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
2016-03-06张品
张 品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
张 品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获得感”是指因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获得而产生的可以长久维持下来的满足感,它强调在为我基础上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获得感”的出发点是人民,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史观;“获得感”追求务实,是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真正实惠。要实事求是地解释“获得感”,就要从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得到满足的社会认知角度理解“获得感”。“获得感”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解决好现实问题并规避社会的物化现象,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获得感”,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
获得感;共享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实事求是
“获得感”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重要社会问题。当前,学术界对于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研究,多从政府和改革的角度研究个别具体行业,也有学者从共享发展理念角度进行研究,但对于“获得感”提出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通过对“获得感”基本内涵的界定及同幸福感之间的比较,不仅从理论上进一步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而且进一步指出了它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现实意义。对“获得感”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的探究有利于增强人民对党执政理念的自信心、民族强大的自豪感以及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加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长足进步。
一、“获得感”的基本内涵
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性、不全面性和不可持续性问题依然突出,分享改革红利与群众期待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弱势群体不断被边缘化的现象依然突出,这些都在群众心中埋下了深深的“失落感”。而“获得感”的提出就旨在消除这种“失落感”。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获得感”的概念。习近平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76-77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也反映了实现社会公平问题的紧迫性。2015年12月,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上公布的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中,“获得感”荣居榜首;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中,“获得感”入选十大新词,这都彰显了“获得感”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寄予。
“获得感”是一个复合词,由“获得”和“感”两个词构成,汉语词典中对“获得”的解释为:取得(多用于具体事物);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这说明“获得”本身就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既有物质方面看得见的得到,也有精神方面看不见的得到。“感”的本义指事物对人的激发、触动,《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动人心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感”的一个基本义项是“感觉、情感、感想”,可见“感”与人的主观意愿、精神层面联系密切。“获得感”,英文表达为“obtained sense”,“获得”译为“obtain”,指经过努力而获得、赢得,也指规则、制度、习俗等存在、流行、沿袭。透过“obtain”一词,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及维持获得的持久性。“sense”既有感官上的感觉,又有理解、判断的意思,与汉语解释大同小异,都体现了主体的意识能力。“获得感”追求的是“获得”,着眼点在“感”,只有有所收获,这种满足感才会油然而生。因此,“获得感”是指因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获得而产生的可以长久维持下来的满足感,它强调在为我基础上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
就我国目前来说,“获得感”多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指数,而幸福指数可以通过许多具体方面表现出来,如人均收入、消费水平、人均寿命、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和人民权利的获得程度等。根据国家统计年鉴,近5年来我国的GDP提高了近2倍,从2009年的348 498.5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644 791.1亿元,人均GDP从26 222元增加到47 203元;2005—2010年间,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72.95岁提高到74.83岁。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开始关注精神享受与愉悦,旅游成了当代中国人的新体验。据统计,从1994到2014年,我国居民的出境人数就由373.36万人次增加到了10 727.55万人次。在公民的受教育水平上,也逐渐实现大众化、优质化,仅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在近5年内就增加了352.571 5万人。在大力推进社会保障的过程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在短短1年(2010—2011年)的时间里就由原来的10 276.8万人增加到了32 643.5万人。如此等等,都体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可见,“获得感”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
“获得感”强调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各方面,并要求“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实现“获得感”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把‘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1]78“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2]。因此,要实现“获得感”,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积累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协调好各方利益,做到各方面的协调统一,从而彰显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相比于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其出发点是私人占有,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是围绕个人利益展开的,它的最终目的是使个别人能够最大程度地享受发展成果。
当然,理解“获得感”,要把握好“给”与“得”的辩证关系,既要讲究对社会的贡献,还要看到社会对人们的馈赠,也就是要处理好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之间的关系。改革成果惠及万众,但我们决不能坐吃山空,不能将希望仅仅寄托在国家和社会的救济上,要求长远之发展。如果一味地强调索取而淡化奉献,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依赖的心理和懒散的风气,最终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所以,要实现“获得感”,一方面,我们要懂得奉献,通过自身的优势和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以此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即社会对我们劳动成果的肯定和给予的补偿反馈,这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二、“获得感”提出的理论基础
“获得感”的提出基于当下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它表达的是民心所向。从“获得感”到幸福感之间的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获得感”是实现幸福感的前提,幸福感是“获得感”的最终归宿。如何消除人民的“失落感”、使“获得感”深入人心并造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了解“获得感”提出的理论基础尤为重要。
(一)“获得感”的提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作出的新的伟大论述,它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深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存在价值,同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具体历史表现。
“获得感”的指向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它提出的对象是人民,它享受的主体也是人民,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519。人的存在使得历史成为可能,历史活动就是围绕着人的活动展开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295。“获得感”的实现,就是人们不断追求现实利益的历史过程,人们创造着历史,同时又在历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马克思认为:“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作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但是,只要你们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你们就是迂回曲折地回到真正的出发点。”[3]608“获得感”的提出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可以享受更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是为了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利用理论改造世界的能力不容小觑,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11“获得感”的实现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支撑,这就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着眼,如住房、教育、医疗等,这就涉及了公平的问题。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积累达到质变飞跃的过程,它要立足于我国当下发展的实际状况,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拉大等现实热点问题,这就要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坚持人民幸福的信念。同时人民群众也要坚持脚踏实地,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劳动中收获实际的满足。
(二)“获得感”的提出,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获得感”是一种是实实在在的得到,相比于幸福感,它更加务实并且更贴近现实需要。幸福感则给人一种高远、缥缈的感觉,相比之下也显得相对空泛,因此,“获得感”比幸福感的实现更加具有可衡量性的标准。它往往以人民手中实际得到的东西为依托,不论物质方面抑或精神层面,如住房、收入、医疗、教育等。
“获得感”与幸福感属于不同层次上的表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好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关系。共产主义社会讲求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为此而奋斗,但要立足基本国情,即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现实,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获得感”的提出正是体现了这一原则,“获得感”的实现是立足于当下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在把握了客观规律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获得感”的实现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的追求,也反映在精神层面上的享受。人民群众要想有所获得,首先必须有这样的存在物供其选择并进行追求。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这就是说,以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是一切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的物质资料是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的根本前提。当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会更多地将自己的视野扩展到精神层面上,因为精神上的愉悦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物质上富有时,他会将视线延伸到精神享受上,这也是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获得感”不仅要富口足,同样也要富头脑,一个真正享受“获得感”的人一定是一个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得到满足的人。如果一个人只在物质或精神上享受“获得感”,从根本上讲,这是形而上学的,因为忽视了物质和精神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最终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人是不健全的人,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享受“获得感”才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获得感”的提出,体现了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满足的社会认知理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家庭收入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家庭年收入的前20%和后20%相差竟达19倍之多。我国近10年的基尼系数一直徘徊在0.47左右,已超出社会分配不公警戒线0.4的水平,社会不公问题比较严峻。由此,习近平提出了“获得感”。从一定程度上讲,社会公平与否是通过社会上大多数个体的“获得感”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公平的考察可以通过“获得感”来衡量。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低阶层人们的社会认知方式更依赖环境背景,因而他们的行为也更多地受制于环境;而高阶层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则相对自由,不受外部条件的约束[5]。因此,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更容易感到社会不公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理,是由其社会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我们判断一个时代要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6]一样,社会底层的人由于缺乏自我发展的机会,他们才会更渴望实现社会公平。但是,缩小社会不公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让人们拥有“获得感”,让他们可以感受到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寻求关于自我、期待、偏见、情感、信念、个人所得、资源分配的一致性、适应性和平衡性的动力,认知一致时产生积极情感体验,认知失调时产生消极情感体验。“获得感”就是要让个人付出得到社会认可的前提下,使自我期待与自我所得成正比。因为,既然个人可以通过努力劳动,将社会的有效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并且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那么相应的,社会也应当提供给个人一些必要的资源来推动他们自身的发展。这些资源不仅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更是对自我尊严的满足。个人服务社会和社会认可个人价值是双向的,只有社会肯定个人成果,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才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情绪,使之在自愿的基础上主动付出,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的长足进步。
三、“获得感”提出的当代价值
“获得感”的提出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就个人而言,获得感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同时有利于解决好现实问题、提升个人的幸福指数;就社会而言,“获得感”的提出有利于规避社会的物化现象,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就国家而言,“获得感”的提出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获得感”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深度和高度的提升,它讲究的是全面,落脚点在发展,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7]“获得感”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给予保障。江泽民曾在“七一”讲话中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可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物质生活的保障问题,因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3]527,也就谈不上发展,实现“获得感”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要有所提高。“获得感”在强调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注重对人精神世界的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民享受生活的质量。最后,还要注重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获得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从而对人生有一个更高的认识。“获得感”的实现有利于清除羁绊人民发展的绊脚石,增加人民的幸福指数。实现“获得感”需要着手提高人民的实际收入,使他们工资卡里的钱数不断增多;需要严厉打击炒房行为,稳定房价,使人民可以安定其所;需要改进医疗设施、完善医疗制度,使人民可以延年益寿;需要促进教育的优质发展,使人民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需要推动就业政策扶持,解决人民就业难的现状。伴随着上述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改善,人民的“获得感”也就会随着幸福指数的直线上升而得到相应的满足。
(二)“获得感”的提出,有利于规避社会的物化现象
物化现象使社会一切向“钱”看齐,义与利关系表现失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根源就在于它涉及了人的利益问题,尤其是作为其他社会关系基础的经济利益。恩格斯曾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10],这里的利益就是指物质利益。物质利益的失衡和分配不均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失落感。“获得感”的提出,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但利益必须是建立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之上。物化现象也反映出了我国传统义利观的缺失。义利观作为道德伦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制约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足发展,所以,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11]正确把握“获得感”的“应当”、“正当”和“失当”之间的联系,是解决义利观失衡的有效途径。首先,“获得感”的提出应当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其次,它反映的必须是正当的追求,是在不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前提下的获得;最后,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个人获得造成的失当行为,其出发点和着眼点本质上就是一种利己主义。“获得感”的提出,满足了人们对于利益的正当追求,指明了义与利之间的联系,淡化了金钱至上的理念。
(三)“获得感”的提出,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来源于有所获得,“获得感”的提出反映了对我国综合实力的肯定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这也是民族自信心建立的基础;而民族的凝聚力则是在建立起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之上,增强人民之间的团结,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同的历史时期,“获得感”反映的内容不同,但无论沉浮于历史,抑或潜居于当下,中国人民始终为之不懈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此中国人民挺直了腰杆站了起来,那时的“获得感”是身体和心灵上的枷锁被打开。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经济一跃而起,人民的口袋也慢慢鼓了起来,那时的“获得感”是饱尝到丰衣足食的美好。伴随着“中国梦”号角的吹响,习近平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12]因为,“获得感”的提出,就是让人民在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幸福,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收获更多的切实利益。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磨练,依然历久弥新,保持独有的魅力,绽放绚丽的光彩,其中依然存在许多优秀的文化等待我们来发掘、继承、发展和创新,将这些有效的资源应用于人民生活之中,使其被更多的群众接受,可以大大加深我们的文化根基,加深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终将这种认同感转化为共同的凝聚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获得感”的实现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我们的历史积淀深厚,我们的人民勤劳质朴,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这无不是我们自信的资本,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我们实际工作的动力,在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的前提下,扎实推进“获得感”的满足。我们渴望“仰望星空”的璀璨,但同时更应当脚踏实地;我们渴望实现获得感,就不能“空谈误国”,必须“实干兴邦”。愚公移山的故事诉说着人性力量的伟大,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有着强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民族,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人民一定能够获取更多的切身利益,体验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EB/OL]. (2014-01-02) [2016-08-28].http://theory.people.com.cn.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5] KRAUS M W,PIFF P K,MENDOZA-DENTON R,et al.Social class,solipsism, and contextualism:how the r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oor[J]. Psychological review, 2012,119(3):546-572.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3.
[8]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EB/OL].(2001-12-26)[2016-08-22].http://www.southcn.com.cn.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8.
[11] 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EB/OL].(2015-02-28) [2016-08-27].http://politics.people.com.cn.
[1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5-36.
[责任编辑 位雪燕]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Sense of Gain”
ZHANG Pin
(SchoolofMarxismStudies,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Henan,China)
Sense of gain refers to the long-lasting satisfaction resulting from the acquisition both in material and spirit, emphasizing a real gain on an individual basis. Sense of gain is the happiness index that people share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its starting point is the people which embodies the people-centered Marxist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which guarantees that the people can enjoy true benefits. Therefore, sense of gain is better interpreted from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such as the satisfaction of self-worth and self-esteem. The proposal of the concept can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better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enhance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and cohesion. To achieve people’s sense of gain, we must strengthen our conviction and come down to earth.
sense of gain; sharing the fruits of development; people-centered; being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2016-08-11
张品(1991—),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E-mail:694885945@qq.com
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6.04.002
D641
A
1673-9779(2016)04-0001-06
张 品.“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J].2016,17(4):40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