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孝道的内涵及对当代的影响
2016-03-06邓春玲
邓春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诗经》中孝道的内涵及对当代的影响
邓春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诗经》这一中国文化经典,反映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社会历史生活,从多层次、多角度阐释先秦时期孝的观念,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展现“父母在,不远游”的内涵,并通过祭祀体现孝的文化内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审视传统孝文化,古为今用,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养老制度,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诗经》;孝文化;和谐
近年来,社会各界围绕孝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孝文化建设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文化,古为今用。虽然古代的孝道与今日的孝道因时代的变迁会有所不同,但本质是相通的。
一、《诗经》中孝道的内涵
《诗经》这一中国文化的不朽经典,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社会历史生活。《诗经》中有大量的篇章阐述当时社会的孝文化,例如,“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大雅·下武》),即牢记孝道,孝道是生活的准则,“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大雅·卷阿》),即具有孝道之美德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孝的内涵得到生动的诠释。
1.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赡养父母,既孝敬父母,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也是人类社会应尽的义务。懂得父母的恩情,这是儿女最基本的孝道。
《小雅·蓼莪》诗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告诫人们必须懂得报答父母的恩情,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而诗人对于父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父母去世后,子女就要守丧。《桧风·素冠》中“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记述孝子服丧期间,戴白冠,悲痛欲绝,恨不得同死。对孝子服丧期间的悲痛之情表现最为真挚。
仅对父母感恩是不够的,还必须善待同辈的兄弟。兄长友爱胞弟,这是“友于弟兄”;弟弟尊敬兄长,这是“恭顺兄长”。曾子说:“行父母之遗体,能无慎乎?”身体是自己的,也是父母遗赠的,我们应当爱惜。可是父母不仅仅给了我们身体,还给了兄弟姐妹身体,对父母孝,就必须爱兄弟姐妹,让父母开心。《小雅·常棣》是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之情有如常棣的花萼花蒂,紧紧相依相连。诗人通过遭死丧则兄弟相收、急难则兄弟相救、外侮则兄弟相助等三个典型情境,对“莫如兄弟”做了具体、深入的阐发。骨肉兄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反映宗法社会中血浓于水的手足情。而这种感情也是孝道产生的基础。
2.展现“父母在,不远游”的内涵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此句出自《论语》,是说父母健在,不能远游。《诗经》中反映在先秦动荡的社会中,在外服劳役、服兵役,长期不能归家的人,因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而悲伤欲绝。
《小雅·四牡》是一首描写下层官吏常年服徭役而思念父母的诗。诗中三次诘问“岂不怀归?”抒发内心的忧愤和悲伤,并以 “不遑启处(没有时间休息)!不遑将父(没有时间养父亲)!不遑将母(没有时间养母亲)!”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悲伤。全诗有二章写到鵻,“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鵻”,又称夫不。鵻是诗人途中所见。诗人见鵻鸟而有感于自己不能在家“启处”、 将父、将母。让鵻鸟与客观上已成为不孝的人做对照,道出自己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的悲哀。
《邶风·凯风》描写了养育7个孩子的母亲的辛苦劳作,以及孩子们无力帮助母亲的心情。“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在寒泉边、浚水下游,即使有这么多孩子,也不能为母亲分担辛劳。该诗采用对比手法,以母一人对子七人,以母爱温暖和煦对“儿女不材”,将母亲的伟大和儿子不能尽孝的惭愧进行对比。
所谓的“父母在,不远游”,其主要精神就是创造客观条件,照顾、关心父母。随着社会的发展,守在父母跟前尽孝已经很难了,但把家中事情安排好,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其实,当儿女不在父母身边时,他们最需要做的是与父母保持联系,一个电话,几句问候,表达的是十分牵挂。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也是一种孝敬。
3.通过祭祀体现孝的文化内涵
西周时,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都是奉行孝道的楷模。据《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周文王对其父王季历日三请安,周武王在父王周文王生病时日夜不脱衣冠侍候,其饮食胃口也随周文王身体的好坏而变化。孝道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规则。
周民族经历漫长、艰苦历程。周始祖后稷最早被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至十代孙公刘由邰迁到豳地(今陕西郴县),公刘立国于豳地,大力发展农业,这是周人历史上的大发展。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即周太王) 为避狄戎侵略,迁国于岐山(今陕西岐山县),古公亶父沿着后稷、公刘所开创的以农业立国的道路前行,发展壮大,为灭商奠定坚实的基础。
西周王朝建立之后,周朝的子孙们面临的是如何巩固基业的问题。周文王继承先辈的功业,攻下崇国,以崇国都城丰为都城,经过艰苦努力最终成为西方霸主。而周武王秉承父志,又进一步扩展势力,再建都于镐京,最终完成灭殷的统一大业。
按我们的理解,守住先辈产业,让其发扬光大,这才是“孝”。而文王、武王都在取得显赫的功绩后迁都,这说明什么道理呢?这正是文王、武王“孝”的表现。周人历史上著名的五次大迁徙,抛开社会、政治、军事、历史等因素,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肥沃土地的追求,是为了使后代子孙能过上幸福、祥和的生活。
《大雅·下武》是祭祀先王的颂歌,“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是对先王、王季、成王之德的歌颂。诗中还告诫新上任的君主:“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强调继承先祖美德的重要性。只有继承先祖的美德,很好地继承先祖的遗业,才是最大的孝行。
《大雅·文王有声》是祭祀文王的诗。诗中写文王“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筑城墙,挖城池,所做丰邑与此城相匹配。文王迁都,不是为逞英雄,“遹追来孝,王后烝哉”,而是为了继承先人的美德,揭示力行孝道是文王成功的关键。
《大雅·既醉》是祭祀武王的诗。“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诗用“孝”来称赞君王,把“孝”作为君王应具备的美德,他们对祖先尽孝道,为整个周人树立榜样,所以神必降福于周朝,使周王朝长治久安。
《礼记》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祭统》)祭祀可以增强人们的孝心和对长者的思念。祭祀这种形式体现孝文化的深刻内涵。周王朝“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统治理念,其中最关键的是世世代代行孝、尽孝。孝是维系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的纽带。孝道文化的发展已经超越家庭层次,进一步演变为对祖先的尊崇和对天地的祈祷,保佑万民福祉和国家安宁。而孝的深刻内涵则进一步丰富祭祀活动形式,我们可以感受到祭祀礼仪的隆重和祭品的丰盛,感受到孝子孝孙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对祖先的恭敬和崇拜。
二、《诗经》孝道对当代的影响
通过《诗经》中有关孝子的诗篇,我们对先秦时代人们内心的孝道情感有了深切的感受。虽然当今的亲子关系与先秦社会已有很大不同,但是父母养育呵护子女、子女照顾爱护父母的亲情以及追求伦理幸福的内涵永远不会改变。“善事父母是孝道之所以为孝道的核心要素,是属于孝道不应也不会因为社会变迁而改变的部分”[1](P14)。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文化,不是要恢复西周那一套伦理道德,而是古为今用,着眼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以孝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个人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更好地爱国家、爱人民。因此,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应当从孝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西汉,曾采取一系列举措推行孝道。其一,褒奖孝悌,提倡孝道。除了刘邦和刘秀,所有皇帝最后谥号都有一个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讲究以孝治国。其二,鼓励孝道,重视养老。有一陈姓寡妇,养婆母 28 年,汉文帝给予“孝妇”称,作为弘扬孝道的榜样。其三,选拔官员,以孝取士。在当前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敬父母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一种本能。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首先从家庭中孝敬父母做起。一个人只有有孝心,才可能把爱父母的感情延伸到爱他人、爱社会乃至爱国的崇高境界,从而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道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由孝文化推广到全民尊老爱幼,然后推广到爱国爱民,最终转化为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对朋友忠诚友爱精神,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因此,我们要拓宽孝道文化的宣传渠道。通过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讲孝道的气候,向社会传递一种具有正能量的价值取向,营造一种浓厚的尊老、爱老、敬老的时代氛围,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健康、和谐、进步的社会。同时,把那些不孝、不讲伦理道德的典型作为反面教材,给予曝光。鲁迅先生认为,“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对于那些虐待父母的不孝之子,必要时可以运用法律手段教育他们,以扬善惩恶,促进社会文明风气的形成,促进当代孝道文化建设。
2.完善养老制度是现代意义的孝道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儒家伦理就倡导“老有所养”“斑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的理想社会。这是对老人所享受的社会权利的一种向往,对全社会实行孝的一种诉求。
现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是世界性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党和国家从解决人民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出发,从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做出的郑重的承诺。我国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问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增大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还要不断完善内容广泛的包括老人基本生活的保障、人身安全保障、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等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开通政府和谐养老的绿色通道,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幸福地安度晚年,努力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完善我国养老制度还要求改善家庭养老模式。何健良等人认为“社会养老家庭化”模式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他们在《中西养老伦理比较》一文中提出:“社会养老家庭化,就是说社会为老人尽量提供各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承担主要的物质责任,但老人以居家的方式与儿女同吃同住,随时享受后辈的体贴与关怀。”[2]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对中国老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女陪伴,享受天伦之乐。他们不仅需要物质生活保障,还需要精神生活享受。中国传孝道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需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养老问题必须依靠相关的制度来保障,完善养老制度才是真正现代意义的“孝道”。
3.以现代孝道促进社会和谐
“孝行天下,共建和谐”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行动宗旨。“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之一,它涵盖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蒙长江认为:“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以代际和谐为核心,体现个人、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尊敬、关爱、帮助、赡养为主要内容的,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文化。”[3]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要求重建一个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新孝道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尊重父母是传统孝文化的内容,更是新时期孝文化的最基本的要求。孝敬父母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根本。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尊重父母是高层次孝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已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父母“尽孝”,但他们可能忽视了父母的内心需求。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假如对父母不孝敬,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不同呢?由于地位、环境、体质的不同,父母对孝的要求不尽相同,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需要得到儿女们的尊重。新孝道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修养道德,奉献社会。孝道本质上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提倡孝道,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关心人、理解人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培养和塑造自尊、自信的理想人格。孝敬父母,家庭和谐稳定,有利于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奉献更多的光与热。
[参考文献]
[1]李晶.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何健良,潘剑锋,刘锋.中西养老伦理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10(5).
[3]蒙长江.孝文化促进代际和谐——以四川省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1).
[责任编辑冒洁生]
[收稿日期]2015-12-12
[作者简介]邓春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6)02-0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