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低俗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6-03-06徐园
徐 园
(海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当前网络低俗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徐园
(海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网络低俗文化具有娱乐性、猎奇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特点,其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多元化和传播形式多样化,容易误导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行为模式产生不良影响。对网络低俗文化有效抵制和避免,不仅需要国家立法和政策保证,需要学校教育和引导,还需要大学生自身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网络低俗文化;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
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68亿,其中网民年龄结构以20—29岁居多,占总数31.4%;网民职业结构以学生居多,所占比重为24.6%①。也就是说,作为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大学生是中国网民最大群体。近几年来,网络低俗之风蔓延,对青年大学生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了解网络低俗文化,避免和抵制其对大学生不良影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已刻不容缓。
一、关于网络低俗文化内涵及其特征
低俗的东西能否纳入文化范畴还有待争论,我们姑且从最宽泛文化定义出发,将低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②。低俗文化是指内容低级趣味,违背社会道德和社会文化传统,容易使人意志消沉,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文化”内容。那么网络低俗文化就是利用网络这个媒介来传播一些低俗内容的特殊网络文化现象。一般说来,网络低俗文化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网络恶搞、网络色情、网络暴力和网络恐怖主义等。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具有娱乐性、猎奇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特点
网络低俗文化背离了社会文化传统与社会道德,是一种非常态现象,其具有娱乐性和猎奇性,能娱乐大众,满足部分受众恶趣味心理迎合他们需要的炒作、猎奇、浅薄、媚俗和追求感官刺激等。同时,网络低俗文化又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比如在面对大量网络色情图片与人体艺术图片或时尚内容图片时,很难分辨哪些是色情,哪些是通俗,哪些是高雅艺术,且判断方法无统一标准,这些都是很复杂的。比如在一些社会新闻报道之中就隐藏着迎合猎奇需要、奢侈品炒作、缺少人文关怀,将细节灾难信息放大等低俗的隐性内容,具有极强隐蔽性。
(二)具有传播迅速、内容多元和形式多样特点
网络低俗文化以网络为媒介传播,随着互联网广泛普及和飞速发展,QQ、微信、电子邮件等即时联络工具发展与发达,消息传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每天我们都能在网上看见各种恶搞信息、恶趣味笑话等,低俗文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基于网络传播融合了多媒体这种特性,网络低俗文化以文字、图片、视频报道、flash动画以及搜索引擎、博客、网络文学、网游等各种形式存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大大增加了网络低俗文化传播形式,拓宽了网络低俗文化受众,并且提高了网络监管难度,网络低俗文化会愈演愈烈。
二、当前网络低俗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作为中国网民最大群体,在借助网络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同时,也会受到低俗文化侵蚀。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身心发展尚处在不够稳定时期,网络低俗文化侵蚀会对大学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一)淡化政治思想意识,社会责任感缺失
大学生是网络文化主力军,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善于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但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易发生变化阶段,是非分辨能力较弱,自制力较差,常常缺乏应有判断力和鉴别力,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少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低俗内容之中,或旷课逃学,熬夜通宵,有的甚至荒废学业,对周围其他事物都不感兴趣,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这样久而久之会淡化大学生政治思想意识,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
(二)极度倡导个人享乐主义,功利思想严重
大学生作为网络低俗文化受众群体之一,生活在充斥着不良信息的网络世界中。受低俗信息影响,不仅大学生追求、爱好等会发生变化,久而久之,人生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追逐名利成为很多大学生人生目标,助长了部分大学生浮躁风气和崇尚感官享受的享乐主义心态,使其不断抛弃传统社会道德感、美感与责任感,甚至丧失最基本的审美标准、荣辱观念,导致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日益世俗化和功利化。
(三)阻碍良好言行和道德行为养成
受网络恶搞、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影响,大学生经常会在论坛或聊天室中发表一些低俗、虚假、不文明文字,带有侮辱或人身攻击的言论和符号缩写或图片。“网络低俗诱导了自制力薄弱的大学生加入到制造、散播低俗信息的过程中来,反过来更加剧了低俗之风的流行,形成了一种封闭式的恶性循环”*刘晶晶,李斌,李培庆:《网络低俗内容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0期。,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言语行为粗鲁,暴力倾向明显,直接影响了大学生良好言行和道德行为养成。
(四)损害身心健康,无法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
网络低俗文化刺激了人们不健康思想产生,导致部分大学生长期沉迷于不健康网站信息中,无法进行日常学习和工作,长时间面对电脑会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害。大学生由于过度沉溺于刺激的网络游戏,导致精神恍惚,再加上长期接触虚拟世界中暴力和血腥事件,可能会导致其在现实生活中做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
(五)产生道德问题,甚至违法犯罪
网络低俗文化曲解、颠覆和抛弃了传统社会道德观,彻底否定了必要的规章制度,人们满足于绝对自由和我行我素。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生存,大学生往往很容易自我迷失,缺乏辨别好坏的能力,甚至被诱使犯罪。特别是有些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容易产生严重暴力倾向。一些大学生因此而迷恋并实施违法行为,酿成犯罪。另外,大学生容易成为恐怖势力招募和影响的群体,从而导致违法犯罪,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影响。
三、克服网络低俗文化负面影响对策分析
抵制和避免网络低俗文化,不仅宏观上需要国家立法和政策保证,中观上需要学校教育和引导,微观上还需要大学生自身努力。
(一)国家层面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国家应制订相对完备法律,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管严肃性和合理性,使得在治理网络不良信息时有明确法律依据,严厉打击制造和传播网络低俗信息的不良分子,加大惩罚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将监管职责分配落实到位,明确各部门责权关系,层层把好网络信息传播质量关。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监管四者有机结合,一环扣一环,形成良性循环。
2.建立健全网民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
国家应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社会监督作用。一方面通过宣传和教育手段让广大网民认识到网络低俗文化危害性,发动网民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网民对网络传播行为进行监督,发挥网民揭发举报网络不良文化方面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网民参与积极性,从而有效遏制网络低俗之风,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社会网络氛围。
(二)学校层面
1.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监查力度,完善校园网络文化管理
要避免网络低俗文化在高校中传播,一方面应加大对校园网络文化审查力度,建立网络管理中心,对全校校园网络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筛选,事先过滤一些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对于传播过程中发现的不良信息及时删除,尽量减小扩散范围。另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开设网络道德相关课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低俗网络行为的不良后果,帮助大学生克服不良网络行为,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做到文明使用网络。
2.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转变教学方法
学校教育机构要办好自己的教育角色,加强对大学生科学文化教育,德育工作者应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大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采用多向交互式教育方式,紧随时代脚步,了解社会前沿,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使德育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同时教育者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够上一堂更生动的、让学生融入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内容多且形式灵活多样”的网络低俗文化竞争,让大学生自主接受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熏陶。
3.加强网络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水平
针对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低俗文化这一问题,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注意整合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育合力,主动出击,占领网络思想阵地,掌握网上话语权;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去发现和培养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关心时事政治、对问题有自己独立见解、善于表达、号召力强的大学生“意见领袖”,并充分发挥这些“意见领袖”在校园网络中的影响力,用学生感染学生,用学生教育学生,用学生引导学生,通过朋辈教育尽量减少低俗信息在网上传播和蔓延。
(三)大学生个人层面
1.要充分认识网络低俗文化危害
大学生应提高自我意识,充分认识到网络低俗文化对身心素质的危害:不仅使人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还会扭曲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侵蚀大学生生理与心灵,容易引发大学生犯罪心理倾向和犯罪行为,从而导致大学生走上不归路。另外,大学生应正确看待网络和网络文化,杜绝危害人民健康生活和社会风气的网络低俗文化,从而提高对网络低俗文化抵抗力。
2.要严于律己,加强自我修养,培养健康人格
要避免和抵制网络低俗文化对大学生不良影响,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养成不浏览、不观看、不传播网络低俗信息好习惯。主动学习、积极接受主流网络文化熏陶,从而提高自身鉴别力和抵抗力,丰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成长,以积极良好心态,培养健康文化意识,构造健康文化生活,并宣传、劝导身边朋友远离网络低俗文化,从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总结
总之,网络低俗文化作为信息时代产物,其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已然引起了社会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通过分析网络低俗文化特点、当前网络低俗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并进行相关对策思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免受不良信息和思想腐蚀,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以及利用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另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三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2015-07-22..
[2]莫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3]钟家全.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李雪松.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5]谢志强,姜飞云.低俗文化产生的原因与消解策略[J].人民论坛,2010(26).
[6]刘晶晶,李斌,李培庆.网络低俗内容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
[7]黄传武.网络文化中的低俗现象及对策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8]胡志海,徐成刚.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教育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
[9]高晓钟.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战线,2008(4).
(责任编辑:赵峰)
O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Network Vulgar Culture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XU Yuan
(School of Marxism,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100, China)
Abstract:Network vulgar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fun, fancy, elusive and complexity; it spreads rapidly and widely with diverse contents and various forms. Due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network vulgar culture has caused a bad impact on thoughts, values and behavioral pattern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resist and avoid the network vulgar culture effectively, government must formulate relevant policies and laws; colleges must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Internet in an ethical way; and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must understand the dangers of network vulgar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moral of Internet.
Key words:network vulgar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Negative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
收稿日期:2015-10-26
作者简介:徐园,女,汉族,湖北石首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6)01-0112-04
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1.023
①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参见: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② 谢志强,姜飞云:《低俗文化产生的原因与消解策略》,《人民论坛 》,2010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