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在高等教育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6-03-06梁永郭吕传旭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梁永郭,吕传旭,耿 微(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慕课在高等教育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梁永郭,吕传旭,耿 微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破解教育改革难题,实现教学质量的飞速提升、教育公平的尽快实现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等,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几年,“互联网+”为网络与传统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以“慕课”“微课堂”等为代表的新兴学习方式和学习渠道对高校传统教育提供了新思维,推动了高等教育在结构和空间上的拓展和延伸,但慕课要在中国生根发芽,还面临着如何融入我国教育体系的问题,所以,慕课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依旧面临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慕课;高等教育;在线;教育资源;人才培养
“慕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近两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网络课程,被誉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它是英文MOOC的简称,MOOC即 “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直译为中文就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传授名校名师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即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习者学习,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促进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慕课”的概念形成于2008年,2012年是全球 “慕课元年”,由斯坦福等多所学校组成的Coursera、哈佛与麻省理工等合成的edX和斯坦福教授瑟柏斯辛·思录恩协同风险投资商创办的Udacity一举成为慕课的三大巨头。2013年起,我国许多顶尖大学也纷纷加盟并推出自己的优质资源共享MOOC平台,如北京大学的“华文慕课”、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以及上海交大的“好大学在线”等。2013年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数据表明,“Coursera有超过200万学生注册了200门课程,edX和Udacity共有约50万的学生分别修读了23门课程和19个课程”。慕课作为信息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以其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对中国教育改革带来不小的冲击,教学模式以老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给老师带来一场专业与心灵的震撼。
一、慕课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明确提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更深层次的要求。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教学模式,能够推动我国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实现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以及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更在于立德树人,培育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要抓住慕课时代的机遇,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增进时代感和感染力。
(一)“翻转课堂”实现角色转变
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教师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没有及时向市场经济模式转轨,仍然强调“填鸭式”“灌输法”学习,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形成真正高效的自主、民主式学习,造成我国教育难以走出创新人才的困境。慕课教学模式以其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这是一种互联网产品,更重要的是用户体验,以前常常忽略学生的学习体验,这种忽略主要体现在:老师会假设学生提前预习,但实际效果往往是问问题时鸦雀无声;传统课堂学习与考核很不同步,往往课堂学习过程很长才会考核。所谓“翻转课堂”[2],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通过线上小视频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自己不会的知识,更有针对性。学生上课时可以自主讲解知识,学生变老师,老师变导师,通过对各个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积极引导,更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其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很多高校都是千人课堂,纵使教师知识水平多么深厚也很难确保同学们事实上的听课质量和内化成果。大幅扩招后,学生在理论基础、道德素质、认真态度等方面大不如前,直接降低了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翻转课堂“以课上听课、课下作业”翻转成“课下听课,课上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听课质量和吸收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完善用户体验,如参与时政性讨论,洞悉时代前沿的社会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强调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在空间地域分布不均匀,东西部、沿海和内地之间在教师分配、软硬件设施、资金投入、教育改革深度等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了教育效果、教育结构的失衡,教育不公平现象也因此产生,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与发达国家人口素质、社会资源匹配之间形成差距,阻碍了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市场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平衡效率与资源如何兼顾的过程中慕课教学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念和思维。通过对“优质精品课”“名师大讲堂”等形式的课程录制,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无限的发挥,使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也能听到名师讲课,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推动高校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完善其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缩小各省市、城乡之间教育实际效果的差距,以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在“二次分配”过程中更加注重教育公平。显然,通过慕课这种形式获取到的优质教学资源,以及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上,会有明显的改善,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资源短缺、配置不均衡的状况,进而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的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并有效推动高等教育公平,加快实现国家大力提倡的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二、高等教育普及慕课出现困境
很多学者将慕课称之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界最大的革新”,可见,国内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慕课关注热度极为强烈,都在积极推崇慕课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应用。[3]然而,即使如此,我们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依然很多,比如:慕课在国外高等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能否被直接复制到中国高校?中国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应用慕课教学?慕课的移植在中国教育领域究竟起到多大作用,我们是否具备覆盖慕课教学的条件?从已有的文献研究来看这些问题尚不明确,但是教育实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扎根现实土壤,开创适合中国的慕课教学前景。
(一)教师与学生思维固化带来的阻力
在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研究习惯。科学技术创新,外界学习模式的改变会打破已有的平衡,老师和学生都有一种排斥心态。以往教学模式中,老师通常会按照教案和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课堂讲授灌输给学生。慕课教学,无疑需要老师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引领学生构建知识,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成为学生的“导师”而不是“讲师”。并且,由于国家高校教育重研究的趋势,现在很多高校的教授多为研究型教授,并不一定适合作讲授型的老师。这样的教学手段的革新,也对老师的专业素养、知识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而学生也必须摒弃传统的被动接受状态,转为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与创新中。就拿中美学生对比,众所周知,中美学生由于长期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模式的不同,有着相对显著的学习主体差异。相对美国学生具有思维独立、自主管理强的意识,中国学生普遍较被动,思维过程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较重,慕课教学要求学习者的旺盛求知欲和自律精神在中国学生群体中难以得到更好保障。
(二)慕课本身面临的挑战
情感沟通不充分。通过视频学习知识可以获得高效,但也大大减少了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缺乏情感交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要为国家的大发展服务,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有综合素养和审美素养的人才。传统教育优势在于与老师面对面学习,言传身教,对提升自身的知识理论和德育美育有着积极的作用,慕课的在线互动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功能。
资金技术面临潜在危险。慕课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巨大的技术支持和比较充分的资金投入,以及一些软件资源。这对于一些落后地区软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来说可能难以承受,而原本资源、资金丰厚的地区优势更加明显,至此可能导致两个极端化的现实问题呈现出来。即名校名师效应显著,相对薄弱的学校由于技术和教学硬件的缺乏无法单方面完成慕课资源的共享;优秀的学习平台对于那些资金雄厚、优质资源丰厚、师资力量强大的学校来说,其教育前景更好,出现了一种拉大教育资源差距的潜在危险。
三、趋利避害,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慕课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成果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也是学术研究深入发展、各国文化交流融合寻求创新的结果。这几种力量推动着教育机制改革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毫无疑问,慕课成为未来教学的一种必然方式。面对慕课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要寻求我国文化、教育改革与新型网络学习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国的教育者、学习者沿着国际化的轨道创立本国特色的慕课本土教学。
(一)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慕课的特点就是集自主、互动、开放、创新于一身,它的发展就在颠覆传统的教学观念。我们的大学,长期以来教学形式都是“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的教案几年都不更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现在慕课的到来正成为教育模式改革的契机,大学教育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了解钻研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观,把课堂主角留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体验和话语权;师生互动不要仅限于一问一答,要加强深层交流,师生共同探索,教学相长,不断改进教与学的效果。
有人说慕课会代替实体大学建设,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还不现实。慕课刚刚兴起,很多评估机制、考核机制还不健全,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教学产业,所以课堂实体不能被完全取代。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把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结合起来,建设一种“混合式慕课”的教学形式。慕课区别于以往的视频学习,把长篇大论分割成各个知识点,短小精悍的知识点容易被学生掌握。学生课下学习完新知识,老师上课时让学生讲解,学生变老师,将知识内化于心,且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变导师,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且加以引导,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引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这样,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明确要求: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破除长期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努力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革命性影响。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广慕课成为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变革的新路径和新平台。加强顶层设计,为慕课的应用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环境。高校要认清市场经济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完善学习制度、评估考核、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更新的机制,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慕课得以广泛传播的关键在于视频讲解的内容,不少海外名课,靠的是课程的黏性和教授的魅力,从网上看就是一部原汁原味、现场直播的授课视频;而一些国内高校“专为慕课而慕课”,费尽精神倾力打造公开示范课。这种热情与投入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国内慕课建设缺的正是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只有让大学生们走进教学楼就发现“左右逢源”都是好课,才能让好课走出教室、走上网络、走向世界。高等学府只有引导和驱动更多教授,甚至全部教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回到三尺讲台的本位,教师现场教学能力才可能大幅提升,由此推出的慕课才是水到渠成的好产品[5]。
(三)根植中国实际,打造中国特色慕课文化
慕课这样一个由外国人首先开发开放的平台,如果毫无变动地直接移植到中国大学、中国教育者、中国学生身上难免有些水土不服,并且当今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愈演愈烈,这样一种教学手段直接运用在传播知识与先进理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现有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等带来影响和冲击。无论是从文化战略的角度还是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看,都需要慕课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内容上坚持弘扬中国特色主流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改变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状态,培养众多授课型老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慕课内容,开发普及率较高的、国内外学者感兴趣的授课内容;推动中国慕课走出去,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国人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并且目前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稀少并分配不均,因此,要想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实现校际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则显得至关重要,这就需要集中国内外综合实力较强的优势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校的优势学科,建设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学生需求的慕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慕课平台,从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总之,慕课兴起,机遇大于挑战,它为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既是教育目的的本质体现,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慕课应用正是我国实现智慧社会[6]、学科之间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平台。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化解阻力和危机,以理性的责任和充足的准备迎接慕课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8.
[2]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3]郝文清.基于“中国数字大学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J].滁州学院学报,2013,(06):91-94.
[4]董玲玲.“慕课”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23):182.
[5]徐蓉.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4,29,(5):58.
[6]参见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在“2015高校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暨高校信息化峰会”上的发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62(2016)02-0084-04
收稿日期:2015-1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5月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成人教育思政课‘慕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2015020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梁永郭,男,河北唐山人,博士,河北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吕传旭,女,天津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耿微,女,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