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血红蛋白、容量指数及灌注指数的连续监测用于术中失血量和输血指征的正确评估
2016-03-06刘维刚叶红
刘维刚 叶红
无创血红蛋白、容量指数及灌注指数的连续监测用于术中失血量和输血指征的正确评估
刘维刚 叶红
目的评估无创脉搏碳氧血氧测量仪(MRS)对术中失血量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择期预计出血量较大的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MRS,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估算失血量、输血输液量。两组患者需测量的参数包括术前、术中、术毕的休克指数(SI)、脉率(PR)、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Hb)、灌注指数(PI)、容量指数(VI)等值。结果两组术毕S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毕与术前Hb、PI、V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S监测仪即刻就能反映出Hb的瞬时变化,手术结束时的Hb、PI、VI与术前对比能即刻反映出患者失血的程度,为临床输血提供又一有力的临床方法和参考指标。
无创血红蛋白;容量指数;灌注指数;输血指征
对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情况和体内血容量情况作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估,以便更科学、合理的输血和输液是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和手术成功的关键[1]。无创Hb、VI及PI的连续监测是随着当今无创血液监测技术的发展而得以实现的,由美国生产制造的MRS的问世为临床无创监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夹在指端的探头就可实现Hb、VI及PI的连续监测,为实时掌握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提供了更科学、更准确的临床依据。本文评估MRS对术中失血量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常规出血量较大的手术(手术时间>2 h)患者中选出60例,手术类型包括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和脑瘤手术等,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1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体重(kg)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实验组 30 45.6±8.6a 67.3±5.6a 71±6a 137.5±18.2a 101.3±12.9a对照组 30 44.9±9.2 68.2±4.3 74±7 140.4±16.4 100.4±16.2
1.2 方法 实验组应用MRS,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估算失血量、输血输液量。两组患者需测量的参数包括术前、术中、术毕的SI、PR、SpO2、Hb、PI、VI等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各时间段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S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实验组各时段P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与术前Hb、PI、V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2 两组各时间段SI比较(±s)
表2 两组各时间段SI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aP<0.05
时间 实验组(n=30) 对照组(n=30)术前 0.52±0.81 0.57±0.68第1个半小时 0.54±0.33 0.52±0.46第2个半小时 0.63±0.51 0.61±0.19第3个半小时 0.59±0.73 0.64±0.69第4个半小时 0.74±0.49 0.81±0.16术毕 0.82±0.37a 0.85±0.19a
表3 实验组30例患者各时间段的MRS监测情况比较(±s)
表3 实验组30例患者各时间段的MRS监测情况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aP<0.01
时间 PR (次/min) SpO2(%) Hb(g/L) PI VI术前 86±13 98.5±1.2 11.65±2.16 7.5±0.8 26.5±2.6第1个半小时 76±24 99.5±0.5 11.24±1.96 5.3±1.2 25.1±3.9第2个半小时 87±21 98.5±1.5 9.63±2.72 3.1±0.6 24.5±3.1第3个半小时 83±53 99.5±0.5 9.05±1.76 3.2±1.4 17.7±4.9第4个半小时 90±29 99.5±0.5 8.19±2.07 2.7±0.4 16.5±4.6术毕 97±15 99.5±0.5 7.65±1.20a 2.5±0.8a 12.7±3.8a
3 讨论
临床实践过程中输血的指征国内外尚有争议[2]。多数人认为如果Hb<100 g/L、红细胞压积(HCT)<30%(又称10/30规则),就不能接受手术,但这个指南首先遇到严重贫血、严重脾功能亢进和终末期肾病等患者的挑战。根据患者的血容量及氧合不足等危险因素来决定是否给予红细胞,输血指征是血液保护的核心要素[3],Hb和HCT是输血指征的关键,临床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输血。有文献支持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和术中红细胞回收能减少大手术输血量[4],但文献对这两种技术能否降低输血患者数则无明确报道。
通过临床研究表明,传统判定失血量的方法在失血量>800ml时才能判定出来,而利用MRS监测仪即刻就能反映出Hb的瞬时变化,手术结束时的Hb、PI、VI与术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能即刻反映出患者失血的程度。
无创Hb、PI、VI的连续监测是随着当今无创监测技术的发展而得以实现的,MRS的问世为临床监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技术保障,弥补了术中失血常规评估方法的不足,又为临床输血指征提供了又一有力的方法和参考指标,通过夹在指端的探头就可实现Hb、PI、VI的连续监测,为实时掌握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提供了更科学、更准确的临床依据。
[1]刘芳年,陈淑华.用休克指数估计创伤病人失血量.青海医学杂志,1998,28(7):54.
[2]南兴东.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北京医学,2004,26(5):338-339.
[3]Cui X,Gao DY,Fink BF,et al.Cryopreservation of composite tissues and transplantation: preliminary studies.Cryobiology,2007,55(3):295-304.
[4]刘志群,戚志超,彭学强.老年病人术中不同容量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可行性.华中医学杂志,2005,29(2):87-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067
2016-03-03]
163001 大庆油田总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