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空间与城市社会学
——再议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016-03-06张品
□张品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天津 300191)
社区、空间与城市社会学
——再议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张品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天津 300191)
通过分析城市社区和城市空间来管窥社会是城市社会学发展史上出现的研究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城市社会学曾经以社区和空间为经验关注对象,结合当时的城市社会状况引入具有解释力的理论开展研究。基于此研究模式,城市社会学已经确立的研究对象有生态社群、生活方式、集体消费和资源分配。每一种研究对象都抓住了特定时代与地域的社会特征,具有合理性。随着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新世纪将会更新。
社区;空间;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直备受争议。从城市社会学发展史来看,社区与空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关键领域,学者们又通过社区与空间管窥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过程,那么究竟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什么?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仍是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入手,审视社区与空间如何成为城市社会学关注的对象,以及研究背后折射出来的社会实质和规律,可以更清楚地梳理出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和变化的逻辑,从而找到确定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方法。
1 传统城市社会学以社区涵摄城市社会
城市社会学滥觞于早期社会学家关注城市化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恩格斯认为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罪恶被城市空间强化。齐美尔认为城市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与传统社会的人们相比,工业化社会中的城市人冷漠且工于心计。迪尔凯姆相信,新的工业秩序将取代较早的生活方式,即工业城市中由社会分工产生的有机团结将取代前工业化村庄中个体通过亲属关系建立的机械结合。可以看出,城市是作为乡村的对照进入社会学家视野的。早期的社会学者在关注城市问题时,将城市作为一种新的类型进行探讨,社区概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社会学者一般承认,社区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一方面,工业革命形成了大都市,人口大量地聚集于城市中,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使社会阶层产生了分化,而这种分化会在地域上表现出来。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滕尼斯从集合形式、规范、价值及关系形象来考察人类的共同生活,并将乡村和城市的共同体分别定义为“社区”和“社团”,①新城社会学学者马克·戈特迪纳指出,滕尼斯的《Gemeinsha und Gesellschaft》被译作《Community and Society》,但“Community and Association”“社区和社团”更能准确地反映其原始含义。滕尼斯的这种区分揭示了工业化社会从村社(Community)到协会(Association)的一个变化。前者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家庭、村庄、友谊或信仰团体为基本形式,后者则指城市中以理性选择、利益、契约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尽管社区与社团是对两种不同“人群聚集”性质的界定,但社区本质上意义为有具体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后来的社会学家沿袭和发展了社区的概念,一些社会学家把它运用到城市社会的研究。
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家继承了齐美尔的主要观点。齐美尔和马克思、迪尔凯姆一样,将城市的性质归因于更大的社会力量的影响。在齐美尔看来,资本主义和货币经济产生的现代性会通过城市或大都市内部人们的行为清晰地表现出来。罗伯特·帕克、阿尔比恩·斯莫尔、路易斯·沃斯等学者都谙熟齐美尔的理论和思想。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紧随齐美尔,集中于城市内的活动模式探讨。帕克发现,20世纪初美国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无序和骚乱很像自然界中的生存斗争,因此他将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理论引入城市分析中。“人类是群居的动物,他们无法单独生存,相对来看,他们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保护,还需要伙伴的协同合作。”[1]大量人口在城市地域上分化聚集,这些分化形成的地块,甚至会通过吸引同质人以强化自身的特征。对于这样一种人群聚集体,帕克用“社区”概念来描述,并将社区概念的重心由原来的“强调社会整体关联方式”转移到“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帕克的定义使社区概念的含义更为明确。帕克引进人类生态学理论进一步分析社区,提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被组织起来的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生态体系,人们在这一地方共同生活、分工合作。帕克带领芝加哥学派把城市作为社区进行研究,建构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第一个范式——人类生态学,标志着城市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在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城市社会学研究都将城市当作既定前提,寻求理解在城市这个容器里发生的生活方式,从社区入手探讨城市的形成和城市生活方式两个主题,这就是传统城市社会学阶段。①城市社会学可以分为传统城市社会学和新城市社会学两大研究阶段。工业化社会初期,现代城市兴起,学者们考察现代城市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态,因此将注意力放在城市内部,这就是传统城市社会学研究阶段。在新城市社会学研究时期,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城郊兴起,内城衰落,经济全球化又使城市人口承受着经济重建的压力,这一时期的学者们面临的是城市危机和各种冲突,他们将视野扩展到城市之外的社会,致力于研究引发城市变革的社会力量。英国当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指出,“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2]城市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自然不例外,只是将研究范围限定在城市,而作为城市人活动和居住载体的社区便成了最佳分析领域。费孝通在谈到社区概念的翻译时也指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每一个社区都是社会,而社会却不是社区。”[3]人类生态学派研究在生物、经济、文化等要素作用下,城市社区形成和变化的生态过程。城市主义把人类某种生活方式与城市以及城市区域(内城、外城、郊区)等不同居住类别(物理空间)联系起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人与组织之间的社会行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社会行为三个方面来理解不同社区所体现的特性。因素生态学则将经济因素(教育程度、就业、收入)、社会因素(阶层、民族、种族)、家庭因素(年龄、婚姻、子女)等作为基本变量,来描述和勾画社区的异同、特点和变迁……有着这样一个共识,学界存在着“社区的研究”和“社区研究”两种模式,前者是“将社区作为一个客观实在和相对独立的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来对待,后者则将社区看作理解其它社会问题的“透镜”。[4]传统城市社会学对社区的研究大多属于后者,他们并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社区面貌的层面,而是通过分析观察社区来认识城市人的生活状态、城市社会,以期从城市社会的构成和发展规律中寻找城市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 新城市社会学以城市空间生产透视城市发展逻辑
20世纪60、70年代,郊区化引发内城衰落,以及全球化带来资本重新配置、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一系列经济重建,这一切导致西方社会普遍出现城市危机。传统城市社会学将城市的问题和现象看成是由城市环境(城市空间)所决定的观点已经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和问题。法国社会学家卡斯特在1968年发表的《真有“城市社会学”吗?》一文中就此质疑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科学性。他认为所谓的城市性并非由人们的生态过程造成,城市中的人口分布是阶级、种族等社会因素的产物,而后者是由更复杂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决定的。以他为首创立的新城社会学一改传统社会学将城市作为独立系统的做法,将城市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认为现代城市作为工业城市的主要载体,其形成、形态和变化都是社会作用的结果。城市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社会区域,即一种空间形式的存在,通过观察城市空间的结构、变化可以透视社会,在这种语境下,城市空间成为学科的经验研究对象。新城市社会学又将城市看作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反映,这就回归到了城市社会学兴起之初的研究理念,即社会学家将城市置于大的社会背景中,这样,各种宏观的社会理论自然就成为新城市社会学研究空间的借鉴。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重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的学者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没有直接或明确地研究城市和空间问题,他们要进行补充和发展。为了将城市空间纳入社会过程中,列斐伏尔提出“社会空间”概念,“空间,它看起来同质,看起来完全像我们所查明的那样是客观形式,但它却是社会的产物。”[5]在列斐伏尔看来,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与之相应的城市空间形态,如城市中心区是商业功能区,人们被驱散到城市边缘地区居住,等等,这样的空间形态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的结果。美国社会学家哈维承袭了列斐伏尔的思想,指出资本向生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生产出了工厂、道路、学校、医院等组成城市空间的物质设施和要素。
卡斯特进一步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城市空间。他深受阿尔都塞结构理论的影响,将城市看作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卡斯特认为城市在整个社会系统的功能是经济的,而这一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消费方面。因为城市是一个空间单位,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单位,但空间从本质来讲只是物质存在的条件,它不是事物本身,具体到研究中,空间不能成为一个概念单位,空间若想成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在空间单位与社会单位之间实现一致,传统社会学研究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它们没能够证明这种一致性。传统的城市社会学将城市当作一个既定的空间,研究城市中发生的一切问题,没有产生一个特定的城市社会的研究对象。“他们只是把资本主义过程,例如竞争、个人主义,描述为城市固有的性质。因此只能提供一种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主义的解释。”[6]而列斐伏尔的空间研究也缺乏一个真实的研究对象,因为生产是按地域组织的,例如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放在不同的城市,工厂和管理部门也可以设在不同区域,生产可以解释城市化过程以及城市形态,但不能真正实现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同一。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卡斯特指出集体消费的社会单位与空间单位是一致的。集体消费是由集体组织和管理的消费过程,其消费资料涉及住房、医院、社会服务、教育、文化设施等,这一过程是依托日常生活进行的,而日常生活必然有一定的空间边界,因此,集体消费是按照空间单位组织和供给的,而这个空间单位又是由资本主义系统对劳动力再生产的要求决定的。
作为新城市社会学流派之一的新韦伯主义城市社会学则将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学思想结合起来,用以分析和城市空间形态相对应的社会现象。代表人物英国城市社会学家雷克斯和摩尔肯定芝加哥学派的“不同类型的居民生活在不同的城市社区”这一论断,但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人们自然竞争造成的,而是个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科层制获得住房资源的结果。另一位代表人物帕尔则认为,“城市经理人”决定着不同类型城市资源在不同人群中的分配,进而决定着城市资源分配模式。
新城市社会学创造空间生产概念,并把它作为透视城市社会的概念工具。从空间生产过程发现了城市的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城市内部发展演变背后的深层逻辑。空间生产及其所透视的内容构成了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3 对于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思考
传统城市社会学分析城市内部生活,新城市社会学探索城市背后的社会动力,二者虽有差别,但关注点都在城市社会。城市虽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可以对城市作出不同的定义。那么,什么是城市呢?传统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人口聚集体或区域共同体,并且“大城市为我们研究人类,尤其是研究特殊的、反常的类型,提供了机会,城市生活使各种人类个性与特征充分地展示出来,并将其放大。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我们才宜把城市当作一个实验室或者诊疗室,从中对人类特性和社会过程好好地进行研究。”[7]新城市社会学则认为城市包容了权力、阶级、资本、冲突,它是微观社会。城市包罗万象(家庭、教育、劳动、闲暇),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规模与尺度。城市社会生活最为紧张、人口最为集中,最容易出现社会失范,因为人口集中有利于或促进某些社会过程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城市只是社会活动和事件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原因,因此学者们研究城市问题,必须挖掘问题的根源,也即是通过了解城市社会的现状,从中找出最为根本的社会运行机制。
城市概念的张力决定了城市社会学不能像其它社会学分支学科一样确定研究对象,例如家庭社会学、学校社会学等有着确定的研究对象,它们以家庭、学校为分析单位,研究这些对象中包含的具体社会关系。城市不同,它内部承载的与其说是城市社会关系或城市社会过程,不如说是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社会学家们都曾通过探讨现代城市来展示社会内部的整体运作过程。城市社区和城市都成为学者们管窥社会的客体。城市的“透镜”定位使城市社会学家倾向于运用宏大理论来分析城市社会。在这种研究逻辑的限定下,城市社会学形成了特殊的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结合当下的城市现状,引入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来分析,同时这一过程又必须与社区和城市这两个空间单位结合起来,因为它们是社会活动的容器。
20世纪初,作为美国三大城市之一的芝加哥涌入了大量移民,帕克与同事及学生极为关注移民和同化问题。在帕克看来,城市是不同人口的态度和情感组织化形成的,这一过程潜藏在小型社区环境中,他的任务就是以物质社区为分析对象,理解人们相互依赖、适应的过程。沃斯则认为规模、人口密度和异质性使不同社区呈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城市社会学任务就是“揭示那些典型的、相对长久的、聚合了大量异质性个体的居住地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形式。”[8]沃斯提出的人口密度、规模和异质性虽然出自生态学角度,但“异质性”这一提法不自觉地糅合了文化的观点,异质性由生活方式表现出来,它是阶层、生命周期的结果。沃斯的城市理论更多是承袭齐美尔的城市思想。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爆发的城市危机导致工人失业、居住短缺,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欧美城市中不断出现贫民窟暴乱和种族冲突,然后国家向住房、医疗以及教育等公共部门投入了巨额资金,这一时期,大量的城市复兴计划出台,各种福利政策也不断被改进和完善。社会学家也开始关注城市大众,尤其是贫民和少数民族,并且引发了政府的城市政策该为谁服务的讨论。新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资本积累,阶级斗争,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生产、再生产的空间场所,学者们要研究的是国际经济秩序、资本积累、社会阶级、国家权力等诸多要素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而真正受到城市地域限制的社会要素是消费资源,在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看来,城市是一个为生产而消费的主体构成的社群,也可以称为“相对独立的劳动力储备地”,每一个城市都由大量的具有生产力的家庭组成,他们需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消费服务,同时也针对消费资源展开竞争。卡斯特针对美国一些城市公共服务短缺导致社区居民抗议运动和城市骚乱,将焦点放在集体消费上。而英国由于住宅短缺和工人失业情况严重,雷克斯、帕尔等学者则关注城市的住房以及公共资源的分配。
城市社会学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不但支撑起城市社会学整个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科学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在此方法的指导下,城市社会学确立了学界公认的四个研究对象:生态社群、生活方式、集体消费、资源分配。每一种研究对象都是合理的,因为它们反映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城市的鲜明特征。正如卡斯特所说,城市不是自变量,而是因变量,它受政治权力、社会制度和国际环境的支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城市的形态、性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任何一种城市社会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各种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尤其是人口的大量涌入,人们如何在城市中生存和适应是当时迫切需要社会学家回应的问题。卡斯特等新城市社会学者的研究则抓住了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市系统的一些重要特征:伴随着国家地位的上升,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全面介入,而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统治模式。此外,四种研究对象分别植根于社区与城市空间,这又从城市的视角发展了城市社会学。
也正是因为城市社会学对象的确立以社会为背景,城市社会学既有的四种研究对象都抓住了一些反映社会本质的东西。人类生态学派的生态适应研究得到主流功能主义社会学的肯定,帕森斯已经将适应性和目标界定、整合、潜在因素并视为社会组织的功能性先决条件;沃斯的“生活方式”关注成为了现代社会学者关注异化问题的思考基础;雷克斯对种族不平等和冲突研究也已经被纳入种族社会学的研究中;卡斯特的集体消费研究则由桑德斯进一步拓展为一门新的学科——消费社会学。时至今日,这些触及当代社会理论核心的研究仍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例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本世纪初,整合问题再一次成为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是当年芝加哥学派面临的是各种亚文化冲突的场面,而在全球化时代,已经没有一个支配性的文化,各种文化如何适应、整合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城市社会学小而精的人文取向型的研究又重新得到重视。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会随社会的发展得到更新。卡斯特指出,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与城市空间的形式都已发生改变。随着交通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运用,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过去围绕一个中心发展的城市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中心区、郊区、远郊、城镇等关联在一起的混合体,多中心的大都市区域普遍存在。信息科技在转化着个人与时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交往,虚拟社区兴起,并作用于现实社区,在此背景下,区域研究、文化认同、社会交往、时空压缩、虚拟社区、等诸多领域已被纳入到城市社会学的视野中来。
4 结语
自城市社会学诞生以来,其研究对象的确立就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学者们在研究对象的梳理与批判方面着墨甚多,而较少探讨研究对象确定的途径与方法。其实后者对于学科建设的意义更大。城市社会的特殊性在于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空间维度,人们在城市中的聚集就是社区,社区理所当然地成为城市社会学的分析对象,另一方面,城市作为社会运行的“容器”,空间则是城市分析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社区与空间的关注也造就了城市社会学两个创立主题:城市主义与城市化。任何研究都必须以社区和城市空间为经验关注对象,同时以特定理论视角选择能够支撑起城市社会学理论建构的研究对象。
城市社会学发展历史上出现了若干个不同的研究对象,这本质上归因于城市的透镜功能。不同取向和立场的学者用城市这个透镜观察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随着全球城市范围的大规模扩张,城市与社会的区别越来越小,但城市的规模效应仍然是影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关键要素,城市社会现实也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城市与社会关系紧密,社会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一方面导致了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多样性的本质,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城市社会学发展的根本途径依赖更多新的社会理论的引入。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多样性,这为城市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卡斯特、戈特迪纳等学者都曾指出,新世纪城市的增长绝大多数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社会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时期。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应立足于中国城市这个透镜的独特性和和中国特色的价值指向,选择合适的理论,开创不同于西方的研究视域,去探寻中国独特的城镇发展过程,并透视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而丰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推动城市社会学发展。
[1]帕克.城市社会学[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65.
[2]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3]夏建中.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6.
[4]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11,(4):185-208.
[5]EnzoMingione.UrbanSociologyBeyondthe TheoreticalDebateoftheSeventies[J]. 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 Research,1986,(11):201~209.
[6]Peter Saunders.Social theory and Urban question[M].London:Hutchinton,1986,171.
[7]R·E·帕克.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D].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Z].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7.
[8]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44):9.
责任编辑 梅瑞祥
10.14180/j.cnki.1004-0544.2016.11.026
C912.81
A
1004-0544(2016)11-0144-05
天津市2015年哲学社会学科学规划项目(TJSK15-010)。
张品(1981-),女,河南南阳人,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