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2016-03-06董洁泓
董洁泓
OCT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董洁泓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进行身体检查的4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均采用OCT进行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均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均小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视盘面积(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盘沿容积(RV)、盘沿面积(RA)明显低于参照组,杯盘比(C/D)、视杯容积(CV)、视杯面积(CA)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早期诊断应用OCT切实可行,可充分明确患者视盘参数及RNFL的具体变化,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青光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可行性
青光眼是临床眼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视网膜轴突(神经节细胞轴突即视神经纤维)与神经节细胞病变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青光眼发病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只有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才能切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对青光眼患者来说,早期典型的病理改变是视神经病变,其比视野缺损症状出现时间早,所以,对视网膜神经层厚度及视盘形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已经成为临床诊断青光眼的重要参照标准[1]。本文选取40例青光眼患者和40例健康者的O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4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8.6±9.9)岁;同期进行身体检查的4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7.3±9.7)岁。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检查,具体检查方法:首先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对两组进行眼压、验光以及视力水平等常规检查,同时采用KOWA VX-10A眼底照相机进行眼底检查。检查人员以事先准备好的盘缘轮廓作为既定界限,将视盘为圆心、直径控制在4.00mm的范围作为主要检查区域,检查这一范围内的视网膜神经层平均厚度以及视盘形态参数,对两组受试者神经纤维层进行检查时,必须选择环形扫描的方式,选择3.00、3.38、3.46mm的直径,常规3.40mm的扫描直径进行相应的扫描,确保扫描范围内的各种神经纤维都能得到准确扫描,同时还能避免受试者视乳头边缘和周围盘周出现萎缩的情况。借助OCT图像分析系统对两组受试者RNFL切面厚度及视乳头上、下方、颞侧、鼻侧等部位进行系统测量,记录有关视盘参数。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受试者RNFL切面厚度及视乳头上方、下方、颞侧、鼻侧等部位的平均测量值;观察视盘参数,主要包括C/D、DA、RA、CA、CV、RV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RNFL不同位置厚度比较 研究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均值厚度均小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受试者视盘参数变化比较 两组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V、RA明显低于参照组,C/D、CV、CA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受试者RNFL不同位置厚度比较(±s,μm)
表1 两组受试者RNFL不同位置厚度比较(±s,μm)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上方 下方 鼻侧 颞侧 均值研究组 40 95.6±3.3a 95.6±3.3a 60.2±4.0a 61.3±3.3a 82.3±10.1a参照组 40 139.4±16.9 139.5±3.4 87.3±2.2 90.7±3.2 114.4±8.1t16.088 58.599 37.545 40.451 15.681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受试者视盘参数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受试者视盘参数变化比较(±s)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bP>0.05
项目 研究组(n=40) 参照组(n=40) t PC/D 0.59±0.10a 0.26±0.15 11.577 <0.05 RV(mm3) 0.13±0.01a 0.37±0.09 16.762 <0.05 CV(mm3) 0.56±0.11a 0.14±0.21 11.205 <0.05 RA(mm2) 0.99±0.21a 1.78±0.22 16.428 <0.05 CA(mm2) 1.54±0.41a 0.56±0.09 14.766 <0.05 DA(mm2) 2.41±0.13b 2.44±0.10 1.157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青光眼的认识不断提高,确诊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较高的发病率和致盲率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致盲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尽管视野检查方式敏感性不高,但一直以来临床都将其作为诊断青光眼不可替代的“金标准”,其主要通过对主观视功能进行充分检查,以获取最后的检查结果,但检查过程中各种物理、心理因素会影响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3]。因此,选择一种安全可靠、准确性和敏感性高的检查方法十分必要。
OCT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青光眼检查之前,很多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检查医师在为患者进行眼底镜检查中发现,视野缺损、神经纤维层缺损比视盘变化相对来说要提前一些时间,但检查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很多患者的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且可重复性结果不尽如人意。随着医疗技术在近年来的不断改进与发展,眼科OCT检查受到了普遍应用和推广,其主要优势在于无创、无损伤、无任何接触性,重复性效果比较理想,且检查时间不长,费用低廉,较高的分辨率有利于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故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得到了广大患者和操作医师的一致好评。
OCT图像具有比较精细的轴向分辨力,且视网膜前后高发射带清晰度较高,有利于操作医师检查过程中准确测量患者视网膜厚度。除此之外,OCT具有较高的扫描速度,基本上1 s可达到2万~4万次,轴向分辨率≤5 μm,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检查对视网膜结构的分辨率。相关文献报道,OCT检查RNFL时,可直接经过RNFL厚度准确辨别患者是健康人群还是青光眼,同时还能尽早确定青光眼的各种病理变化情况[4]。本组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均值RNFL厚度均小于参照组(P<0.05) 。两组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V、RA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C/D、CV、CA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与宋丽华等[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临床可将RNFL厚度及视盘参数作为检测青光眼的重要敏感指标。
综上所述,青光眼早期诊断应用OCT切实可行,可充分明确患者视盘参数及RNFL的具体变化,具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1]李志红,张红振.51例OCT早期诊断青光眼的临床价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8):104-105.
[2]关新辉,张翌韦,梁勇,等.浅谈应用OCT早期诊断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当代医药论丛,2014,20(13):61.
[3]刘宇,唐瑜,周萍,等.频域OCT检测RNFL厚度在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9):1083-1088.
[4]王雅丽,董仰曾.傅立叶OCT和海德堡激光眼底扫描仪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29(3):249-253.
[5]宋丽华,刘伟,陶远,等.HRT-Ⅱ与 OCT 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一致性比较.山东医药,2014,9(29):44-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065
2016-03-07]
527300 广东云浮市人民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