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路径
2016-03-06福建泉州东海湾实验学校362015赖福兴
福建泉州东海湾实验学校(362015)赖福兴
语文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路径
福建泉州东海湾实验学校(362015)赖福兴
[摘要]和谐的课堂氛围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可以从创设精彩教学情境、渲染语文课本情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增设课堂趣味悬念四个方面入手,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和谐氛围营造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交流、沟通的桥梁。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将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创设精彩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时刻沉浸在鲜活多姿、具体感人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兴高采烈地学习语文,感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通过课件给学生播放不同季节的小兴安岭所呈现出的美丽样貌:春天是绿色的海洋,树木青葱挺拔;夏天是花的天地,五颜六色的野花遍布山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又大又圆的葡萄挂满枝头;冬天,热闹了整年的森林顿时安静下来,沉浸在遍布白色雪景的梦幻天堂中。同时,教师通过动人的音乐,声情并茂的吟诵,以及美丽动人的画面,牢牢地锁定了学生的兴趣。此时,教师可趁机引导学生举例说说家乡的美丽,并要求学生充当解说员,向教师展示家乡的动人之处。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此情此景下纷纷发言,通过模仿“小导游”,学生兴致高昂,入情入境,将课文的情境演绎得优美、生动,使整节语文课充满了快乐美好的活力。
二、渲染语文课本情感,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
语文的人文性特征要求语文课堂必须充满感情。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课本中的情感渗入教学。教学只有包含着浓郁的情感,才能感染学生,使其在情感熏陶中获得言语技能。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教师从题目切入,提出:“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自读自悟,深入文本中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当学生钻进文本中体会到“中华不振”时,教师又引入社会背景资料,结合图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境况。然后,引导学生感悟妇女的可怜、洋人的可恨、巡警的可气、围观人的无奈。学生只有充分体会到“中华不振”,他们才能深刻地理解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学生只有充分体会到“中华不振”,他们才会自然地走进尘封的历史中与少年周恩来一起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尊的观念,建立起双向互动、互敬的新型师生关系。具体而言,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二是要在关注个体差异的情况下,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三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让学生能够接纳并喜欢学习,从而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构筑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情感阀门,与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增设趣味悬念,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置悬念,诱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渴望去学习课文。
例如,在教学《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前设置悬念:“丁丁的好朋友交给丁丁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根细绳。丁丁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猜猜看。”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的信,真让人读不懂。在远古的时候,文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人们是怎么写信的呢?”悬念的设置,促使学生满怀兴奋与好奇,踊跃地去探知“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什么样的”。在遍读全文后,学生们不但获知了古人记事和通信的方法,还领悟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继而进一步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今,在国家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更有条件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活跃、生动、民主、有趣的课堂氛围,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责编刘宇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