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文本本质,历史题材课文应该这样教
2016-03-06江苏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224700张丽莉
江苏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224700)张丽莉
凸显文本本质,历史题材课文应该这样教
江苏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224700)张丽莉
[摘要]历史类课文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对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拓展补充资料,延伸认知背景;聚焦文化因素,强化思辨意识;回归学科本质,聚焦文本语言,以提升历史类文本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文本本质历史题材课文
历史题材课文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对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历史题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解读文本有一定的难度。那如何才能整合此类文本的优势,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呢?
一、引入补充资料,延伸认知背景
历史题材文本中所涉及的人物与事件,有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文化印记。教学时,一旦脱离了这种背景,学生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就会断章取义。因此,阅读教学要及时补充背景资源,以整体宏观的视角感悟文本中的事件和人物。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之前,教师就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对文本人物形成自己的初步感知,为深入文本、体验人物形象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刘备的求贤若渴,教师为学生补充了汉朝末年的政治格局,拓展了刘备当时身处的困境。正是这些资源的及时补充,学生才了解了“三顾茅庐”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对诸葛亮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勇气和智慧产生更深刻的体验。
当然,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历史资料的拓展补充,应该结合文本内容、教学目标、学生需求等诸多要素,切不可大肆渲染,冲淡阅读教学的语文味。
二、聚焦文化因素,强化思辨意识
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除了要体悟内容、积累运用语言之外,还应该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理解、传承上。这就要求阅读教学不能局限在传统的理念中,要引领学生以文化的视角感知课文、解读课文,这样才能开掘出历史类文本的教学价值。这种文化元素由于历史的变迁、普世价值的更迭,已经与当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偏差,甚至是背道而驰。如果不能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审视,学生很难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做法。如,在教学《祁黄羊》一文时,教师引领学生想象:作为仇人,解狐听到祁黄羊居然举荐自己,他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学生脱口而出:“这是个陷阱吧?引我上钩,门都没有!”显然,学生已经深受当下文化价值的耳濡目染,以“小人之心”揣摩了祁黄羊的“君子之腹”。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结合描写祁黄羊的具体语言,感受其举荐过程中的慎重,从而强化祁黄羊出于公心的优秀品质。
在品味与辨析中,学生感受到古人以“国之利益”为重的为人准则以及其中包含的“忠君爱国”的文化因子,可谓一箭双雕。
三、回归学科本质,聚焦文本语言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关注文本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历史类文本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随着各种经典的历史事件陆续呈现在屏幕上,这些影视作品也成为阅读教学的座上客。这样虽然教学形式丰富了,但语言感知却贫瘠了。如何在历史类文本的教学中落实语言实践呢?这类题材的课文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的极好资源。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故意回避服饰、道具等非语文元素,将指导的重心聚焦在对文本语言的体悟、积累和创编上。还是以《三顾茅庐》的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语言,在深度品析、积累的基础上,积极置换“导演”的角色,开展说戏、演戏、评戏活动,从而使学生深入文本语言内核中,促进他们对文本认知的不断升华。
总之,历史类文本的教学同样不能脱离语言内涵和语言形式的核心,不能将此类文本教成历史知识课、品德说教课。
四、注重拓展延伸,铺设素养底色
历史题材的文本,特别是一些从经典名著中节选的内容,如果我们将教学的目光只聚焦在“这一篇”文本中,学生就难以全面、立体地感知课文。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的整合意识,让学生在多维阅读中,积淀历史文化。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之后,很多教师自然会推荐《三国演义》给学生阅读。除此之外,教材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整合的资源。如,练习3就是以“三国故事”为蓝本的拓展性练习。教学时,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顺序,将“三国主题”设置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先读“温酒斩华雄”,品味名著语言魅力;再读积累中的成语,评述诸葛亮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最后读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了解三国的经典故事。这样的系列阅读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就应该从历史文本独有的本质出发,开掘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促进其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
(责编韦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7-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