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2016-03-06张军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下肢骨罗哌卡因

张军礼

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张军礼

目的探索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接受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实验组采用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诱导量、阵痛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手术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心率、脉搏、动脉氧饱和度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诱导量、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临床体征更加稳定,麻醉诱导效果良好,且术后不良反应率较低,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推广价值高。

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麻醉;下肢骨关节置换术;老年;麻醉效果

老年患者由于耐受力较差全身麻醉诱导中临床生命体征可能发生波动,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改良麻醉方法是现阶段老年患者麻醉诱导的重点研究方向[1]。为此本院对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受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2.0±4.8)岁。其中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5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5例。入选患者合并高血压55例,合并糖尿病35例,合并冠心病3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

1.2 方法 患者均在麻醉前严格禁食禁水,并在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和苯巴比妥(0.1 g),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纳林格+乳酸注射液,给予常规吸氧(3 L/min)以及生命体征监测。在L2~3或L3~4间隙完成穿刺,通过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腰麻针置入,随后穿刺通过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流出后将针口对准尾侧。对照组:将利多卡因注入后,等排除局部麻醉药毒性和全脊麻醉反应后,分多次连续注入2%的利多卡因10~15ml,达到预计麻醉效果后停止[2]。实验组:同对照组操作后注入0.5%罗哌卡因0.5ml,推注速度维持在0.05ml/s,随后退出腰麻针在硬膜外腔头侧置管约3cm。麻醉期间如果麻醉效果不理想或出现阻滞不完全等情况,均采用哌替啶和芬太尼合计等镇痛药辅助完成麻醉[3]。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心率、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并观察麻醉诱导的效果,观察内容为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诱导量、阵痛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并评估阵痛效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分为优、良、差三类:优为患者感受不到疼痛,肌松良好,手术顺利完成;良为患者有轻微痛感,且可以接受,术后需接受辅助镇痛药物;差为患者痛感明显,肌肉紧张,无法顺利完成手术或者需继续接受大剂量麻醉药物才能完成。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手术过程中实验组的生命体征更加稳定,实验组患者心率、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 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药诱导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阵痛效果比较 实验组阵痛效果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428,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脉搏(次/min) 动脉血氧饱和度(%)对照组 60 58.22±13.77 52.55±18.45 71.43±16.52实验组 60 68.13±16.30a 61.88±15.91a 84.86±18.69at3.597 2.966 4.170P<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麻醉起效时间(min) 麻醉药诱导量(ml)对照组 60 8.33±2.77 3.59±0.53实验组 60 3.37±2.03a 1.42±0.06at11.187 31.513P<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阵痛效果对比(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中16例患者出现术后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实验组中7例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对老年人下肢骨关节进行置换需要进行麻醉[4],但由于老年人群的耐受力较差,因此改良的麻醉诱导方式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保障良好的麻醉效果的同时提高麻醉的安全性、麻醉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单纯的硬膜外麻醉操作简单,容易控制,但是麻醉起效时间相对较长,对循环系统影响较为严重,且阵痛不完全还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麻醉有着诸多优点:①避免麻醉以及手术体位转变,降低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②药物剂量更低,减低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③局部麻醉药物直接通过脊神经根发生反应,降低内总牵拉反应,骶神经阻滞更加完善且操作简单、镇痛效果良好、阻滞时间快等优势[5]。

总之,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的麻醉诱导中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有着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王宇,朱云章,刘刚.高龄患者髋、膝关节置换中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3): 1990-1994.

[2]牛宣耀.老年膝髋关节置换应用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置换后不良反应率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2):3477-3481.

[3]周育南.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3):114-115.

[4]王诚,李琦,王宇冬.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18-4319.

[5]Arslan Yurtlu D,Kaya K.Ropivacaine,articaine or combination of ropivacaine and articaine for epidural anesthesia in cesarean section: a randomized,prospective,double-blinded study.Braz J Anesthesiol,2013,63(1):85-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109

2016-03-22]

463700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下肢骨罗哌卡因
不同麻醉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X线与CT在下肢骨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