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盲学前语言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2016-03-06高燕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高燕(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连云港市盲学前语言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高燕
(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一、背景分析
学前特殊教育是特殊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前特殊儿童的个体得到发展,而且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6岁以前的年龄段正是盲童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在这个阶段进行早期教育的效果最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具有奠基性作用。
市特殊教育中心盲学前班在中德项目组的支持下,于2010年顺利开班,目前的学前班是一年制。每年的学生年龄、能力、认知水平都参差不齐。虽都是有经验的教师,但上课没有相对可以参考的特殊教育教材,教学时老师需要自己挑选内容,这样的教学难免缺乏系统性。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本人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开发连云港市盲一年制的学前班语言校本课程。
二、开发
(一)理念
盲童的语言发展基本可以达到同龄普通儿童的水平,但他们的发展有一些独特表现:盲童主要依靠听觉习得语言,语言学习较普通儿童困难;盲童的语言词汇易与事物形象脱节;盲童的非言语表达(如肢体语言)发展较落后,易出现“多语症”。连云港市只有少部分6岁以下盲童曾经随园就读,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家庭中渡过语言关键期。对于家长,他们因为缺乏科学的养育观,并不关心孩子语言的发展。家长除了把时间放在寻医问药上,更多的是无助和不知所措,甚至把他们关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任他们自己玩耍。
所以,开发校本课程的初衷为:
1.满足盲童最基本的倾听与表达、阅读与盲文前技能这些最基本的语言学习要求
2.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可参考、相对实用的教学资料
(二)目标
语言校本课程的总目标:通过本课程发展盲童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培养文明的语言习惯、学习习惯,激发盲童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提高盲童对盲文的敏感性。
(三)教材内容开发原则
1.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盲童入学时水平参差不齐,他们的知识和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异。为了满足盲童的需求,教材内容的选编应该按照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原则,给大部分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
2.贴近生活,便于盲童理解和运用
盲童由于视力障碍,在认知方面存在困难,教材应该以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作为切入口,让他们能联系已有经验进行学习。
3.能满足盲童的学习需要,为转衔做好准备
学前班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盲童在入小学时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和住校生活。以前很多盲童并不知道有这样的特殊学校,很多都是十几岁才入学,年龄大,认知和能力方面基本能适应学校生活。而现在的盲童适龄就入学了,他们年龄小,大多因为跟不上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而苦恼,所以学前班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语言课上的内容要为一年级打基础,让盲童明白字词的含义,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能够通过语言学会倾听、了解他人,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开发的广度包括各种文学形式
不能因为盲童的知识能力起点低,就只用简单儿歌来贯穿语言课的教学,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都应该让他们接触,慢慢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语言课的内容不是普校教材中的信手拈来,简单组合,而是囊括盲童语言学习需要的、富有丰厚内涵的各种题材学习。
(四)课程内容
1.与主题整合的语言教学活动,包括词、句、会话、儿歌、散文等
2.结合重要节日、常识内容。如:春、夏、秋、冬、国庆节、春节、六一儿童节等相关语言内容
3.区域活动,包括相关可触摸的实物、图片、自制书、经历书等配套的表演道具等
4.嵌入式教学活动,语言课教学应该指将各学科融入其中
(五)课程安排
每周5节,每节课40分钟。
(六)环境渗透
学前班内有图处,必有盲文,增加触觉的刺激与主动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阅读前技能、盲文前技能。如区域角、音乐区、游戏区、茶歇区都配有盲文;生活用品处,如毛巾挂放处、餐具摆放处都配有图文;另外,课程表,墙饰等都配有盲文。
(七)家庭参与
鼓励家庭通过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学习计划,并促进计划的有效性。通过家长会、家长手册介绍语言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开放活动,让家长亲历学习活动,了解盲童学习状况。
三、课程评价
课程开发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家长作为教学和家庭辅导的参考,所以教材开发需要教务处领导、相关老师、专家和家长的意见,更需要在操作、实践中反思,以便更好地修改,来满足特殊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需要。所以,开发、使用的过程,会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及综合评价来考量。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这需要一个团队,更需要在实践中落实,只有经得住实践考量的校本才是实用的,本人会将研究结果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为老师和家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刑至晖,韩立芬.特色课程开发的7项核心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4.
[2]盛永进.融合背景下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思考[J].南京:现代特殊教育,2013.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