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政策经济效应初探
2016-03-05于绯熊雪如2
于绯 熊雪如2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单独二孩”政策至今已落地实施一周年。本文对该政策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改革人口政策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单独二孩” 政策 经济效应
2013年11月15日全国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不设立全国统一时间表,体现出因地制宜和地方自主的特点,同时减少了计划生育证策在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现有文献大多研究“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目标人群特征、人口规模预测、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人口结构问题、进一步改革措施等。在“单独二孩”政策效果方面,学者们要么分析该政策对某一具体行业的影响,要么综合研究该政策对公共资源、法律权益、人口社会问题等方面的作用,专门研究“单独二孩”政策对经济影响的文献尚且缺乏。本文就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经济效应展开全面讨论。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对人口结构调整:不显著VS显著?
1.“单独”家庭生育“二孩”意愿并不强烈。具体分析如下:
高养育成本打击生育意愿。截至2014年底,全国只有106.9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妇申请“单独二孩”,平均申请率仅为9%。2014年5月30日-6月14日,湖北省卫计委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湖北省“单独二孩”生育意愿进行调研,在符合政策的家庭中,不愿生“二孩”的高达61.4%。在不愿生“二孩”的理由中,“经济压力”位居第一,比例高达52.4%。同时,信息时报与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广州市民‘单独二孩经济成本”调研,发现生育决策的最大影响因素是“经济压力”,占受访者投票的64.15%。此外,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应编制《上海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对上海小于45岁的已婚女性进行了调查,其中54.2%的受访者表示“生一个就够了,不想要两个”,仅15.1%表示愿意生育“二孩”。在不愿生“二孩”的理由中,58.2%的受访者认为养育成本太高,成为最重要的理由。可见,高养育成本对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是打击“单独二孩”生育意愿的最大原因。
年轻夫妇愈加重视个人发展。2012年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上海等五市的“已婚育龄妇女未育情况”进行调研,在“不想要孩子”的原因中,“工作、学习需要”占受访者的1/4,位居第二;“为了轻松,不想抚育下一代”占受访者的15%,位居第三。此外,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研,调查对象中有37.3%不想生“二孩”,其中22.4%表示没有足够精力带孩子,11%表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生育,3.9%表示生孩子会影响职业发展。2014年信息时报与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关于“广州市民‘单独二孩经济成本”的调研结果也显示,“工作压力”和“时间成本”是影响生育决策的第二大因素和第三大因素。可见,年轻夫妇越来越重视个人发展,学业、事业和业余生活品质变得更加重要,是否生育“二孩”就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价值与后代价值的衡量。
2.“单独二孩”仍将显著调整人口结构。具体分析如下:
“单独二孩”长期会减缓人口老龄化并延长人口红利。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3.26%,表明已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然而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可以使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在2030年从24.1%下降到23.8%,在2050年从34.1%下降到32.8%,在2100年从39.6%下降到34.3%,并且在2074年之后降低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另外,“单独二孩”政策能够明显增加15年之后的劳动力规模,在2030年使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从8.75亿上升到8.77亿,在2050年使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从7亿上升到7.26亿。杨云彦等(2014)的实证研究表明,实施“单独二孩”可为湖北省带来促进城镇化的“人口结构红利”以及提升人口综合素质的“人口素质红利”。可见,“单独二孩”有助于延长人口红利时间,为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单独二孩”有助于平衡人口性别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8.06,与国际公认的正常值区间“104-107”偏离较大。而作为放开“二孩”政策试点地区的甘肃酒泉农村,其人口出生性别比位于104-109的相对正常水平。可见,平衡社会人口性别比的主要方法是多次生育。基于概率论进行测算,在不选择性别的条件下,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同时满足95%的家庭拥有男孩,每个家庭平均要生育1.9-1.93次;而一个家庭想生两个孩子同时满足95%的家庭拥有一个男孩,每个家庭平均要生育2.94次。虽然“单独二孩”政策能够协调人口出生性别比,但并不足以使全国人口性别比恢复到正常水平。
“单独二孩”能够改善家庭代际结构。在1980年起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下,我国家庭户均规模从1975年的4.8人减少到2012年的3.02人,不仅奠定了“4-2-1”式家庭成员结构,也使我国成为世界家庭户规模小型化的国家。“单独二孩”政策会将“4-2-1”式家庭成员结构逐渐改善为“4-2-2”式家庭成员结构,这样的家庭结构不仅提高了抵抗贫困、疾病、意外事故等风险的能力,还加强了家庭养老功能,从而更有效地缓解全社会的人口抚养负担。
(二)对“二孩”相关行业发展:短期促进VS长期利好?
1.短期内“单独二孩”为母婴行业和“二孩”概念股带来红利。具体分析如下:
“单独二孩”带动母婴产品消费和投资。“单独二孩”一方面会增加婴幼儿产品的消费和投资,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母亲类产品的消费和投资。“单独二孩”将使婴幼儿产品消费额年均增长率超过15%,并促进2015年婴幼儿产品市场容量突破2万亿,今后10年内更有望扩张到3万亿。以婴幼儿奶粉行业为例,国产品牌奶粉凭借价格优势,在三线城市及乡镇的市场占有率远大于进口品牌奶粉,因此“单独二孩”对国产婴幼儿奶粉的好处将大于进口婴幼儿奶粉。再以玩具行业为例。“单独二孩”提振了港资玩具企业驻扎内地的信心,2014年约90%的香港玩具企业选择留守内地,他们正通过结构升级、合作创新和拓宽内销渠道等方式谋求发展壮大。此外,德国、丹麦、韩国、泰国的玩具企业也因看好“单独二孩”商机纷纷抢占大陆市场。
“单独二孩”带动“二孩”概念股涨幅居前。“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二孩”概念股由于获短线投资偏好,大多呈上扬态势。受益较多的五类股票分别是:一是婴幼儿医药类,如婴儿保育设备行业龙头的戴维医疗、儿童退烧药市场占有率较大的康芝药业、以儿童药品为特色的亚宝药业等;二是儿童服饰类,如美邦服饰、森马服饰、美盛文化等;三是婴幼儿奶粉类,如贝因美、伊利股份、光明乳业、三元股份等;四是儿童玩具类,如好孩子国际、群兴玩具、高乐股份、星辉车模、奥飞动漫等;五是婴儿用品类,如纸尿布专业制造商江南高纤、中顺洁柔、卫星石化等。
2.长期中“单独二孩”会推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具体分析如下:
商业中心积极发展儿童业态。“单独二孩”政策带动了国内动漫、乐器、文具、私家车等行业长期稳定增长,同时,商业中心项目也在纷纷加入儿童业态。据商家计算,0-14岁的儿童消费在家庭支出中高达1/3,家人为孩子购物还可以带来“一带二”、“一带四”的成人消费和“一传十”的乘数效应,增加的客流和停留时间还能增加其它商品消费。在“单独二孩”激励下,商业地产商正不失时机地投资儿童业态。如果重视差异化发展和技术创新,商业中心的儿童业态将获得长期红利。
城镇和农村存在巨大的“二孩”消费群体。2014年石智雷、杨云彦对湖北省符合“单独二孩”生育条件的家庭进行了大规模抽样调查,发现符合条件的城市家庭占68%,而农村家庭只占32%,但是农村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比城市强烈得多。可见,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巨大的“单独二孩”消费人群。根据国家卫计委测算的1500-2000万“单独”育龄夫妻中,50%-60%愿意生育“二孩”的结果,未来将有750-1200万“二孩”出生。即使以小孩月平均消费1000元计算,未来出生的“二孩”会带来900-1440亿元的消费。庞大的消费潜力会吸引“二孩”相关产业继续进行投资,通过消费和投资的正反馈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三)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调整VS刺激?
1.在远期,“单独二孩”会减少“一人多房”现象并调整住房市场供需。无论“二孩”是男是女,未来都要成家置房,“单独二孩”的住房刚性需求必将带动楼市的新一轮增长。但是,如果继续奉行“独生子女”政策,“一孩”是父母房产的唯一继承人,未来一定会出现一对年轻夫妻继承双方父母和双方祖父母的多套房产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住房市场需求下跌,还会造成房源自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新富裕阶层。可见,实行“单独二孩”政策是遏止住房市场陷入低迷的有效途径。未来,两个孩子长大后会将继承的多余房产向市场流转,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压力。
2.在近期,“单独二孩”政策会刺激多种住房需求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单独二孩”带动大户型住房需求。“二孩”诞生之后,需要请父母或保姆来照顾小孩,三口之家通常变成六口之家,于是大户型住房越来越受关注。在“单独二孩”影响下,2014年上半年山东临沂三居室及以上户型的楼盘销量大幅上升,其中普通经济条件家庭首选三居室住房。在临沂北城新区楼盘中,100-120平方米的三居室户型销量最佳;在兰山区楼盘中,三居室住房也是最快清盘的户型。另外,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广州楼市网签成交套均面积分别为111.8平方米、114.9平方米和113.8平方米。然而受“单独二孩”的影响,2014年第一季度广州楼市成交套均面积大于124平方米,一跃增加了10平方米以上,并且三房住宅占到楼市成交量的70%。
“单独二孩”增进改善型住房需求。“单独二孩”政策正引发新一轮户型设计改革浪潮。“改善型住房”是指在一定面积下设计出适宜的三居室、四居室和更多居室,从而适合二个小孩、小孩父母和至少一位祖父母共同居住的多居室住房。2013年底,北京首批自住型商品房项目就以多居室的小户型为主,90平方米以下的3室2厅和70多平方米的2室2厅受购房者欢迎。根据搜房网的调查,“单独二孩”正在带动“四居室”改善型住房成为刚性需求,其中父母住一间、老人住一间、小孩住一间,最后一间用于保姆或者书房。“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全国紧凑又经济的改善型住房成交量日益攀升。
“单独二孩”刺激学区房和学位房需求。2013年底腾讯网的调查表明,网络受访者中超过1/3的人表示,在拥有第二个小孩之后会完善住房条件;高达47.2%的受访者认为,为提升小孩教育质量一定要购买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或学位房。由于区域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相对求学者供给不足,学区房和学位房一直是购房热点,也是家庭对小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在深圳,相同档次的住房相比,学区房的市场价格比非学区房高出20%-40%,越好的小学其学区房的溢价程度越高。现在,着手生“二孩”的家长多数认为,越早准备学位就越稳妥。因此“单独二孩”会刺激本来“一房难求”的学区房或学位房更加供不应求,其房价也会加速上涨。
(四)对人力资本积累:弊大VS利大?
1.“单独二孩”带来的人口扩张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本提高。“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意味着持续33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压力得到释放,势必带来人口扩张。然而人口扩张必然增加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为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增加挑战,也为人均GDP的增长带来压力。人口扩张也会对生育、教育、工作、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带来一定冲击,对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带来更大负担。总之,人口规模扩大会加剧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争夺,不利于全社会人力资本提高。再者,生育“二孩”必然降低家庭现有生活水平,父母也会考虑降低对第二个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程度,也不利于家庭生产率的提高。
2.“单独二孩”减少“失独家庭”发生,有利于小孩人格健全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两个孩子会降低“失独家庭”率,有益于人力资源充实和家庭结构稳固。我国每年15-30岁独生子女会死亡7.6万人,即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目前我国失独家庭总数已超过100万,失独老年人也超过200万。失独家庭成员往往无法摆脱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精神打击,极易陷入经济危机、无人照顾和自我封闭等困境。虽然2014年国家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别扶助金提高为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但是远不足以帮助失独家庭脱离心理上和经济上的困难。而解决“失独家庭”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赋予两个或更多孩子的生育权,促进人力资源更充实,家庭结构更稳固,养老服务功能更强大,从而使家庭获得更大的抵御疾病、意外等风险的能力,提高家庭幸福指数。
两个孩子一同成长会促进人格健全发展。两个小孩一起长大能够减少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等缺点,使孩子从小就懂得分担责任和分享成果,维护亲情和友情,从而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两个孩子相互陪伴还能够减少孤独、多疑、自卑、胆怯、压抑等心理问题,他们容易成为彼此倾听的伙伴和相互帮助的朋友,更加懂得信任和被信任,从而更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两个孩子一同生活也会面对较多竞争局面,竞争、合作、妥协等相互交织的情境能够锻炼孩子更快适应社会生存法则。
(五)对就业:削弱VS增进?
1.生“二孩”意愿对女性就业和升迁不利。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单位不愿聘用想生“二孩”的女性,在职女员工也因“二孩”升迁困难。目前,用人单位普遍不愿聘用打算生“二孩”的女性。一方面,生育“二孩”享有98天产假,单位不得不花费额外的人力成本补充岗位,政府却没有相应补贴。另一方面,企业倾向于招聘以工作为重点、愿意为事业贡献大部分时间的“女汉子”。生育“二孩”无疑表现出女员工对家庭生活的重视,这一点无疑会阻碍其就业和升迁。女性生育小孩的黄金期也是其事业发展的黄金期,“二孩”产假归来的女员工失掉原有职位、被他人顶替或者降职的现象屡见不鲜。生育“一孩”也可能带来类似不良影响,更何况是“二孩”。
第二,已生“二孩”女性倾向于成为全职妈妈。根据“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我国女性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程度在1990-2010年实现了飞跃,但是人力资本回报率却在不断下降,女性在就业率比男性下降得更快。这种现实与理论的背离反映出,自然界赋予女性的生育功能是降低女性就业率的不可忽视因素。一方面,祖父母照顾第一个小孩的负担已较重,另一方面,雇佣保姆的成本较高。所以“二孩”妈妈往往选择辞去工作,成为全职家庭主妇,直到第二个小孩进入幼儿园或者小学。可见,全职家庭主妇的增加不利于就业率的提高。
2.“单独二孩”在长期会带动相关职业就业增加。“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在长期会刺激助产士、母婴护理师(月嫂)、育婴师(母婴保健师)、早教师、保育员、幼师、家政钟点工、“午托”辅导员和其它相关职业的就业率增加。以助产士为例,在山东省2015年4月的医学专科毕业生招聘会上,莱州、枣庄、宁阳、高密等地市的妇幼保健医院对助产专业的毕业生大幅扩招,每家医院需求量高达10-20人。再以月嫂为例,目前北京和天津等地的月嫂月平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而深圳、上海等地的“金牌”月嫂月收入高于1万元。现在,越来越多的护士、高校幼教专业毕业生和其他无固定职业人员积极参加月嫂职业技能培训班,努力考取“母婴护理培训合格证书”。
结论与对策建议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至今已超过一周年。在人口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单独”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并不强烈,但是该政策仍将显著调整人口结构。在“二孩”相关行业发展方面,“单独二孩”政策在短期会带动母婴产品消费和投资,带动“二孩”概念股上涨,在长期还将通过激励儿童业态等城乡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在房地产市场发展方面,“单独二孩”在远期会减少“一人多房”现象并且调整住房市场供需,在近期更会刺激大户型住房、改善型住房、学区房和学位房等多种住房需求。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虽然“单独二孩”带来的人口扩张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本提高,但是会减少“失独家庭”发生,并且有利于小孩人格健全发展。在就业方面,虽然生“二孩”意愿对女性就业和升迁不利,但是“单独二孩”政策在长期会带动相关职业的就业增加。总体来看,“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积极效应。为了更好地实现“单独二孩”目标,防范“单独二孩”生育堆积首当其冲。2014年4月到2015年2月底,在东莞符合条件的6149对夫妇中,提出“单独二孩”申请的高达82.3%,获得“单独二孩”准生证的高达74.5%。可见,东莞在政策实施第一年就迎来了生育高峰,较早释放了生育意愿,如图1所示。因此,各级医院要积极建立“单独二孩”爆发预警系统,通过“早孕建册”、“入院建卡”等方式对“二孩”生育进行跟踪监测和实时报告。无论是“单独二孩”,还是最后全面放开“二胎”,都不能简单看作经济增长的推手,只有通过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有效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广州.“单独”育龄妇女总量、结构及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2(3)
2.乔晓春.“单独二孩”政策下新增人口测算方法及监测系统构建[J].人口与发展,2014,20(1)
3.罗淳,许庆红,戴琼瑶.“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与云南人口发展预期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3)
4.翟振武,李龙.“单独二孩”与生育政策的继续调整完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5)
5.徐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与展望——由“单独二孩”引发的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4(6)
6.张哲.“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2)