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微时代”的思索
2016-03-06张东青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中心小学
张东青(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中心小学)
微课程在“微时代”的思索
张东青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中心小学)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翻转课堂”等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微课”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发展的热点,人们开始从认识阶段逐步走向实践阶段。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新方式,它有待人们在实践中完善。而信息技术学科因为学科特点与“微课”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做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与时俱进成为教育改革的先锋。
关键词:“微时代”;小视频;切换频率
最近一个词很火“微时代”,这让我联想到了电影“小时代”。的确“时代”一词体现了一种潮流特征。而今天这个追求激情和速度的时代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快速更新和向上的力量。这几年信息技术发展太快也冲击着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我们想“一本书,一根粉笔”去讲课的日子就像从前的黑白电视机一样是过去式了。所以我们不得不紧跟浪潮。微课出现在教育领域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也正是这个时代“微时代”的特征,既信息传播短小、精炼、高效。这样的背景下,“微课”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在线教育中应用。微时代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就应是符合这个时代的。做为一名一线教师能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到微课的改革与实践中我是幸运的,在不断的学习中认知,在认知中积累经验,让经验再服务于教学。在不断地对微课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把对微课的认知进行了整理和反思,希望给感兴趣的老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我对微课概念的理解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的课。一般在3~8分钟。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它主要讲解的是一课中的重点、难点或疑点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将一节课的实录截取部分而成为微课。它也应区别于某些团体或个人开发的微型课程,也就是把一节课的视频分解成若干个环节来进行研究的课程。这是很多人理解微课的误区。所谓微课应该是将知识点精心设计和制做的微型视频课程。微课的使用对象一般是一对一的师生而不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授课方式。
微课与翻转课堂是天生一对,准确地说微课是翻转课堂后知识的载体。对于翻转课堂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学后教,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内化知识转移到了课外。为了让学生掌握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或者说孩子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内容需要扎实掌握的疑点等,教师应在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难点上下功夫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
二、微课制作的方法浅析
我个人认为微课的设计思路应优于微课的制作手段。制作微课设计的内容应尽可能吸引学生注意,甚至让他们看完一遍还想看第二遍。当然这非常难,特别对制作者有特别高的要求,要么你的微课内容做得特别有趣,比如,用流行歌曲重新填词并唱出来,利用已有流行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
但我还是那句话,手段只是为目的而服务的。目前最容易掌握的微课制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手机录制小视频,针对人物讲解或者实物演示。
优点:方向随意,地点随意。
缺点:画面不稳,有点抖。要进行后期处理导入电脑。
2.高拍仪录制小视频。针对桌面讲解适合讲解简单知识点特别适合数学分析、英语语法等。
优点:录制内容清楚,稳定性强。直接导入电脑。
缺点:画面固定不能移动,只能录制桌面内容,画幅较小。
3.屏幕录制小视频。针对已有的素材录制,特别适合PPT制作微课程。
优点:简单易掌握,直接录制可成,不用二次制作。缺点:内容比较固定较难突破,除非后期处理。4.软件制作微课如Flash等直接生成微课。优点:画面生动、优美、流畅,看起来较专业。
缺点:制作难度大,费时,制作一节微课往往占用很多时间。
三、微课制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微课一般在3~8分钟内比较合适,这是根据一般人大脑的有意注意时间定的。
2.微课属于视频作品,需要有画面的切换或动态变化,最好十秒钟内画面能变化一次,免得观看者由于视觉疲劳而失去兴趣。
3.画面变化切换频率不能太快,不要让观众目不暇接,影响学习效果。
4.可以直接使用PPT翻页切换,也可以是PPT内容逐行呈现,还可以是线条、画框或文字特效的变化等,配上自己语言也能生成非常优秀的作品。
5.微课不能只传授知识还要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应在微课中提出问题给学生空间思考这个反馈,最好让学生把反馈带回到课堂。
6.微课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为学生面对的是电脑所以教师要考虑到部分孩子的接受能力布置任务要分层,给一些孩子能够得着的任务。或者是让一部分孩子有更多的拓展空间去操作和思考。
四、我对微课程应用的思索
小微课大作用。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从在国内出现就一直饱受热议。有的人非常认可,有的人表示怀疑,有的人在努力实践有的人还在观望。微课是将“老师”请回家。可以反复观看的特点,也更加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可以说微课的出现使课堂翻转更具有可行性,使学生的课前预习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课后巩固复习重难点突出有章可循。这也是我一直觉得微课在现代教育中可行并一定能行的依据。
改革在继续而我们必须前行,我们是正处在改革风口上的人,我觉得与其在风中凌乱不如随风起舞。
参考文献:
李知亦,雷童.微时代之微课程:微课程教学之我见[J].数码世界,2015.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