度,具有校验功能等。相对于一维码,二维码存储的数据量更大,且可以同时编码数字、字母及汉字,因此应用领域广泛。中国已有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食品溯源的研究,可覆盖整个生产过程的追踪。在中药领域中,二维码技术也有部分应用。颜鲁合等[40]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中药材GAP生产流程,形成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中药材GAP生产模式。金樑等[41]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小包装中药饮片药库物流管理中,为医院饮片入库验收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Cai等[42]将中药材化学指纹图谱数据转换为二维码图片,用于中药材质量信息的追溯和质量控制。二维码溯源技术通常是与数据库、网络相结合,条形码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网络作为信息流通的桥梁,数据库则是溯源信息存储的仓库,各个流通环节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存储于数据库并生成二维码。反之,也可以通过二维码及网络访问数据库得到溯源信息。这样的组合既便于信息的录入和管理,又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快速查询,而且现今智能手机的流行让二维码溯源技术不再依赖于特定的条形码识读软件,推动了二维码溯源技术的广泛应用。
基于数据库的二维码溯源技术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覆盖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快速、全面地获取产地、质量等源头信息。包含的数据信息经过扫描解码即可输出全程监控资料。
构建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为介质,结合信息化的平台技术,通过阅读解码,使每个终端实现实时化的监控,形成一个信息交换的桥梁,有利于管理者、企业和消费者共享相关信息,达到质量可追溯。进一步地通过互联网搭建的中医药服务云平台,可源源不断地集成海量健康信息数据。通过挖掘分析这些大数据,为防病治病、新药研发以及中药材种植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图4)。
4 精准煮散饮片展望
精准煮散饮片作为一种现代新型饮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文化层面上讲,发展精准煮散饮片是对传统中药剂型的复活。精准煮散的提出是传统煮散的再现和复活,是传统医学对现代技术的吸纳,使古老的民间智慧的焕发和延续,是现代技术对传统医学的文艺复兴。
从资源角度出发,发展精准煮散饮片是对有限中药资源的深入发掘和充分释放。随着人口压力增大,健康需求增高,中药资源压力增大。药与粮争地,种质资源的不规范,进一步限制了中药的供给。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现有资源,无疑是中药资源困境的新出路。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角度出发,发展煮散饮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的涌现,为精准煮散饮片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条件。从技术层面上,对药物进行质量均一化处理,使之实现生产和配给的标准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稳定性和临床评价的可靠性,从供给侧推动中医药产业链条的整体升级,对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致谢】感谢张靖、白俊其、黄娟、徐文为本研究付出的辛勤劳动!
1 石任兵,王永炎,吕松涛. 中药药物质量精准预期的相关性思考.中国中药杂志.2015, 40(17): 3343-3346.
2 徐海波. 中药煮散源流考. 河北中医药学报, 1999(4): 11-13.
3 北京中医学院. 内经选读.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156.
4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8.
5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128-156.
6 宋·陈承, 裴宗元, 陈师文.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80-88.
7 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4:241.
8 沈括,苏轼,朱亚华. 苏沈内翰良方.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4- 26.
9 蒲辅周. 蒲辅周医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5-26.
10 许济群. 方剂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10.
11 曹春林. 中药药剂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3-4.
12 杨琳. 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外台秘要》中的用量规律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30-79.
13 邢丹,贺莹,郑虎占. 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论中药煮散技术规范.中国临床医生, 2012, 40(11): 73-75.
14 丁毅. 经方50味常用药物在宋朝用量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41-71.
15 蔡光先,刘柏炎. 28味常用中药饮片汤剂与散剂中用量的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4, 10(2): 63-64.
16 孙玉雯,仝小林,王菲,等. 中药煮散与饮片煎煮效率的对比研究Ⅰ.部分根和根茎类、花类、叶类和全草类药材. 中药材, 2016, 39(3): 598-602.
17 刘起华,文谨,章军,等. 根及根茎类中药煮散与传统饮片有效成分煎出量对比研究. 中国新药杂志, 2014, 23(5): 591-595+605.
18 孙玉雯,刘起华,陈弘东,等. 10种中药饮片及其煮散的煎煮效果比较研究. 中国药房, 2016, 27(13): 1825-1828.
19 秦素红,伍小燕,龚敏阳,等. 四物煮散与原饮片的化学性对比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7(1): 51-55.
20 赵嘉祺,刘婷婷,蒋燕萍,等. 四君子煮散饮片与传统饮片的煎出效果对比研究. 中药与临床, 2015, 6(2): 19-23.
21 朱国雪,张超,肖志伟,等. 四逆汤煮散工艺研究. 中草药,2015, 46(10): 1470-1476.
22 姚瑞东,耿旦,宁德春,等. 桂枝汤煮散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临床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1): 132-133.
23 王林. 中药煮散治疗小儿泄泻的优势与特色.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2: 2.
24 袁冰,石东平,宋延青. 略论宋代的煮散.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 20(10): 585-587.
25 秦凡非,曹丽梅,赵嘉祺,等. 粒度对炙甘草煮散饮片煎出效果的影响. 中药与临床, 2015, 6(2): 15-18.
26 贺颖,王志萍,王力宁,等. 不同粉碎度对麻杏石甘汤煮散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影响. 中成药, 2013, 35(3): 631-633.
27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XII.
28 秦昆明,蔡宝昌.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3): 519-525.
29 蔡皓,秦昆明,刘晓,等.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思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 13(3): 450-456.
30 Wu L, Sun W, Wang B, et al.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the hidden assassins in traditional medicines containing aristolochic acids. Sci Rep, 2015, 5(5-6): 499-525.
31 Wang M, Zhao H X, Wang L, et al. Potential use of DNA barcod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alvia, based on cpDNA and nrDNA sequences. Gene, 2013, 528(2): 206-215.
32 Yuan Q J, Zhang B, Dan J,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and materia medica, within Angelica, L. (Umbelliferae) based on phylogeny inferred from DNA barcodes. Mol Ecol Res, 2014, 15(2): 358-371.
33 Chen S, Pang X, Song, J, et al. A renaissance in herbal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from morphology to DNA. Biotech adv, 2014, 32 (7), 1237-1244.
34 陈士林,庞晓慧,姚辉,等. 中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及研究方向.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 2011, 13(5): 747-754.
35 陈士林. 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 科学出版社, 2015:5-7.
36 曹玲,王志刚,王连芝. 色谱法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16-17.
37 谢培山. 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是中草药质量控制的可行策略.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1, 12(3):141-151.
38 卓河先,张平山. 中药的破碎与破碎机械.《中成药》, 1995, 10: 44.
39 陈士林,刘安,李琦,等. 中药标准汤剂研究策略, 中国中药杂志, 2016, 41(8): 1367-1371.
40 颜鲁合,罗中华,杨敬宇.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中药材GAP 生产模式的应用研究.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 21(3): 286-287.
41 金樑,张健,沈烽,等. 电子化药品物流平台在小包装中药饮片药库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药房, 2013, 24(3): 271-272.
42 Cai Y, Li X, Li M, et al. Traceabi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Chemical Fingerprint to Two-Dimensional Barcode.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 2015: 251304.
Precise Powder Decoction Pie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 Shilin1, Huang Zhihai2, Qiu Xiaohui2, Mo Jieli3, Zhang Zhijie1, Li Xiwen1
(1.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Guangdong Branch, Guangzhou 510006, China; 3. Guangdong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Guangzhou 510180, China)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wder decoction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mbined with the essences of quality control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a new concept of herbal decoction, precise powder decoction, was put forward. In the concept of precise powder decoction, a new form and a new system were set up. The system involved the procedure of decoction quality control, the standard of decoction production, the automatic application of decoction and its quality tracing. It should be assured that precision decoction is a renaissance of traditional TCM preparation, which may enhance the utility of current TCM resource. By means of normalizing powder decoction, the precise powder decoction can br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automation of TCM into practice, and promot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CM clinical application.
Precise herbal decoction powd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novel decoction pieces
10.11842/wst.2016.09.001
R943
A
(责任编辑:马雅静,责任译审:朱黎婷)
2016-09-20
修回日期:2016-09-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81130069):道地药材生物学实质,负责人:陈士林;广东省中医院院内专项(201511):岭南中草药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和生态适宜性研究,负责人:黄志海。
** 共同第一作者:黄志海,主任中药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 通讯作者:陈士林,本刊编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