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习作“精准知识”教学的肯綮
——听吴勇习作指导课《学写新闻报道》沙龙纪实
2016-03-06江苏海门市实验小学226100倪潜梅张海燕
江苏海门市实验小学(226100)倪潜梅 张海燕 杨 艳
江苏海门市三厂小学(226100)顾冬梅
江苏海门市实验学校附小(226100) 陆锦华
江苏海门市三阳小学(226100)张海兵
江苏海门市能仁小学(226100)俞丽美 黄春玲
江苏海门市海师附学(226100)朱慧红
江苏海门市包场小学(226100)赵 平
解析习作“精准知识”教学的肯綮
——听吴勇习作指导课《学写新闻报道》沙龙纪实
江苏海门市实验小学(226100)倪潜梅张海燕杨艳
江苏海门市三厂小学(226100)顾冬梅
江苏海门市实验学校附小(226100)陆锦华
江苏海门市三阳小学(226100)张海兵
江苏海门市能仁小学(226100)俞丽美黄春玲
江苏海门市海师附学(226100)朱慧红
江苏海门市包场小学(226100)赵平
[摘要]习作教学中要不要教知识,教什么样的知识,如何教知识,这是目前大多数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写作指导课《学写新闻报道》,对“精准知识”为什么教、该从哪儿来、怎样走向儿童、往哪儿去进行具体而深入的诠释,使习作指导课成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使教师从中感受到习作教学课堂的新方向。
[关键词]习作指导精准知识沙龙纪实
【话题背景】
2015年12月24日,特级教师吴勇先生在第二届“金陵特级话语文”活动中执教了《学写新闻报道》一课。这节课让听课教师耳目一新。教师们在“习作教学中要不要教知识,教什么样的知识,如何教知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入的思考。听课后,海门市“儿童阶梯习作”工作室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沙龙纪要。
【教学沙龙】
倪潜梅(海门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各位老师好!不久前,我们听了吴勇老师《学写新闻报道》习作指导课,对习作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习作教学中要不要教知识,教什么样的知识,如何教知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听课后的心得体会,请大家畅所欲言。
第一版块:精准知识,为什么要教
张海燕(海门市实验小学教研组长,海门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对于写作知识,我以前都是回避甚至排斥的,因为总觉得写作是一种能力,并不是背几个知识点就能形成的,死教知识,会限制学生言语表达的自由。可是,在吴勇老师的《学写新闻报道》这堂课上,我看到了精彩的一幕。吴老师教了很多写新闻报道的知识,学生并没有被束缚,却由于准确地掌握了方法,进行了更为自如的表达。这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维藩篱,对习作教学中要不要教知识有了新的思考。
顾冬梅(海门市三厂小学副校长,海门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是的,做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师,每当家长问孩子读了这么多的书,为什么作文还是写不好时我总会神态自若地告诉他们:“不要着急,读得多了,自然下笔有物了。”或者说:“要多带孩子参加活动,没有题材怎么写?”其实,在作如此回答的时候,我的底气是不足的。吴老师的课给了我思考:阅读积累了语言,活动提供了素材,但儿童在言语运用中遇到困难时,还是需要知识引领的。吴老师在《精准知识:释放习作教学的生产力》一文中这样说:“活动解放了儿童的肢体与感官,丰富了儿童的内心体验。但大多数儿童在把活动素材转化为言语表达的过程中,所能运用的知识与技能只是以往阅读中习得的零散经验,儿童习作的言语品质在原地打转。”这句话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陆锦华(海门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很多教师会有这样的感叹:“作文写得好的学生,真不是咱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的背后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师平时没怎么“教”,尤其是没怎么教具体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因为教师本身除了一些关于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条条框框,自己也不清楚还有哪些更具体的东西,况且课标上也都是大条目,鲜见具体的文字;二是心里觉得多教了也无益,关键是日常的阅读积累和浸润,潜移默化地产生习作能力的迁移。与此相对的事实是,美国等一些国家,有专门的“作家培养机构”来传授专业写作知识。“作家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应当坚定这样的信念:写作是应该“教学”的,而且要进行“精准知识”的教学。吴老师教学的《学写新闻报道》,让人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学生是切切实实地学会写新闻报道了,而不像一般的课堂教学那样隔靴搔痒,不痛不痒。
张海兵(海门市三阳小学校长,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被很多教师视为“圣经”,认为这样的“无为而治”是对儿童的尊重,是儿童立场的体现,是儿童个性的张扬。差矣!从激发儿童写作动机、保护儿童写作欲望这个角度看,这句话有其合理性,但就儿童写作活动的全过程而言,这句话显得粗暴、偏颇。比如,《学写新闻报道》一课,如果没有吴勇老师对新闻报道的要素、结构、言语特点这几个层面的精准知识的教学,学生岂能学会写新闻报道?就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没有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等精准知识的教学,学生对这类文体的写作能力怎会有质的提升?周一贯先生非常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既要认识到自由表达的重要意义,也要重视“规则指导”的重要价值,并倾力追求自由表达与规则指导的融合。所谓“规则指导”就包括习作教学的精准知识。写作毕竟是一种表达,实用文有实用文的写法,记叙文有记叙文的规则,想象文有想象文的逻辑。只有插上精准知识的翅膀,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写作的自由飞翔。
俞丽美(海门市能仁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南通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认为:人之所以能学会语言,是因为天生就有语言习得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习得机制慢慢退化。进入小学,正式开始书面语言学习时,学生必须借助知识、规则、方法等理性工具来学习书面语言。此时,如果我们只关注生命与生命间的个性化语言,不及时积累精准的言语知识,就会发现孩子说的话永远长不大,言语表达积极性不高,习作水平不见涨。为此,精准知识是托起孩子在习作星空飞翔的暖暖气流。
杨艳(海门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针对多年来习作教学指导的现状,近年很多有识之士把视野投到是否有精确的习作教学内容和“精准”的习作知识上。“所谓‘精准’习作知识指的是能够支撑起本次习作表达的知识、技能、框架结构等。”(吴勇语)我认为:精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精到,二是准确。首先是准确提炼这一习作教材中的知识。在一次习作活动中,运用的知识可能很多,但是能够对本次习作产生最主要支撑作用的知识才是精准知识,也是本次教学的核心知识。其次是让知识表述精到,便于吸纳和传播。《学写新闻报道》这一案例,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习作知识仿佛是支撑起高楼的骨架,没有内在精准知识的系统,学习只能停留在模仿或自发的经验的“习得”层次,儿童习作的言语品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只有结构化、网格化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形成稳定的品质。
朱慧红(海门市海师附小,海门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讲好“精准知识”是吴老师课堂的一大突出亮点。习作对孩子是一件难事,新闻报道写作则更加困难。由于平时关注的缺失以及教师授业的偏颇,孩子鲜有去注意新闻稿的写法。基于此,吴老师不厌其烦地将相关的写作方法呈现给孩子——出示、朗读、回顾、巩固。我简单地统计了一下,不算零碎的显示,整体出示教师归纳的方法就有三次。这些精准的知识,为写好新闻报道,更为以后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保障。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吴老师的精准知识教学,很好地弥补了学生的知识缺陷,也弥补了习作教学中知识教学的缺陷。
杨艳:吴老师生有一双慧眼,能一下看透文字表象下面涉及表达的丝丝缕缕,转化为供儿童学习借鉴的言语知识,并迅速催生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平台和教学机制,将零散无序归整成步步为营的内容和结构。他对写作知识的提炼精准而清晰,拨开了挡在学生习作途中的迷雾,揭去了蒙在教师眼前的面纱,让我们顿生清亮通透之感。
倪潜梅:在聆听吴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教学的不足之处:一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习作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二是没有拥有精准的习作知识,我们所掌握的知识都还是贫乏、笼统、模糊、陈旧的;三是对如何教学精准知识没有实践与研究。我觉得在后面的研究和实践当中,我们不但要在习作的主题以及内容上做充分考量,而且要对习作知识作深入的研究与科学严谨的规划,以指导学生如何去听说读写。“精准知识”应该成为我们习作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向度。
第二版块:精准知识,该从哪儿来
顾冬梅:我觉得习作知识的创生应该是在生动情境的模拟之中,在具体角色的担当之中,更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之中。可以这样说,某个特定习作课堂中相关习作知识生成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精心铺排,而又在师生的随性交流互动之中应需求而生的。一切讲求真实自然、生动鲜活、水到渠成。
俞丽美:精准知识的形成是在了解、对比、分析的对话过程中生成的。如,《写新闻报道》一课,吴老师巧妙地将课文《天火之谜》和新闻报道《“上帝的怒火”纯属无稽之谈》进行对比,围绕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四个方面,让孩子在对比辨析中经历发现、归纳、提炼等一系列过程,生成了新闻内容如何写的精准知识。互文对比的过程,是习作知识逐渐产生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新闻报道这一独特文体样式逐步解密的过程。
黄春玲(海门市能仁小学教师,海门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是的,印象最深的是“对比教学”!吴老师出示了改写成新闻报道的一则例文《“上帝的怒火”纯属无稽之谈》,此例文本身就是极富智慧的创造——一是学生对此文的前身《天火之谜》是熟稔的,有老友重逢之喜;二是有了这样的熟悉,学生对此例文的注意力自然会转入其“表达形式”的探秘之上。在独具匠心的例文引导下,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学生通过具体的文字材料、形象的对比阅读以及教师的巧妙点拨,获得了撰写新闻报道的精准知识。而这些直接关乎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精准知识,是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精准指导,学生不断感悟自然生成的。
顾冬梅:清清楚楚教作文,明明白白写文章。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就算同一种文体,因内容不同,叙写的角度、开掘的知识,也各自有别。这一篇不是那一篇,每一篇的教学都要有具体可感的习作知识架构其间,也都要有可仿的习作路径呈现。就像吴老师教《学写新闻报道》,没有含糊,没有隐晦。“什么是新闻报道?它有几部分组成?正副标题的作用是什么?导语又清楚涵盖几层内容……”这些属于新闻报道这一文体的特有知识在比较与分析中逐步清晰呈现,为最终孩子们能独立撰写新闻稿提供了看得见、用得上的方法。
张海兵:吴勇老师用这节课告诉我们,习作教学应该在对文体特点、阶梯要求、课堂目标、习作内容、指导策略的精准把握上,教给学生易懂、可学、能练的符合本次习作之格的一两个习作知识,也就是王荣生教授说的“合宜”的知识,进而形成具有阶梯性的习作知识体系。《学写新闻报道》这节课,吴老师就儿童首次接触新闻报道这种文体,教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新闻报道的要素;二是新闻报道的结构及其言语特点。在作文实践环节,吴老师强调的是有没有体现这些特点,而不是写得更为精彩。这恰恰是和吴勇老师对目标的精准定位吻合的,如“了解”“掌握基本知识”“尝试写作简单的”。所以,一堂课的知识是否精准,首先在于教师对课的核心目标和教学重点的把握是否精准。
杨艳:需要指出的是,精准知识的生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写新闻报道》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习作内容,教材提供了样例,教参也给予了此次习作指导的要点:题目要突出主要内容,开头要交代结果,中间语言简洁、讲清大致经过,结尾补充相关信息。“新闻报道”是习作练习中第一次出现的新文体,所以很多教师都会按部就班,逐条把教参呈现的习作要点教得面面俱到,但实际仍然模模糊糊。参照一下吴勇老师的课,这次习作教学要突出几点:一是“题目要突出主要内容”,二是“正标题吸引眼球,副标题揭示看点”;三是“开头要交代结果”,四是“导语交代要素、概括事件、摊出结果”……清晰的知识定位,一方面来自习作教材所陈述的写作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教材提供的习作例文和教师积累的阅读经验提取,同时根据同类习作上一次教学内容进行逻辑延续。可以说,教师的阅读视野至关重要。
倪潜梅:“不是一成不变”说得很好。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作文,由于年级不同、学生不同,知识教授就要有多少和深浅之分;每一个教师的生活背景、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都不一样,他们所开发的“知识”也一定会有差异。“知识”是有标准的,知识是会变化的。作为教师,应该在知识的“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点,找到最“精确”的那部分。就像教学中的“完美”是一种理想,“精准”也应是一个愿景。作为一名教师,一方面,我们期望由权威部门组织开发精准知识为广大的师生服务;另一方面,应该努力地了解儿童,热爱写作,使自己在习作教学中呈现的知识无限地向着精准靠拢。也许,吴勇老师的这几句话会对大家有所启示:“习作类型,是习作知识开发的丰厚语境;搭建阶梯,是习作知识开发的结构逻辑;精准开掘,是习作知识开发的落地实施。文体类型是定位‘知识面’,搭建阶梯是勾勒‘知识线’,定位开掘是创生‘知识点’,这三者构成了‘精准知识’习作教学的立体框架。”
第三版块:“精准知识”,如何走向儿童
陆锦华:吴老师这节课,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描述。一是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新闻报道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应当掌握的精准知识有哪些,个个击破,毫不含糊。二是力求多变,灵活掌握。通过比较,筛选正副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语;现场修改,内化写作知识,使学习不断处在新鲜感之中。三是反复渗透,潜移默化。光是一个从整体上梳理知识点的顺口溜就反复出现了三次,再加上过程中的强调和点拨提升,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精准知识的教学一定是需要用智慧去设计的,而不是一股脑儿地抛给学生,让学生食之无味,无法消化。
杨艳:确实,有了核心知识,只是让习作教学充满技术含量,并不意味着教学就此成功。这些核心知识是如何走向儿童,是教学充满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学写新闻报道》课例中,首先搭建了鲜活的平台。吴老师将学生熟悉的《天火之谜》课文改编成新闻报道呈现出来,直接冲击着孩子们的思维。接着,吴老师又将习作知识置于儿童的言语“最近发展区”之内,采取逐一比照的方式,降低难度,打开学生的对话空间,而生产出写“新闻报道四个部分的精准知识。这样,写新闻报道不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乎,而是让每个儿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的言语操作。随后,为了不断消化巩固知识,吴老师采用了切块选择的方式,让孩子们在选择排序中巩固之前对“精准知识”的认知。这一方式也很新颖。最后,吴老师采用攻关挑战的方式,激活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在反馈辨别中深化精准知识的获取。四轮活动下来,核心知识不断地被强化,并在言语实践中扎根。
赵平(海门市包场小学副校长,海门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吴老师的课上,“习作知识”走向儿童的过程中,呈现这几个特征:一是“热度”。这种热度体现在师生之间浓浓的亲和度上,还体现在知识的魅力带给儿童强烈的幸福感上,更有儿童在言语实践中获得的成功感与喜悦感上。二是“梯度”。整堂课有种拾级而上的感觉,从“认识”“了解”到“实践”“写作”,最后由“评价”收尾,这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不会到习得的完美过程。三是“法度”。“异文对比”明晰新闻报道特质、“例文测试”构建新闻报道框架、“习作评析”斟酌新闻报道文句等,这样使学生从“悟法”“明法”到“践法”“评法”,可感而有效。
俞丽美:为了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吴老师创设招募小记者的情境来强化言语实践活动。这样既使学生加深对精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关注新闻,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假如着重培养学生改的能力,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学生便处于主动地位,养成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益的。”情境交流中,吴老师即时的捕捉素材现场指导,使孩子们在分享互评中把握了写作知识,推动了他们思维的发展,提高了习作水平,也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
朱慧红:吴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拼劲”。“拼”之一是鼓动挑战。吴老师在课堂上多次用挑战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比如:“想当记者吗?那可是无冕之王哦!”“最优秀的小记者在哪里?我们欢迎你加盟!”“全部通过的,为自己鼓掌!”这些语言无疑为课堂增添了活力。“拼”之二是放手质疑。课堂上学生对新闻标题与新闻内容相互质疑,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的精准知识,另一方面又生动了课堂,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吴老师设计的“拼”环节,打开了学生的“学”位,做到情动而发,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学习。
顾冬梅:我有一个观点,其实不必刻意把“精准知识”生成和完成的过程分开。课堂中,新闻报道要诀的产生是师生不断地比较,一再地优选的结果,正是这过程使知识更好地为孩子们所熟悉。生成的过程就是习得的过程,生成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最终的表达也是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它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这种需求是学生自然地在对之前已经形成的习作知识的实践应用之中得以达成的。所以,这两个过程应该是浑然一体的。
杨艳:我还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堂课精准知识的教学。一篇习作教材,往往隐藏着一个潜在的言语交往语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角色”——儿童以怎样身份进入写作;二是“读者”——这篇习作主要写给谁来读;三是“目的”——这篇习作主要达成怎样的功能;四是“语体”——这篇习作写成什么样子。我们要好好琢磨,充分发挥习作的功能性价值。唯有如此,习作才具有召唤力。《学写新闻报道》这课,就创造性地站在文体场域(新闻报道)中,让儿童了解新闻报道的言语特点,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知识。为了达成此目的,习作设置了具体生动的语境,当回小记者,做一回无冕之王。有了“角色”,习作的发生充盈着动力。吴勇老师还关注“读者”,结语部分补充说明要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因为新闻是写给读者看的,读者才是新闻报道的上帝。关注习作的功用价值,令课堂美不胜收。
黄春玲:习作精准知识,显然是一个宏观的知识体系,需要吸纳文章学、文艺学、儿童心理学等最新的研究成果。但我想,其研究的原点永远在儿童。我们应该回到课堂、回归儿童,慢慢地从“这一课”“这一文体”“这一年龄的儿童”开始,用我们所认知的“精准知识”,为儿童的表达设一个畅通的大道。吴勇老师的课让我很受感动。在他的爱心与耐心中,“知识”慢慢内化为习作表达的能力。记得吴勇老师曾说:“从教材出发,学会‘往下看’——做儿童生活世界的全心体察者、细腻观察者、耐心发现者,及时为儿童开掘适合的言语通道。”我想,这正是提醒我们在教学精准知识之时,需要更耐心一些,胃口小一些。不妨一课一得,如何?
陆锦华:听了大家的发言,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首先,既然是“精准知识”,教师对知识的概括一定要准,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而且一定要从学生中来;其次,知识是内核,但呈现给学生时,一定要借助多样的教学手段,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吸收这样的内核;其三,任何知识的教学都要掌握一个度,既不能不食,造成营养不良,也不能暴饮暴食,造成营养过剩。
第四版块:“精准知识”,要往哪儿去
黄春玲:毋庸置疑,当我们通过各种活动、途径突破激发儿童的习作兴趣重围之时,存在的问题是,作为其指导者的我们,缺少的正是习作的精准知识和有效的指导策略。那么,如何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这样的精准知识和有效的实施策略呢?
杨艳:当下的习作课堂,因为教师习作能力也有限,没有文章学、写作学、文学阅读等方面的知识积累,所以本身也提炼不出多少指导学生习作的精准知识。审视当下的习作课堂,教师常常纠缠在“情节一波三折,描写生动形象”这样一些概念性的表述中。因此,进行精准知识的教学,只有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写作素养,才是一条真正的路子。否则,仅是学习专家们研究出的一个个知识,仍然是带着脚链跳舞,习作的自由之光终归还很遥远。
张海燕:俗话说,“文无定法”。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即使同一个人同一个题材,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达的内容和选择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怎样去把握写作知识的细密度、覆盖度和灵活度呢?怎样发现习作教学的规律,更好地为学生的自由表达服务呢?我觉得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陆锦华:潘新和教授说:“不写作,枉为人!”这句话可谓振聋发聩。对一线教师来说,可以把这句话改为“不写作,何以教?”当下教师不阅读(或是没时间阅读),当下教师不写作(其实是不会写作),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要改变教学状态,最重要的是改变教师本身的教育生存状态,曾经缺失的基本语文素养要想方设法弥补,实际存在的认识偏差要极力纠正,未来的习作教学方向要准确把握。如此,方能走上习作教学的正途。
倪潜梅:今天的沙龙是一次智慧的碰撞,是一次真情的交融。感谢吴勇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激起千层浪”的案例,也感谢大家的畅所欲言。通过今天的沙龙,我们认识了精准知识在习作教学中的不可或缺,解析了如何去生成精准知识并实践精准知识的教学。
当然,对于“精准知识”,我们也还有这样那样的担忧和困惑。让我们共同努力,进一步实践研究,让“精准知识”解放儿童的思想,呵护儿童的成长,释放习作教学的生产力!
(责编韦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