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语言现象探析
2016-03-06马赫
马 赫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10)
毒舌语言现象探析
马赫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10)
[摘要]毒舌语可根据其在话语中的实现手段和言语意图两方面来定义,而这两方面的特征也将它的使用条件限制在了口语中。从语言的意向性来看,毒舌语可分为攻击型毒舌语与非攻击型毒舌语:攻击型毒舌语以快速出击、截取话轮、通过主动抢话轮的方式来达到说话人的攻击目的;非攻击型毒舌语具有幽默功能、情感功能与调节功能。从功能语篇来看,毒舌语体现出语场的跳跃性、基调的斗争性及抢话轮等特点。毒舌语言现象主要缘于当前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
[关键词]毒舌;攻击;实现手段;言语意图;社会文化;社会心理
2013年春晚的小品《想跳就跳》颇受好评,蔡明在小品中首次展现了“毒舌”功力,可谓是言语犀利,深入人心。随后的2014年至2016年的3届春晚,蔡明将这一特点发扬光大,并推向高潮,因此也收获了“毒舌女王”的称号,“毒舌”一词便迅速流传开来。而事实上,“毒舌”语言在此之前已经广泛使用于生活当中,青年人是推动其发展的主力军。
一毒舌语的定义与使用条件
(一)毒舌的定义
《汉语大词典》的电子2.0版收入了“毒舌”一词,其有两个义项:1.有毒的舌头;2.喻说话刻毒。“毒舌”一词在生活中的流行得益于动漫和影视作品,尤其是日本动漫。在日语中,同样存在“毒舌”这个词语,其正体亦写作毒舌,而假名写作どくぜつ,意思解释为刻薄话、挖苦话、恶毒的话。实际上,在各类作品中拥有“毒舌”特征的人物大多数非但不是讨人厌的性格,反而颇受欢迎。如动漫游戏作品《CLANNAD》中作为女主角之一的藤林杏,她性格率直,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的章鱼脑袋不能再机灵点吗?”再如,中国影视作品《失恋33天》中的人物也常使用这样的语言:
例1王小贱: 起来吃点东西吧,没吃饭还那么沉,邪了门了!
例2同事:你那个客户到底有多变态呀。
王小贱:这个人老让我想起我姐更年期的时候。
黄小仙:还有我们学校的教导处主任。
王小贱:不说话的时候特别梦幻,一说话全是梦话。
黄小仙:别人办婚礼,是把它当成新闻发布会来办,这姑娘非要把婚礼折腾成星光大道,每次开会都提好多没头没脑的要求,那一大堆屁话,别说我是一人了。我就是一马桶也早让她堵了。
这些人物虽然语言犀利,但同时也令人产生一种哭笑不得的感受,“毒舌”的攻击性不强,刻薄却不乏幽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显然,现在意义上的“毒舌”已不是简单的“说话刻薄、恶毒”之义。通过分析大量语料,可以归纳出毒舌语言至少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特征:第一,从实现手段来看,毒舌语言通常使用的是犀利直接的语言;第二,从意图上看,毒舌语言可以是宣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怒,也可以是一种习惯性的调侃,不带有任何恶意。
因此,一方面毒舌语言可以是说话人通过刻薄、犀利的话语实施一种直戳对方要害的贬损性言语攻击行为。如形容一个人丑,可以描述为:
例3长得真有创意啊![1]
例4长得很爱国,很敬业,很有骨气![1]
例5长得有点像车祸现场。[1]
例6长得外形不错,但是比例没打好。[1]
例7长得很提神的说。[1]
例8大哥,把你脸上的分辨率调低点好吗?[1]
另一方面,毒舌语言也可以是说话人一种习惯性的、直接的说话风格,不带任何恶意的调侃。通常会令听话人感到呛人、无言以对,甚至是哭笑不得,同时能让旁观者感到爽快、解气或达到幽默生动的效果。如在百度贴吧上网友分享的一则真实生活中的对话:
例9今天出门,老妈问我:“钱包带了吗?”我说:“没有,怎么了?”
妈妈说:“带上吧,万一遇到劫匪,钱也劫不到,色也劫不到,捅死你怎么办?”
这则对话中,“妈妈”让“我”出门带钱包显然是一种关心,只是用一种调侃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毒舌语的使用条件
首先应明确毒舌语言应用的语体范畴。毒舌语言是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产生并使用的,尽管它的幽默性很强,但其犀利的特点决定了它仍然不适用于书面语体中,包括演讲这类较正式的口语表达。不合时宜的使用毒舌语言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
其次应注意毒舌语言使用的对象性,因为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能适用。毒舌语言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对象特征:一种是具备亲密关系的同辈,包括朋友、情侣、夫妻。如电影《失恋三十三天》中:
例10黄小仙对王一扬说:“嗯哼,板着张鼠标垫脸给谁看哪!”
而长辈与晚辈之间大多只限于家庭内部,如父母子女的关系。例如电影《小时代》中:
例11顾里对父亲说:“爸,如果你不是要去参加一个夏威夷草群聚会的话,请把现在你脖子上那条春花烂漫的领带换掉,好么?”
另一种是对自己不太喜欢或不满意的一类人,此时具有较强的讽刺性与攻击性。如小品《想跳就跳》中:
例12潘长江:你这老太太比慈禧还难伺候!
蔡明:你伺候过慈禧呀?
潘长江:啊!不,谁伺候过慈禧呀?
潘长江:我跟你说,大妹子,我必须抓紧在这儿练十分钟就行。
蔡明:不行。
潘长江:我跟我舞伴儿约好了,十分钟后在这儿见面。
蔡明:哟,就你还有舞伴儿呢!没长眼睛吧?
潘长江:七个老太太天天跟着我屁股后面强烈要求作舞伴,我不愿意,那脸白的,跟公主似的。
蔡明: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还是童话故事?
潘长江:瞧不起我是不是?你看我这动作!一哒哒二哒哒三哒哒四哒……唉,你看见没?就这个动作,风靡全社区的陀螺舞步,我发明的,我的艺名儿就叫小陀螺!
蔡明:怪不得我这么想抽你!
再如在电视剧《我爱男闺蜜》中,方骏讽刺莫正源的第二任妻子说:
例13您看您这个,有,有四十没有啊!看着不像,您看着像小五十的。
再者,既然毒舌语言发生在口语会话中,不管是对亲密的人还是其他人,其使用都会受到语境的限制。会话分析的创始人Sack,Schegloff和Jefferson明确指出,言谈应对都发生在具体的语境下,是交际者在具体的语境下进行交流的产物。交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交际者的性别、身份等都是影响话轮构建和话轮理解的重要因素[2]。比如在人多的场合或陌生人较多的场合,即使是亲密的人也不宜使用毒舌语言。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与地域背景差异的因素。相对来说,北方人的性格较豪爽,说话更直接,对亲密的人的表达极容易演化为“毒舌”语言,但对不同地域和文化氛围下的人来说极有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冒犯。比如内地女明星杨幂,地道的北京女孩,就因“毒舌”遭到过非议,但是她的直率性格也使她颇受欢迎,比如:
例14杨幂对她男朋友刘恺威(现丈夫)说:“叔叔我告诉你,你这个年纪哦真的是已经不小了,像你这个年纪,以后我们要是结婚了,我要给你生个小孩,那你就是老来得子哦!”
例15在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北京发布会上,杨幂对黄晓明说:“晓明看着我长大,我看着晓明变老”,“我已是孩子他妈,而你还没当上孩子他爸。”
都是直戳两人“年龄大”这一特征,看似是一种冒犯,实则是一种幽默的调侃。但是对于一些将“年龄”视为隐私的人来说,这极有可能被认为是一种侮辱。因此,“毒舌”语言只有在恰当的语境及对象上使用才能发挥其特有的效果。
二毒舌语的类型及特点
言语交际中,话语的构建无疑是以说话人的具体“意向”为基础,体现为语言—语义层面的语言构成和语用层面的交际功能的实施与实现,从而达到交际目的。毒舌语言也不例外,因此可以根据其不同的意向性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型毒舌语言;另一类是非攻击型毒舌语言,经常表现为调侃类毒舌语言。
(一)攻击型毒舌语
攻击型毒舌语言是说话人使用的一种贬损性的直戳对方要害的刻薄、犀利的话语。而听话人一般也会采取相应的反击言语行为,从而导致攻击性毒舌语言一般存在多个话轮,进而形成对话语篇。其交际步骤往往不是处于合作的对话情景中,相反,双方是处于斗争、竞争的对话情景中,交际形式是唇枪舌剑,交际内容是相互攻击对方的缺点或者弱势,交际目的是打击或者激发潜能。例如小品《扰民了您》:
例16岳云鹏:老太太!
蔡明:货!脸这个平,长得跟井盖儿似的
岳云鹏:今天没去飙车呀?
蔡明:我怕再从你脸上压过去!
双方并没有开展正常的寒暄互动,反而拉开了一个唇枪舌剑的局面:蔡明首先针对岳云鹏的脸部特征展开攻击,而岳云鹏随即反攻,虽然采取的是疑问句,但是却表达陈述的意思,即调侃坐在轮椅上的蔡明行动不便。而蔡明继续从岳云鹏的脸部特征入手反击,最后完胜岳云鹏。
从这里可以看出攻击型毒舌语的使用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互动双方通过毒舌的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下打击对方,挫败对方的锐气;第二种是采用激将法,主动方通过毒舌的语言对被动方进行攻击而激发被动方的潜能。既然攻击型毒舌语言是对话双方互动的语篇,那么就可以从功能语篇角度出发,对其情境语境下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即语场、基调和语式3个方面来分析。
1.毒舌语和语场
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场指的是交谈的话题和场地等情境因素[3]274。而毒舌语言中的话题属于非技术性的日常会话,其话轮常具有跳跃性的特点,即通过不断转换语场来实现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如小品《想跳就跳》:
例17李咏: 阿姨,退休工作还习惯吗?
蔡明:我让你脸短点儿你习惯吗?
毕福剑:(对李咏说) 你说话科学一点儿(转身对蔡明说)阿姨,退休快乐呀!阿姨!
蔡明:管谁叫阿姨呢? 满脸褶子还卖萌!
朱军:(对李咏和毕福剑说) 你们俩碰钉子了吧? 别跟人家提退休的事儿! ( 转身对蔡明说)阿姨,我知道您当年在工作的时候为了事业付出了汗水,那您觉得……
蔡明:别煽情了,我哭不出来!
三位主持人的交际目的是问候和寒暄,并希望蔡明谈谈退休后的生活,然而蔡明采用了答非所问的对答方式。但是她的话题词具有衔接性,问题中有“习惯”,回答中也有“习惯”;问题中有“阿姨”,回答中也有“阿姨”。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具有语义衔接,而不仅是形式上的衔接,仅有形式上的衔接是不能使语篇具有连贯性的,也就不能使对话具有连贯性[4]。情境中话题词应该是“退休后的生活”,但是蔡明的回答总是避开话题,采取了偷换话题的策略,从而反击了说话人,犀利点评了李咏的脸长、毕福剑的皱纹和朱军的煽情谈话体。再如:
例18蔡明:那小孩儿!
潘长江:管谁叫小孩儿呢?我是成年人!
蔡明:成年人的灾难呀!你在这儿干嘛?
潘长江:我在这儿练国标呀!
蔡明:国标?我看你像鼠标!
蔡明:我这个人呀,喜欢清静……
潘长江:咱们素不相识,你就跟我亲近亲近呀?
蔡明:亲近!真是相由心生!你人微缩的,你心还是猥琐的!
这段对话中,蔡明在说明了发起话题的原因时,潘长江采取了回避策略,故意曲解蔡明的话并试图转换话题,因此蔡明在回答时,话题转向了对潘长江的人身攻击。
《想跳就跳》共有62个语场,其中有22个断层的与正常交流不符合的跳跃语场,占比为35.48%;《扰民了您》语篇较长,个别语轮较长,共计60个语场,其中37个语场不具有交际衔接性,为跳跃的语场,占比为61.67%。高比例的语场跳跃表明毒舌语言是通过跳跃式的语场转换避开对方的尖锐问题,并选择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这不仅让对手感到措手不及,也让旁观者对说话人的机智和不断变换的语场感到新鲜和心理上的畅快。也正是语场的不断变化,使得毒舌语言的整个语篇具有跳跃性。
2.毒舌语与基调
话语基调指的是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3]274。与正常的交际语篇中合作的基调不同,毒舌语言的基调一般为“斗争关系”。如在《我爱男闺蜜》中,慧芸在一婚礼现场相亲,遭到前夫莫正源的纠缠与嘲讽,无奈向方骏求助,希望摆脱前夫的纠缠,方骏前来救场:
例19莫正源(看方骏衣服的胸花):婚介公司,媒婆!
方骏(看莫正源衣服的胸花):贵宾,您刚才跪哪了?
莫正源:不是,我得批评你啊,你给这位女士介绍的那位老爷爷,这个儿也忒矮了点吧,条件也太惨了,你这什么意思啊?
方骏:条件是稍微比您差点,但起码不是陈世美啊!
莫正源:哟,我不记得你有过这么一弟呀。
方骏:是,您得了那老年痴呆症之后,把我给忘了。
莫正源:行,伶牙俐齿的,有我年轻时的风采。
方骏:这位大爷,您这为老不尊的样子,跟我想象的也是一模一样啊,听说你是画家,是吧,当时跟我姐怎么就,搞了女学生了,模特,人体的,当时没把持住自己,您画过动物吗?当时你把持住了吗?
莫正源的第二任妻子:哟,人挺齐啊。慧芸姐,好久不见了,保养得真好,一点都没变样。
方骏:姐,先别走呢,这,这位是,哦哦,女学生是吧,模特,人体的,真棒!
莫正源的第二任妻子:这谁呀?
莫正源:婚介公司的媒婆。
方骏:您,您看着这有,有四十没有啊,看着不像,这真,真不像,您看着像小五十的,我姐这样基本就不会变了,你以后走的路全是下坡路,(对着莫正源说)唉,她晚上卸了妆,你敢看她吗?反正关着灯都一样,走了姐!
事实上,方骏和莫正源之间的关系是陌生人,本来是没有冲突的,但是因为方骏是为了给慧芸出气,摆脱莫正源的纠缠,从而站到了对立面,形成了一种唇枪舌剑、剑拔弩张的斗争关系。
因此,“毒舌”语篇中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角色关系(即基调)和一般语篇的合作、发展的特征不同,它是斗争、对立的关系。虽然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对话双方在某些情况下会转变双方的社会角色来实现语言功能,但他们的关系并没有改变,仍是对立、斗争的关系。
3.毒舌语与语式
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式指的是话语活动采用的媒介或渠道,包括口头形式或者笔头形式[3]274。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语言的功能表达会有不同的特征,也会达到不同的效果。毒舌语言一般是以口头形式出现,采用的方法是快速出击、截取话轮、通过主动抢话轮来完成说话人的攻击目的。如小品《扰民了您》:
例20岳云鹏:下雨我们都在一块儿淋着,到家一看,我还行,再看铁锤!
蔡明:生锈了?
岳云鹏:生病了!我给她吃药,我给她倒开水,把我给烫着了,把她心疼得哟!
蔡明:没事没事,你不怕开水烫。
虽然情境中岳云鹏是主要话题始发人,但却经常被受话者蔡明突然打断话段,会话结构也从毗邻应对转为分岔序列。而从最后以蔡明暗讽岳云鹏是猪结束的话轮来看,蔡明这个受话者显然掌握了主动权。因而“毒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抢话轮——在对方还没有表达完整时,抓住对方的语言漏洞进行攻击。
(二)非攻击型毒舌语
非攻击型毒舌语言是说话人一种习惯性的、直接的说话风格,不带任何恶意的调侃。一般用于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并且对方也接受这种表达方式。一般会形成单一话轮或少数话轮,不能构成语篇。因为双方并不是对立斗争关系,不存在相互攻击的情况,更像是生活情趣的调剂品。本文将从其幽默功能、情感功能、调节功能3个方面进行分析。
1.幽默功能
人是崇尚自由和欢乐的动物,在当今中西文化碰撞、思想开放的时代,言论具有更加自由、更加自觉追求幽默的特性。胡范铸先生指出:“幽默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无论就个人而言,抑或就社会而言,都必得要求有相当程度的‘心灵自由’和‘言论自由’。所谓‘心灵自由’,在个体当能‘精骛八极,神游万仞’,理智不为情感态度所束缚,思想不为政治伦理所拘禁,敢想而复擅想。”[5]而毒舌语言只是幽默的一种相对极端的表达方式,是现代人调侃生活、追求心灵与言论自由的一种表现,以增添生活的情趣。如在《小时代》中:
例21顾里突然如释重负地说:“刚才我突然摸到你的胳膊,半梦半醒间我以为自己身边睡了个男人,吓死我了!”
例22顾里说:“唐宛如,你的这个碗也太大了,你用来吃什么的?”(事实上,唐宛如刚刚拿出他的洗脚盆准备放到厕所里去。)
例23顾里说:“你可以把吼声再气沉丹田一点,我怕楼下烧开水的老伯错过了这次精彩的广播。”
顾里的这3句话都是对自己最好的姐妹唐宛如说的,是关系亲密的人,然而却不属于正常的情感交流。第1句是调侃身材,第2句调侃饭量,第3句则是调侃声音大。而对于唐宛如来说,这些特点也是她自己承认的,也明白对方没有恶意,更像是一种玩笑话。
2.情感功能
语言是思维的外显,是情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人的言语行为具有一定的情感方向性,该方向性代表了人的言语活动的情感意义,毒舌语言也不例外。正如上文提到毒舌语言可以是一种习惯性的、直接的说话风格,不带任何恶意的调侃。它的使用代表着彼此之间亲密的关系,是有意的情感表述。因此它并不是一种攻击行为,这种行为的发展方向不是良好人际关系的破坏和疏远,而是双方亲密情感关系的递进。如在《失恋33天》中黄小仙准备参加前男友的婚礼,给王一扬打电话问怎么染发:
例24王一扬说:“嗯?染头发,你怎么不干脆换个肤色呀。穿什么衣服?黄小仙我明话告诉你,不管你明天穿什么都不会引起他的注意,就算你明天喝多了脱个干净,只剩一个黑色吊带袜满场乱跑,给你裹大衣的人也不会是他,你明白吗?不明白也别再给我打电话了。”
王一扬是喜欢黄小仙的,他是想对她好的,那么他的“毒舌”就并不是要攻击、挖苦对方,使其身心受伤害。从王一扬的说话动机上来说,他是希望黄小仙能认清楚前男友就要结婚了,不要再心存幻想。而黄小仙也理解了王一扬的话,因此此时黄小仙想的是“王小贱(王一扬)说得对,是啊,明天的见面,不是一次久别重逢的约会,我就算打扮得再精美崭新,对他而言也不过是旧人”。王一扬挂电话后发信息给黄小仙:“我怕刚刚的话太重,搞的你想不开自杀,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明天,你大可以继续横冲直撞,把别人的婚礼,当成前男友的葬礼,我会为你保驾护航的。”黄小仙看完王一扬的信息哭了,并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因为感动。
3.调节功能
毒舌语言在使用中常常带有独特的诙谐性。这种诙谐性常具有调节气氛、缓解紧张和转移人的注意力等作用。如在《小时代》中:
例25“我就知道成功的几率很低。”顾里叹气。
“是啊,医生说只有百分之十五。”我眼圈又红了。
“不是,我是说,你同意帮我的几率,很低。”顾里忧愁地望着湖面。(心理描写:我很想把她推进湖里。)
“是啊,非常低,林萧说好象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一。”我恶狠狠地回答她。
“真的啊?这个数字可比我想象中高多了!”顾里回答。
医院是顾里说这番话的环境背景,说话对象“我”处于一种忧伤的感情中,而此时顾里的话语却很好地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使得气氛不再凝重。也是对“我”的一种间接安慰。
三毒舌语的成因
(一)社会文化背景:语言的游戏与狂欢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洪堡特曾经说过语言是精神的不由自主的流射。研究毒舌语言可以揭示民族的文化心态,窥探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而毒舌语言背后透露的是语言的游戏与狂欢。毒舌语言改变了一般交往与对话的意义,变成了交往与对话的一种极端形式、一种变体。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玩世不恭、自由自在的“顽主”心态,是对语言的重新利用与意义的拓展,是对语言游戏的最好诠释。因此,毒舌语言无论是在思维认识上的现代化还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形成来说都是一种发展和突破。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得人们容易拘泥于传统的束缚中,遵从语言的中庸与和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能自由阐发自己的思想,不受任何形式的拘束,普通的语言组合已不太受欢迎,因而形成了各种网络语言,这类语言往往是内心的直述,它挣脱现实文化中的一切语言规则,久而久之,也就对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产生了影响。正如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把语言看作一种资源。这一资源在形式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网络,它代表了人们语言行为的所有可能性,即语言行为潜势,而人们日常的言语行为正是潜势的现实化。而毒舌语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了人们展现其心理空间的载体,使语言的狂欢得以实现,语言狂欢的背后是文化意识形态的狂欢,而文化意识形态的狂欢是通过毒舌语言的突破性体现的。因此人们可以无拘束地肆意调侃,也接受各种语言形式的存在。
(二)社会心理背景:“礼”的挣脱与距离的缩进
在中国,人与人的相处要以礼相待。而这种“礼”文化发端于夏,完备于周,可谓源远流长。《论语》《礼记》中所传递的关于“礼”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反复传播,已成为一套模版。如在语言形式上,汉语中的“您好”“让您费心了”“让您久等了”等早已成为仪式化或程序化的话语。顾日国根据《礼记·曲礼》的内容发现“中国式礼貌的一大特点”是“贬己尊人”,该原则至今仍然具有较大的约束力。事实上,“礼”的背后透露着社会关系中的等级制度,通常意味着疏远与距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个人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现代的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礼”,而追求更为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背后,隐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这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系统(或社会关系之网)的横断面上表露出来的情感关系。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换中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6]。社会心理学家经过广泛调查,发现具有普遍性的导致相互吸引的主要因素是“邻近”“相似”“外貌”“对等关系”“人格特征”。也就是说双方由于这样的因素更容易形成亲密的关系,同时,在追求自由、新颖的生活方式上,双方是有共鸣的,这就决定了“非攻击性毒舌语”的使用不会使关系断裂,反而是一种精神契合的证明。
这种精神的契合往往会拉近双方的社会距离。Hasan认为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是由交际者以往的交际频度和范围决定的。日常生活告诉我们,如果两个人之间能够找到一个契合点,那么他们的社会距离就会缩短。两人所共知的东西越多,就越不用说得明白,供选择的语言形式也就越多。即越亲密的人,越能了解对方,而毒舌语言的使用恰好证明了彼此的关系,这是陌生人之间不能随意使用的。当两者之间达到了一定的共时关系时,并不需要对毒舌语言的行为作出解释。而具有较大社会距离的两者往往不会采用这种话语形式。
对于攻击性毒舌语来说,社会心理表现为一种情感的宣泄,这有可能来自于自身的压力与情绪,例如当今的青年人,不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容易产生一些逆反心理,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他们会渴望非常规的语言表达,毒舌语就成为他们发泄内在感情的重要途径。人类文明的进步会减少对骂这种宣泄形式,因此比詈语更委婉的毒舌语既不会有失身份,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宣泄负面情绪的目的。
四结论
毒舌语言的存在,再次证明了当今时代的开放性、包容性与自由性,体现了当今社会文化下一种语言的游戏与狂欢,同时也是挣脱传统人际关系的一种个性抒发。情感的宣泄也会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减少传统詈语的使用,并产生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根据毒舌语言的意向特征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攻击型毒舌语言;另一类是非攻击型毒舌语言,经常表现为调侃类毒舌语言。
攻击型毒舌语言常具有多个话轮,从而形成对话语篇。交际双方通常处于斗争、竞争的对话情景中,交际形式是唇枪舌剑,交际内容是相互攻击对方的缺点或者弱势,交际目的是打击或者激发潜能。因此,从功能语篇的角度分析来说,攻击型毒舌语言具有3个特点:第一,其话轮常是跳跃性的,表现为语场的转换和偷换;第二,毒舌语言的基调一般为“斗争关系”,双方处在一种唇枪舌剑、剑拔弩张的对立关系中;第三,抢话轮,在对方还没有表达完整时,抓住对方的语言漏洞进行攻击。
非攻击型毒舌语言是交际双方处于合作的对话情境中,一般情况下只是一方作为主导,因此话轮较少,甚至是一轮。交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攻击对方,而是为了调侃,追求一种幽默性的效果,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情感功能,它的使用代表着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有意的情感表述。在一定的语境下,也具有调节功能,利用其诙谐性调节气氛,缓解紧张和转移人的注意力。
尽管毒舌语言具有幽默诙谐的功能,但也只能运用在非正式的口语交际中,并受到语境的限制,使用时应注意其对象化、文化差异及地域背景差异等因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
参考文献:
[1]佚名.超级毒舌形容丑的经典暴强句子[EB/OL].[2008-05-25].http://tieba.baidu.com/p/388250714.
[2]SACKS H E A,SCHEGLOFF,JEFFERSONG.A simplest systematic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M]//SCHENKEIN J H.Studi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7-55.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1994:57-104.
[5]胡范铸.幽默语言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4.
[6]周晓虹.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7.
(责任编校:彭巍颐)
[收稿日期]2016-04-07.
[作者简介]马赫(1992—),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语体与语言风格学。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16)03-0072-07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of Acid Tongue in Chinese
MAHe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10, China)
Abstract:Most of acid tongue (毒舌语) occurs in spoken language due to its means of realization and the intention of the speakers. In terms of speech intention, acid tongue can be offensive and inoffensive. The offensive acid tongue attacks others by surprise or interrupts them, trying to take control of the conversation. Inoffensive acid tongue is capable of expressing humor, emotion, and lightening mood. In terms of functional discourse, acid tongue shows the frequent switch of language fiel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speakers and their fight for the control of the conversa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phenomenon of acid tongue are the current social culture and psychology.
Key words:acid tongue; attack; means of realization; speech intention; social culture; 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